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荞茶乙醇提取物总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2017-04-20 17:11清源
农业与技术 2016年24期
关键词:总黄酮总酚抗氧化

摘 要:采用乙醇浸提法提取不同类型苦荞茶中抗氧化物质,测定其中总酚和黄酮类物质含量,并通过体外抗氧化评价方法研究其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苦荞茶的乙醇提取物均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并且与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有相关性,苦荞茶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是总多酚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造粒苦荞茶总酚、总黄酮含量均高于全麦苦荞茶,约是全麦苦荞茶的2倍;同一类型苦荞茶乙醇提取物,总黄酮含量约是总酚含量的5倍;ZL-4总酚含量最高,ZL-3总黄酮含量最高。对于苦荞茶总抗氧化活性,造粒苦荞茶均高于全麦苦荞茶,约是全麦苦荞茶的2倍,ZL-3抗氧化活性最高,其次是ZL-4。

关键词:苦荞茶 ;乙醇提取物 ;总酚; 总黄酮; 抗氧化

中图分类号:S51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233031

苦荞又名鞑靼荞麦(Fagopyrum tataricum (L.) Gaertn),在我国西南、中南、华北等省区均有分布。其中,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川滇交界处的凉山彝族自治州,是苦荞麦种植的最佳生态和集中产区。目前,在凉山州本地,以苦荞为原料从事苦荞系列食品加工生产的企业众多,产品形式以苦荞茶等最多也最为常见,而产品宣传着力点均涉及其抗氧化性能,有着主导市场消费的重要作用。但是,就现行加工技术的不同,此类制品中是否承继了苦荞麦原有的抗氧化活性,却一直没有受到关注。因此,开展苦荞茶抗氧化活性研究,对于产品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芦丁标准品(A0103-20mg,纯度≥98%UV,批号:MUST-14082710);槲皮素标准品(A0083-20mg纯度≥98%UV,批号:MUST-14082610);没食子酸标准品,成都科龙化工试剂厂;Folin-Ciocalteu试剂;95%乙醇、氢氧化钠、亚硝酸钠、硝酸铝、碳酸钠等均为分析纯。各苦荞茶样品均为市售。

1.2 试验设备

SHA-C 水浴恒温振荡器,津达公司;722型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菁华科技仪器有限公司;抽滤装置,津腾公司;KQ5200DE型数控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JD400-3电子分析天平,ESJ210-4B电子天平,沈阳龙腾电子有限公司。

1.3 方法

1.3.1 总酚含量的测定

以没食子酸为标样,采用 Folin-Ciocalteu 方法测定[1],标准曲线如图1。

1.3.2 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以芦丁为标样,采用NaNO2-Al(NO3)3方法测定[2,3],标准曲线如图2。

1.3.3 待测溶液制備

准确称取苦荞茶样品试样2.000g(设3次重复),直接置于150mL具塞三角瓶中,加入80%乙醇60mL,70℃恒温水浴条件下,浸提时间4h,趁热抽滤,滤液定容至50mL,稀释50倍后待测。

1.3.4 待测溶液的测定

苦荞茶样品经提取后,待测滤液经可见分光光度法分析,结果按照1.3.1~1.3.2中回归方程式,分别计算样品中总酚、总黄酮的含量。

1.3.5 总抗氧化能力的测定

机体中有许多抗氧化物质,能使Fe3+还原成Fe2+,后者可与菲啉类物质形成稳固的络和物,利用比色的方法,通过光吸收值的变化来确定抗氧化物质的总抗氧化能力,光吸收值变化越大总抗氧化能力越强[4,5]。依照总抗氧化能力测定的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抗氧化能力单位定义为: 在 37℃下,每分钟每毫升测定液使反应体系吸光度增加 0.01 为一个总抗氧化能力单位。

2 结果与分析

2.1 苦荞茶乙醇提取物总酚含量

酚酸类化合物是天然的抗氧化物质,常与黄酮类物质一起组成一个抗氧化体系,协同发挥抗氧化作用[6-8]。因此,有必要对苦荞茶中酚酸类含量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与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

根据表3多重比较结果可知,QM-2、QM-8分别与QM-3、QM-10、QM-4、QM-7 有极显著差异,QM-3与QM-10、QM-4、QM-7 有极显著差异;QM-2、QM-8分别与QM-6有显著性差异,QM-3与QM-6有显著性差异,其余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其中,QM-2含量最高,平均为2.717mg/g;QM-7含量最低,平均为1.352mg/g。

ZL-4与ZL-5、ZL-9、ZL-7、ZL-1、ZL-6均有极显著差异,ZL-3与ZL-9、ZL-7、ZL-1、ZL-6有极显著差异,ZL-5与ZL-9、ZL-7、ZL-1、ZL-6有极显著差异,ZL-9、ZL-10分别与ZL-7、ZL-1、ZL-6有极显著差异;ZL-4、ZL-3、ZL-5、ZL-10、ZL-9分别与ZL-8有显著性差异,ZL-3与ZL-5有显著性差异,ZL-2与ZL-6有显著性差异,其余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其中,ZL-4含量最高,平均为4.764mg/g;ZL-6含量最低,平均为3.201mg/g。

2.2 苦荞茶乙醇提取物总黄酮含量

黄酮类化合物是苦荞多酚最主要的成分,是苦荞中最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因此,研究苦荞茶中黄酮类物质的含量,是进一步探明产品功能的物质基础[9-11]。

根据表4多重比较结果可知,QM-2、QM-5、QM-8分别与QM-3、QM-10、QM-7 有极显著差异,QM-3与QM-10、QM-7 有极显著差异,QM-10与QM-7 有极显著差异,QM-1、QM-9分别与QM-7 有极显著差异;QM-2与QM-8、QM-6有显著性差异,QM-5与QM-6有显著性差异,QM-8与QM-3、QM-10、QM-6、QM-7有显著性差异,QM-3与QM-6有显著性差异,QM-1、QM-9分别与QM-10、QM-6有显著性差异,QM-10与QM-6有显著性差异,其余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其中,QM-2含量最高,平均为12.941mg/g;QM-7含量最低,平均为3.390mg/g。

ZL-3与ZL-10、ZL-4、ZL-2、ZL-9、ZL-7、ZL-6有极显著差异,ZL-10与ZL-4、ZL-2、ZL-9、ZL-7、ZL-6有极显著差异,ZL-4与ZL-2、ZL-9、ZL-7、ZL-6有极显著差异,ZL-2与ZL-9、ZL-7、ZL-6有极显著差异,ZL-5与ZL-7、ZL-6有极显著差异,ZL-9与ZL-7、ZL-6有极显著差异;ZL-3、ZL-10、ZL-4、ZL-2、ZL-5、ZL-9与ZL-8分别有显著性差异,ZL-1、ZL-8分别与ZL-7、ZL-6有显著性差异,其余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其中,ZL-3含量最高,平均为31.738mg/g;ZL-6含量最低,平均为12.463mg/g。

2.3 苦荞茶乙醇提取物总抗氧化活性变化

2.3.1 苦荞茶乙醇提取物总抗氧化能力比较

根据表5多重比较结果可知,QM-2与QM-5、QM-9、QM-10有极显著差异,QM-8与QM-9、QM-10有极显著差异,QM-9与QM-10有极显著差异;QM-2与QM-8、QM-3有显著性差异,QM-8与QM-5、QM-3有显著性差异,QM-5与QM-3、QM-9、QM-10有显著性差异,QM-3与QM-9、QM-10有显著性差异,其余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其中,QM-2抗氧化活性最高,平均为9.735U/mg;QM-7含量最低,平均为7.025U/mg。

ZL-3与ZL-10、ZL-4、ZL-2、ZL-9、ZL-7、ZL-1、ZL-5有极显著差异,ZL-10与ZL-9、ZL-5、ZL-7、ZL-1、ZL-2有极显著差异,ZL-4与ZL-10、ZL-9、ZL-5、ZL-7、ZL-1、ZL-2有极显著差异,ZL-9与ZL-5、ZL-7、ZL-1、ZL-2有极显著差异,ZL-5与ZL-7、ZL-1、ZL-2有极显著差异,ZL-7与ZL-1、ZL-2有极显著差异,ZL-1与ZL-2有极显著性差异。其中,ZL-3抗氧化活性最高,平均为18.863U/mg;ZL-6含量最低,平均为10.917U/mg。

对于苦荞茶总抗氧化活性,造粒苦荞茶均高于全麦苦荞茶,约是全麦苦荞茶的2倍。其中,ZL-3最高。

2.3.2 苦荞茶乙醇提取物中酚类化合物与抗氧化能力

由表3、表4可知,不同类型苦荞茶乙醇提取物,造粒苦蕎茶总酚、总黄酮含量均高于全麦苦荞茶,约是全麦苦荞茶的2倍。其中,ZL-4总酚含量最高,ZL-3总黄酮含量最高。同一类型苦荞茶乙醇提取物,总黄酮含量是总酚含量的5倍左右。

以总酚含量为横坐标,抗氧化活性为纵坐标作图,结果见图3。总酚含量与抗氧化活性之间呈线性关系相关性。其中,造粒苦荞茶总酚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的相关系数达0.7742(P<0.01),全麦苦荞茶总酚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的相关系数达 0.6616(P<0.05),表明苦荞茶中总酚类物质是其抗氧化活性物质。

以总黄酮含量为横坐标,抗氧化活性为纵坐标作图,结果见图4。总酚含量与抗氧化活性之间呈线性关系相关性。其中,造粒苦荞茶总酚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的相关系数达0.7442(P<0.01),全麦苦荞茶总酚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的相关系数达 0.7696(P<0.01),表明苦荞茶中总黄酮类物质也是其抗氧化活性物质。

3 讨论

苦荞茶的乙醇提取物均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并且与茶提取物中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有相关性,苦荞茶乙醇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是总多酚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苦荞茶乙醇提取物,造粒苦荞茶总酚、总黄酮含量均高于全麦苦荞茶,约是全麦苦荞茶的2倍。其中,ZL-4总酚含量最高,ZL-3总黄酮含量最高。同一类型苦荞茶乙醇提取物,总黄酮含量是总酚含量的5倍左右。对于苦荞茶总抗氧化活性,造粒苦荞茶均高于全麦苦荞茶,约是全麦苦荞茶的2倍。其中,ZL-3平均值为18.863U/mg最高,其次是ZL-4为17.894U/mg。

参考文献

[1]乌兰格日乐,白海泉,翁慧.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研究进展[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3):277-280.

[2]旷春桃,李湘洲,汪玉霞,刘慎,吴斌.大叶冬青叶中总黄酮测定方法和提取工艺研究[J].食品科学,2009,30(6):49-51.

[3]薛晓丽.荷叶总黄酮的提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2):5500-5501,5503.

[4]张滨,栗登权,曾丹,等.响应面法提取沙棘抗氧化成分工艺优化[J].食品工业,2013(5):75-79.

[5]李慕春,张静,阿依古丽.新疆奶花芸豆不同处理的抗氧化活性研究[J].农产品加工(创新版),2010,(4):35-38,80.

[6]谭榀新,叶涛,刘湘新,等.植物提取物抗氧化成分及机理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10,31(15):288-292.

[7]杨岚,李华峰,刁海鹏,等.蒲公英花中总酚酸和总黄酮含量测定及其抗氧化性能研究[J].食品科学,2011(17).

作者简介:清源(1983-),女,河北张家口人,博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食品相关研究。

猜你喜欢
总黄酮总酚抗氧化
凌云白毫总酚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
6000倍抗氧化能力,“完爆”维C!昶科将天然虾青素研发到极致
不同提取方法对骨碎补中总黄酮含量的影响比较
丹参弥罗松酚的提取及总酚含量测定
猪皮胶原蛋白抗氧化肽的分离纯化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乳清低聚肽的制备及其抗氧化活性
绿茶抗氧化肽的分离纯化与抗氧化活性研究
软枣猕猴桃总酚的可见-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无损检测
正交试验优化微波提取厚朴皮总酚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