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斌
一、高中历史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通过随堂听课和问卷调查,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笔者认为:现在大部分教师在教学观念上都有很大的改善,满堂灌的现象现在普遍得到了改进,老师们都很注意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尽可能的让学生在课堂上多说,边讲边问正在取代灌输式教授,但课堂的提问多以低层次的记忆性问题为主,提问技巧比较单一。显而易见,目前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仍存在一些误区,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的几个方面:
(一)过于肤浅,缺乏深度的无效问题的出现
表现在有些教师有口头禅式的提问,有的老师上课习惯性的满嘴“对不对?”“是不是?”“行不行?”等口头禅。试想一下,一节课40分钟,学生完全浸泡在回答毫无思考价值的提问中,真正静下心来思考的时间太少。何况一个30多人的班级,在回答“是、对、可以”这些简单的问题时又有多少人是思考后再回答的呢?提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的提问有何意义呢?还有半截话提问,整整一堂课,老师近乎所有的问题都用这种方式来引导学生回答,不仅直接影响了学生考试答题时的规范性,造成学生表达的不到位,而且对学生将来的自主学习会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问题缺乏深度还表现在所提问题能力水平要求不高,一般在课本上就能直接找到答案,缺乏评价型问题或综合型问题提出。
(二)问题过多,提问目的不明确,随意性很强
表现在课堂教学中,针对一个现象或一个事件,一连串的提问。例如我们学校有位老师在让学生学习“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一目内容时,从开始就不停地提出如下问题:“什么是文化启蒙?什么是启蒙?什么是文化?什么是新文化?列强是如何与袁世凯相互勾结的?辛亥革命是怎么失败的?中国资本主义是如何进一步发展的?西方启蒙思想是如何传播到中国来的?”等等。经老师这样的提问,学生头脑发昏、发涨,瞪大了眼睛,毫无头绪,心中的沉重包袱严重影响了读书思维。课堂提问的数量与质量并不是成正比的,问题越多并不等于教学效果越好,关键是要问到点子上,问题让学生感兴趣。
(三)提问后给学生没有充分的时间去思考
为了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往往在发现没有学生响应后,便重复问题或把可供探索的问题进一步细化分解进行引导,学生因而失去了思考探索的余地。在没有学生愿意举手回答时,多是找少数几个好学生回答,或者有时就采用集体回答问题的形式。从听课的过程中明显感觉到多数教师都缺乏耐心的等待。
(四)提问对象片面且单一
问题提出后很少有学生主动举手回答,大多是老师点名回答。有的教师提问只盯住几个尖子生,不面向全体学生,学生答对了就理所当然。每节课只让几个尖子生答问,这些教师的理由是差生基础差,回答问题浪费时间,完成不了教学任务。让学生机械的接受他人现成的思维成果,与教师的满堂灌无实质性差异。
(五)处理学生的回答时有欠缺
教师往往以心中的答案为唯一标准,如果学生说的不是自己想要的答案,就立即给予否定。对学生回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错误没有进行合适的适时的分析和评价,有的教师也注意对学生的回答给予了鼓励和肯定,但很多鼓励流于形式,方式单一。对学生回答过程中所暴露出的问题和错误并没有明确指出并予以纠正,态度含糊,追问也主要是对前一问题的延续或对前一问题的回答感到不满意而作出的,缺乏一定的梯度和深度,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缺乏及时合理的评价。
(六)提问作为惩罚的手段
发现某一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心不在焉,突然发问,借机整治,久而久之使学生对教师提问产生畏惧。
(七)课堂上都是老师提问学生,缺失生生间的点评
在听课的过程中我感觉到课上的很流畅,学生也紧跟着教师的思路,教学完全按照教学设计的环节进行着,虽然学生有发言的机会,但主动性真的不够。仔细想来缺少那种由于师生交流而产生的真正的思想上的碰撞,学生不主动去学习而是被动的接受,久而久之就会成为一种习惯,所以很少有学生主动站起来提出质疑。
二、原因分析
导致以上现象的出现,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一)传统的教学观念根深蒂固
从理论上讲,老师们都清楚:教学最终的目的是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可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好多教师仍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将学生的个性发展局限于升学标准的模式里。“成绩好”成了教学的唯一目的,分数成了学生的命根,考试成了老师的法宝,教学中考什么就教什么,考什么就学什么,许多学生因而失去了学习的动力。
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教材、课程模式以及过程目标都改了,可内在的观念、思维并没有改变。正是这种换汤不换药的现象导致教育改革的失败,教育实践的停滞,改革无法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只有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模式,加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和作用,树立以学生为根本的课程现,才能使学生在身体、性格、学习等各方面得以全面发展,成为新时期的“新三好学生”。
(二)教师设计问题的能力缺陷
一名合格的教师,只有对课堂提问有了深刻的认识,掌握科学的提问原则和策略,了解提问的方式和艺术,才能精心设计好课堂提问的问题,有效组织好问题教学。掌握科学提问的原则、策略,了解提问的方式和艺术,使课堂提问真正成为师生对话、交流和互动的平台,这样才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作用和功效,使新课程理念的精神真正落到实处。一名合格的教师除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功底之外,还要掌握必要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跨学科联系的本领和立体思维能力。
(三)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误解
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和学生转变教与学的方式,提倡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对此很多教师理解为:教师在一堂课中讲得越少越好,应该让学生多讲,教师讲多了又成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许多教师出现了主观上希望通过课堂提问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实质上则是为了“提问”而“提问”,用“提问”来代替教师的讲解,借学生之口说出自己想要说的答案,把“启发式教学”庸俗化成“问答式教学”,把“问答”当作“对话”。课堂上一问一答,表面上师生、生生在互动,实质上则是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钻进教师事先设计好的圈套里。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促使学生“爱学”、“会学”、“会思考”,这些要求并不是通过教师的“问”就完全可以得以实现的,选用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最为恰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如问题情景的创设等方面。
(四)备课不充分
提出的问题是否有针对性,是否有启发性,是评价一堂课的又一标准。在听课的过程中会发现个别老师备课不充分,講授内容缺乏条理,尤其是个别问题的设计缺乏深度和思考。教师只有在深入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实际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目的精心设计最佳提问,才能发挥课堂提问的艺术,真正地提高课堂提问实效。要改变课堂提问的随意性,要切实把问题设计作为备课的重要内容之一。有些问题,学生容易误解,因而引起混乱,是教学上的难点,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了解并估计到,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突破。备课时根据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精心准备好富有启发性的典故、实例,引起学生的悬念,使他们疑惑、惊奇,这样问题就最能抓住学生的心,最后通过问题的解决,感到豁然开朗,成就感倍增,激发出更大的兴趣。
课堂教学的目的是大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充分发挥其主体能动性作用,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历史教师就必须注意和克服上面存在的问题。
注:本文是2014年度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历史教学中课题“问题”预设探究》批准号:GS[2014]GHB0187,阶段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