杨晓贝
现代社会正在迅速的发展,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为标志的现代教育技术对数学知识的教与学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利用现代教育媒体,能够使学生在有限的空间、时间打破地域界限去认识教材中的事物,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使学生主动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近来移动电子设备的迅速普及而出现的“云课堂”,又一次影响了我们的教学生活。它的实现可以让以前的“广播式”教学方式走向“一对一”的教学方式,它会颠覆传统教学模式,真正实现课堂为学生服务,为学习服务。
一、“云课堂”通过前测,帮助老师确定有效地教学策略。
课前,老师可以根据新授内容设计、发布前测习题,了解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有针对性的制定所教班级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同时还可以采用优课平台的“批注”和“提问”来实现“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这让以前脱离于教师监管之外的课前预习环节有了技术力量的保障。
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学期的“重叠问题”时,因为学生在一年级时学过借助直观图解决简单的重叠问题,所以,课前我设计了3个前测问题并发布给学生,“小明排队乘车去动物园,从前往后数他排第6,从后往前数他排第4,你知道一共有多少人在排队吗?”“去动物园时,他们去了2个爸爸和2個儿子,却只买了3张票就顺利的进去,你知道为什么吗?”“通过以上两题你想到什么?”通过前测反馈,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地解决问题,用两次数数的和减去重复数的那一次,就得出总数量是多少,并能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解题思路,也有个别学生会解题,但不能总结规律。于是,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经历韦恩图的产生过程,能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重叠问题,突出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学习、发展,体验重叠问题建模的过程,并借助数量关系式把建立的模型表达清楚。课堂上,有了前测题的指引,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更加顺畅了,对韦恩图的形成和各部分结构的意义水到渠成般的理解并表述出来。
二、“云课堂”中,学生的学习、交流更主动。
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应用电子书包中的“讨论”功能,可以打破学生的位置局限,实现全班学生的相互查看、交流和评价。学生将自己的独立思考结果上传到班级作品库里,然后可以查看其他同学的答案,并进行星级评价,有不同想法的也可以留言交流,在进行全班集体交流时,教师就可以选择讨论集中的几种情况展开讨论,大大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同时,个别学困生在解决问题有困难时,也可以通过查看其他同学的交流,受到启发,真正达到了分层学习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借助网络,提供一些有效地学习资源,以“微课”和“电子资源包”的形式,帮助学生拓展学习的空间,提供解决问题的理论依据。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的“时、分的认识”一课时,重点就是引导学生通过拨钟,知道钟面上有多少个大格、多少个小格,每个大格里有多少格小格,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以及1小时=60分,这些基本知识看起来简单,但是对于初次真正的认识钟表的二年级学生来讲,还比较抽象。所以,我制作了微课,把这些知识直观的演示给学生看,加深了他们的认识和了解,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不仅能突破知识的重难点,而且能使学生从形象的感知中增强学习的趣味。
另外,通过课堂作业“无纸化”模式对学生进行当堂测试,它强大的即时评改功能可以实现教师在课堂里的“一对一批改”,并针对各个题目的正确率,掌握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从而有选择性的对问题比较多的习题进行集中讲解。
三、“云课堂”借助课后分层作业,让每个学生的个性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课后,教师可以设计不同“难度等级”的练习,学生自主选择不同等级的习题,逐级过关,并借助解析进行改错。学生能根据测评了解到自己学习中的不足,及时查漏补缺,也能通过“教师学习资源”和“微课”的反复夯实知识,还能通过游戏有兴趣地学习。“云课堂”的出现犹如一缕春风,唤醒了学生学习中的主体意识,真正实现了“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
数学教学是思维过程的教学,但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并不能把握每个学生的思维过程,从而不能给予及时反馈。云课堂教学的交互功能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它有利于学生在自己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经验。当然只有将现代的教学多媒体技术与传统的教育方式、教学手段相结合,进行相互补充,才更好的发挥教育的最大价值。
数学学习是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过程,课堂上老师带领学生借助生活中的数学元素,探究发现数学知识本质所在,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方法的产生过程,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的也进行了学科德育的培养,真正达到了“学数学、玩数学”的状态,以电子书包为载体的“云课堂”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还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代表着未来教学生活的发展方向。这样有趣的学习过程一定会吸引更多的孩子爱上数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