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实验课材料准备的策略

2017-04-20 00:39王芳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7年3期
关键词:三年级

【摘 要】三年级的学生由于刚接触科学的学习,对实验部分是十分喜欢和兴奋的,同时由于观察能力,操作能力,记录能力还不够,常常会让实验课变得一团糟,本文从三年级课程设置的两方面内容出发,阐述了生命科学和物质科学实验课材料准备的一些策略。

【关键词】三年级;实验材料;准备策略

三年级科学是小学科学学习的起点,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水平,他们还不可能从事较为独立、完整的科学实验,所以上下两册的内容都比较贴近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八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划分为生命科学和物质科学两方面,对于这两大块的实验,要求和方法都是不同的,本文就实验材料准备这一点分别提出了几点策略。

一、生命科学实验材料准备的策略

生命科学包括植物、动物、植物的生长变化、动物的生命周期四个单元,这部分的教学偏重观察实验,对于实验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观察对象,但是恰恰就缺少观察对象,器材室里没有,学具袋中没有,所以常常这部分的实验教学就变成了看图说话,走过场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没有提升,更无法亲历探究过程。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我尝试了以下几种方法。

1.提早踩点,观察零距离

生命科学这部分的内容很多都是通过观察实践来进行,如分一分、摆一摆、画一画、测一测等,再联系课内所获知识,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分析现象、思考问题。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教室外面,与所观察研究的对象零距离接触,开展研究活动。

如何让学生有序的观察,可以在实验材料——观察对象上下功夫,首先利用好学校里的资源,在课前提早去寻找合适的观察对象,如三上第一单元植物中的观察大树,先找到一棵方便学生观察并且符合观察目标的树,学生可以近距离观察的,便于开展观察叶子和拓印树皮的两个活动。不然让学生出去随意的观察,观察目标太多反而无法深入细致的观察,不利于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和观察发现的交流。

2.巧用生物角,观察无障碍

有些时候一节课并不能将观察活动全部完成,老师们常常会说:同学们,大家课后要继续观察。但是课后没有了观察目标和老师的带领,观察活动也就停止了,回家后学生更是忘得一干二净。所以我想到了我们教室布置的时候,开辟一个生物角,可以将要观察的植物和动物提早布置起来,并组织几个学生参与管理和保护。

在上三上第二单元《蚯蚓》一课,我在生物角放上一个小水缸,建立蚯蚓栖息地,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运用所学的知识照顾蚯蚓,更明白了生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的有机联系,使知识在体验中得到了升华。同样的,在学习观察水生植物、蜗牛、凤仙花的一生、养蚕等一系列生命科学的课程时,都可以让学生把这些动植物带到教室里,当学生们用心呵护这些小动物、小植物后,意义早就不是单纯的养了,更能体会珍爱生命,生命科学的奇妙等高级情感。而且通过开展小种植、养殖活动,学生可发现生活中的各种动植物的生长规律,并且在无障碍的观察中就培养出自觉地长期观察记录生长变化的兴趣。

3.创造情境,观察更有趣

科学探究离不开实验,提供有结构的材料、创设有情境的实验,是激发和诱导学生深入探究的有效手段。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实验“情境”因素,营造“生态场”,让学生来体验科学探究的魅力。

在研究蜗牛的运动方式时,我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用旧光盘、笔芯、明胶片、钢丝等材料自制的“蜗牛竞技场”,让孩子们观察蜗牛在“竞技场”上的表现。教室里顿时热闹开来:有组织蜗牛赛跑的,有让蜗牛走钢丝的,有让蜗牛爬竿的……十多分钟“玩”下来,孩子们意犹未尽,汇报时的收获自然也是精彩的。在认识蚂蚁的身体时,我给每组学生提供了一角、五角、一元的硬币各一个,八断长短不一的细电线,让每组学生用这些材料来拼一拼蚂蚁的身体,然后进行交流。通过拼图的游戏来组织课堂,每位同学对蚂蚁头、胸、腹的大小比例,三对足以及触角的生长位置就不会忘记了。同时,又把枯燥、平淡的交流活动变得活泼生动,富有情趣。

二、物质科学实验材料准备的策略

物质科学包括我们周围的材料、水和空气、温度与水的变化、磁铁四个单元,针对物质科学这部分的实验教学,很多材料需要老师自己准备,这样的工作量是非常巨大的,所以很多的老师来不及也没有精力去准备。而三年级的学生关注力是不能持续很久的,面对相对枯燥、单调的实验,不能一板一眼按要求去做,所以可以在课前准备时做以下尝试。

1.提早收集,变废为宝

三年级科学的内容大多贴近生活,比如三上的第三单元我们周围的材料,涉及到很多生活中的常见材料,应该在平时有意识的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收集,把生活中废弃的东西重新利用起来,助于我们更好的开展实验教学。

先统计好涉及到的材料,主要有木头、塑料、金属、纸、砖瓦、陶器、瓷器等,然后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分别收集一种材料。结果学生收集来的材料完全超出我的预想,五种木筷子,四种装修废弃木材,还有各种从自家垃圾桶或储物间找出的木头十多块;塑料就更多了,从各种废弃的玩具上拆下的塑料块,家里破损的脸盆、水桶、杯子等共三十多种;纸也是各种废弃报纸、硬纸盒、打印纸、试卷、卡纸、牛皮纸、零食包装纸盒等二十多钟;金属有生锈的铁钉、断了的铜导线、废弃易拉罐、啤酒瓶盖等十多种。在前面两节实验课中,材料十分丰富,学生因为自己参与了收集过程,特别兴奋,参与度非常高,观察得非常认真仔细,有的木头比金属要硬,有的金属比木头硬,有的塑料很脆,有的塑料韧性又非常好,虽然实验得出的结论不是一致的,但这样有利于建立起辩证的视角,使结论的描述更加科学。

2.活用贴画,富有童趣

三年级的学生基本上还都是充满童真的小孩子,对于生动形象的卡通画比较感兴趣,我们在准备材料的时候就可以灵活运用一些卡通贴画,让课堂更加丰富,让探究活动更加富有趣味。

比如在三上第三单元水第一课《水》,其中有一个实验就是将水和其他一些物质装在黑色的袋子中,让学生通过一些观察方法去判断哪个袋子里是水。我先将水、石头、空气、醋、树叶等物体分别装在密封袋中,然后再在外面套上黑色塑料袋。在第一个班级实验时,我发现学生在描述实验现象的时候有些混乱,其他没有被叫到回答的学生参与度不高。后来我改进了外面的袋子,我制作了带编号的卡通人物,然后再将这些贴到黑色塑料袋外面,结果学生的反响很大,大家都在参与,想知道哪个人物里面装着水,而且有了编号,学生在描述实验结果时,非常清晰,其他学生也听的津津有味。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节实验课设计得再精妙,学生配合的再好,如果没有符合实际的实验材料,那就会失去实验最精华的部分,一些好的实验材料可以成就一节好课。如果每一节实验课我们都能未雨绸缪,提早去准备好充分的材料,那这节课就成功了一大半。科学材料的准备应该是教师和学生等多方面的配合,才能得到逐步的完善和健全。相信在今后的科学教学道路上,在多方共同努力下,科学实验材料的准备问题会不断得到解决,我们的科学之路也会越走越好!

参考文献:

[1]杨翼罡.让科学课堂植根生活教法探究,2013.11.45-46

[2]倪仁英.“粮草先行”:为演绎教学灿烂“备足货源”课堂经纬 792

[3]张奇.《小学科学教学心理学》.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簡介:

王芳(1985.10~),女,籍贯:浙江省台州市,现职称:中学二级,学历:大学本科,研究方向:小学科学教学。

猜你喜欢
三年级
三年级足球脚内侧踢球教学设计
对译林版小学英语三年级Fun time板块教学的思考
对三年级后滚翻教学的探析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