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明铭
摘 要: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思维训练课强调思考习惯和思维透明化的培养途径及其重要性,从而营造一种适用于课堂、学校和项目教学的思考氛围。这正好和现在新课改的理念不谋而合。在小学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必须认识到小学生成长的特殊性规律。小学生认识事物和掌握事物的过程是由低到高的认识过程,是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逐步增多的过程。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对小学生的思维进行由浅入深的渗透和对学生逻辑思维进行由浅入深的训练。
关键词:自主思维;小学语文;创新能力
小学的思维形式,主要有三种,直观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一般来说学生对直观思维和形象思维两种思维形式比较容易产生兴趣,并且运用的时候比较熟练。而对逻辑思维的印象就比较抽象,而且运用的时候不是那样的熟练。这个主要的原因还是由小学生的思维认知的特点决定的。思维认知的规律是由低级到高级。笔者根据思维训练强调的观点,结合自身近些年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经验,对培养学生思维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果,在此和大家一起探讨。如有不足之处还请指正与批评。
一、小学语文思维训练的重要性
正如在《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思维训练课——让学生学会思考的20个方法》中罗恩·理查德提出的一样,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和思维能力,它可以帮助学生有更好的课堂表现,将来也能从中受益。我们语文教学的思维训练是十分重要的。语文学科的素质教育,首先要抓好语言素质的教育,让学生掌握好语言这一门工具。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没了语言思维就没有了物质依托;没有了思维也就不存在思想的交际。语言和思维是不可分割、相互联系的整体。要想发展学生的语言,就必须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而发展学生的思维,又要重视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素质和语言素质二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
再者,与其他的学科相比,语文学科更加重视强调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因为语文是一门思维性很强的学科,有着自身特殊的思想教化功能。教学生学习以语音为工具进行思维和思维表达是语文学科的主要功能,无论你学的是什么学科,它必须通过语言来表述和传达,且思想情感都离不开语言的表达功能。中小学设立语文学科,学生掌握了语言这门工具,学会了用语言为工具进行思维,并且将思维情感通过语言的工具表述,才能更好地学习其他的学科,由此可见,我们的语文学科是基础的基础,教学生学会通过语言进行思维交流,发展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是语文学科的任务。
二、如何培养自主思维能力
1.揭示课题,诱发创新意识
课题是一篇文章的主旨,课题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或文章的中心点。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题目,设计揭示主旨的思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长春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一对蝈蝈吹牛皮》中,我是这样揭示主旨的,通过学生分角色朗读,让学生思考什么是幽默,体会幽默的寓意。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激发学习欲望。所以说,善于揭示课文的主题,可以诱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感受幽默的寓意,培养学生实话实说、实事求是的良好品质。
2.要充分挖掘教材,让学生敢于表达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地挖掘教材,找出扩充点、疑难点、特殊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要找到文章可以创新的空间,充分地利用这一点来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其次,就是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要敢于质疑。质疑是创新的起点,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质疑开始的,有了疑问学生才能进一步地思考、探索。在引导学生理解和感悟语言文字的时候,教师应鼓励学生质疑,这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有效办法,有利于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引导作用。不应该只注重质疑的结果,也要注重质疑的过程、质量。因此,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着重抓特殊性,注重学生个体的感受。如“热”这个字,字典中强调的是相对于冷,温度高。而学生说,热就是夏天、开水等等。对学生的回答,教师应给予表扬和肯定。比如,在阅读理解课文的时候,笔者让学生讀自己喜欢的句子,而且问为什么喜欢,再让学生评价。这样也是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去体会情感,注重个体感受,学会自主探索。
3.强化训练,培养创新能力
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课文。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现代教育的需要,而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依赖于想象力的提高。教师只要在训练中创造条件,正确引导,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就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总之,只要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并在课堂上为学生营造创新思维的良好的气氛,提供创新思维的条件,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将水到渠成,语文的教学质量将大幅度提高。
参考文献:
[1]唐秀梅.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13(10).
[2]马锐.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小学教学研究,2011(20).
编辑 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