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型生态文化与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转变
——基于山东生态茶园新型经营主体的调查

2017-04-21 11:41
山东社会科学 2017年4期
关键词:生态农业茶园生态

舒 萍

(山东大学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文化研究·

实践型生态文化与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转变
——基于山东生态茶园新型经营主体的调查

舒 萍

(山东大学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我国正处于向低污染的可持续性现代农业转型的时期。文章运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对山东青岛和泰安生态茶园及其新型经营主体的考察,分析经营者愿意选择投入高、回报慢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原因以及他们的实践。研究表明:个人生活体验以及感情因素对经营主体的新型生态观乃至新的生产方式选择上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经营者将观念形式的文化通过两种机制付诸实践:一是个体的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的交互作用,推动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实施;二是个体主动与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的互动,有效解决了新生产方式实施中碰到的技术性问题。

实践型生态文化;农业转型;生态农业;新型经营主体

一、农业生产方式转型现状及问题

我国农业正处于由“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向“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高产出”的发展模式转型的时期。自1980年代以来,我国进入石化农业时代,其特点是农业增长和粮食产量提高主要依靠化肥、农药、机械动力等外部投入的增加。这样的生产方式虽然短期内提高了农业产量,但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破坏了土壤结构,污染了水源,对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威胁,成为制约中国农业发展和转型的重要因素。针对农业发展中碰到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中央政府提出了向可持续发展农业转型的战略目标。从长远来看,就是要发展诸如生态农业、无公害农业、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等可持续农业生产方式。一些学者认为从我国的农业实际来看,生态农业是发展我国现代农业的最佳选择。*穆争社:《生态农业是我国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必然选择》,《生态经济》2002年第12期;丁溪:《生态农业: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学术交流》2010年第2期。我国生态农业建设始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已经发展出“四位一体”、“猪-沼-果”、桑基鱼塘等多种形式。但是从生态农业经营主体来看,一般农户对于从事和发展生态农业积极性不高。与一般农业相比,生态农业投入大、产出慢,短期内收益不明显,这些都影响农户不从事或者放弃生态农业种植。农户生产积极性不高直接制约了生态农业的发展。不过,近年来生态农业的发展显示:其生产经营主体呈多元态势,一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投入到生态农业中,他们包括地方政府、高校专家、企业家(包括企业代理人)、农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和社会公益人等。*参见钱克明、彭廷军:《关于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的调研报告》,《农业经济问题》2013 年第6 期;孟丽、钟永玲、李楠:《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功能定位及结构演变研究》,《农业现代化研究》2015年第1期;陈航英:《新型农业主体的兴起与“小农经济”处境的再思考——以皖南河镇为例》,《开放时代》2015年第5期。那么与一般农户相比,这些新型经营主体为什么能主动参与到短期内收益不明显的生态农业中呢?他们是如何实践新的生产方式的?他们在新的生产方式中的实践能否为农业转型提供可借鉴的模式呢?

“一般农户对从事生态农业积极性不高”的结论暗含一个经济学的基本假设,那就是农户是经济理性人,追求和最大化利润是其是否采用新的农业生产方式的重要杠杆。这一假设显然不能解释为什么新型农业主体从事“投入大,产出低和回报慢”的生产方式。既然从经济理性人的角度无法得到满意的答案,笔者主张从文化的角度另辟蹊径去解析这个问题。作为行为主体,个体对事物的主观看法以及这些看法对个体在实际活动中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是不容忽视的,尤其这些个体还是属于在一定文化环境中生活的人,所以对这些主体的个人生命史、他们对生态文化的看法以及他们的“生态文化观”所指导的生产实践是本文想要去探究的。为此,笔者拟从生态文化的角度,以生态农业的新型经营主体为考察对象,探讨转型时期可持续农业生产方式发展的可能途径,以期为目前生产方式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冲突寻找一条解决的道路。

山东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农业劳动力人口数量大、集约化程度高,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压力。其生态农业建设起步较早,对象涉及农、林、渔、畜等多个方面。茶叶是山东农产业中的后起之秀。在茶产区,茶产业已成为山东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方面。近年,在生态茶业开始出现农业大户、企业家、大学生等多元经营管理主体。《山东省茶叶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就明确将新型经营主体主导下的优质高效生态茶园作为发展的重点,青岛、泰安等地成为推行生态茶园的示范区。此外,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34个省市自治区中有19个产茶,山东则是全国纬度最高、面积最大的北方茶产区。生态茶园正是近年来茶产业发展的趋势之一。笔者于2014年9月和10月前往山东青岛胶南市和泰安泰山区,采用深入访谈和非结构式观察法收集相关资料。与五个种植生态茶园的茶叶企业的主要负责人进行了深度访谈,了解他们从事生态茶业的经历、对生态茶园的看法,在日常生活诸如喝茶、吃饭以及他们与农业技术人员的互动中观察其对生态环境、新技术的态度和生态茶园的管理情况。鉴于茶叶在山东省农业经济中的地位和山东省茶叶在全国茶产区中的位置,笔者认为对山东生态茶园的调查既可为新型农业生产方式(如生态农业)的运作模式寻找一条可行之路,又能为广大茶产区和我国茶产业的发展提供鲜活的案例和参考。

二、实践型生态文化与现代农业生产方式

(一)实践型生态文化

作为学术术语和研究视域的“生态文化”,“文化”是其主题词。学者们从哲学、人类学、生态学的角度都给予其不同的阐释。有学者从文化哲学的角度切入,将文化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三个层次,进而认为生态文化包括自然环境影响下的物质文化;具有地域环境特色的行为文化和环境特色鲜明的精神文化。*白光润:《论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人文地理》2003年第2期;余文昌:《生态文化:21世纪人类新文化》,《新视野》2003年第4期。有的学者从生态人类学的角度切入,将文化视为一个民族对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性体系,蕴含和表现在这个民族的宇宙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等之中。*郭家骥:《生态文化论》,《云南社会科学》2005 年第6期。还有的学者从生态学的角度切入,指出为了使环境的变化朝着有利于人类文明进化的方向发展,人类必须调整自己的文化来修复由于对旧文化的不适应而造成的环境退化,创造新的文化与环境协调发展、和谐共进。*参见周鸿:《人类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68-69页。

上述定义虽各有其侧重,但仍对本文有着重要的启示,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生态文化包含着人们对自然环境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这种认识在与自然的互动中产生,并且形成特殊的知识,而这样的认识和知识指导着人们与自然再互动的行为。其次,生态文化强调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实现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人们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如观念、生产、饮食、居住、信仰等)可以成为负载生态文化价值并且有其特殊倾向(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互动)的活动。观念是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日常生活则使文化得以实践。布迪厄的实践理论表明:文化的熏陶过程是不知不觉地使个人行为有一定的模式,而且表现在日常生活里最为明显,但是由于文化已成为一种惯习,以致当事人无法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具有特定的方式。*参见Bourdieu Pierre,The Logic of Practice.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pp.52-65.结合学者已有的对生态文化的讨论和布迪厄的实践理论,笔者更倾向于将“生态文化”视为一种实践型文化,并将这种视角引入本文对新型经营主体的“生态文化观”以及这种观念所指导的实践之探讨。

(二)农业转型与生产经营方式转变

中国的农业转型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以粮食增产为核心转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胡霞:《中国农业成长阶段论——成长过程、前沿问题及国际比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5-6页。。二是从以管理粗放、效益低下和污染较重的农业困境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两型农业”转变*陈文胜:《论大国农业转型:“两型社会”建设中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63-74页。。农业的转型必然要求原有生产经营模式的改变,即从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提高农业产出向可持续性发展的现代农业转变。

可持续农业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形成并占主流地位的现代农业发展思潮,它统一了形形色色的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农业变革思想如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绿色农业、低碳农业等。*程序、曾晓光、王尔大:《可持续农业导论》,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年版,第5-6页。在生态农业生产经营上,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关注的问题相似,即什么方式能够和如何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各自的出发点和侧重点又有所不同。比如生态学提出采用生态农业生产方式,它包括生物物种共生模式、种养配套互补的循环模式、农田合理间套作的结构优化模式等。*张伟东、王雪峰:《几种典型生态农业模式的优点及实现途径》,《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7年第6期;林文雄、陈婷、周明明:《农业生态学的新视野》,《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2 年第3期;侯永刚:《农村资本流动涡旋模型及应用——以山东商河大蒜产业为例》,《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7年第1期。生态经济学则主张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发展循环经济、生态观光农业、都市休闲生态农业等生产方式带动地方经济,促进生态和经济两方面的良性循环。*冯维波:《我国发展观光农业的生态经济学思考》,《生态经济》2001年第4期;彭妮、姚永鹏:《构建都市休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理论探索》,《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无论是生态学还是生态经济学,都强调现代科技应用在农业转型中的重要,亦重视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关系。诚然,现代科技和人地共同发展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现代农业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无论是现代科技的实施还是发展和谐的人地共生关系,人——主要是土地耕种者和经营者是现代科技得以实施和人地共生关系得以创建的行为主体,而这是上述学科所忽视的。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是实现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基础,而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离不开农村人口观念的转变。已有的研究显示:与农业有着密切关系的农民由于自身思想保守、文化程度较低等原因,不易接受新的观念和采纳新的技术,再加上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形式较之前的农业有投入大、收效慢的特点,所以农民甚至抵制新型的生态观和农业技术。*参见伍世良、邹桂昌、林健枝:《论中国生态农业建设的五个基本问题》,《自然资源学报》2001年第4期;李凤海、张静峰、耿文良:《转变农民思想观念做好农业技术推广》,《农业科技通讯》2013年第4期;涂平荣:《当代中国农村经济伦理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153页。不过,现代农业的生产者和经营者已不局限于农民,有的甚至是企业家、知识分子和专业人士,并且他们常成为某一地区或者某种新型农业发展模式的创导者和领头羊。*参见楼栋、孔祥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多维发展形式和现实观照》,《区域经济》2013年第2期;陈晓华:《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年会上的致辞》,《农业经济问题》2014年第1期;孟丽、钟永玲、李楠:《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功能定位及结构演变研究》,《农业现代化研究》2015年第1期。有鉴于此,本文更倾向于将从事现代农业生产者和经营管理者纳入讨论的范畴,以他们从事生态农业的经营理念和实践为例,探讨农业转型时期谋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模式。

三、个体经验与生态观形成:以山东生态茶园为例

山东省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从南方引进茶树进行试验种植,60年代末70年代初获得引种试种成功,并进入推广阶段。90年代后尤其2000年以来,逐步进入了面积扩大、产量增长、品质提升、效益增加的发展新时期。目前基本形成了鲁东南沿海、鲁中南山区和胶东半岛三大茶叶产区,全省10个市的40个茶叶生产县(市、区)基本分布在这三大区域。根据“山东省茶叶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山东将在茶叶主产区重点推行老茶园更新改建和低产低效茶园改造升级示范园建设,而未来六年的发展重点之一就是在青岛、泰安、日照等地创建优质高效的生态示范园。笔者走访了青岛胶南市和泰安泰山区共五家茶企业及其生态茶园,它们的经营者的生态观以及茶园的生产方式具体情况如下。

青岛浓香山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浓香山)负责人李总于2009 年成立该公司。在从事茶行业之前,他从来没有接触过茶叶种植和生产。2008年,他想做点跟健康休闲有关的投资,经过多番考察,最后决定投资茶业,在胶南大村镇开辟有机茶园2000多亩,已投入上千万。在种植中,贯彻“生态”的做法和观念,使用发酵有机肥、豆耙、花生饼等作为肥料,不使用工业化肥料,采用农业、生物、物理办法防止病虫害,人工清除杂草。李总认为他的茶园是“生态茶园”。他并不完全杜绝农药,并且指出只要按国家规定的时间和用量来打药就行。同时他认为茶叶的种、炒、售(即种植、加工和销售)都要由企业负责,才能保证在各个环节没有添加剂、农药和激素,实现生态茶。他还开办了一个生态饭庄,专门提供不施化肥的清淡菜肴和从海外运来的鱼虾等海产品。

胶南市悬泉茶厂(以下简称悬泉)负责人杨总是个老茶人。1969年胶南实行南茶北引时,他就开始种茶了。他对生态茶的追求来源于日常生活。作为一个跟土地打交道的人,他敏感地察觉到施过化肥的白菜跟不追化肥的白菜味道是不一样的,而不用化肥的菜才让人吃得放心。他认为生态茶也是这个道理。另外,他觉得一个人做生意就是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而不能全都为了钱,既然卖茶就要对买茶和喝茶的人负责。杨总的茶园面积有一百多亩,以前是也渚村的茶园,集体化时代没有化肥,以猪牛粪为肥料。包干到户后,茶园仍属于村集体的,村里请了一个老头一边放养牛羊,一边照看茶园,牛羊粪是茶园的肥料。杨总承包茶园后,虽然没有继续放养牛羊,但是经过前面几十年的积累,土壤的肥力还在。为了保证茶园的生态环境,杨总在茶园周围种植了松树等。以前杨总还收购别人的茶叶鲜叶,但后来搞生态茶就只用自己茶园的鲜叶,因为怕别人打农药。

青岛佳莱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佳莱),负责人李总,毕业于山东大学。在从事茶行业之前,曾在地方政府部门工作过,还在济南与朋友一起开了家IT公司,现在则仅作为股东而不参与公司日常运营。李总说自己发展茶园,一是爱喝茶,二是他看到发达国家的生态农业很重要,所以他看好生态茶叶。茶园前期投资已有上百万,主要使用农家肥和有机肥,但是不打农药。他也指出生态茶园可以打药,只要是打国家规定的药(有浓度规定)就行。茶园中主要采用五种杀虫方法:安装杀虫灯、粘虫板、种植诱导性作物如豌豆(如小绿叶蝉喜欢吃豌豆,种了豌豆它就不吃茶叶了)、侧柏树(就是防护林用的树,有防虫作用)和养鸡。他在茶园附近开了一家农庄,用自己种的“生态菜”和养的土鸡土猪作为食材。他觉得这样的饭菜吃起来比较香。李总希望未来可以开办养殖厂(如养猪厂、养鸡场等),弄沼气池,自供农家肥,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泰安市泰山景区津青茶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津青),负责人魏总,之前是做玩具生意的,2007年的时候玩具厂亏损了四、五十万,于是就转行了,最后选择做茶叶,是因为当时泰安的茶叶公司只有女儿红一家,感觉竞争比较小。刚开始主营茶叶加工,做茶的鲜叶主要来自农业合作社的社员。2012年在背风的山坡上开辟了100多亩有机茶园,前期投入300多万(山高路陡要修路、大雨滑土要砌石头、防护等)。他们在山上种了很多不同的树:桑葚、柳树、大叶女贞、栗子树、杏树、金银花、无花果等等以使生态多样化。肥料方面,主要用鸡、猪、羊粪放在一起高温发酵,不够的话会再用些有机肥。

泰安市泰山碧霞春经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碧霞春)负责人张总,20世纪90年代做钢材生意,经常往来浙江,而浙江也是产茶的地方,所以后来转行做茶叶后首先就去浙江考察,先去了京华,后去了安吉。2006年春天从浙江安吉引种安吉白茶进行试栽。现在公司的2000亩地里80%种的是安吉白茶。还有品种园、108和金萱。他们的有机茶园头年的基础投入(包括棚、架、饲料)每亩近1万元。用的饲料是豆子(大豆)和内蒙的羊粪。

从茶园建设和经营的主体来看,上述茶园可分为以个体经营为主、以家庭经营为主和以私人合作为主三种类型。经营主体有企业家、农业大户和农业合作社。茶园的生产方式包括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具体可见下表:

茶园类型生产方式经营主体企业以个体经营为主有机农业、生态饭庄企业家青岛浓香山茶有限公司生态农业、循环农业企业家青岛佳莱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以家庭经营为主生态农业农业大户胶南市悬泉茶厂生态农业、循环农业企业家、泰顶青绿茶专业合作社泰安市泰山景区津青茶业有限公司以私人合作为主有机农业企业家泰安市泰山碧霞春经贸有限公司

从受访者的生态知识掌握程度来看,他们并没有严格区分生态、有机、绿色和循环农业概念,有时甚至是交替使用。在他们看来无论是生态农业还是有机农业,其核心就是不施工业化肥,至于农药,只要按规定的时间和份量使用就可以。从国家和农业科学界的标准来说,生态、有机和循环农业之间是有差别的,比如有机农业在生产过程中绝对禁止使用农药、化肥、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质,并且不允许使用基因工程技术,而其它农业则允许有限使用这些物质。有学者提出农户不易接受生态、有机和绿色农业,是因为他们缺少生态知识,从而建议对农户进行生态教育。*黄富峰:《论农民生态道德的培养》,《山东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上述的例子显示:企业家和农业大户接受生态农业并非因其掌握过硬的生态知识,他们的知识更类似于一种对健康产品的认知(如无化肥、少农药),也是对当前农药残留、食品安全等隐患的一种反射。也正是因为如此,在他们的分类体系中,生态茶园、有机茶园、循环农业都属于一类生产方式,它们有别于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的生产方式,生产的产品也相对更健康。

来自深度访谈的材料显示:近年来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追求刺激了生态农业的发展,但是这种仅仅从经济利益角度进行的理性算计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五位茶园的主要负责人源于日常生活的个人体验和情感因素是他们选择从事生态农业的重要原因。比如浓香山的李总由于个人身体的原因而放弃了城市里的优渥而快节奏的生活,转而在乡村寻找健康养生的新领域进行投资;悬泉的杨总一直都跟土地打交道,他亲身经历了传统农业和石化农业所带来的产品差异,并且认为二者相比,更乐于回归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佳莱、泰顶青和碧霞春的负责人则是在种植生态茶园的过程当中领略到生态茶的美妙味道,从而更加喜欢生态产品。不仅如此,这些受访者在日常饮食和款待客人时也颇为倾向食用生态菜和生态肉。由此可见,个人日常生活体验是新型生产方式理念形成的重要源泉。

四、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运作机制

在上述的案例中,除了悬泉的杨总一直从事农业之外,其他的人都是半路入行,从其他行业(如钢铁、电子等行业)转入农业,并且选择了与原有生产方式截然不同的经营理念,他们的个人生活经历则是新的生产理念树立的重要原因,而新生产理念的实现则可从经营主体资本转换和和新生产技术推进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经营主体的三种资本及其转换

生态茶园的经营者通常需要一定的经济资本。从选址、租用土地、土壤培育、茶苗栽种到茶园管理,生态茶园都需要动辄百万的投资,这不是一般农户可以承受的。以佳莱李总为例,他是六汪镇人,租的是六汪土地,所以在土地租用上并没有花多少钱。但是土地需要用有机肥,还有种植防护林、越冬防护棚等,开垦茶园的第一年每亩需要投资4000多元,他有200亩茶园,也就是需要80万。此外,李总还从家附近的水库中引水至茶园,接通水源的费用大概是18—20万,仅仅是解决茶园前期的土壤和水源问题就需要近100万元。

生态茶园的经营者同时享有一定的文化资本。这种文化资本并不是通过学校正规教育而获得的文凭,相反,他们获取生态农业生产知识的途径多通过非正规教育,且呈现多样化特点:网络、相关专业书籍和农学专家都是学习的对象。经营者在实践中运用这些文化资本并使其与一般农户区别开来。比如津青魏总牵头在本村组织了泰顶青绿茶专业合作社,他依据生态茶园的种植要求,对社员的茶树挖坑深度、病虫妨害方法都进行了具体规定。据说刚开始有社员不服这些规定,魏总就告诉他们,如果不按照自己的标准来做就不予入社。有个社员就在按规定种茶之余,又用原来的老办法种植了几颗茶苗,一年以后,他发现按自己的方法种植的茶树只有按魏总方法种的茶树的一半高,这样之后这些茶农才点头承认魏总的方法好,开始学他种植茶树。魏总的个人社会威望也由此得到提升。

生态茶园的经营者还掌握了一定的社会资本。经营者的社会资本使他们能够比一般人找到更多的“门路”去达成目标。比如碧霞春的张总与几个朋友合伙开办生态茶园,这些朋友是他以前一起做生意的熟人,主要负责投资,公司具体事务诸如茶园选址、雇工、管理的事情则由他来负责。张总选择栽种白茶,茶园中的茶苗、请来种白茶的浙江师傅和茶园里来自内蒙的羊粪,都与其早年在浙江做生意时积累的人脉有关系。由此可见,经营者的社会资本直接渗透到到茶园的生产中,茶园的顺利运转离不开一位“有门路”的负责人。

布迪厄将资本划分为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三种基本类型,而且认为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参见Bourdieu Pierre,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translated by Richard Nice,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pp.114-115.生态茶园经营者的经济资本为他们从事生态农业提供了前提条件,也是他们能够得到文化资本的物质基础,并且有底气使他人服从自己的意愿,采取新的生产方式;个人文化资本能够使经营者(即使是半路入行者)得到他人的认可,结果是促进了新的生产方式的良性推广,即种植者自愿而非被迫采取生态农业的方式,从原材料上为生态茶园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提供了保证。经营者的社会资本使他们掌握的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能够得到很好的运用,后者反过来为前者的再生产提供了物质、信誉和资历上的保证。总体来说,在生态茶叶生产中,经营主体的经济资本可以通过金钱的形式,有效地转化成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反之则不然,虽然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可以转化成经济资本,但却不一定能够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二)新技术推进:经营主体与技术人员的互动

现代生态理念转化成实践需要依靠科学技术的推动。从技术推进的主体来看,在现代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技术人员占据主导地位,表现在由他们来挑选技术传播的对象*赵建中、陈雪:《踏实做好农技推广 真情奉献农民增收——记天津市武清区种植业发展服务中心邵凤成》,《中国农技推广》2013年第9期。;一般农户仍为研究的主要对象,农户受教育程度、家庭经济状况以及农户间的社会网络强弱关系都影响着技术信息的扩散和采用*张成宝、刘建堂:《农户农业新技术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273 农户的调查》,《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胡海华:《社会网络强弱关系对农业技术扩散的影响:从个体到系统的视角》,《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有学者试图打破技术人员与一般农户之间的藩篱,进行了技术人员与农民之间的合作试验,以改变二者对新技术的固有认知和态度。*樊军亮、高启杰:《行动研究导向下的农业技术扩散及其影响》,《技术进步与对策》2015年第19期。正如前面所分析的,生态茶园的经营主体比一般农户拥有更雄厚的经济、文化和社会资本,同时,这些经营者本身也投入到茶园生产和管理中,他们对茶园的土壤性质、田间间作、作物生长喜好和种植成本都非常清楚,他们不仅是管理者,还是劳动者。正因为这样,他们对新技术的采用有着更高的敏锐度和主动性。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生态茶对于新老茶人来说,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事物,经营者对生态茶的基本知识和成本都有一定的认识。生态茶园的经营者特别重视茶园生态环境的建构和维护,他们无一例外地都从本地专业技术人员那里寻求支持和帮助。例如青岛的三家生态茶园都与青岛黄岛茶叶站有密切联系,而泰安的两家生态茶园则与山东农业大学和山东省茶叶研究所有直接关系。茶学专家和技术人员为茶园检测土壤酸碱度和肥力状况,因地制宜为茶园防护林的建设、使用何种有机肥提出建议。在茶树管理中,如果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比如说不知名的病虫害,他们会请技术人员去茶园实地考察。技术人员要么当场解答提出建议,要么采摘病虫害样本返回实验室做进一步的研究。技术人员也会应他们的要求,将他们“带出去”,去其他省份的茶产区参观。在访谈中,各位茶园经营者都对此大为赞赏,认为从中受益良多。

技术推进是一个双向的过程。经营者从茶园建设到茶树栽培等方面都从技术人员那里获得了直接的技术指导,他们乐意从专业人士那里学习、吸取经验,进行科学种茶;另一方面,农学专家、技术人员也与他们保持着良好的互动。比如津青和碧霞春是山东农业大学茶学系学生的实践基地之一,茶学系的老师定期带学生走访生态茶园,观察茶树嫁接、生长态势、病虫害情况,尤其是对生态茶园的多样化种植进行长期跟踪研究。就茶园经营者而言,他们欢迎这样的实践活动,因为可以适时得到专业的建议;就研究人员而言,他们的理论需要进行反复实验和验证,不同的茶园为他们提供了天然的实验室。

五、结论与思考

山东生态茶园经营主体的考察显示,在农业转型的过程中,以企业主和农业大户为主的新型经营主体对生态农业的选择和实践有其模式可循。个人生活体验以及感情因素对经营主体的新型生态观形成乃至新的生产方式选择上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这些生活体验和感情因素包括个人对健康的追求、对往昔的怀念和对某种事物的偏好等等。但这并不是说只有个人生活体验以及个体的感情因素在起作用,国家政策、市场需求也是新型生产方式得以采用的原因,不过本文的调查则凸显了个体观念的重要性。

新理念树立之后,如果不加以实践,则是空想。本文调查的新型经营主体能将新理念付诸实践的运行机制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主体的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的交互作用,推动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实施;二是通过与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的互动,切实解决新生产方式实施中碰到的技术性问题。新型生产模式因其发展方式的特点(如投入高、见效慢、环境友好型),需要经营者担负比一般农业更大的风险,企业主和农业大户所具有的较强的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是他们能够承担风险的基础。

在当前生态产品市场建设并不完善的情况之下,尤其是近年来频频曝光的食品安全事故和监查漏洞,新型生产方式如生态农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受访的经营者都表示:如何让普通消费者认识和接受生态产品是急需解决的问题。简单地说,就是如何在普通消费者中打开市场的问题。在农业生产的转型中,用可持续发展方式(生态农业、无公害农业、有机农业)进行生产,其成本比一般方式高,见效时间长,而所面对的消费人群局限性大,再加上消费者对生态产品的认识不足也限制了市场的拓展。正如受访者所指出的:如果生态产品市场持续低迷,不知道自己还能坚持多久?!由此可见生态保护和生存问题将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同时并存。所以从基层农业发展来看,如何平衡生态和生存之间的关系是必须慎重对待的问题。

(责任编辑:陆影)

2017-01-12

舒 萍(1978—),女,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讲师,人类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人类学、农村发展与变迁。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口味’的社会建构:以茶叶生产和消费为例”(项目编号:14YJC840027)、山东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团队项目“政府购买流动人口社会服务成效评估:以市场内流动经商人员为例”(项目编号:2082014IFYT14016)和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项目“餐饮消费市场中的‘口味’文化研究”(项目编号:1506399)的阶段性成果。

C911

A

1003-4145[2017]04-0171-06

猜你喜欢
生态农业茶园生态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征稿简则
“生态养生”娱晚年
茶园飘香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红六军团威震茶园渡
湄潭茶园
茶园观色
第八届“一带一路”食品安全与生态农业论坛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