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瑞雪
自主先学、小组讨论、交流展示、质疑拓展、检测反馈、小结反思是“学讲方式”的基本环节,如何在各个环节凭借课文,紧扣语言,激活学生思维,高效完成学习目标任务显得尤为重要。创新好比人的新鲜血液,能够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语言。如何才能让创新真正融入课堂,为语文课堂输入新鲜血液呢?
一、让学生动口,培养学生“说”的能力
陶行知先生提倡“解放学生的嘴”,使他“能谈”,即让他们动口。在学习上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提出“该怎么办”。通过提出问题和讨论,最后解决问题,这样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技能。我们在教学中应该让孩子们发问,问题是放飞思维与想象的钥匙,以问题为纽带组织教学,长此以往就能唤醒他们的探究意识,培养他们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明天的太阳城》,我们可以先出示“参观太阳城”的说话题目,让同学们说说想了解什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引导学生动脑,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在自己探求新知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由于受年龄特点及认知水平的制约,他们的自主学习需要教师提供有利于其主动学习、主动发展的一切外因才能顺利进行。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只有“想办法”创设一定的情境,才能使学生进入积极、兴奋的状态,让学生在情境中思维,在思维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例如《广玉兰》一文,我们可创设广玉兰花盛开时的情境,引导学生结合朗读课文观赏广玉兰盛开着的形态,让学生具体描述。学生就会争先恐后地从多角度描述广玉兰花开的有早有迟的特点,还能概括性描述广玉兰整体的美。在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高涨中,学生会进行与众不同的创造性描述:含羞待放的、盛开着的、凋谢了的广玉兰的各种形态。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引导学生动脑想象,是语文教学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好方法。
三、激励学生用“眼”,培养细致观察能力
观察是一切知识的源泉,科学家巴甫洛夫以“观察、观察、再观察”为座右铭,他告诫学生“不学会观察,你就永远当不了科学家”。可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十分重要,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学生观察力的培养。每一篇课文都是有序观察的典范。如《九寨沟》作者是按由整体到局部、由远到近的顺序观察描写的;《游天然动物园》一课,作者是按地点转换的顺序进行观察描写的。我们只要充分利用教材并精心组织教学,学生就会逐步掌握观察事物的方法。
四、教学生动“手”,培养实践操作能力
儿童的智慧出在手尖上。陶行知也认为教师应在“做中教”,学生应在“做中学”,让学生明白:“行动是思想的母亲,科学是从把戏中玩出来的。”因此,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动手,给学生动手的机会。“好动、好玩”是孩子的天性,如果课堂上只让他们乖乖坐在那里,难免学生会“身在而心不在”。因此,我们可以解放学生的身手,让学生动手做一做,动笔画一画、算一算,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五、给学生时间,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要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学生必须要经过自己独立的思考之后,这样的合作学习才有意义,所以我们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和空间。首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其次,鼓励学生学会质疑。学生不但要敢问,还要会问、善问。在教学中,学生一看到课文题目,往往会提出一些疑问,例如《哲学家的最后一课》,学生就提出了“哲学家是谁”“最后一课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要上最后一课”等问题,这些问题还只停留在很浅的表面上,经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这才明白还可以从不同角度想得更加深入,提出来的问题才会更有价值。
六、给学生空间,培养社会实践能力
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今后学习所有科学知识、从事各种社会工作必不可少的基础素养。光靠教材的几篇文章,学生要学会表达是不可能的。所以,不但要带学生走进教材,还要带着学生走出教材,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加强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语文的综合能力。这在课堂内外都可以进行。在课内,每一节语文课我都要留出3~5分钟给学生扩展閱读和本次课文有关的材料,或做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实验,让学生有新的感受和新的体验,从而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语文素养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学讲方式”下的语文教学,不是一味按部就班各个环节,一定要有创新,只有不缺失新鲜感,才能不失其味,学生才能乐此不疲。
参考文献:
熊开明.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05.
编辑 孙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