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数学 趣味课堂

2017-04-20 20:49陈珍
新课程·小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兴趣智慧策略

陈珍

摘 要:数学课堂应该在充满趣味的学习、探索过程中,闪烁着智慧的火花。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围绕此话题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智慧;兴趣;策略

让学生智慧,首先要让他们自由、愉快。只有自由的氛围和愉快的心态才可能让学生有兴趣参与其中,享受知识的探索过程,才能有智慧火花的闪烁。为此,笔者从教学设计入手,结合“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一课的教学,从每一个环节出发,努力践行“智趣课堂”的理念。

一、趣播智慧种

我们的课堂既要让学生学习愉快,又要有深刻体验。《从条件出发想起的策略》教学过程中,笔者选取“聪明的小猴”为主人公,以小猴巧脱险、小猴摘桃、拍球、排队、再遇鳄鱼的情境展开教学,前后连贯,首尾呼应,在此过程中让学生体会策略、应用策略,力图呈现生动、有趣、轻松的数学课堂。

特别是课开始之前,用“小猴与鳄鱼”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在感叹小猴的聪明、鳄鱼的蠢笨之余,能够初步理解“策略”就是“好办法”的含义,也能在学生心中播下“问题虽复杂,解决方法可以很巧妙”的智慧之种,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做好铺垫,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希望可以在学生潜心钻研的过程中,打开智慧之门,播下智慧的种子,让他们能够充满信心地去学习和创造。

二、趣发智慧芽

智慧的种子需要教师的潜心浇灌才能发芽,而智慧往往生成于对知识探究的过程中。因此,课堂教学中应该让学生经历知识的获取过程,学会选择信息、分析、概括、提炼,使知识内化。

例题呈现后,教师用“从哪句话看出小猴摘桃的本领越来越大的呢”适时发问,引发学生对于解决这道题的关键语句:也就是“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的分析理解,揭示“简单的条件里面藏着丰富的内涵”,解决问题首先要“弄清题意”的道理。知识探究过程中,教师及时引导:“题目的意思我们已经弄懂了,你准备怎么解决这两个问题?”力求学生不同想法的百花齐发。交流过后及时追问:“你们的这些想法都是根据什么想到的?”其后学生多样方法呈现后的比较,则求同存异,挖掘出策略的内涵:尽管方法不同,却都是根据这两个条件,应用这两个条件,从条件想起,解决了问题。像这样根据题目中的条件,一步一步分析并解决问题的策略,就叫做从条件想起。

一连串的问题,就像是开动学生思维的马达,链接着前后的知识,震动着学生的心脏,学生在积极有效的思考之后,对于策略的认识也逐步深入。像这样为学生学习而创设的教学情境,学生可以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而教师的适时引导,学生的精彩生成,将课堂生成融入教学情境中,则可以唤起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欲望。如此精心呵护,智慧之种才能发芽,兴趣激发、智力发展方可一气呵成。

三、趣开智慧花

本课教材对于练习题的呈现,都是静态的:不管是“小猴摘桃”还是“皮球下落”,教材都只是以简单的图示或文字呈现。对于教材“皮球每次弹起的高度总是它下落高度的一半”,学生的理解存在障碍。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他们“弹一弹”“比一比”“说一说”。书中冷冰冰的陈述,瞬间变成了课堂中动态的弹球感知、实践操作、观察发现,有了自己充分的探索和理解,学习过程自然是妙趣横生。

教材中“画圈”的题目,教师则赋予它新的呈现方式,用“小猴与鳄鱼再相遇”的情境重新包装,为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整体情境趋于完整。学生兴趣盎然地听着故事,并能够自如地应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解决问题。同时,请小老师走上讲台,实现学生、教师、问题的三维对话,学生不再是单纯的倾听者,通过师生、生生之间思维的碰撞,启迪学生的智慧,明辨小猴与鳄鱼谁胜谁负,智慧之花瞬间开放。

四、趣享智慧果

在课堂总结、回顾阶段,我们不仅要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回顾,还要把知识的前后都勾连起来,形成知识体系。其实,“从条件想起”的策略我们并不陌生,很早之前就有所涉及。在以后的学习中,如果遇到不会解决的问题,我们可以联系已经学过的知识、方法,帮助解决新问题,这不就是数学智慧?同时结合实例,运用网状图生动、具体地展现“解决问题的策略”并不只是一种,还有更多策略有待我们学习和研究。学生在享受着自己努力获得的智慧之果的同时,学习数学的热情持续高涨,为后续探寻智慧之旅开启动力之源。

愿我们的辛勤探索,能够给予孩子们兴趣的养分,播下希望的种子,萌发碧绿的嫩芽,开出鲜艳的花朵,收获丰硕的果实,成就智慧的课堂。

参考文献:

[加]馬克思·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李树英,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06.

编辑 王团兰

猜你喜欢
兴趣智慧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Passage Four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