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影响中国的关键词

2017-04-21 19:31胡松涛
美文 2016年13期
关键词:治病救人孺子牛毛泽东

与天奋斗,其乐无穷!

与地奋斗,其乐无穷!

青年毛泽东,一介白身。他在日记中写道:“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

与《诗经》握手,有《诗经》遗风。

这是一个伟大灵魂的歌唱。

天上一句,地上一句,人间一句,一气呵成,阳气充沛。生命可以如此自负,做人可以如此张扬。

毛泽东的这段话中,有一个主语,就是始终没有露面的“我”。“我”盘坐在历史的天地之间,面对高天、厚土、众人。那是一个意氣风发的“我”,仿佛高喊一声“我来也!”天马行空,在奋斗中,体会到生命的大快活、大喜悦。那个“我”,是一个浪漫而豪迈的大我!是我之强大而飞扬的精神!

噫兮,毛泽东的这几句,“从天上一笔一笔往下写”(李亚伟诗句)——不,它不是写的,而是天赐的好句子。节奏感、旋律感很强,朗朗上口,如歌如诗,形成可与天籁媲美的结构。读起来,上天入地,有一种飞行的感觉。三层意思宛然古诗三章,每章两句,每句四言,很漂亮。三段反复回环,体式、句法完全相同,只是每节中各换一个字,在略加变化中,将要表达的意思推向深处。三段节律整齐统一,有排比之妙;采用歌谣般的复沓形式,反复强调“奋斗”及它带来的“其乐无穷”,表达的奋斗指向和奋斗精神十分明确。它成为名言,这是必须的。把它收入毛泽东诗词集中,也是可以的。

毛泽东发明的这个格言,最早是《毛泽东同志的青少年时代》一书透露出来的。据说是毛泽东1916年写在日记中的。1966年7月26日,新华社通讯《毛主席,您给我们增添了无限革命勇气和力量》中刊载了这句语录,它得以空前流行。

“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哲学家李泽厚在引用了毛泽东这几句话后评价说:“以不断运动、顽强奋斗、克服‘抵抗、实现自我表现为人性快乐,是青年毛泽东的思想和行为的主要特征。”李泽厚还说:毛泽东后来的“不破不立、一分为二、斗争哲学……在一定意义上正是毛早年的‘与天奋斗‘与地奋斗‘与人奋斗的继续”。

“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这充满战斗豪情的名言,成为毛泽东一生的标志性口号。

毛泽东一生强调“斗”字。他带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与国内外敌人斗,与错误思想斗,与人性之恶斗,与想象中的敌人斗,“同地球开战”,“向全世界作战”。真可谓:战天斗地,批人斗己,生命不息,斗争不止。他说:“斗争,失败,再斗争,再失败,直至胜利——这就是人民的逻辑。”

毛泽东活了一辈子,斗了一辈子,斗斗斗,斗得欢天喜地,斗得激情澎湃,斗得肌肉欢快,斗得精神昂扬。他还要跟上帝斗。晚年的毛泽东说:“我要上天贴大字报,说上帝不好,因为现在上帝不帮助第三世界,帮助帝国主义。”他还要斗到地狱里,与阎王斗上一斗。他说:“我要到阎王那里去搞革命了,把地狱中的制度破坏一下。”

临事处世,儒家讲“和”,道家讲“无为”“道法自然”,佛家讲“慈悲”,毛泽东选择“斗争”。毛泽东对于世界,除了欣赏,主要是斗争,是奋斗。他与这个天地人构成的世界发生关系,主要是斗争的关系。正如刘亚洲所说:毛泽东“毕生造反。造父亲的反造老师的反造国民党的反造苏联的反。凡是能造的反他都造遍了。他当之无愧是造反专家。他雄文四卷,万语千言,全部精髓就是一个字:反,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与人斗更加其乐融融。”

顺便纠正一下,一些文章中,将毛泽东的这段名言写成“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漏掉一个“奋”字,这是不准确的。斗与奋斗,可不是一回事,“奋斗”是正能量,是褒义词,“斗”是一个中性词甚至包含贬义。

我记得曾有人将毛泽东的“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重新标点为:“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还有人将“与天奋斗,其乐无穷!……”改成“与天奋斗,其悲无穷!……”以及“与天奋斗,后患无穷!……”等等,类似这样的文字游戏很好玩,它所传达出来的意义也很丰富,耐人寻味。哈!如果一段文字,能够让人重新断句、反复解构,这样的文字无疑是著名的,并且是具有极大可塑性的。《道德经》中的第一句话“道可道非常道”,有人断句为:“道,可道,非常道。”有人断句为:“道可,道非,常道。”你看这多么有趣。天下之大,文章众多,如此让人玩味不已的文字还真不多呢。

指点江山

毛泽东有一首词叫《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这是毛泽东的青年之作,写于1925年,那一年,他30出头。这一篇,成就甚高。说它“成就甚高”,众多评论大家都是从诗词艺术的角度进行评说。王蒙看了,产生的是青春与才华的共鸣。他说,他青年时代读到这首词,“找到了青春的感觉,秋天的感觉,生命的感觉”,“我感到的是震动更是共鸣。青春原来可以这样强健,才华原来可以这样纵横,英武原来可以这样蓬勃,气概原来可以这样挥洒。”

笔者以为,《沁园春·长沙》“成就甚高”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这一首词中,鹓动鸾飞般,连绵不断地打造出一串成语、熟语,是毛泽东的其他诗词中所罕见的。比如:万山红遍。百舸争流。谁主沉浮。峥嵘岁月。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真是:词词生造,字字珠玑,新警之极,不可思议。洪亮,庄重,形象,多声部,像是词语的交响乐。

若干年后,毛泽东在解释这首词中的“中流击水”时,还随手写下当年写作、如今失传得只剩下两行的残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这又是一个名句。

前辈诗人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毛泽东则“粪土当年万户侯”,不仅不“摧眉折腰”,还要把权贵当粪土,这才是“指点江山”。

毛泽东这些指天划地、驱山走海的词语,干净、阔大、美哉洋洋、好意象,眩目、流畅,似波涛涌动,具有原创性,是开山之作。再加上毛泽东的话语是主流话语,曾在数十年间广泛宣传,反复重复,所以家喻户晓,著在人口,成为广大人群中使用最为频繁的“词”。

毛泽东创造的这组词语,有入画的,比如李可染先生曾以《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作画,1962年至1964年间,李可染画了至少七幅《万山红遍》。有作为报刊名称的,如《指点江山》《万山红遍》曾被作为报刊的名称。有作为文章题目、社论标题的。有作为电影、电视、小说、歌曲名字的……足见其影响之大。

诗词中的好句子被人反复使用,渐渐成为成语,在中华文学的长廊中不乏其例。但是,一首诗词中能够出现数个大家认可的词语、认可的警句、认可的格言,这样的诗词也是比较罕见的。白居易的《长恨歌》是一例。像“天生丽质难自弃”“回眸一笑百媚生”“宛转蛾眉”,它最初是写杨贵妃的,如今成为中国描写女子美丽的经典句子。像“梨花一枝春带雨”,浓缩为成语“梨花带雨”,一千多年前为哭泣的杨贵妃定格;现在你看到一个年轻女子在哭,你想不起来比这更好的句子了,它为所有哭泣的美女定义。再比如“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是生命中最深情的部分,成为中国夫妇最常用的誓言,成为中国人对爱情的最高祝愿。一首诗中出现那么多美妙的词句,宛如远梦里的盛大花开,富丽繁华,给人以惊艳之感。

枪杆子,笔杆子

看透了枪杆子,了解了笔杆子,历史的真相就八九不离十了。

1927年之前的中国共产党,懵懵懂懂的,是幼年的共产党,它不太了解“枪杆子”的重要性,面对武装到牙齿的国民党,它没有任何应对准备。结果,在国民党“枪杆子”的镇压下,共产党人血流成河,一败涂地。惨痛的教训,引起毛泽东的思索。

1927年6月,首先觉悟了的毛泽东提出“以枪杆子对付枪杆子”。

1927年8月7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汉口紧急会议(通称八七会议)上说:“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毛泽东闻名中外的名言“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由此而来。

毛泽东用八个大字,对中国历史上改朝换代的基本手段,进行了最精辟最深刻最高度的概括。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毛泽东的这一声,带着同志的血迹,在一个最关键的时刻,用最通俗最尖锐的话说出来,唤醒了党人,打醒了历史,打响了天地。所谓“一言兴邦”之言,就是这样的话语。

“1927年,我在武汉时还是个白面书生。”毛泽东说,“在1927年以前,我是没有准备打仗的。……他们用恐怖的杀人办法,逼得我和许多同志向敌人学习,蒋介石可以拿枪杀伤我们,我们也可以拿枪杀伤他们。”他又说:“像我这样一个人,从前并不会打仗,甚至连想也没想到过要打仗,可是帝国主义的走狗强迫我拿起武器。”

“白面书生”毛泽东就这样带领农民武装走上了井冈山。

毛泽东提出“枪杆子中夺取政权”,与中央的主张有些不同,因此受到责难。毛泽东回忆说:“他们在湖南弄到一个小册子,里面有我说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样的话,他们就大为恼火,说枪杆子里面怎么能出政权?于是把我的政治局候补委员撤了。”“那个时候,给我安了一个名字叫‘枪杆子主义,因为我说了一句‘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他们说政权哪里是枪杆子里头出来的呢?马克思没有讲过,书上没有那么一句现成的话,因此就说我犯了错误,就封我一个‘枪杆子主义。”

尽管受到方方面面的批评,毛泽东并没有止步,他坚定不移地实践着用“枪杆子”改造世界的信念。

真主穆罕默德说:“我带着剑和《古兰经》来。”一方面,毛泽东深谙“枪杆子”的重大意义,“枪杆子里出农会、出工会、出政权、出共产党, 枪杆子里出一切,这是真理”。另一方面,他并没有局限于“枪杆子”,没有在“枪杆子”面前止步。

1939年12月,毛泽东在延安各界纪念一二·九运动四周年大会上说:“如果知识分子跟八路军、新四军、游击队结合起来,就是说,笔杆子跟枪杆子结合起来,那末,事情就好办了。拿破仑说,一支笔可以当得过三千支毛瑟枪。但是,要是没有铁做的毛瑟枪,这个笔杆子也是无用的。”

毛泽东还说,“武化和文化不结合,武装斗争也不能成功”。“要能打文仗,也能打武仗。”毛泽东把”笔杆子”放在跟“枪杆子”并重的位置。

文武之道,大權之要。对此,前人都有认识,并且用种种话语和不同方式表达这种思想。毛泽东将文与武这对老问题,形象地用“笔杆子”“枪杆子”这种老百姓能听得懂的话表示出来,是个创造。这下子,大家都听懂了,连没有文化的老百姓都听懂了。随后,“笔杆子”“枪杆子”就流行起来。

1940年6月9日,朱德在延安鲁艺举行的建院二周年纪念大会上致辞,他说:“在前方,我们拿枪杆子的打得很热闹,你们拿笔杆子的打得虽然也还热闹,但是还不够。这里,我们希望前后方的枪杆子和笔杆子能亲密地联合起来。”

毛泽东是将枪杆子和笔杆子结合得最好的一个人。他一手拿笔,一手持剑,两手都很硬。他以文武两手,打倒国民党,建立新中国。

可以说,毛泽东通过蒋介石的枪杆子认识了蒋介石,蒋介石通过毛泽东的“两杆子”见识了毛泽东。

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的胜利,是笔杆子和枪杆子的胜利。

毛泽东这一辈子,对“枪杆子”有着最尖锐最深刻的理解——

他在革命年代说:“中国革命没有枪杆子不行。”“中国的事,历来是有枪为大。我们要干革命,没有枪是不行的。”

他在执政之后说:“什么叫政权?主要是军队。没有军队,就没有政权。什么叫独立?就是军队。没有军队,就没有独立。什么叫自由?自由也是军队。没有军队,就没有自由,人家就要压迫你们。什么叫平等?没有军队,谁同你们讲平等。”“什么叫政权?什么叫力量?没有别的,只有军队。”毛泽东自问自答,问得尖锐,答得有力。可以说,设问作答,直奔要害,抓住本质,斩钉截铁。

毛泽东类似的话还很多。他的这些话,深刻地揭示了军队的极端重要性,何其有力!何其坦率!

1958年9月,在最高国务会议上的第一次讲话中,毛继续讲述他的“两杆子”理论:“单拿笔杆不行,一手拿笔杆,一手拿枪杆,又是文化,又是武化。”

“两杆子”理论,让人印象深刻。

1961年9月,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访华,他问毛泽东:“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句话,不知应怎样理解?毛泽东回答说:就是说革命要经过战争。

1966年5月18日,林彪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资产阶级搞颠覆活动,也是思想领先,先把人们的思想搞乱。另一个是搞军队,抓枪杆子。文武相配合,抓舆论,又抓枪杆子,他们就能搞反革命政变。”“枪杆子,笔杆子,夺取政权非这两杆子不可。”林彪的这些话很有名。5月21日,周恩来也在会上说:“修正主义搞政变,基础是一文一武,掌握笔杆子、枪杆子,两个都占领了,就动手……”周恩来和林彪的话,它与毛泽东的思想一致,是毛泽东“两杆子”理论的另一种表达。

枪杆子是物质力量,笔杆子是精神力量。

是枪杆子服从笔杆子?或是笔杆子服从枪杆子?

从某种意义上讲,历史上的任何争纷都是枪杆子和笔杆子的争纷,都是枪杆子和笔杆子掌握在谁手中的争纷。正所谓:笔杆子与笔杆子、枪杆子与枪杆子、枪杆子与笔杆子,一场混战几千年,地上纸上都是血。——每一场大乱,就是枪杆子和笔杆子搅和的。

“枪杆子,笔杆子,夺取政权非这两杆子不可。”当然,光有这“两杆子”,没有时运,没有天时、地利、人和,也不成。或者说,薄地凡夫,没有福报,天不允许,自己承受不了,也不成。不仅不成,弄不好,还容易把自己的小命玩进去。玩了一辈子“枪杆子”的林彪,就把自己的小命玩丢了。

当然,还要防止枪杆子命令笔杆子,笔杆子变成枪杆子……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927年底,毛泽东引兵井冈,点燃星火,在偏僻贫穷的井冈山建立了革命根据地。根据地在敌人的封锁下,缺吃少穿,不少人看不到希望,对红军的前途有些悲观。1929年12月底,深得毛泽东喜爱的下属林彪给毛泽东写信,反映部队的这种情绪。

1930年1月5日,毛泽东给林彪回信,信中说:“这里用得着中国的一句老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就是说,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

毛泽东在这封信中还精彩地写道:“中国是全国都布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成烈火。‘星火燎原的话,正是时局发展的适当的描写。只要看一看许多地方工人罢工、农民暴动、士兵哗变、学生罢课的发展,就知道这个‘星星之火,距‘燎原的时期,毫无疑义地是不远了。……(革命高潮)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话, 很形象,既表明毛泽东是坚定的革命乐观主义,又鼓励了革命者、追随者的信心。

毛泽东是战略大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个战略预见,使人们在失望中看到希望,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迷茫中看到方向,在失败中看到胜利的希望。

果然,中国共产党以燎原之势发展。不久之后,建立了一个新中国。

全国解放前夕的1948年2月,林彪向中央提出,公开刊行毛泽东当年的这封信时,不要公布他的姓名——他怕影响他的形象。此时的林彪,已是国内外著名的将领。毛泽东同意了林彪的这个要求。

1950年10月,《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出版的时候,毛泽东给林彪的这封信,被毛泽东改名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文中批评林彪的话,也进行了删改。

文章起什么题目,很重要。一个好题目,可以夺人的眼球子,足以把那些平庸的题目甩得远远的。一个读书人,见一本书,先看目录,那些好的文章题目,就像一个出色的女子一样会脱颖而出,谁也挡不住。读书人往往会径直翻到好题目的那一页,如同舞会的主宾从舞池里挑出最漂亮的舞伴一样。

毛泽东在1958年初的南宁会议上说:“办报的不但要会写文章,而且要选好题目,吸引人看你的文章,新闻也得有很醒目的标题。”毫无疑问,作为文章题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更为概括和响亮,既彰显了观点主张,又醒目了标题,是好题目。这样的标题,体现了他一贯提倡的:文章要有“中国气派,不要欧化,不要洋八股,不要刻板,要生动活泼”。看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样的题目,就想看文章的內容。

正因为有个好题目,毛泽东的这篇文章,以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句老话,得以更为广泛地流传。

1962年8月8日,遥远的厄瓜多尔的“人民行动运动”领导人阿劳霍在受到毛泽东接见时说:“我们那里有毛主席的著作,像《矛盾论》《实践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把它们当作我们斗争的指南。”

毛泽东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中国的一句老话”。

“星火燎原”的意思,可以追溯到《尚书·盘庚上》:“若火之燎原,不可向迩。”《后汉书》也有“涓流虽寡,浸成江河,爝火虽微,卒能燎原”的话。明人张居正在《答云南巡抚何莱山论夷情》中说:“究观近年之事,皆起于不才武职、贪赌有司及四方无籍奸徒窜入其中者激而构扇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清代严有禧的《漱华随笔·贺相国》也说:“天下事皆起于微,成于慎。微之不慎,星火燎原,蚁穴溃堤。”《西游记》中说:“星星之火,能烧万顷之田边。”毛泽东十分善于用民族的言语、民间的老话,讲他的革命的道理、崭新的理论。

明朝朱国桢的《涌幢小品》有一句话:“星星之火,勺水可灭。”毛泽东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其道而用之。两则话语放在一起品,亦妙!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句老话,因为毛泽东的使用而得以在更大范围内传播。解放军出版社1959年底开始出版的《星火燎原》丛书10卷,是中国革命战争年代的回忆录。这个书名,源自于毛泽东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书名“星火燎原”四个字,也是请毛泽东专门题写的。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人,可以自己完善自己,自己提高自己。

人,更需要外援。“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就是来自外面的援助。

女娲补天,精卫填海,毛泽东治病救人。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是救人,亦是“补人”——通过外面的力量,修补思想上的漏洞与缺点,使人的思想品质更健康、更高尚一些。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这两个词,都是老词、老话。

惩前毖后,典出《诗·周颂·小毖》:“予其惩,而毖后患。”据说是周成王的自警之词。意思是说,我当从所受的惩罚中吸取教训,小心谨慎,以免再遭其他祸患。后来,人们将这两句诗凝简成“惩前毖后”一句成语,成为劝戒的话语,意思是吸取以前的教训,以后谨慎小心,不重犯错误。

治病救人,典出晋代葛洪的《神仙传》:“沈羲,吴郡人,学道于蜀,能治病救人,甚有恩德。”治病救人,就是治好病,起死回生,把人的生命挽救过来。

毛泽东把“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两个词拿过来,整合到一起,作为整风的一个方法。可谓,仁心妙手,浑然天成。

在运用语言方面,“旧”中出“新”、“浅”中出“新”、“俗”中出“新”,这都是毛泽东的拿手好戏,他使用得得心应手。

1942年2月1日,毛泽东在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发表演说《整顿党的作风》,其中说道:

我们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有两条宗旨是必须注意的:第一是“惩前毖后”,第二是“治病救人”。对以前的错误一定要揭发,不讲情面,要以科学的态度来分析批判过去的坏东西,以便使后来的工作慎重些,做得好些。这就是“惩前毖后”的意思。但是我们揭发错误、批评缺点的目的,好像医生治病一样,完全是为了救人,而不是为了把人整死。一个人发了阑尾炎,医生把阑尾割了,这个人就救出来了。任何犯错误的人,只要他不讳疾忌医,不固执错误,以至于达到不可救药的地步,而是老老实实,真正愿意医治,愿意改正,我们就要欢迎他,把他的毛病治好,使他变为一个好同志。这个工作决不是痛快一时,乱打一顿,所能奏效的。对待思想上的毛病和政治上的毛病,决不能采取鲁莽的态度,必须采用“治病救人”的态度,才是正确有效的办法。

从此以后,“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就成为中共词典中最流行、最常用的词语之一。毛泽东说:“今后应当继续这种工作,以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精神,更大地展开党内的思想教育。”

毛泽东的“治病救人”,已经不是古语原意中医生“治病救人”的意思了。

从词语的角度来讲,毛泽东的“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是“流”不是“源”,但是通过毛泽东的改造,保有古典文字,装入新的内容,已经脱胎换骨。虽然一字不移、壳子依旧,却是内容置换、面貌一新,可谓旧瓶装新酒——新的美酒把那旧瓶的光彩也提高了许多。

毫无疑问,经过毛泽东之手的“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已经由一个具体意义的词变为一个内涵更丰富的词,由一个没有颜色背景的词变成一个具有红色背景的词。

不能不承认,毛泽东把“治病救人”这个治疗身体疾病的词,拿来用于解决思想上的“病”——认识上的分歧、是非上的问题、非对抗性的矛盾——很形象,很贴切,容易为人们所接受。“治治病”的话语,也让许多身体上得过病得到及时医治的人感到亲切。

中共历史上,“党内斗争有正确的与错误的两个传统”(刘少奇)。错误的传统表现为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取消党内斗争,这是右的倾向;一种是“残酷斗争,无情打击”,这是左的倾向。特别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王明路线统治时期,在党内斗争中进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对同志一有怀疑,拉出去就杀,使中共损失惨重,许多人是亲历者、受害者。毛泽东说:“人总是有情的,何况是对同志呢?‘无情打击只会在党内造成对立,闹不团结,今天我打你,明天你打我,打来打去弄得大家不和气,党的事业不兴旺、不发达,同志们大家都不高兴。”

毛泽东说:“遵义会议以前,在党内关系问题上,主要偏向是过火的斗争。遵义会议以后,党内的主要偏向是自由主义。”延安整风中的“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是对以上两种“主要偏向”的扭转,是一个全新的思路。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让许多从残酷政治斗争中活过来的人,感到友好与温暖。延安时期,毛泽东还提出了“一个不杀,大部不捉”的八字方针。就是说,即使证据确凿的特务,也不杀一个,更不要随便抓人。“一个不杀,大部不捉”这句话,至今仍使用着。

毛泽东的“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达到了既弄清思想又团结人的目的。

1962年7月15日,巴基斯坦驻中国大使拉希迪赞扬毛泽东的“治病救人”,他说:毛泽东是一位诊断了并且治好了中国社会疾病的伟大医生,所作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伟大的世界意义。毛泽东回答说:“如果拿医生作比喻,我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医生。我和我们的党在一起, 治好了中国社会的一些病。但是,也还有一些病,发现了还没有治好,也有一些病,我们至今还没有发现。”

古语说“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毛泽东的治病救人,是医病,是医人,也是医国。

再说几句题外话——

延安时期,是毛泽东话语的塑造和构建时期,那个时期的许多词语成为以后几十年间使用最频繁的基本词汇,比如“整风”“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批评与自我批评”“团结—批评—团结”“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聞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等等,由这些红色词汇构成的思想与方法,成为中国共产党人闹革命、搞建设的基本工作指导和基本套路。

据说,河北的邯郸是中国出成语最多的地方,有人甚至说这里出了1500多条成语。毫无疑问,延安是盛产革命话语、革命词语的地方。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共中央在延安“定都”十三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这里创造出的丰富多彩的革命词语,影响了全中国人民的语言习惯,若有人统计一下中共在延安时期创造的革命词语,那将是很有意思的……

孺子牛

孺子牛,此牛不是凡牛。

它从大户人家左丘明府里出生,经大手笔鲁迅调养,由驾车人毛泽东御笔点睛,神鞭赶出,于是乎,这头两千多岁的牛就不同凡响了。且听我慢慢道来——

“孺子牛”一词,最早见于《左传·哀公六年》。说的是:齐景公溺爱儿子,自己四肢着地,做牛状,让儿子骑在上面,口里还衔着一根绳子,让儿子像牵牛一样牵着,儿子不小心从他背上掉下来,绳子一紧,把他的老牙扯断了。

“孺子牛”这个典故,比喻的是如何疼爱儿女。

这件事情过去了一两千年,人们几乎把它忘记了。但是,事情忽然因为一个大人物发生了变化。——所谓大人物,就是那些能够使平凡事物忽然起变化并且使那个不为人注意的事物变得引人注目的人。

1932年10月5日,那天晴,或是阴,不知道了。郁达夫和王映霞邀鲁迅夫妇于聚丰园话别。席间,鲁迅哼成七律《自嘲》,其中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句。鲁迅将一个沉默一千多年的“老牛”牵到当代人面前。同月12日,鲁迅将自己的这首诗书成条幅赠柳亚子,诗后题有跋语:“达夫赏饭,闲人打油,偷得半联,凑成一律,以请亚子先生教正。”可见,鲁迅对这两句诗多么满意。

这两句诗传到了毛泽东那里,毛泽东也喜欢。毛泽东沉吟再三,并且将“孺子牛”一词推向更加辽阔的境界。1942年5月23日,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

鲁迅的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千夫”在这里就是指敌人,对于无论什么凶恶的敌人我们决不屈服。“孺子”在这里就是说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一切共产党员,一切革命家,一切革命的文艺工作者,都应该学鲁迅的榜样,做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当时,许多党人,包括知识分子,骑牛骑惯了,是不愿意做“牛”的。毛泽东号召“做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针对性是很强的。

鲁迅的得意门生萧军当时在延安,他参加了毛泽东的文艺座谈会,并且听到了毛泽东的讲话。萧军后来说:为孺子牛是可以的,但是把我这条“牛”杀肉吃,我却不干。这话毫无疑问是听了毛泽东的“牛论”后发生的。萧军的夫人私下里对萧军说:“我并不想做无产阶级的牛,而只是想骑在牛的身上……”这句说给丈夫的悄悄话,也说出了许多知识分子内心的真实想法。

诗人森子在《面对群山而朗诵》一诗中说:“每一个词都渴望消失,离开字面上的意义/每一个词都不甘于搬运工的角色/每一个词都渴望嘴巴烂掉,置入空气/……”毛泽东使“孺子牛”一词实现了词语的“渴望”。

毛泽东的“孺子牛”,是为小人物服务的牛,是坚韧耕作的牛,是善良勤劳的牛,是牺牲自我的牛。

有人认为,毛泽东的话,曲解了鲁迅的诗意。曹聚仁说:毛泽东“是引诗人的意思,并非‘曲解。诗,有作为诗人的本意,有引诗人的新义,也有断章取义。”“境界比鲁迅原意广大得多,但也是引诗,和鲁迅的本意并不相同。”与鲁迅关系密切的冯雪峰说:毛泽东的解释是“一个天才的解释”,因为鲁迅诗中“孺子”的本意只是指儿子海婴。

多亏鲁迅的诗句传到毛泽东那里,使“孺子牛”一词实现了意义上的纵深。不然,“孺子牛”仅仅是圈养在一个家庭里的一头平凡之牛而已。正是因为毛泽东,它才成为中国大地上一匹优良品种的“孺子牛”。

毛泽东的“孺子牛”,这头牛,这个牛词,挟两千余年积蓄之大力,经诸位文化大家之哺育,在毛泽东的点化下,得了神气,带着使命,一头撞进中国人的日常工作生活中。这时候的“孺子牛”,它已不是家畜,它已变化为人,或者说,亦牛亦人,是物又是精气神。

“孺子牛”,又有“无风自长”“迎风而长”的特性。毛泽东号召中国共产党人做人民大众的牛。周恩来接过毛泽东的话说:我们“应该像条牛一样努力奋斗,团结一致,为人民服务而死”。郭沫若说,我愿为牛的尾巴。茅盾说,我愿为牛尾上的毛,帮助牛把吸血的大头苍蝇和蚊子扫掉。更多的人表示,要做“孺子牛”,为人民大众奉献服务。一时间,“孺子牛”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话题。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他说:“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自觉地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做人民的孺子牛。”这里的“孺子牛”与当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上的“孺子牛”,一脉相承,遥相呼应。

“孺子牛”不死,中国人有福。

为人民服务

如果说到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题词,我会首先想到“天下为公”四个字。说到毛泽东,我印象最深的是“为人民服务”。

每一个朝代、每一个政党、每一个集团,都有一个为谁服务的问题。中国漫长的历史上,每个王朝都是为少数人服务的。近代以来的许多政党或团体,尽管巧于装扮,嘴里、口号里说是为大多数人,但实际上仍是为自己、为少数人谋利益。只有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超越了一般的集团利益,摒弃自私自利之心,以更加宏大的视野、更加宽阔的心胸,更加伟大的器局和前所未有的境界,选择了平民立场,鲜明地提出和施行“为人民服务”。

“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在中国共产党早期的话语中早有体现,但直接明确地提出“为人民服务”一词,是毛泽东的创造。

1939年2月20日,毛泽东在给张闻天的信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概念。

1944年9月5日,中央警卫团战士张思德在烧炭时,因炭窯崩塌,不幸殉职,年仅29岁。张思德战时是英雄,平时老实又勤劳,有很好的口碑。毛泽东得知他牺牲的消息后,要求给张思德召开追悼会。8日下午,在延安凤凰山脚下的枣园操场上,中央警卫团举行张思德追悼会。毛泽东作为人民领袖和军队统帅,郑重地参加了这个士兵的追悼会并作即兴演讲:

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多,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参加追悼会的中共办公厅速记室主任张树德记录了毛泽东的讲演。时任中央政治局秘书的胡乔木根据毛泽东演讲记录稿,做了一些文字上的整理。毛泽东稍事斟酌,随即在整理稿上一挥而就五个大字:“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这篇著名演讲诞生。

毛泽东用“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完整准确地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中共的宗旨凭着《为人民服务》一文得以广为流传。

有人认为:中国从古至今,内容形式都好,以一篇文章而影响中华民族政治文明、人格行为和文化思想的文章为数不多,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是其中九篇中的一篇。——此言甚是。《为人民服务》以政论立题,不经意间,达到了文学经典的境界。

毛泽东随机施设,以小见大——用小人物说大事,用平凡事讲大道理,用死去的人说给活着的人。他通过一个小人物的死,提醒和挖掘生的意义,讲出了一篇中国共产党人的大思想。言说如此之重大宗旨,而发起于寻常之事,晚近稀有,于中共之中,盖第一人也。正所谓:极平凡的事,与极高深的理,具有密切联系。

1945年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进一步论述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他在开幕词中他号召全党“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就是这个军队的唯一的宗旨。”“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

为人民服务,作为中共的根本宗旨,写进了“七大”报告。

之后,毛泽东反复强调“为人民服务”,多次题写“为人民服务”。

据说,毛泽东晚年,一次在河边看到嬉戏的鱼儿,笑着对护士长吴旭君说:毛泽东平生爱吃鱼,我死了之后,你们就把我火化成灰,然后撒到长江里喂鱼。你们告诉它们,就说鱼儿们哪,毛泽东对不住你们啦,他生前吃了不少鱼,这回你们就尽情地吃他的骨灰吧,吃肥了,长壮了好去为人民服服务。这也是他“为人民服务”心结的自然流露。

毛泽东鲜明提出“为人民服务”的命题。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全在这五个字。全党宗旨,系于这五字真言。平实的五个字,胜于千言万语万卷书。青年毛泽东说:“什么都可以牺牲,惟宗旨绝对不能牺牲。”——他这一辈子,正是这样做的。

哲学家金岳林说:“每一文化区有它底中坚思想,每一中坚思想有它底最崇高的概念,最基本的原动力。”“为人民服务”就是毛泽东思想的最高概念。

佛家讲,依文字起观照,依教奉行,奉持而行。行,一个是自行,一个是劝他人行。毛泽东发大愿,行大行,带领共产党人亲力亲为,做人民的勤务员和公仆,模范地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屁股坐在老百姓那里,为老百姓着想,替老百姓说话,为老百姓干事,使人人平等,让“大家都没有痛苦,大家有饭吃,大家有衣穿,大家有工做”。为了人民,可以“牺牲升官,牺牲发财,牺牲生命”,从而赢得了中国人民的支持和爱戴。连美国纽约《先锋论坛报》记者斯蒂尔在访问延安十天后也感慨地说:“我觉得在延安的访问中,真正体会到了共产党常常说的‘为人民服务,真的,要是我在延安住上十一天,那我一定也会成为一个共产党主义者。”

“为人民服务”,这是中共归根得旨之处。

一个词,规定了一个政党的使命,成就了一个政党的大业。

得天下只此路,守江山惟此门。

毛泽东说:“不管刮多大的风,我看人民政府、共产党、老干部、新干部,只要是真心真意为人民服务的,吹不倒;半信半意为人民服务的,那就吹倒一半;一点心思都没有,跟人民敌对的,那末就该吹倒。”进一步强调了党的宗旨重要性。

毛泽东还说:“我们党为什么能取得政权呢?为什么能和有外国援助的军队打仗呢?就是因为有人民。……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力量很大的党,如搞不好,人民就怕我们。一个党使人民怕,这个党就不好了,就危险了。”如何才能不让人民怕呢?不外乎:一是党要怕人民,二是党要为人民服务。

“为人民服务”,成为中国革命史上深入人心、深得人心、深受欢迎的一句话。

“为人民服务”,成为中共历史上最为响亮、最为精彩、最为持久的一句话。习近平总书记在索契接受俄罗斯电视台采访时说:“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应该担当的责任。”

基督教不是有《圣经》吗,《为人民服务》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圣经”。佛教不是有《心经》吗,《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的“心经”。佛家不是说《金刚经》能破能断一切“迷”吗,学习、坚持和实践“为人民服务”宗旨,就能战胜一切困难,战胜一切妖魔鬼怪。

毛泽东的文字,如海如云,已发表的,有二千万字之多,洋洋大观。我们不必望洋兴叹。寻龙问穴。抓住“为人民服务”这个词,就找到了毛泽东理论与实践的“点睛结穴”之处。中国共产党这条巨龙,有了“为人民服务”这个“点睛”之笔,“潜龙”成为“飞龙”,一飞冲天,龙行天下;中国共产党“结穴”于“為人民服务”这个“风水”绝佳之处,从而根深蒂固,开花结果,绵延长久。

“为人民服务”这个词语,派生出的话语还有“为人民币服务”“为人民服雾”“你为人民服务”“人民为我服务“等,意思你懂的,都已误入歧途……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1940年4月,毛泽东为“四四”儿童节题词:“天天向上。”这个题词刊登在4月12日出版的《新中华报》上。

1949年9月10日,毛泽东为《中国儿童》创刊号题词:“好好学习。”

1952年,北京育英学校委托在该校读书的毛泽东的女儿李讷,请求毛泽东为学校题词。毛泽东在“六一儿童节”这天,为北京育英学校题词“好好学习”。大概是题词之后,毛泽东或家人吃饭时滴了菜汤在题词上面,毛泽东发现后又在原来题词的下边重写了一遍“好好学习”。

如今,“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作为“毛主席语录”,多是连在一起使用的。

毛泽东是啥时候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两个词联在一起的?我听到有两种传说:

其一:1951年9月底,毛泽东接见安徽省参加国庆代表团,代表团成员中有渡江小英雄马三姐,毛泽东关切地询问她念书的情况,送给她一个笔记本,并在扉页上题词:“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八个字的题词迅速在全国传播开来。

还有一种传说是:1951年5月3日,苏州少年、8岁的陈永康在学校周围玩耍时,一个青年给他糖吃,让他将一包“面粉”放在老师的办公桌上,陈永康感到这个人可能是坏人,就应付着那个青年,当看到巡逻的解放军战士时,他一把抱住那个青年的腿,大声喊到:“解放军叔叔,快来抓坏蛋。”那个青年气急败坏,用拳头击打陈永康,把小陈打得血流满面,小陈死不松手,后来解放军制服了那个青年。经查,那包所谓的“面粉”是一种易燃易爆的炸药,那个青年是个特务。陈永康的事迹为毛泽东知道后,毛泽东亲笔题写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并派人制成锦旗赠给陈永康。当时,全国刚解放,敌对分子经常制造恐怖事件,出于保护小英雄人身安全的考虑,毛泽东给他题词一事,一直没有公开。

以上两种说法,都不太可靠。我查了《毛泽东年谱(1949—1976)》,其中没有记载上述两件事情。如果不是毛泽东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两个词联在一起,那么是谁把毛泽东的这两句话捏合在一起的?这还有待于考证。

“××学习”的句式,是一种很古老的句式,《逸周书·诗训解》中就有“鹰乃学习”之说,这也是“学习”一词的最早出处。“鹰乃学习”是说,苍鹰通过反复扇动翅膀学习,最后搏击长空。《说文解字》解释,“习,数飞也,从羽”。

毛泽东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两个词,明白如话,干干净净,浅的语言中包含很深的道理,深刻的道理讲得极为浅显,可谓言浅意长。

毛泽东具有语言学的深厚功底和技巧,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他十分善于用朴素、简单、平实的字组词造句,却能做到素朴而智慧。这很难,简单平实的,很容易平庸肤浅,平庸肤浅则不能传扬,不能传扬的词就不是好词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素朴,简洁、上口、含义清晰、丰富而深刻,只要认识字,就能明白它的含义,即使不识字,也能听懂它的意思,这还不是好词吗?这样的好词,不流行才怪。

毛泽东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艰苦奋斗”等等,要言妙道,字字金玉不足喻,任弘引导在字里行间,提撕警策于日常生活,可以弥补我们自身的缺点及漏洞,都是对人的拯救。倘在寻常日用之间,处处奉持,时时观照,念念不忘,精进勇猛修行而不退,足以养人、养人品,足以明心见性,把人照亮,把人指引。这些嘉言章句,学到一分,长进十分;潜移默化,融于血液里,可以悄悄地修正我们的生命密码,让我们的命运一直向好的方面发展。毫无疑问,这样的绝妙好词,必然流远。我们有福,得以闻是章句,一定不能让它从另一个耳朵里流走。这样的好句子,要背诵;这样的好思想,要践行。于此章句,久久薰习,从生到熟,自浅入深,处处用心,时时用力,历事煅心,摄念观心,积以时日,天长日久,别旧我,做新人,我们就进步了,我们就有希望了。

只争朝夕

毛泽东1963年1月创作的《满江红·和郭沫若先生》(小小环球,有几个苍蝇碰壁)中,有“只争朝夕”的诗句。

美国总统尼克松曾多次引用这句诗。

1972年2月21日,毛澤东在书房里会见尼克松。尼克松说:“主席先生,在结束的时候,我想说明我们知道你和总理邀请我们来这里是冒了很大风险的。这对我们来说也是很不容易做出的决定。但是,我读过你的一些言论,知道你善于掌握时机,懂得‘只争朝夕。”毛泽东听到尼克松引用自己的诗句,露出了笑容。

当天晚上,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国宴上,尼克松在答谢词中的结尾,又一次引用了毛泽东的诗句,他说:“毛主席写过:‘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现在就是‘只争朝夕的时候了,是我们两国人民攀登那种可以缔造一个新的更美好的世界的伟大境界的高峰的时候了……”

1976年9月,毛泽东逝世。已从总统宝座上走下来的尼克松发表声明说:“毛泽东是一代伟大的革命领导人中的一位出类拔萃的人。……若干年以前,他写了一首词,这首词说:‘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历史学家会对他的事业和他对中国人民和世界的影响做出估计。毫无疑问,他只争朝夕地为了他所看到的前景和他那样强烈信仰的原则而努力。”

尼克松在很短的时间里,连续引用毛泽东的同一句话,既是出于对毛泽东的尊重,也可能是因为他掌握的毛泽东词汇还不够丰富,更重要的是,他确实赞赏“只争朝夕”这个词,并为毛泽东的“只争朝夕”精神所震动。不知道他知不知道,毛泽东这首词的最后一句是:“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其中的“害人虫”——毛泽东“只争朝夕”要扫除的“害人虫”,是包括尼克松所领导的美帝国主义的。

尼克松第二次访华时,还引用毛泽东诗词中另外一个名句“世上无难事,只有肯登攀”。

时间是在一朝一夕、朝朝夕夕中流逝的。“只争朝夕”的意思是说,立即行动起来,争取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某项事情或事业,比如“扫除一切害人虫”。尽管许多事情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但“只争朝夕”的精神我们是需要的。只争朝夕,这是一个具有很强时间观念、责任感的词。

毛泽东后来专门解释了“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这几句。他说:“你要慢,我就要快,反其道而行之。你想活一万年?没有那么长。我要马上见高低,争个明白,不容许搪塞。但其实时间在我们这边,‘只争朝夕,我们也没有那么急。”

以前,我以为“只争朝夕”是个老词,查了查,不是老词。经我初步考证,它是毛泽东的诗句,在流传中得到广泛认可,成为一个成语,广为人知。中国词语史上,发源于诗歌中的成语特别多,像“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源于李白的诗,“车水马龙”、“一江春水”、“流水落花”、“不堪回首”源于李后主的词。文学作品中的好句子可以变成成语。成语是对诗句的褒奖。

“只争朝夕”这个词,使用的频率很高,我印象中从前还有名为《只争朝夕》的报和刊。

“只争朝夕”应该成为我们重要的精神财富跟实际行动。

只可惜:天地转,光阴迫,多少事,都忘了,惟有功名富贵忘不了,人们在追名逐利的道路上,废寝忘食,只争朝夕……

胡松涛 河南省西平县人。学者、作家。著有《民间的阳光》《嚼雪录》《毛泽东影响中国的88个关键词》等。

猜你喜欢
治病救人孺子牛毛泽东
有魔法的手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孺子牛”的由来
抗美援朝,毛泽东立国之战
甘为孺子牛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内在逻辑与创新发展
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审查调查全过程
1949,毛泽东点将
录毛泽东词一首(草书)
孺子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