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下传统手工技艺类“非遗”传承对策
——以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现代传承模式为例∗

2017-04-20 10:59孙红艳孙凤敏
创意城市学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非遗手工技艺

◎ 孙红艳 孙凤敏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习总书记的讲话,赋予了 “非遗”事业新机遇和新使命。《“美丽杭州”建设实施纲要 (2013-2020)》指出,“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要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传承、研究、展示体系,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与领导都表示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视。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艺术和技能的双重学习,又是增强民族自豪感的内化力量。大学生传承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好的保护方式,高校应当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镇。

但是,随着各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和工业化的不断发展,民族传统手工艺的保护和传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传承观念、传承队伍、传承路径三个方面存在着突出的问题。而现代学徒制将传统学徒培训与现代学校教育有机结合,对于传承传统手工技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为职业院校传承传统手工技艺指明了方向。

一 现代学徒制传承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势

现代学徒制实现了传统学徒培训与现代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是一种 “学校与企业式”的职业教育制度。它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工学结合为核心,学校与企业双主体,学生和学徒双重身份,既继承了传统学徒制的核心特征,又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

(一)缘于历史的选择

自古至今,我国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主要是依靠两种方式:基于血缘关系的家族世代相传与无血缘关系的民间学徒制。其中,学徒制的主要特征是师傅带徒弟共同劳动,通过师傅的言传身教和徒弟的虚心学习,徒弟逐渐习得一门知识或掌握一门技艺,这是我国技能传承的重要方式。中国在先秦时代就有了较为完备的学徒制度。史料 《均工》记载,“工师善教之,故工一岁而成,新工二岁而成。能先期成业者谒上,上且有以赏之。盈期不成学者,藉而上内史”。其中 “工师”的主要职责就是传授给徒弟手工技艺。而现代学徒制与传统学徒制相对应,创造性地实现了传统学徒培训与现代学校教育的有效结合,继承了传统学徒制师傅带徒弟的鲜明特征,同时又具有现代学校教育的优势。在现代学徒制下,学生与学徒两种不同的身份使传统的师徒关系得以传承,师徒之间以情感为纽带,这对改善当前学校职业教育中冷漠的师生关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现代学徒制也是工匠精神回归的重要载体。学习者不仅要学习传统手工技艺,更重要的是要学习师傅精益求精、严谨专注的工艺精神与坚持不懈、敬业乐业的职业态度,理解传统手工技艺所蕴含的文化精髓,这是现代化 “流水线式”的工业生产所无法承载的。师傅的匠人品质对学生形成精湛的技艺水平、积极向上的职业态度与精益求精的工艺精神都有着积极影响,这也充分体现了学徒制传承的历史价值。可见,现代学徒制与传统手工技艺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是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与发展的历史选择。

(二)顺应时代的要求

随着后工业化时代的到来,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快速发展,传统手工技艺传承的方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亟须调整改造,现代学徒制应运而生。首先,现代学徒制利用职业教育对民间传统手工艺的传承模式进行创新,实现了由师徒口传身授的作坊模式向企业与学校双元育人模式的历史性转变,使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更加高效、规范、可持续。其次,现代学徒制与传统学徒制有所不同,它避免了传统学徒制传承的保守落后,是目前提高传统手工技艺传承有效性的最佳途径之一。

一方面,现代学徒制作为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的典型人才培养模式,是由学校专业教师来系统传授传统手工艺技术的理论知识,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能够解决传统手工技艺传承范围过窄的问题。另一方面,学生在学校进行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后进入企业岗位实践,在实际操作中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而且能够深入了解当前民族工艺的市场需求,使传统手工技艺更贴近市场,促进传统手工艺技术与现代需求相结合,同时也将满足新时代保护和传承传统手工技艺之所需,促进传统手工技艺的创新和发展。最后,在现代学徒制这种师傅带徒弟与学校教育制度相结合的模式下,采用工学交替的形式,通过学校与企业两个学习场合交替学习,这不仅遵循了学徒学习传统手工技艺的规律,保证学徒能够充分习得精湛的技艺,而且能够让学徒通过耳濡目染养成精益求精的工艺精神和爱岗敬业的职业态度,发展成为技术上的能手。因此,现代学徒制理所当然地成为传承传统手工技艺的时代担当。

二 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现实困境

传统手工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深层文化基因,是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载体。但是随着各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受传承观念、传承队伍和传承路径方面的阻碍,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难以为继,甚至出现了失传断代的严重危机。例如,1988年,贵州省对300多种传统工艺进行调查,濒于失传的大约占15.6%,已经失传的大约占5.6%。可见,传统工艺已陷入了艰难的处境。

(一)传承观念障碍

1.传承人的 “传技观”陈旧保守

在中国手工业生产中,父传子与师带徒是传承传统手工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模式。工艺技术是传承人赖以生存的独门本领,技艺精髓绝不轻易外传。首先,在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上有着 “传内不传外”的风俗。技术诀窍一般只是家族传承,师傅传授给徒弟的大多是规矩和一般技术,几乎不会传授特殊高超的独门绝艺,即“授人以规矩,而不授人以技巧”。其次,为了家族绝技永不外传,在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上还有着 “传男不传女,传媳不传女”的说法。唐代诗人元稹在 《织女赋》中写道,“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为了使 “挑纹”这项绝技永不外传,诗中东家的两个女儿一辈子都不能嫁人,这也是技艺传承不传女的重要原因。这种“家传技艺、秘不外传”的传技观念,虽然保证了传统手工业者的竞争优势,但是相对陈旧与保守,严重阻碍了技艺的相互交流与传播,使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闭关自守而缺乏创新,甚至造成某些技艺失传。现阶段,“传内不传外” “传男不传女”等保守观念仍然束缚着我国传统手工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2.年轻人的 “价值观”受到冲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密切,传统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冲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是年轻人对传统手工技艺传承的排斥。当下社会,许多年轻人认为传统手工技艺的经济回报率低,学技苦、用时长而且实用性不强,不愿意去学习传统手工技艺,更不用说担负起传承传统手工技艺的责任。其次是对传统民族工艺品的排斥。许多传统民族工艺品被当作过时、土气的东西,传统手工艺的需求量大幅度减少,传统手工艺所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受到了极大的破坏。最后是年轻人与老一辈在观念上对传统手工技艺传承存在分歧。对年长的传承人来说,民族工艺品不仅具有其本身的价值,还蕴含着文化属性,他们坚守传统的价值观念,对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倾向于其原始的艺术形态。但是,由于受到现代文明和西方拜金主义的影响,对很多年轻人而言,经济利益最为重要,忽视了传统手工技艺的艺术和文化属性,做出的工艺品自然也就粗制滥造。因此,人们价值观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使其只能在尴尬中求一线生存。

(二)传承队伍薄弱

1.传承人的数量、结构不合理

近年来,国家对传统手工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重视,但是传承人队伍建设仍然有待加强。首先,传承人总量不足。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人们的就业渠道逐渐拓宽,就业选择呈现多样化趋势,很多人认为传统手工技艺实用性不强,愿意从事传统手工技艺的人越来越少,导致传承人数量不断下降。其次,传承主体结构失衡。目前传统手工艺者趋于 “老龄化”,出现断层现象。从事传统手工艺的大多是老一代艺人,而且随着老艺人年龄增长,其脑力、体力和视力也开始下降,难以承担繁重的教学工作。例如,2010年,北京雕漆的从业人员中主要有29名技艺人员,平均年龄为52岁。此外,由于传承人对技艺和职业素养要求很高,而且一般经济效益不佳,大多数年轻人不愿意去担负传承的责任,加大了培养新生代传承人的难度,这导致了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青黄不接。据闽南永春的一项调查显示,漆篮的从业者共有128人,年龄大部分在40岁以上,且很多处在高龄阶段,40岁以下的只有6人,而30岁以下的人数为零。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常因人而存,人亡则艺绝,目前传统手工技艺后继乏人的状况着实堪忧。

2.传承人的素质有待提高

传承人是传统手工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重要的活态载体,他们的素质直接决定了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质量。但是,目前传承人的素质远远不能适应传统手工技艺传承的需要,出现了很多问题。首先,教学语言方言化。教学语言的表现形式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由于传承人大都在民间生活,他们比较习惯用方言来教授规矩和技艺,大部分人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普通话教学的障碍,这会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其次,缺乏专业教学知识和能力。在技艺教授过程中,传承人起着主导作用。但是,目前从事传统手工技艺的人,大部分学历不高 (初高中学历较多),没有系统地学习过专业理论知识及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知识,且缺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意识和能力,他们通常是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来传授技艺,这样就限制了传统手工技艺传承的效率和规模。最后,匠人品质仍需提升。随着信息化时代和快节奏生活的到来,民族工艺产业开始追求速成和现实利益,导致一些传承人也趋向工艺技法速成,发生了难以避免的变质现象。由于传承人丧失了其本真的品质,摒弃了精益求精的工艺精神和尽职尽责的职业操守,导致市场上艺术精品匮乏、山寨品泛滥,使传统手工技艺的文化含量也不断贬值。可以说,传承人的素质瓶颈已成为制约民族传统手工技艺传承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传承路径束缚

1.传承途径发生偏离

现代生产方式对传统的家传世学、师徒相授的技艺传承方式造成了严重的冲击。随着技术的革新与生产方式的变化,个体手工作坊逐渐被大规模的工厂生产取代,流水线的生产方式加强了对分工的要求,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对技能的要求,这就需要快速、高效、大规模的人才培养形式,学校化的职业教育应运而生。而传统的传承方式不利于技艺的大规模实训,且技艺传授的速度太慢,难以满足经济快速发展对人才数量的需求。于是,学校形式的职业教育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手工技艺传承方式。学校化的职业教育虽然使培养的人才数量增多了,规模也不断扩大,但是也使传统技艺的传承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一是技艺传授的缄默化。为了面向大规模的学生授课,学校化的职业教育主要采用班级授课的模式,过于强调知识传授,这易导致技艺的传授缄默化。二是技艺精髓的流失。学校化的职业教育追求传承的广泛性和普适性,降低了技艺的难度,忽视了手工技艺的特殊性,使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的范围骤然缩小,技艺的精髓也难以得到有效的传承。三是亲情纽带的割裂。由于师生双方在交往中情感投入比较少,职业院校师生关系也呈现出情感紧张、冷漠疏远、冲突多等诸多不良现象。这些最终导致人才培养的质量较为低下,使很多传统手工技艺维续艰难,甚至消失或者失去原有的品质。

2.传承内容缺乏系统性

传承内容是保护和传承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键问题之一,但是目前在传承内容上存在很多不足。首先,严重缺乏关于传统手工技艺的书籍。传承书籍是一个民族以文字为载体对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然而,民间的传统手工技艺传承方式比较单一、保守,主要是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一般不会通过文字记录下来,因此,传统手工技艺类的历史资料和书籍极为稀少,传承的内容比较零散,这不仅限制了技艺的传承,也限制了优秀民间传统文化的广泛传播。其次,传统手工技艺课程体系不健全,相关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较缺乏。虽然现在职业院校已经引入了一些传统手工技艺,将其纳入了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但是引进的大多是简单易懂的普及性知识,层次偏低。尤其是传统手工技艺类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极度匮乏,这就迫切要求职业院校重视传统手工技艺类相关专业课程的开发和建设,一方面要设置传统手工技艺类课程,另一方面也要将传统手工技艺运用到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学中。此外,传统手工技艺类的教材编写复杂,而且难度大,这就造成了传统手工技艺相关教材的严重不足。最后,由于现代工艺的发展和市场的导向作用,职业院校对于技艺传承的核心内容、技法等的传授会受到市场的限制,就会造成一些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消失,这极不利于对民族传统工艺的保护和传承。

三 现代学徒制传承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应对策略

传统手工技艺是我国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的现实所需,也是开展高技能人才振兴行动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了保持传统手工技艺活态化、特色化的发展,职业院校要积极通过现代学徒制探寻传统手工技艺传承的新路径。

(一)转变传统观念,提高传承的吸引力

在现代学徒制的背景下,传承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转变传承观念。

一是转变传承人的观念。 “现代学徒制以学生的技能培养为主,由教师、师傅联合传授,是学校、企业深度合作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其中,企业师傅主要负责教授企业文化、企业技术与管理等课程,通过师徒相授的方式实施岗位教学。这就需要企业师傅正确认识传统手工技艺所面临的现实困境,牢固树立 “知识共享”和 “技艺共享”的观念,积极采取措施应对经济发展对传统手工技艺传承提出的挑战,并努力发扬传统手工技艺文化。

二是转变年轻人的观念。学习手工技艺是一种生产性和创造性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不仅可以习得技艺,而且能够接受艺术文化的熏陶。传统手工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把工匠文化和艺术文化集于一身,现在的年轻人应该从长远的角度审视,认识到传统手工技艺的重要价值,形成对传统手工技艺的正确认知,摒弃对传统手工技艺的偏见,加入传承人的行列。现代学徒制的主要特征是徒弟具有学生和学徒双重身份。学生不仅可以获得工作岗位需要的知识技能,还拥有更多机会与社会实际需求接轨。以员工身份为主的学徒身份,有助于保障学徒的合法权益和工资收入,有助于规范和约束企业行为,提高企业责任感,能够提高学生对民族工艺的学习兴趣。总之,如何转变旧的传承观念,增强传统手工技艺的吸引力,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二)加强传承队伍建设,增强传承的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是现代学徒制的主体,关系到现代学徒制传承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成功与否。

一是优化传承的师资结构。现代学徒制的师资是由学校专业教师和企业师傅组成的 “双导师”队伍。学校专业教师具备广博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同时还具备组织管理教育工作和实施教学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对手工技艺、工艺制作等理论知识的学习。企业师傅主要是由技艺精湛、爱岗敬业、吃苦耐劳、为人正派的能工巧匠或技术骨干来担任,他们熟悉该领域的发展态势,实践经验丰富,善于将先进理论转化为实用技术和产品,有助于学徒的技能培养。此外,能工巧匠对手工技艺具有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和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这些精神与现代社会对高质量产品的需求契合,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徒,有助于培养学徒认真负责、爱岗敬业的思想作风和刻苦钻研、知难而进的学习态度。

二是提升传承的师资素质。现代学徒制对学校专业教师和企业师傅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要积极培养学校专业教师向 “双师型”教师转化,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由于专业教师已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是实践经验较为不足,学校可以组织专业教师深入手工技艺场所学习与专业相关的传统手工技艺,提高专业教师的技艺水平和实践能力。另一方面要提高企业师傅的教学能力和素养。这就要求企业师傅要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育培训,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并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知识与技能,学会利用新媒体来进行教学。此外,企业师傅要具有把技术本领和自身所长传授给学徒的意识,对待学徒要有耐心,指导学徒学习要细致,训练学徒技能要严格。因此,为了促进我国传统手工技艺的有效传承,就必须先壮大现代学徒制的 “双导师”队伍。

(三)构建传承新范式,提高传承的有效性

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实现形式,其保存、传递、创造民族文化的功能对于传承传统手工技艺极其重要。通过校企一体化的育人模式,现代学徒制能够加强校企之间合作,实现技艺人才的共同培养,提高了传统手工技艺传承的有效性。

一是校企合作开发传统手工技艺课程。由于民间的工艺多以技术经验的方式存在,学校和企业要合作开发手工技艺课程。在社会调研的基础上,结合传统工艺产品的生产过程、行业企业需求的变化以及学生的真正需求,使技术经验上升到技术理论知识,将其转换成学校课程。学生通过理论化、系统化地对技艺知识进行学习,能够更有效地为实际的技艺操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是融合传统与现代的教学方式。现代学徒制的理论教学由传统师傅的“一对一”个别教学转换成现代教师的 “一对多”集体教学,实践教学仍然主要是由企业师傅一对一进行技能操作的指导,这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方式,提高了传统手工技艺传授的有效性。此外,现代学徒制将传统的师傅现场指导与现代的信息技术手段相结合,校企共同研发、应用与传统手工技艺课程配套的虚拟仿真系统,通过摄影、录像、网站等方式实现教学现场实时互动的远程教学,不仅有利于保存民族工艺和传统手工技艺,而且方便学习观摩,提高传统手工技艺的培训效率。

三是校企之间资源共享、文化互通。现代学徒制将优秀工艺文化融入职业教育教学全过程,为学生创造富有工艺文化特色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精益求精的精神品格。同时,现代学徒制又可以将校园文化引入企业生产和职工培养培训,有利于提高企业员工的学习意识和能力。

四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经验:传统手工技艺类“非遗”的现代学徒制传承模式

(一)联合西泠印社,共建非遗传承教学创业基地

2015年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与百年名社西泠印社牵手共建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创业基地”,双方以 “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共同发展”为原则,以 “西泠学堂”进高校为载体,首批引进了西泠印社金石篆刻(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雕版印刷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式旗袍制作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纸伞制作技艺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形拓技艺 (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五个项目,落实推进杭州市世界级双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工作,推动杭州 “文化名城”建设和社会公益文化服务发挥积极作用。2015年11月11日,杭州职业技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创业基地在学校正式挂牌成立。杭州市副市长陈红英,杭州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西泠印社党委书记、西泠印社社委会主任杨志毅,浙江省非遗保护中心主任裘国樑等领导,“非遗”传承人刘江、黄小建、闻士善、屠燕治、韩吾民等出席成立仪式。

(二)小班化教学,“一对一”师带徒传授

1.成立大师工作室

聘请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大师)承担课程教学,校内外共建金石篆刻、雕版印刷、中式旗袍、纸伞制作、全形拓等10个大师工作室。由西泠印社派驻的专家为大学生授课,五个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刘江、黄小建、韩吾明、闻士善和屠燕治分别在我校开设 “大师班”,正式收徒授课,课程纳入学校的选修课体系。

(1)雕版印刷技艺大师工作室

雕版印刷术可追溯至隋末唐初,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印刷术。它极大地缓解了手工抄写,使得中华文明能够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随着印刷技艺的经验积累总结,逐步衍生出更为复杂的彩色套印 “饾版拱花” “木版水印”版画艺术。雕版印刷主要可分为 “雕刻”和 “印刷”两个部分,其原理是用刻刀在木板上雕刻出反向的凸版,通过刷墨并在纸背施压的方式,迅速转印至纸面;而彩色套印则需要人工分色,分别雕刻并印制出不同形状、颜色、位置的图案,最后组成一幅完整的作品。雕版印刷术对于传统书法和绘画艺术有着较高的要求。雕版印刷班每学期招生15~20人,目前参与 “大师班”授课的学生人数已达58人次。

工作室的大师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杭州雕版印刷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黄小建。

(2)金石篆刻大师工作室

金石篆刻是以石材为主要原料、以刻刀为工具、以汉字为表象的一门独特的镌刻艺术。它由中国古代的印章制作技术发展而来,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篆刻艺术作品既可以独立欣赏,又可以在书画作品等领域广泛运用。篆刻讲究章法、刀法,篆刻的章法犹如绘画的构图,在形式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一方印章的篆法、刀法无论有多精彩,如果章法平庸,就会前功尽弃。章法,是把所要刻的文字,根据印面位置一字一画地置于印章之中,使其各得其位,整体虚实相间,顾盼生情,妙趣横生。刀法,顾名思义就是指运刀的方法,当与学习书法当中的基本笔法一样,成为篆刻技法的一个重要环节。

工作室大师是西泠印社执行社长、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金石篆刻代表性传承人——刘江。

(3)全形拓技艺大师工作室

拓片是将宣纸贴在器物表面用墨包拓印来记录花纹和文字,是考古工作中常用的一种传统技艺,是记录中华民族文献的重要载体之一。拓印在中国已经有1500年的历史,传统的拓技主要运用墨色,有 “乌金拓”、 “蝉翼拓”和 “全形拓”等技法。

全形拓制作,首先要将拓的器物进行定位,接着把宣纸粘贴在器物表面,再将毛巾盖在宣纸上用棕帚轻轻拍打使宣纸与器物紧密结合;接着拓包蘸取少量墨汁在宣纸上轻轻拍打,经多次移位,直至器物图形和纹饰均匀出现,然后将宣纸轻轻揭下即完成。全形拓班每学期招生15~20人,目前参与 “大师班”授课的学生人数已达58人次。

工作室大师是浙江省文化系统研究馆员、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三级书法家,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杭州全形拓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屠燕治。

(4)纸伞制作大师工作室

纸伞在中国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在过去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在唐朝传至日本、朝鲜,也被称为 “唐伞”。随着现代机械化的普及,传统手工制作的纸伞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而成为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工艺品。纸伞制作首先要学会穿伞架,接着是把伞面撑起来穿边线,边线穿完后要糊边纸,等到边纸晾干就要糊伞面。糊伞面首先要用稠糨糊把伞架面刷一遍,把伞面冲下放在海绵板上,用手稍微按下拿起,再用板刷放在墙上敲打使伞面与伞架粘牢,再把多余的伞面沿边纸切掉,然后是做顶,等顶的糨糊晾干后开始收伞,收好的伞用箍固定,最后给纸伞上漆,一把漂亮的纸伞就完成了。富阳纸伞以制作灵巧、工艺精湛、风格别致而著称,在技术上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制造技术相结合,在文化上将中国传统文化工艺与现代流行时尚相结合,在个性上将产品的艺术性、工艺性、观赏性、收藏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将中国古伞工艺发扬光大。2012年,富阳纸伞制作技术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工作室大师是 “富阳纸伞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闻士善。

(5)中式旗袍制作大师工作室

旗袍是中华民族传统女性服饰之一,是中华女性服饰文化的代表。杭州利民中式服装厂是中国第一家专业制作旗袍的企业,也是当前全国唯一挂中式服装招牌的专业生产企业。承袭了旗袍中镶、嵌、滚、宕、盘、钉、勾、绣等传统工艺精华,挖掘、开发、继承、发展了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的宝藏。由于旗袍制作标准较高,计划培养约10人/学期。

工作室大师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式旗袍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韩吾民。

2.小班化教学

自2015年9月起,已开设 《中国篆刻》《中国书法》《艺术品鉴赏》等三门课程。双方以 “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共同发展”为原则,探索以 “现代学徒制”模式培养非遗传承人,在 “大师班”教学、非遗项目拓展、文化事业人才储备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五个 “大师班”作为人文素质选修课程,经过前期学生自主报名、推荐选拔、大师面试等环节,以每班15~20人的小班化规模,采用 “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每周定期在基地进行授课。五个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刘江、黄小建、闻士善、屠燕治、韩吾民分别在我校开设 “大师班”,正式收徒授课。在一年多的教学里,参加 “大师班”授课的学生数已达320人次。

(三)开发教学资源库,增强非遗传承普惠面

1.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非遗项目传承与创新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全国10余所职业院校,投入1200万元 (中央财政资金650万元,杭州市财政投入275万元,学校自筹275万元),打造 “一馆 (非遗博物馆)、一库 (资源库)、一平台 (学习平台)、一基地 (传习创新基地)”的 “能学辅教”教学资源库。通过教学资源库建设,为全国高职进行非遗相关专业建设与教学,为非遗相关企业培训及专业人士创意设计与传统文化应用创新,为国内外爱好者自主学习提供专业化的优质资源服务,促进非遗项目的传承与创新,促进中华传统文化向国际传播。对国内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提供借鉴,创新教育教学理念,探索非遗人才培养路径,培养兼具素养、技艺与创新的民族文化传播者和职业人,从而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

2.构建多元培养路径,培育非遗项目传播者与职业人

设计 “匠心素养类、技艺传习类、技艺创新类”三类线上课程,采用PC、APP、O2O三种学习方式,线下建成非遗博物馆、传习创新基地和非遗体验中心,并引进技艺传习真实项目。发挥数字网络功能,制作非遗项目技能微课视频,通过学校及下沙 “大学城”学生在线学习平台加以传播,以便于更多的学生学习。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为受众者提供互联网时代下的多元培养路径。(见图1)

图1 非遗教学资源库的课程体系

3.创新教育教学理念,提高职业技能教育教学水平

通过四方共建,引入创新理念并贯穿到资源库建设的各个层面,政府、学校以及社会力量共同参与非遗项目人才培养全过程,从而提高了非遗人才培养工作的针对性,有效解决了非遗项目保护中存在的两大问题——重技能传授轻 “匠心”培育,重 “输血”保护轻 “造血”机制建设。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引入了新型的课程开发、教学资源建设理念。职业院校牵头人才培养,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和非遗传承人通过参与教学资源库的课程建设,在更广阔的平台上进行多方合作共建共享,让四类用户获得更加直接的教学指导,能更加便捷地分享丰富多样、先进实用的教学素材与信息。这些必将积极促进职业院校的课程开发能力、教学资源建设能力,使教学实践水平得到整体显著的提升。

(四)反哺社会,传播传统文化

在基地建设过程中,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探索名社与高校有机结合、反哺社会、服务公众的有效方式,取得显著成效。2015年,基地被授予 “杭州市经济开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2016年5月,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携手西泠印社成功立项教育部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 “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子库——传统手工业 (非遗)技艺传习传承与创新专业教学资源库”,该项目除传统手工业技艺传习 (器)以外,更加注重匠心素养 (道)的交融及技艺创新能力 (术)的培养,紧跟现代生产技术潮流。一年多以来,积极组织非遗大师班的学生参加市属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成果展暨教学研讨会、西泠印社丁酉春季雅集志愿服务活动、2017年非遗进校园展览会等活动,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的非遗教学基地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接待了来自杭州市江湾小学、浙江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台湾龙华科技大学、台湾中原大学等多所学校来访,参观人数达到了1650人次。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通过非遗传承教学创业基地认识传统文化、熟悉传统文化、喜爱传统文化,学生人文综合素养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梁琳、高涵:《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传承初探》,《职教论坛》2015年第10期。

教育部等六部门: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 (2014-2020年)》,教发 〔2014〕6号,2014年6月16日。

赵志群:《职业教育的工学结合与现代学徒制》,《职教论坛》2009年第36期。

徐珍珍:《不让绝活成绝唱现代学徒制 “接力”传承》,《中国教育报》2015年10月8日。

米靖:《中国职业教育史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周真刚:《贵州世居民族传统手工技艺的保护及其产业化发展思考》,《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0期。

路宝利:《中国古代职业教育史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宋本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传统手工技艺》,硕士学位论文,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

郭荣茂:《传统手工技艺青年传承保护问题探析——以闽南永春漆篮技艺为例》,《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

蓝洁:《民族职教传承与创新少数民族传统技艺的模式探索》,《职教论坛》2014年第25期。

张阳、王虹:《现代学徒制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实践与探索——基于 “双导师”的视角》,《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年第33期。

李媛媛、唐锡海、蓝洁:《现代学徒制传承民族工艺探析》,《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年第33期。

猜你喜欢
非遗手工技艺
非遗技艺绒花的传承与创新
治理的技艺:三代王官学新说
郑庆章 把“弄虎”技艺传回大陆
做手工
技艺精湛 星光灿烂——来自欧洲的Herrmans
超萌的羊毛毡手工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手工DI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