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无灵主语句的修辞与翻译方法探究

2017-04-21 19:22李存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8期
关键词:翻译方法修辞

【摘要】在英语中以客观事物或抽象名词作主语的句子叫无灵主语句。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中国学生理解,翻译和使用这一类句型比较困难。本文先从修辞角度来分析此类句型的特点,然后探究其翻译方法。

【关键词】英语无灵主语句;修辞;翻译方法

【中图分类号】H31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8-0160-01

一、引言

在英语文章或口语表达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以无生命名词(inanimate nouns)作主语的句子。例如:The year 2009 witnessed an unprecedented drought in Yunnan(2009年云南发生了史无前例的干旱)。 中国文化强调“以人为本”,因此人们说话或写文章一般以有生命的人或事物作主语,或者用无主句。英美文化则更重视客观性,表达倾向于更多地使用以客观事物作主语的无灵句。由于中西方思维方式和语言文化习惯的不同,使学生在理解和运用英语无灵句时存在一定困难。比如上述例句,如果直译成“2009年见证了云南史无前例的干旱”,就显得洋腔洋调,非常别扭。

二、无灵主语句中的修辞方法

英语无灵主语句以客观事物或抽象名词为主语,谓语却常用描写人的实际动作或思维动作等方面的动词。例如:make,bring out,enable,remind,tell,witness等。这种现象称为“动词拟人”或“隐喻”。通过 “隐喻”或“拟人化”的修辞方法,作者将自己作为人的心理感受转移到了非人的物体或事物上,是无生命名词具有了人的情感或动作,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静止的事物具有了动态的效果,避免句子形式呆板,突出了形象,使文章生动活泼。但是,由于“隐喻”或“拟人”手法的使用,动词的基本词义发生了变化,理解和翻译时需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在联系和动词的引申意义加以确定。如下列句中,a,b两句使用了同一个动词,在以有灵名词为主语的a句中,动词表达了其基本意义,而在以无灵名词作主语的句子中,则表示了其隐喻意义。例如:

(1)She slipped on the shiny floor and fell.她滑到在发亮的地板上;His name slips my mind.我一时忘了他的名字。

比较上述例句,我们不难发现,b组的动词意义在a组的基础上发生改变,具有明显的拟人化效果,使其无灵主语变得生机勃勃。如例句的b句中,无灵名词name 作主语,采用“隐喻”的手法,用表示人物实际动作的动词slip作谓语,把“忘记”一词的概念拟人化,形象化,具体化,突出了语势,收到了强烈的修辞效果。

在一些英语无灵句的主语中,表示场所的名词常用来代替在其中的人,采用“换喻”的修辞手法,以“一个场所”代替这个场所的人。例如:

the town – the towns people 全镇人,镇民

(2)The whole town was talking about it.全城人都在谈论此事。

通过“换喻”,英语无灵句的主语显得更加简介含蓄,富有回味。

三、无灵主语句中的翻译方法

(一)把主语转化成汉语的各种状语、状语从句

英语无灵句的主语虽然是无生命的名词,谓语却往往是有生命的动词,因此在翻译时,我们常常会把无生命的名词主语或短语转换成汉语的状语或者状语从句。例如:

The storm prevented me from coming。

a.暴风雪阻止了我,不能前来。b.我因暴风雪而不能来。

例句用自然现象做主语。如果把这个句子机械地直译成a组汉语,译文显得生硬晦涩。不符合汉语表达习惯,把它们转译为原因状语和时间状语后,译文就变得生动自然了。

(二)把主语转化成汉语的谓语动词

由于汉语中,动词的使用更加普遍,我们经常将英语中作主语的无生命名词译成汉语的动词,含有动作意味的名词和由动词派生的名词更是如此。例如:

A fifteen minutes walk brought us to thebeach.

a.十五分钟的步行将我们带到了海滩。 b. 我们步行十五分钟,就到了海滩。

比较a组和b组译文,a组译文显得单板幼稚,而b组译文长短结合,动感极强。

(三)转译成汉语的不完全句或无主句

英语无灵句也常常译成汉语的不完全句或无主句,汉语不完全句的主语或是省略,或不需要补充主语也可表达完整的意义。无主句的主语常常是泛指人称,因此不用明确说明。例如:The application of electronic computers makes for a tremendous rise in labor productivity。

a. 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使劳动生产力突飞猛进。

b. 由于(人们)应用电子计算机,促使了劳动生产力的突飞猛进。

上述例句的b句可以补充短缺的主语(人们),而不影响句子的完整意义。

(四)动词词义引申

英语无灵句中,谓语动词通常使用拟人化的手段,词义从本义向隐喻方向发展,离本义越远,修辞性越强。在翻译时,必须结合语境,正确理解句子,抓住词语的含蓄意义。例如:

(1)This season saw an ominous dawning of the tenth of November。

a. 这个季节看见了11月10日的黎明的不祥之兆。

b. 在这个季节,11月10日黎明时分的景象是个不祥之兆。

例句的b句翻译中,引申译为汉语中的虚词“是”,而不是动词的本义“看见”,使译文的汉语特点突出,流畅自然。

四、结语

英语无灵主语句语言简练,生动活泼,句型多样,使用广泛,在散文和科技文章中极为常见。由于语言文化的差异,中国学生很难准确地理解、翻译和使用这一类句型。只有理解英语无灵主语句的句型特点,修辞特点的基础上,不断思索,细心模仿,逐渐适应,才能深刻地了解句子的内涵,准确地翻译出原文的含义。

参考文献:

[1]蔡文萦.漫谈无生命名词作主语的句子[J].大学英语,1989(2)

[2]冯树鉴.谈谈无灵主语句的汉译[J].大学英语,1990(4)

[3]何明珠.英语无灵主语句的汉译策略与方法探索[J].中南大学学报,2005(3)

[4]赵文鳌.以场所代替人[J].大学英语,1990(4)

作者簡介:

李存(1977.3-),男,山东省枣庄市人,昭通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课程与教学论,应用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研究。

猜你喜欢
翻译方法修辞
浅析设计中的修辞
浅谈汉语歇后语的翻译方法
中国特色词汇及其外宣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