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体会

2017-04-21 11:36包茂林
甘肃教育 2017年6期
关键词: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

包茂林

【关键词】 数学教学;有效性;提高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

06—0107—01

在初中教學中,数学作为一门非常基础的课程,其教学质量能够直观地体现出整个学校的教学状况。一直以来,初中数学教学因为受传统教育思想的限制,教学质量一直都提升不上来,因此,学校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对新课标改革进行落实和实施,进而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和学生学习的效率。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教学方式要有效

教学时,教师应针对不同的知识点选择最为有效的教学方式,确保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教学效率。笔者认为,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灵活选用分层次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主体教学法以及任务驱动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例如,在学习“一次函数”与“平行线的证明”时,两者就不能够使用同样的教学方式,“一次函数”应先由教师进行具体的讲解,让学生理解;而“平行线的证明”可以让学生先进行自主学习和实验。实践证明,只有选择正确的教学方式,才能够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二、创设教学情境要有效

初中数学教学内容具有乏味、枯燥的特点,正因为如此,学生无法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如果这种情况长期持续下去,没有改善的迹象,就会使得教学质量和教学有效性大大降低。而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则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为生动有趣的画面,进而降低教学难度,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故而,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适时创设教学情境。为了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创设的教学情境必须具有针对性、趣味性、连贯性和灵活性。因为每一节课都有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只有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根据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来创设教学情境,才能为教学目标服务、为学生的学习服务。而且只有学生感兴趣,才能产生学习的动力。每节课的情境创设可以有多个存在,但它们应该是连贯的,为同一个教学目标服务的,其中应有一个总的情境线索贯穿始终。

例如,教学“位置与坐标”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以某位学生为坐标系的原点,然后指出一名学生,再找另一名学生说出这个学生的坐标,这样的教学情境就会将全班学生的兴趣都带动起来,使学生的注意力非常集中,从基础上增加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三、课堂提问要有效

课堂提问是每一个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是教师传授教学知识、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学更是如此。它不仅是重要的教学手段,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扎实训练、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这就要求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做到以下几点:1.教师提出的问题不要过难,更不要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范围,使得学生不会回答。2.教师的问题要表述清楚,让学生知道如何回答。3.教师提问的用语要适当,让学生愿意回答问题。

四、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要有效

在以往的教学理念中,教师才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在教学中,永远是教师讲解知识,学生只是扮演接受者的角色。因此,要想提升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改变落伍的思想,并且关注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除了进行知识讲解之外,教师必须成为学生的辅导者,根据后续课程中的内容来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比如,教学完“勾股定理”之后,可以让学生在课后独立思考哪些数字的组合符合勾股定理。

综上所述,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发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就显得极为重要。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意义,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

编辑:张慧敏

猜你喜欢
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