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祖荣
【摘要】在高中美术欣赏课中,教师应设计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认识和欣赏抽象美术作品的能力。 学生在欣赏这些抽象美术作品时,总是以像与不像来评判,或者说看不懂,难以理解和接受。故而抽象美术一直是高中美术教学的难点,是学生最感莫名其妙,又最需要解惑的问题,也是大家争议较大的课程内容。
【关键词】抽象艺术;艺术观念;美术教学
一、审美观念的转变
要了解和认识抽象美术,首先就应转变审美观念。因为作为现代艺术中的抽象画和西方的传统艺术相比较,其在观念上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主要表现在:(l)艺术家从以前的表现客观现实世界走向主观精神;(2)放弃了传统的统一的美的标准;(3)传统的艺术十分注重艺术的认识和教育功能,而现代艺术强调艺术的审美功能;(4)现代艺术的价值在于发现和创造,而不是继承传统的内容和技巧。抽象艺术是艺术家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在艺术表现手段、艺术语言等各个领域中探索和创造的结果。它是以纯抽象的语言表现精神及形式意味的美术,而这种纯抽象的美术对于高中生来说往往难以理解和接受,因为传统的艺术观念再加上长久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学生在欣赏抽象美术作品时,仍然用是否同客观对象相似及作品是否优美为标准加以判断,所以会有疑惑不解之感。对于抽象美术作品,学生要了解传统艺术与现代抽象艺术在创作观念上的转变,使自己在欣赏这些抽象美术作品时也转变自己固有的传统审美观,站在现代艺术的立场和标准上来看抽象的艺术,以全面认识和理解抽象美术。
二、在高中开展课外美术活动的必要性与具体措施
作为补充,课外美术活动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对于活跃学校生活,开阔学生眼界,增长知识,提高美术学习兴趣,进行美育和思想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课外美术小组活动在于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爱好,增长知识,提高实用技能,为今后培养人才起着积极的作用。这就要求负责课外美术小组活动的老师加强领导,做好组织工作,要把它看成是美术教学的一部分,认真辅导。使小组活动开展的生动活泼,与欣赏课相辅相成。
在实践教学中,高中的课外美术活动在学习中应从实际出发,以实用锻炼为主。比如学校每班都有黑板报,校园内有墙报,它们在宣传中的重要作用向来不容忽视,是一种比较喜闻乐见的群众性宣传工具。直接运用到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欣赏教学中学生是主体
在美术作品中呈现出来的认识感受是不同的。教师做学生的引导、保护,让学生始终保持一个良好的学习心境,尊重、鼓励他们探寻艺术的魅力。
在《走进意象艺术》中欣赏凡高作品《星月夜》时,学生不知从何角度欣赏,“怎么也不像有星星、月亮的夜晚,只有一种眩目、狂乱的感觉。”我首先肯定学生的感觉,并从学生的感觉引导。为什么乱?那是线条、色彩、构图、造型等语言构建。并欣赏凡高在不同时期的作品,让学生学习兴趣大增,帮助他们理解。
教学的目的是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教师应在欣赏教学中,尽量让更多的学生走出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参与集体的艺术活动。学生在参与艺术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审美的愉悦。艺术欣赏也是个性培养的环节。欣赏过程中我们在尊重学生发展个性的同时,也应让学生从中学到多一些的美术基础知识,以免让这个过程如水过鸭背,一晃而过。
四、发挥小组合作力量,全面提升审美能力
有时候,对于美术欣赏而言,给我们的感觉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并不等于说美术欣赏只是凭着感觉走,而是指它不象其他学科那么具体形象,如数学教学会明确地说出1+1=2,而美术欣赏表达起来确有些含糊,或者称之为含蓄。在现代的课堂教学中,“合作课堂”在教学中起到极大的作用,美术欣赏也不例外,我们不但要重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还要重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传统的教学方式在美术欣赏教学中大多是看看课本或挂图,這确实很难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久而久之,学生对美术欣赏课就会有一种反感的情绪,从而导致课堂效率的低下。笔者在教学中经常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在老师的带领下,利用每年县里举行的画展,让学生去参观和拓展自己的视野,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每学期在学校让学生自己组织一次画展,以小组成果的形式进行展出,并且要求各小组在自己作品下面进行自我评价,老师同样也给每一幅作品给予肯定和赞赏。适当运用先进的教学设备,让学生在多媒体教学中体验艺术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并且分小组进行讨论,写出讨论结果,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生对艺术的向往。每学期还组织学生一次野外写生,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感慨大自然的无限魅力,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五、科学地运用现代多媒体课件
高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模式不应当走向单一,而应当立足于多元化,这是我们的教育在这个多媒体的高科技时代的一条必经之路。课件在展示欣赏图片时,首先,要注意所选用的图片,画面要清晰、层次要分明、色彩感要强。有可能的话最好编制成可以局部放大,便于细节部分的分析。其次,绘画步骤图可以把整个绘画过程高度概括为几个关键性的画面展示,要注意结构上的先简后繁的条理性和色彩上的先淡后浓的层次性。在美术课件制作中,为拓展学生的想象与联想的空间,深化作品的主题,可精心挑选适当的音乐作背景,做到视听结合情景交融。
六、充分利用资源,创新教学模式
在教学模式上,教师要大胆创新,不能把教室作为唯一的教学地点,可以将课堂搬到计算机网络教室,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利用计算机技术和国际互联网资源主动地收集、筛选、分析、整理视觉图像和相关背景资料;还可以组织学生利用美术馆、博物馆、当地的艺术作坊等民间特色的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开展参观、调查、考察等活动,丰富教学的方式,这种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的方式影响了学习结果,单纯的行为参与方式并不能促进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发展,只有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参与为核心的学习方式,才能进一步增强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主动地发现生活中的美,引导学生学习必要的美术知识,掌握必要的美术欣赏方法,开阔视野,启迪智慧,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以上是我在高中美术鉴赏教育中提出的一些看法。目的是让“美术世界”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相沟通,从而使学生在真正意义上获得对他们终身发展有益的美术鉴赏能力,从而达到人格的完善。让我们携手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素质而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