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倩
摘 要:新课改后,我国小学的数学教学也在不断进行着变革,越来越多的学校放弃了应试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开始注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努力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有效性。主要以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为研究对象,分析提出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为小学数学教育更好的发展助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有效性
小学数学的教学因教育对象的特点而具有一定的难度,小学生自身年龄较小,思维及心理的发展还不成熟,对数学的认知还较缺乏,如果教师不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就会大幅减少其学习数学的热情,进而降低教学的有效性。
一、教学缺乏有效性的原因
我国新课标的重点思路便是进行有效的教学,但如今有效教学并没有发挥人们期望的效果,究其原因是因为针对有效教学的教学设计并不多。小学数学的主要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学会使用基础的算数方法并使其对数学形成初步的认知。教师依据该目标进行教学设计时无法将新课标的重点思路融入其中,大多仍依照固有的教学思路进行教学设计,力求让学生短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点,这种高强度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反而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教师时常为了让学生掌握更多知识点而增加授课的难度,反而影响了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进而降低了教学的有效性。此外,许多教师对教学有效性的认识有失偏颇,认为有效性只体现在考试成绩上,这种想法完全违背了新课标的初衷,进而更加影响到教学有效性的提高。这些问题反映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表现为:
1.教学方法不当
大多教师仍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力求为学生讲授更多的知识点,而忽视了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学生做不到全面地掌握,导致其考试成绩下降,最终对数学失去兴趣甚至产生畏惧心理。
2.注重应试教育
许多教师依旧抱有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采用“复习—学习”这种单一循环的教学模式进行数学教学,让学生死记硬背地学习数学公式来应付考试,却不会正真灵活地运用公式,使课堂教学变得枯燥乏味。
3.教学方式单一
大多数学教师因教学观念没有改变,故而教学方法也较单一僵化。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依旧是主体,在课堂上做大量的讲解,学生被动地做笔记,学习数学只是一个硬性记忆的过程,这种方式没有给学生实践、思考的机会,也使小学数学教学变得僵化。
二、如何提高教学有效性
教學有效性的重点在于“有效”,要有效地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知识,有效地让学生理解概念。小学数学是非常重要且十分基础的学科,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故而教师注重教学的有效性,不仅要让学生透彻地理解数学概念,还要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灵活地运用,这样才能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进一步增强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努力做到以下两点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1.转变教学观念
传统的教学观念已越发无法适应当今新的教学要求,需要教师及时地对自身观念进行转变。小学数学教师要努力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并以此不断学习增强自身专业素质能力,同时要转变心态,主动走近学生,了解学生的需求与问题,强化师生间的良好关系,这对提高教学有效性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教师还要依据新的教学理念认真研究教材,充分进行备课,才能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
2.合理运用教材
小学数学的教材也在随着新课标改变,现在的教材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探究能力,教材内容也逐渐多元化。教师在备课及讲课时要合理地掌握、运用教材的内容,努力用教材更好地向学生传递数学知识,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全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也要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让学生通过思考扩宽思路,更好地掌握教材内容。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有效性:
(1)创设情境法
数学知识本身比较抽象,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较弱,对教师单纯的知识性讲解无法直观透彻地理解,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创造一个实际的情境,将数学知识融入情境之中,将知识抽象化为形象地展示给学生,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提高学习的效率。
(2)开展合作法
教师可在课堂中展开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以此引导学生互相合作学习,互相帮助借鉴,最终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在讲解完一个数学知识点后,可给学生一定的互相讨论时间,让其互相讨论对知识点的总结及遇到的问题,在讨论中得到能力的提升。
总之,小学数学的教学要随着新课标及素质教育的深入而不断优化,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才能打破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为学生创设出良好的教学情境,最终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能力,使其更好地掌握教材中的知识点。
参考文献:
[1]武友松.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
[2]张桂芳.浅析多位数乘法计算中的进位错误类型及笔算乘法的教学层次[J].小学教学研究,2012(23).
编辑 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