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霜
摘要:本文中通过详细阐述了建筑工程测量课程考试模式改革的必要性,探究了相关课程考试模式的改革思路,并切实提出素质考核、理论考试、实践考试、技能考核等关联考试模式改革项目的实施策略,且在此实施基础上详细分析了考试模式改革效果。旨在以此为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学效果考核提供良好的优化方案,并由此为提升相应课程教学质量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建筑工程测量课程;考试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6-0246-02
前言
建筑工程测量作为职业院校建筑工程专业中一门具备较高操作性、技术性、应用性的基础课程,其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与完善一向是相关教师极为关注的研究课题[1]。课程考试是考量学生课程学习质量的重要方式,而建筑工程测量课程在传统考试模式实施当中,教师多采用闭卷考试等注重理论知识考核的考试模式。其模式的实施在现阶段教学目标要求中可见具备一定的固化性,无法真正地体现学生课程学习水平及相关实践能力。因此,针对建筑工程测量课程考试模式改革已然成为了相关课程亟待实施的改革方案。
一、建筑工程测量课程考试模式改革意义
考试模式作为检验教师教学水平、课堂教学管理、学生学习质量、学生专业能力的重要手段,其在建筑工程测量课程当中也可视为不可或缺的教学活动项目[2]。而在传统相关课程考试模式实施当中可见,其考试多注重专业理论知识考核,而忽视了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知识应用能力等综合素质能力的考核。继而在此影响下则可见无法真正地对学生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理论、实践、技能等综合学习能力进行考量,也由此直接影响了后续课程针对性教学的开展。而在改革考试模式的过程中,可通过教师实时了解市场需求动向,转变综合能力考评等方式来切实地建立符合当下专业市场需求的教学目标。并由此考试模式以全方位地反馈了学生相应课程的学习质量,且可通过其反馈内容来为教师制定针对性的强化方案及后续教学活动开展方案以提供客观、准确的指示信息。由此可见,建筑工程测量课程考试模式改革在当下课程教学当中具备着较高的影响作用,并对相关教学活动开展存在着极高的应用意义。
二、建筑工程测量课程考试模式改革策略
由于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本就属于一门实践性、理论性、操作性等综合素质能力较强的课程,其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教导学生掌握相关建筑专业的测量理论知识,还必须要求学生掌握相关测量实际操作技能[3]。因此,在进行相应考试模式改革时应注重从基础理论知识、实际操作能力、综合应变能力等几方面进行改革。而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将学生整体成绩区分为平时成绩与期终成绩。平时成績考核中又可分考勤、作业、实训报告等形式,其在整体成绩中可划40%的占有比例。期终成绩则可包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考核、专业仪器操作考核、测量实践能力考核等几方面,其在整体成绩中可划60%的占有比例。以此确保可针对学生在学习当中表现的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水平进行评价,从而保证可真正地全方位考量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以下对相应考试模式提出针对性的改革策略。
1.素质考核改革。在高等学校教育过程当中,由于课程教学不同于中小学一样具备较强的约束性,所以学生在面对课程学习时可能出现逃课、旷课、忽视课堂纪律等影响自身学习质量的行为。而其素质不仅会对学生学习态度等素质认知形成负面的影响,还会影响学生在自身专业中良好职业素养的形成。因此,在职业院校课程考核当中,素质考核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考评项目,其在考试模式中占据比例为10%左右。而在建筑工程测量课程考试模式改革当中,素质考核也需改善以往单纯以学生出勤次数来决定的考核模式。在改革过程中,教师可综合考虑学生课堂出勤次数、课堂资料准备情况、课堂参与活跃程度、实践教学积极程度、课堂任务完成程度等多方面内容。而在此改革策略实施过程中教师可适当采用分组监督的形式来协助完成,其中可要求分组中的组长对本组组员相关日常表现进行评价与打分,继而由教师针对相关评价情况结合自身教学记录进行确认与调整,以此可获得较为准确的评分情况。
2.理论考核改革。理论知识考核是建筑工程测量课程考试模式当中最直接获取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学习情况的考试项目,因此,针对其项目的考核也是较为关键的关注重点。在传统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理论知识考试过程中,教师通常会采取闭卷的形式进行考试,其方式实施过程中会令学生在面对考试时过度重视死记硬背,而未能锻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思维能力与知识应用能力[4]。
3.实践考核改革。由于建筑工程测量课程属于一门具备较强实践性与应用性的课程,所以其实践能力的考核也是其课程考试模式中不可或缺的考评项目。而在针对其考试模式进行改革时,教师可针对测量仪器操作考核与实践项目考核来实施相应改革策略。在测量仪器操作考核当中,教师应转变以往单纯考量学生是否能够规范应用测量仪器的考核方式,而是应从学生对测量仪器细部构造、仪器功能、测量方法、熟练程度等方面的掌握程度进行考核。且在此基础上还需添入工程实际测量当中出现的问题,以此考量学生是否能够充分利用测量仪器来完成实际测量工程,还可从中考核学生对测量仪器日常练习、使用的情况。在针对实践项目考核当中,教师则可利用实训课程来实现相应的考核,在此过程中教师可结合实训具体目标,要求学生完成与实际工程测量项目同类的工程测量、数据计算、沉降观测等相应项目。
4.技能考核改革。职业技能是职业院校培养人才当中较为关键的一项培养项目,而在建筑工程相关专业当中,工程测量课程的学习质量也可影响其相关专业人才的职业综合素质形成。因此,教师在改革考试评价模式时还应将职业能力考核加入整体考试评价模式当中。在建筑工程测量课程当中,仪器操作能力与综合测量能力是其职业技能的重要体现项目。因此,教师在课程综合考核过程中应将此两项职业技能并入考核标准中。其中仪器操作能力除却实践教学中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外,教师在此项目考核当中还需重视开展测量仪器操作技能竞赛。
三、建筑工程测量课程考试模式改革效果
1.调动学生对工程测量课程的学习热情。在建筑工程测量考试模式改革的过程中可见,教师在完善的考试模式指示下可有效地明确课程教学开展目标,并由此考试内容对照以发现了教学当中的不足之处,由此可见对教学内容的改革也形成了显著的影响。而学生在面对素质、理论、实践、技能等综合考试模式的认知基础上,会对该门课程产生较为明确的学习方向。
2.引导学生成长为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建筑工程测量课程考试模式的改革过程中,因其转变了传统考试模式当中以理论知识为主的考核意识,而转变至综合考量学生素质、理论、实践、技能等课程学习情况。因此,这也直接导致了学生们对每次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仪器操作教学都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并在素质考核与实践考核的影响下,也可见学生们更为主动地参与进相应技能学习当中。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测量课程考试模式改革在现阶段教学目标要求中可真正地引导学生掌握课程学习的正确方向,并由其素质、理论、实践、技能等多方面考核以真正实现对学生课程学习质量全方位监督的作用。在此考试模式改革的影响下,可真正地激发学生们的课程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课程学习质量,并由此为相关教学活动的开展以提供了良好的指示信息,以此才可将学生培养为具备专业技能,符合社会需求的职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炳监.浅谈高职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构建[J].智能城市,2016,(06):174.
[2]赵金生.浅谈与职业资格有效对接的工程测量课程考试模式改革[J].企业文化旬刊,2015,(10):258.
[3]许建洪.高职课程过程性考核改革初探——以建筑工程测量课程为例[J].知识经济,2016,(02):130.
[4]王贵满.职业技能考试促进建筑工程测量教学改革[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20):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