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阁,杨 苇,林丽凡
(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安徽 合肥 230041)
基于道路容量的老城区建筑容积率研究
——以合肥三孝口地区为例
张文阁,杨 苇,林丽凡
(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安徽 合肥 230041)
老城区的区域道路交通特征和居民出行习惯基本形成并趋于稳定,在科学分析预测未来老城区的道路容量的基础上,坚持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同时满足土地开发需求,推算老城区的建筑容积率。
道路容量;节约集约用地;建筑容积率
1.1 时空消耗法
时空消耗法以道路有效运营长度和有效运营时间的乘积作为路网的时空总资源,其目标是计算交通设施在时空总资源的约束下,单位空间、时间内所能服务的最大交通个体数。考虑到机动车道受非机动车、行人及双向机动车交通的干扰、交叉口信号控制的影响,需要引入机动车有效长度系数、交叉口利用系数对机动车资源供应总量进行修正,得出实际资源供应容量。
1.2 OD加载法
OD加载法是通过对交通规划软件中不同时段路网的OD量按比例加载,分析路网饱和度,以干路(包括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平均饱和度>0.85(此时对应的整个路段平均饱和度在0.75附近)为临界条件,确定路网交通供应容量。
容积率(Plot Ratio/Floor Area Ratio/Volume Fraction)又称建筑面积毛密度,是指一个小区的地上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对于开发商来说,容积率决定地价成本在房屋中占的比例,而对于住户来说,容积率直接涉及到居住的舒适度。地块容积率确定应满足市政交通设施负荷、历史保护、地质条件、生态安全等特殊要求,并满足日照、消防等规范要求。居住用地地块容积率确定须应同时校核所在地区的教育、医疗等公共设施服务水平。在特殊地段,应满足文物保护、机场净空、电力电信通道、危险品仓库、核电站防护、地质缺陷以及生态敏感区等相关控制要求。
对于城市老城区而言,区位条件优越,土地利用集约程度、利用收益均高于其他区域特别是城市边缘区。在市场竞争中,开发商必须谋求最高的开发强度,才能在支付较高地价的同时获得最大的利润收益。在此种情况下,下限经济容积率的计算在市场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已经显得不那么重要了,而开发容积率的上限求证才是管理部门工作的重点。
合肥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对特定的用地类型的开发容积率的上限及下限做出以下要求:(1)设置教育(全日制学校)、商业服务等设施且承担周边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用地的地块容积率不应大于2.2;(2)设置满足自身教育、商业服务等公共服务设施需求的居住用地的地块容积率不应大于2.5;(3)周边已设置邻里中心的居住用地的地块容积率不应大于2.8;(4)工业用地范围内生产性建筑部分(研发、宿舍楼部分不参与指标平衡)容积率应大于1.0。
假设研究范围内只有一块地块进行部分改造,其余现状用地建筑面积保持不变。依据道路容量推算建筑容积率的研究思路如下:推算容积率的上限值就要推算出地块改造后新增建筑的最大建筑面积。根据地块改造后新增建筑面积产生的最大机动车量和单位建筑面积产生的机动车数量,算出地块改造后新增建筑的最大建筑面积。地块改造以后新增建筑面积产生的最大机动车量就是服务于地块的规划道路最大交通量减去保留地块规划年机动车量。服务于地块的规划道路最大交通量就是道路规划容量减去现状道路交通流量再减去保留地块产生的现状机动车量。当道路路段饱和度为1时,道路路段的通行能力为道路规划容量。保留地块产生的现状机动车量根据现状客流吸引点调查搜集到,保留地块规划年机动车量根据现状保留用地建筑面积、现状人口分布、现状就业人口、出行发生量、出行吸引量、规划交通方式划分推算出来。现状调查流量、现状交通方式划分由调查数据分析而得。
道路路段通行能力的计算拟通过对基本通行能力加以修正得到,分别修正车道数、交叉口以及车道宽度等因素对通行能力的影响,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C路段=C0·a条·a交·a断面形式·a大型车
式中:C0为单车道基本通行能力;a条为车道折减系数;a交为交叉口折减系数;a断面形式为道路断面形式折减系数;a大型车为大型车折减系数,一般取0.80~0.89。
计算过程中各参数可以由表1、表2、表3查到。
表1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建议的单车道理论通行能力
表2 交叉口折减系数表
表3 车道数折减系数表
三孝口地区位于合肥市主城区的老城区,环城河以内,东临六安路、桐城路,与逍遥津街道相接;南、西皆至环城南、西路,与包河区、蜀山区相邻;北至环城北路与亳州路为邻。辖区面积2.92 km2,总人口9.5716万人,人口密度328人/公顷。用地以居住、公共设施、商业为主,是全市的功能中心,城市交通流的主要聚集地,交通拥堵严重,寿春路、长江路、阜阳路道路交通处于饱和状态,公共交通线路重复系数较高,道路交通设施发展受限制,是二号轨道线(正在建设中)和五号轨道线(近期规划)的交汇点,是重要的轨道换乘枢纽。
本论文选择以蒙城北路、安庆路、环城西路、淮河路围成的地块1为案例,进行推算地块1中的西南角部分(以下简称:改造地块)的容积率的上限值。改造地块的用地性质为B+R居住商业混合,用地面积11749 m2,地块1的其他用地为居住、图书展览、行政办公、混合用地等。居住用地的建筑面积为304 786.861 1 m2,图书展览的建筑面积为11 147.343 376 76 m2,行政办公的建筑面积为30 044.957 074 32 m2。
其他计算参数标定如下。
(1)现状居民出行交通方式划分:公交18.4%,步行26%,自行车/电动车32.9%,汽车22.2%,出租车1.8%。
(2)2030年居民出行交通方式划分:公交34.7%,步行24.7%,自行车/电动车17.9%,汽车19.7%,出租车3%。
(3)不同用地类型的百平米建筑面积产生的人流量(人次/百平米):R居住2,B+R居住商业混合3,A1行政办公2.5,A2文化设施1.5 , B1商业服务业设施混合6,B1+B2+B3商业商务混合4.5,B4公用设施0.1。
(4)根据现状项目产生交通量占现状道路流量的比例和规划路网交通供应容量,推算规划年服务地块的最大交通量。
(5)保留地块的规划年机动车量由人流量乘以0.147得到。
(6)机动车生成率由人流量生成率乘以0.147得到。
(7)改造地块的机动车流量=规划年服务地块的最大交通量-保留地块的规划年机动车量。
(8)改造地块最大建筑面积=新增地块的机动车流量/机动车生成率×100。
(9)改造地块的最大容积率=新增地块最大建筑面积/新增地块用地面积。
根据以上的计算方法和参数标定,得到规划年服务地块1的最大交通量1 220 pcu/h,保留地块的规划年机动车量1 172 pcu/h,机动车生成率为0.441 pcu/m2,改造地块的机动车流量252 pcu/h,改造地块最大建筑面积57 143 m2,最后得到改造地块的最大容积率4.86。
老城区的区域道路交通特征和居民出行习惯基本形成并趋于稳定,在科学分析预测未来年老城区的道路容量的基础上,坚持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同时满足土地开发需求,推算老城区的建筑容积率。为单元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相关规划编制及规划管理部门,提供了很好的参数制定依据。
研究成果适用于老城区的建筑容积率推算,是否适用于新区的开发还需要进一步论证。
[1] 黄涛,毛颖. 旧城地块容积率取值区间定量分析方法[J].中华建设,2016.
[2] 刘金朋. 容积率上限的确定方法研究初探[J].中华民居, 2010,(10):140-141.
[3] 胡兵,范会明. 道路交通容量分析与城市建筑规划交叉的教学探讨[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2,21(1).
2016-11-24
张文阁(1983-),女,山东菏泽人,工程师。
U492
C
1008-3383(2017)02-017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