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宏舜
【摘 要】学校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浸润,是引领,是为全体学生的发展树立起精神的导向。所以,学校文化建设的立足点应该是学生,是服务于学生成长的。
【关键词】文化建设;学生;发展
学校是一种充满精神感召力的学习型和发展型的文化组织,是物质环境与心理、精神和谐统一的优质生活空间。苏霍姆林斯基说,“用环境,用学生自己创造的周围情景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但是,在建设学校文化的进程中,我们往往忽视了学校生活的主人——学生。要真正发挥文化建设的浸润作用,就必须立足校情,贴近学生生活,用文化塑造有灵魂的教育。
一、精神力是全体师生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
首先,学校文化的精神力是有力量的,而“力”有能量大小的区别。正因为如此,在文化建设者的主观能动性的差异之下,不同学校的文化实态必然会对校内外公众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我们不难发现,许多学校在文化建设中都存在着趋同流俗现象,缺乏个性,难以识别和认同。在这种千人一面、众口一腔的文化表象下,如何使文化起到感染、震撼和激励师生的效应呢?由此可见,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文化建设所产生的影响和效能,在于努力提升学校文化力,真正使文化成为展示学校独特形象、凝聚学校成员心志、推动学校长足发展的巨大能源。
其次,学校精神力的缔造一定要靠近孩子的生活,一定要通过各种渠道让学生理解认同校训的内涵,在长期的耳濡目染中受到影响。一要避免程式化、成人化、泛滥化;二是不能使用含义过于深奥、复杂的名人名言,名人名言虽然意味深长但孩子理解十分困难;三是不能脱离学校特色,如果不顾及校情,就难以发挥作用。比如我校的校风“上善、养正、能群、健康”,首先淡化了“训”味,增强了“美”味,把师生发展的指向自然地含在里面,使校训和学校特色之间形成了共生的联系。同时,为学校进行特色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如“能群”,“能”就是能够并善于,“群”是动词,即合群,善交往。宗旨在于培养能融入社会,愿意团结,勇于合作,善于并有能力和不同人交往。大气、豁达,能容纳不同见解,有宽容胸怀的师生。有能力处理好生生关系、师生关系及家长关系等。“健康”不仅是身体和心理健康,还涉及思维、言行的健康。
当学校文化的精神力系统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活动中,就会融入到学生的血液之中,成为大家共同的精神追求。
二、形象力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根本
学校的形象力建设,就是要解决“看什么”和“怎么看”的问题,就是要强化环境育人的功能,并使它们能够充分传达学校教育的理念、教育的成就和团队的精神风貌。
一要走进孩子的心灵。“让墙壁会说话”,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这不仅仅是在墙上张贴了警句格言、人物肖像、世界名画后这面墙就“说话”了,而且更重要的是在于师生与墙壁要有心灵感应,在于彰显儿童的现实生活,使教育、审美浑然一体,符合儿童心理,体现学校特色。
二是要接近孩子的高度。小学生大多数的身高在1米至1.4米之间,学校文化的布置,要方便孩子使用的高度和关注孩子视线的高度。如:卫生间的洗手池、男厕所的小便池、舞蹈室的活动把杆等,要考虑学生的使用;画展、作品展以及学校墙壁的布置,要摆放在孩子的视野范围内,不能因为只顾设计而疏忽学生身体条件,带来诸多困难,从而影响学生观赏的心情。因此,学校的文化设施要让孩子真切地感受到使用的方便,观看的舒适。我们在进行学校文化走廊的布置时,设计了“琴”“棋”“书”“画”为主题楼层布置,内容新颖,有活力,但是教师只是从美观的角度和空间的比例考虑,没有关注到孩子的视线,使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所以,在进行“畅秀园”主题墙的布置上,学校明确要求高度不得超过1.3米。一年级教室的布置,无论是地板的颜色、课桌的高度、还是室内的布置,都从人文、生态的角度出发考虑,多方面打造温馨的生态化环境。
三、執行力是文化建设的血脉
学校的执行力建设是解决学校文化“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它直接践行和展示学校的精神理念,也是社会公众认识学校、评价学校的主要对象。因而,健全、优化执行力系统对学校文化整体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要以活动为载体,以制度作保障,着力推进学校文化执行力的建设。
首先,活动要“与课堂接轨,同生活联袂”。没有心灵的真正触动,没有心灵的共鸣或体验,这样的教育是苍白的。把学生的发展置于体验的过程中,依靠的是孩子置身其中的心灵感受,依靠的是孩子的内在驱动,依靠的是孩子在实践中的自我超越,以此来引导学生寻求一个岗位、扮演一个角色、学会一种本领、获得一份感受、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种品质。在体验中收获,在参与中发展。
其次,管理要“用制度畅行,以情义畅心”。把学校管理的过程变成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形成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有纪律又有自由,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良好氛围,倡导“以教师为友,以学生为友,以家长为友”的情感管理信条,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把管理体现在教师积极参与的过程之中,以情感投入为切入点,凝聚人心,形成合力,服务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服务于学校办学品位的提升,才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有效保障。
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精神力、执行力、形象力虽各有指向,但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如果学校文化的精神力薄弱,那么学校文化的执行力和形象力将会没有“根”,没有“魂”,没有内在的统整性,其力度自然也会大大降低;而如果没有强大的执行力与形象力作载体,学校办学理念的精神力也无以转化为现实的效益。所以说,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学生,内容结构应是“一体两翼”,即以精神力为主体,以执行力、形象力为两翼,三者组成不可或缺的完整系统,才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