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探讨

2017-04-20 19:55吕鸿雁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15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

吕鸿雁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高职大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对高职大学生的日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创新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必要性入手,分析了高职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以及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着重分析了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的策略,以提高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5-0053-03

当前,我国高职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学业压力、家庭压力,由于大学生缺乏生活阅历,在面临巨大心理压力的时候容易出现认知偏差,导致心理失衡,严重影响到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高职院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极为必要。但是,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很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在这种情况下,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任务。创新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不仅能够促进高职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而且对社会的发展有着深刻意义。

一、创新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必要性

1.社会发展的要求。当前,我国社会发展越来越多元化,无论是社会文化还是社会思潮都出现了巨大变化,而这些多元复杂的社会变化对高职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了深刻影响。为了适应社会的变化,高职大学生必须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能够正确处理心理压力,调节心理情绪,做到自觉抵制社会上的不良因素,保持思想健康。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积极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加强大学生的社交训练、認知训练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

2.学生发展的要求。高职大学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不仅拥有朝气和活力,而且十分重视自身的发展,希望能够具有完善的人格和健康的身心。但是,当代大学生不仅面临着巨大的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而且还要处理人际关系,为家庭分担压力,这些都加大了大学生的心理压力。而大学生要想实现自身的发展,完善人格,正确处理所面临的压力就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抗压能力,注重身心健康发展,加强重视心理健康,避免心理失衡。而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就要求高职院校积极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质量。

3.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高职院校的高度关注。虽然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较晚,但是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直接影响着高职人才培养的质量,只有不断提高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质量,才能促进高职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同时,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根据高职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心理特征等现实状况进行调整。尤其是在当前新课改背景下,高职院校只有不断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才能够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质量,促进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二、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由于环境、人际、学习和生活等因素的影响会遇到一系列的问题,当这些问题无法解决时,便会导致心理障碍,甚至产生心理创伤。当前,高职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包括交际问题、情感问题、学业问题和就业问题。高职大学生在进入大学生活后,生活环境出现了变化,部分大学生无法适应生活环境的变化而产生自闭、自卑等心理,想要与其他同学隔离开来,导致学生的交际出现问题。同时,高职大学生正是对爱情向往的时候,容易产生恋爱困惑,甚至有些学生在失恋后产生极端心理。另外,高职学生不仅面临着学业压力而且还面临着就业的压力,尤其是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高职大学生由于自身的学历水平不高,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严重影响了高职大学生的就业。高职大学生常见的交际问题、情感问题、学业问题以及就业问题需要高职院校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学会调节情绪。

三、高职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认识偏差。由于我国高职教育发展时间较晚,并且高职教育与普通高校有着一定的区别,很多高职大学生对高职教育都存在着很大的偏见,认为自己由于高考落榜而选择高职教育。这种思想给高职大学生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部分高职大学生由于高考不理想而一味放弃自己,自暴自弃,甚至存在着严重的自卑心理。高职大学生认识偏差导致学生存在着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2.学业压力。很多高职大学生认为高职教育并不能满足自身对学历的要求,希望通过更多的努力来获取高层次的学历。因此,很多高职大学生都选择了接本以取得本科学历。在这种情况下,高职大学生既要顾及自己的专业学习又要花费精力准备接本考试,导致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压力。部分高职大学生对自己的要求太高,一味强求自己一定要达到目的,进而增加了心理压力。

3.就业压力。在高校扩招政策下,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了严峻的社会问题。高职大学生在毕业之后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虽然,高职教育十分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当前很多用人单位都十分看重学生的学历水平以及学生在大学里的成就,根据学生的学历和学生的经历来筛选人才,这就使高职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处于劣势地位,就业压力较大。而且,由于高职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一味追求高工资、好名誉的工作,不想从基层做起,对工作要求过高,导致高职大学生就业困难。

4.家庭因素。家庭因素也会影响高职大学生的心理状态。高职教育不仅需要学生家庭承担学费,还需要学生家庭承担生活费。很多高职大学生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在课余时间兼职,但是面对其他学生攀比消费和过度消费,这些贫困大学生会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而且,贫困大学生兼职会影响与其他学生的交际,导致贫困大学生脱离群体,甚至被其他学生嫌弃。这些都会使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受到影响。

5.阅历不足。高职学生的社会阅历不足,缺乏生活技巧和适应能力,无法正确认识自身的角色,明确自己的定位,因而产生负面情绪。高职大学生不仅要告别高中生活,进入大学生活,而且要具备长远的眼光,着眼于未来的生活。例如,高职大学生的专业选择会影响到学生的就业。同时,高职大学生的学校选择也会影响到大学生未来的发展。如果高职大学生对大学生活和未来生活没有规划,很容易出现迷茫和盲目的现象,在生活中逐渐迷失自我。

四、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问题

1.服务体系不完善。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完善的服务体系,但是现阶段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并不够完善。首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不够专业,很多教育人员都存在着身兼数职的现象,并不能将精力完全集中在心理健康教育上。例如,很多心理辅导教师担任着辅导员、学校管理工作等,严重影响了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其次,很多高职院校虽然能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开展咨询和教育活动,但是却缺乏专门的场所,学生只有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时候才能够接触到心理辅导,一般情况下,学生很难接触到专业的心理辅导。

2.教育形式单一。教育形式是當前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由于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种类繁多,需要心理辅导教师根据大学生的具体问题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当前,很多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只采取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开展心理咨询工作来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辅导。但是,心理健康教育课时数有限,只依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来确保学生心理健康十分困难,并且对心理学毫无概念的学生来说,抽象的心理学知识会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效率不高。

3.教育者认识不足。教育者的态度会影响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要求教育者加强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但是当前,我国很多高职院校的心理辅导教师认为大多数学生都没有心理问题,只有那些心理受到过严重创伤的学生才有心理问题,缺乏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正确认识,忽视了学生的细微心理变化。当学生的心理问题严重到一定程度时,教师的心理辅导已经起不到作用了,需要专业的心理辅导人员开展辅导。另外,很多高校的心理辅导人员只有在学校检查的时候才会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一味应付学校的检查,这样心理健康教育并不能够真正落实。

4.师资力量不足。师资力量会影响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当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严重不足。首先,高职院校缺乏专业的心理教师,很多高职院校的心理教师都是由辅导员担任,而辅导员虽然对学生有一定的了解,但是缺乏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心理辅导的专业性不强。同时,高职院校学生数量众多,单靠几个心理教师无法解决全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其次,很多高职院校缺乏对心理教师的培训,很多教师都是在初步了解心理教育方法之后就开始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这些教师虽然进行了岗前培训,但是接触的心理学知识较浅,无法满足学生心理辅导需求,导致心理健康教育效率不高。

五、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策略

1.培养大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意识。高职院校应积极培养大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意识。首先,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抗压能力,健全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为此,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应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团活动和文娱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时间,在活动中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意识。其次,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应引导学生对学习和生活进行规划,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和生活目标,避免学生在生活中感到迷茫,浪费时间,鼓励学生为了目标而奋斗。最后,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使学生敢于开展交际,避免孤独自闭的状态。为此,高校应积极组建社团,鼓励学生参加社团活动,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同时,高校还可以组织班级活动,开展社会实践,鼓励学生走出宿舍,开展人际交往。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高素质的专业教师,因此高职院校应加强心理辅导教师队伍建设。首先,高职院校应加强重视心理辅导教师的师资培训,增强心理辅导的专业性。为此,高职院校应严格执行教师持证上岗制度,保证心理辅导教师通过了我国的心理咨询职业鉴定并具有国家职业资格。其次,高职院校应加强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学术研究,鼓励心理健康教师深入研究心理健康教育,设置相关研究课题,积极开展心理健康学术交流活动,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术性。

3.完善保障体系。心理健康教育需要高职院校积极完善保障体系,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正常开展。为此,高职院校应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力度,预算心理健康教育经费,并设置专项资金,支持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高职院校应考虑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费用、设备置办费用、教师培训费用、专家咨询费用等各方面的费用,确保心理健康教育拥有充足的资金支持。同时,高职院校应不断改进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丰富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方法,积极运用案例教学法、行为训练法等新型教学方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另外,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应拓宽心理咨询的途径,积极鼓励学生采用电话咨询、书信咨询、团体咨询和个体咨询等方式进行心理咨询,完善心理咨询服务。

4.构建心理健康保健网络。当前,高职心理辅导教师的数量有限,并且很多心理辅导教师都是兼职的,难以满足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求。针对这种情况,高职院校应积极培养学生骨干,使骨干学生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对学生予以帮助,对于心理问题比较严重的学生,学生骨干可以将这些学生推荐给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同时,高职院校应加强辅导员的心理教育,使辅导员协助心理辅导教师的工作,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帮助。最后,高职院校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状况开设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

5.完善个别辅导与团体辅导。个别辅导与团体辅导是心理辅导的重要途径。个别辅导能够系统地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采取针对性手段帮助学生解决困难。而团体辅导指对特定的一类人进行辅导,团体辅导成员之间具有相似性,对相同问题的学生开展团体辅导能够省时省力,提高辅导效率。因此,高职院校心理健康辅导应积极完善个别辅导与团体辅导,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分类,对某一类问题开展团体辅导。而对于个别的、极为特殊的心理问题,应采取个别辅导,增强心理辅导的针对性。

参考文献:

[1]王艳红,郑兆领.《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考核改革与创新的研究——以仰恩大学教学实践为例[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3).

[2]安哲锋,张鹏.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数据分析及反馈体系构建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6,(09).

[3]刘慧敏,颜吾芟,赵武.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价值[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9).

[4]许素梅,孙福兵.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初探——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1).

[5]梁灿兴.大学生信息素养与心理调适的关系初探——一个来源于实践的“本土”特色问题[J].图书馆界,2010,(01).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杀成因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