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娜 李佳 刘海宁
摘 要: 近年来,“供给侧”改革成为社会各界议论的热点名词。本文首先阐述了“供给侧”改革的背景,其次从重视专业建设、搭建多元化发展平台、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创新考核评价体系四个方面提出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一些改革路径;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人才培养 “供给侧”改革
2015年11月以来,“供给侧”改革成为国家最高经济决策机构在宏观调控方面的一个新思路。“供给侧”改革,简单来讲,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1]。《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强调:“在适度擴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也可以说,“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就是放松管制、释放活力,让市场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而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增强投资的有效性。另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早已经提出:高等教育要“优化结构、办出特色,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目标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变化,体现了时代特征。
“供给侧”改革强调开发微观主体创新、创业、创造的潜能,某些高职院校存在政府部门越位和缺位现象、大学内部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失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率较低、课堂教学质量总体状况堪忧等问题。可以说,“供给侧”改革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与社会发展相契合的切入点。对于高职院校来说,人才培养的重心就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重点面向全体高职院校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国家、社会提供有效的人才供给。
本文针对高职院校“供给侧”改革这一热点课题,提出了人才培养中“供给侧”改革的一些路径。
一、重视专业建设,构建优势品牌
教育改革要取得成效,就要将“以学生为本”落到实处,制定与学生成长规划和职业发展需要相符合的制度措施。专业是按照社会对不同领域或岗位的专门人才需求,依据确定的培养目标设置的教育基本单位或教育基本组织形式。在当今社会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各高职院校不能仅仅为了生源,开设热门专业而追逐短期利益。各专业建设应该受到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规划的引导,需要与行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紧密联系并以此提升差异化竞争能力,实现形成各专业的特色和品牌优势[2]。
在专业的建设过程中,高职院校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优化专业与学科之间的结构;按照协调学科、注重特色、适应市场需要、提高就业率、优化资源配置的原则,依据“少而精、新而实、博而通”的思路,有步骤地制订出发展规划[3]。在此基础上,还应该进一步完善以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为引领、以支撑学科为辅助、以新兴学科为增长点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类型、结构和层次,凝练学科专业方向,不断提高特色专业的整体水平,促进形成合理的专业布局,努力使特色专业保持在行业的优势地位,使学校的办学特色更加鲜明。
二、搭建多元化发展平台,破除结构性矛盾
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成长路径,需要将贯通思维充分融入人才培养过程之中,广泛推进各类教育的衔接。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各种先进平台的搭建,要构建多元化的发展平台。高职院校首先应该重视利用实践教学,积极构建校企、校所、校地多种合作平台,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背景下,采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相结合的方式,为学生创新实践打造课程、实训、实践多种联动实训平台,成立创新创业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小微企业创业基地及系列的校外实践基地,突破校内外合作障碍与壁垒,真正引入企业参与学校的实践教学环节,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在此基础上,依托各种合作平台,有效地将外部优势资源和校内资源共同融入人才培养中。
积极利用校园自有的科研场所、实训基地、创意工作室等实践平台对接社会需求和企业发展,实现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和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目标[4]。在校园内,充分发挥各种资源的协同优势,引导学生强化创新创业意识,帮助学生实现创新创业梦想。在课堂上,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建设及评价方法等进行配套改革,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调节能力、独立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培养能解决职业岗位实际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5]。
三、持续建设“双师型”教师资队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人才资源是第一战略资源,教师队伍是所有各高职院校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是高校发展的核心力量,担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任。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了高职院校应继续打造“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有效培养途径、模式和机制。因此,高职院校应该抓住机遇丰富师资引进方式,拓宽师资引进渠道,推动师资来源的多元化,凝聚来自于企业、政府、科研院所等具有丰富创新实践经历和能力的优秀企业家、工程师等资源,建设一支优秀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并与社会形成良性互动。
关于“双师型”教师,目前业界学者主要有以下五种观点[6]:
(1)“双证书”:任课教师具有两种证书,即学历证书和技术等级证书。
(2)“双资质”:强调“双证+双能”,要求任课教师获得资格与能力的“双”方面资质认可。
(3)“双职称”:任课教师具有学术型专业技术职称和技术型专业技术职称两种职称。
(4)“双素质”:指任课教师具有科研能力和特定技术的应用能力、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素质。
(5)“双来源”:师资队伍包含学校已有的“理论型”专任教师,同时包含从企事业等生产第一线岗位上聘任的兼职教师。
值得注意的是,高职院校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过程中应该建立配套的保障机制(如:先进的实训设施、优质的教学项目和开展个性化精细培养计划等教学资源),在快速实现任职教师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双提升”的同时,达到高素质人才批量培养的目的。
四、创新考核评价体系,提高人才培养效率
近年來,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整体教育质量得到明显的提高,但高职院校教学应当进一步引导教师从课内/外,线上/下增强教学效果,突出实践教学效果[7]。另外,还应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将优秀教师的优质课程放到网络上,出台相应的激励机制,提供更高质量的教学与课程。以多元化考核为原则建立考核评价体系,引导学生诊断分析学习效果,客观地反映教师的任教水平,督促教师重视教学,进而促进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提高人才培养效率。改变过去单纯以个人为主的考核惯例,更多地以学习团队作为整体进行考核。考核主体的改变不仅要求突出学生的个人能力,还要求学生主动和积极融入团队,参与团队建设,进行团队内部自我管理,与团队成员紧密协作,并且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改变单纯以理论知识和操作熟练水平为考核内容的传统做法,突出对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学习能力和安全意识、团队荣誉感、责任心的考核,培养学生在校期间就具备强烈的责任心和爱岗敬业的精神,使得毕业生具有优秀的个人素质和优秀的团队合作的能力,满足国家和社会的需要[8]。
五、结论与展望
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改革发展,中国社会已经进入“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我国高职教育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快速发展,取得巨大的成效,但在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不少结构性矛盾,这些问题成为我国高职教育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因此,对高职院校进行“供给侧”改革探索迫在眉睫。“供给侧”改革目的是创造优秀的育人环境,具有长远的战略性影响,为国家、社会优秀的人才的批量培养提供强大的人才队伍保障。总之,教育的本质是为人的发展提供服务,随着“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深入,逐步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做到专业和质量满足社会需求,我们坚信,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将会释放出更强的活力,进一步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徐绪卿.“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民办高职院校的发展思路[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6,16(4):1-4.
[2]王伟,刘健,郑永进.基于比较优势理论视角的高职院校发展的思考[J].巢湖学院学报,2016,18(2):161-164.
[3]郭霄鹏,张京京.适应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需要加强地方行业特色高职院校教学内涵建设[J].科教导刊,2016(19):3-4.
[4]杨柳群.基于教育供给侧改革的高职院校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6,39(3):12-16.
课题项目:2016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青年课题(课题编号:201604040102);2016年度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类青年基金项目(课题编号:SQ161077)。
通讯作者:陈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