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鹏,王玉梅,吴 旭
邯郸主城区降水径流变化趋势分析
王小鹏1,王玉梅2,吴 旭2
(1.河北建设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北石家庄050030;2.河北省邯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河北邯郸056001)
城市化是促使自然环境变化的最强大的因素之一,城市化的过程增进了人类社会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随着邯郸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引发了一系列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问题。研究了1956年以来邯郸主城区降水量与径流量的变化趋势,并对二者进行相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邯郸主城区降水量无明显变化趋势而径流量则有明显下降趋势,且1970年以后二者的相关性显著下降。
城市化;M-K检验;趋势法;相关性;邯郸
华北山前平原西依太行山,北依燕山,是我国第二三阶梯过渡地带。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山前平原城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地下水位处于下降趋势,城区洪涝灾害严重[1]。邯郸主城区位于太行山前平原,其气候条件和城区下垫面条件都具有代表性,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邯郸市主城区位于河北省最南部,西依太行山,东连邯郸平原,是滏西平原的一部分,位于北纬36° 14′~36°43′、东经113°53′~114°28′,包含丛台区、复兴区与邯山区3个行政区。2014年邯郸市行政区划重新划分后,邯郸县三陵乡、黄粱梦镇并入丛台区,康庄乡与户村镇并入复兴区,邯郸主城区行政面积由177.3 km2增大至392.4 km2。
1.1 地形地势
邯郸主城区地势西高东低,由丘陵、岗坡地、冲洪积扇和冲积平原组成。丘陵区主要分布在城区西部,海拔高程为300~1 000 m,地表由闪长岩、砂页岩和较大面积的黄土组成。岗坡地主要分布在城区中部,海拔约为60~100 m,为丘陵与平原的过渡地带,地面多由黄土组成。冲洪积扇和冲积平原位于城区东部,海拔约45~60 m,由黄土沉积物和夹杂碎石洪积物组成。
1.2 气象水文
邯郸主城区属北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具有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少雪等特征。
据历年气象资料统计,邯郸主城区多年平均气温为14.0℃,极端最高气温为1972年6月11日的41.0℃,极端最低气温为1972年1月26日的-18.3℃;年日照时数为2 370.3 h,年日照率为53.0%;无霜期为207.8 d,初霜期一般出现在10月下旬,终霜期则出现在3月下旬。经统计计算,邯郸主城区1956—2014年系列的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502.2 mm,其中多年平均汛期(6—9月)降水量为376.8 mm,占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的75.0%。
1.3 河流水系与水利工程
邯郸主城区内的天然河流有滏阳河及其支流渚河、沁河、输元河,人工河道有南水北调中线渠,自南向北穿过城区。其中,滏阳河为常年性河流,渚河、沁河、输元河为季节性河流。滏阳河为子牙河水系一级支流,发源于邯郸市峰峰矿区和村镇附近,经东武仕水库调节后,流经磁县,由南向北穿过邯郸主城区。渚河、沁河与输元河均自西向东先后汇入滏阳河,是排泄主城区南、中、北大部雨、污水的主要河道。渚河位于邯郸市城区的西南部,上游有分别发源于复兴区西望庄和会星头的南、北2条支流,2条支流于西大屯村汇合后称渚河,向东流经邯山区张庄桥村南于节制闸上游汇入滏阳河,河道全长28.7 km,流域面积84.0 km2。沁河发源于武安市康二城镇车网口、兴盛庄一带,向东流入邯郸主城区,于丛台区春厂汇入滏阳河,河道全长43.8 km,集水面积186.5 km2。1957年,在沁河齐村修建拦河坝并开挖溢洪道,使齐村拦河坝以上的沁河水改道流入输元河。输元河位于邯郸主城区西北部,发源于丛台区紫山东麓姜窑村一带,并汇入齐村大坝以上沁河来水,于苏里村西北汇入滏阳河,河流全长19.9 km,流域面积73.1 km2。
自新中国成立至今,经过邯郸水利人的奋斗拼搏,兴建了众多的防洪、除涝、灌溉和水土保持等水利工程。目前,邯郸市主城区包含小(1)型水库2座、小(2)型水库9座、橡胶坝3处、节制闸4处。各类水利工程设施的兴建,大大提高了邯郸主城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但同时也改变了当地下垫面状态与径流形成条件。由于大部分水利工程集中修建于1970年以前,故本文以1970年为界,将1956—2014年降水与径流量实测资料序列分为先后两部分,分别进行趋势计算分析,并进行比较。
曼-肯德尔检验法(即Mann-Kendall检验)是世界气象组织推荐并已广泛使用的非参数检验方法,简称M-K检验法。它可以检测流域降水的长期变化趋势和突变情况。在时间序列趋势分析中,M-K检验法最初由Mann和Kendall提出,许多学者不断应用该方法分析降水、径流、气温和水质等要素时间序列趋势变化[2-3]。
M-K检验法无需样本服从一定的分布,也不受个别异常值的干扰影响,适用于水文非正态分布数据且计算简便。在M-K检验中,原假设H0为时间序列数据(x1,…,xn),是n个同分布的独立随机变量的样本;假设H1是双边检验,对于所有的k,j≤n,且k≠j,xk和xj的分布不相同,统计变量S计算公式为:
式中:x为被检测样本值,本文采用邯郸主城区的年降水量序列。
其中:
S为正态分布,其均值为0,方差var(S)=n(n-1) (2n+5)/18。当n≥10时,标准正态统计变量z通过下式计算:
在双边的趋势检验中,在给定的α置信水平上,如果|z|≥z1-α/2,则原假设是不可接受的,即在α置信水平上时间序列数据存在明显的上升或下降趋势:大于0时是上升趋势,小于0时是下降趋势。当|z|<z1-α/2时,接受原假设,即趋势不显著。
根据邯郸主城区及其周边1956—2014年的雨量资料,选取临洺关、武安、张庄桥、淑村等雨量站计算邯郸主城区逐年降水量,分别采用趋势线法和M-K检验法对比分析邯郸主城区近59 a年降水量的变化趋势。由于从1970年开始人类活动影响显著,各种水利工程不断建成运行,城市建设进程明显加快,为了更好地反映现状及未来来水情势,现采用1956—2014、1971—2014年两段系列资料分别分析,如图1—2所示。
图11956 —2014年年降水量系列趋势分析
图21971 —2014年年降水量系列趋势分析
由图1—2可知,降水量极大值1 300 mm出现于1963年,极小值194.8 mm出现于1986年,1956—2014年降水量系列呈下降趋势而1971—2014年降水量系列变化趋势不明显。
采用M-K检验法,在置信水平0.95下,邯郸主城区两系列降水量资料均无明显趋势,见表1。
表1 降水量及径流量系列资料M-K检验法结果
依据《河北省邯郸县水资源评价》、历年邯郸市水资源公报成果及张庄桥水文站实测资料进行计算,得到邯郸主城区1956—2014及1971—2014年年径流量系列。通过趋势法及M-K检验法对径流量系列进行趋势分析,如图3—4所示,见表1。
图31956 —2014年年径流量系列趋势分析
图41971 —2014年年径流量系列趋势分析
由图3—4可知,邯郸主城区径流量呈下降趋势且下降趋势较降水量更为显著,1970年后径流量下降趋势减缓。
M-K检验法与趋势法结果均表明,邯郸主城区年径流量呈明显下降趋势且1971—2014年年降水量无明显变化趋势。
以1970年为界,将1956—2014年分成2个时间序列,分别对1956—2014、1956—1970、1971—2014年3个系列的降水量与径流量进行相关分析,如图5—7所示。
图51956 —2014年年降水量与径流量系列相关分析
图61956 —1970年年降水量与径流量系列相关分析
图71971 —2014年年降水量与径流量系列相关分析
由图5—7可知,1956—1970年系列年降水量与径流量相关性最好,相关系数达到0.95;而1971—2014年系列相关性最差,仅为0.71。
经分析发现,从1970年开始,人类活动影响显著,城市建设进程明显加快,城区面积不断扩大,使得城区蒸发量减小、径流量增大,改变了径流的形成与排出比例,致使1970年以后的邯郸主城区年径流量与降水量相关程度下降。
(1)由以上分析结果证明,M-K检验法能较好地揭示年降水量及径流量序列变化趋势特征。
(2)降雨量是影响径流量变化的主要原因,但城市化速度越来越快,对城市自然环境影响越来越显著[4]。城市化进程明显改变了径流的形成和排出比例,不仅使城市水资源大量流失,使枯季径流量减少,汛期径流量增大,而且易形成城市内涝,给城镇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3)城区不断建设与扩大,改变了区域下垫面条件(包括植被、土壤、水面、耕地等因素),径流、下渗、蒸发等水平衡要素发生变化,致使当地径流系数发生改变,径流资料出现“拐点”,不能直观地反映当地气象水文情况。
[1]郭凤震.华北山前平原城区雨洪预报及资源利用关键技术研究[J].河北水利,2014(9):21-22.
[2]张璐,周跃.Mann-Kendall检验及其在河流悬沙浓度时间序列分析中的运用[J].新疆环境保护,2007,29(3):19-22.
[3]张燕明,文俊,王新华.基于Mann-Kendall分析的昆明降雨与气温变化趋势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755-15757.
[4]袁建球.苏州市区降雨径流关系初步分析[J].水文科技信息,1997(2):46-48.
TV121+.1
A
1004-7328(2017)02-0052-04
10.3969/j.issn.1004-7328.2017.02.016
2017—01—15
王小鹏(1980—),男,工程师,主要从事水文地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