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大学生职业认同量表设计研究

2017-04-20 16:54张雪刘雷温馨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14期
关键词:在校大学生职业认同

张雪+刘雷+温馨

摘要:职业认同是在校大学生学习动机和就业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设计了大学生职业认同的测量量表。量表由“职业动力感”、“外部影响因素”、“职业获益感”三个维度16个条目组成,经检验该量表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应用该量表调查了沈阳某高校管理类专业的大学生职业认同情况,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关键词:职业认同;在校大学生;量表设计;量表应用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4-0027-02

本文研究如何准确把握在校大学生职业认同的程度,以及影响在校大学生职业认同的因素。首先编制了大学生职业认同测量的量表并进行了量表检验,基于该量表调查了沈阳某高校在校管理类专业大学生的职业认同状况,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

一、量表编制

职业认同是由自我同一性概念发展而来的,Erikson认为在同一性形成过程中,一个人逐渐认识到自己的基本特征和在社会上的位置和角色,而对自己在职业世界中将要扮演的角色进行澄清是青少年同一性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部分。Holland将职业认同看作是个体对自己的职业兴趣、天赋和目标等方面认识的稳定和清晰程度,强调了职业认同的结果性;Meijers则认为个体将自己的兴趣、能力和价值观与可接受的职业目标联系在一起,职业认同会随着不断的社会学习过程而发生改变,强调了职业认同的过程性。

职业认同的量表编制,国内主要针对教师和医护人员展开研究,对于在校大学生的职业认同量表研究较少。本研究邀请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高校教师和沈阳某高校在校本科学生22名以一对一的方式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初步确定了大学生职业认同的三个维度:职业动力感、外部影响因素、职业获益感,并确定每个维度由4—7个条目构成,每个条目要求填写者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形式,“完全不符合”计1分,“比较不符合”计2分,“不确定”计3分,“比较符合”计4分,“非常符合”计5分。第二阶段,将拟定量表在沈阳某高校管理类专业发放,收回236份问卷,剔除不完整问卷22份,回收有效问卷214份。从有效问卷的填写者来看,男性51人,女性161人;大一至大四年级分布分别是63人,35人,30人,86人;在读专业是高考填报第一志愿的66人,非第一志愿的148人。

(一)信度检验

信度检验是用来评估量表的可靠性与稳定性,采用≥0.70检验量表的内部一致性。量表总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66。职业动力感、外部影响因素、职业获益感这三个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均≥0.70见表1。

(二)结构效度检验

本量表各维度之间的相关以及维度与量表总分之间的相关如表2。

各维度间呈中等相关,说明维度之间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而各维度与总分的相关都达到了高相关且达到显著水平,说明各个维度较好地反映了问卷要测查的内容。以上结果表明本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三)探索性因素分析

在进行因素分析之前,先运用KMO样本适合性检验和巴特利特球形检验,对数据的适合性进行检验。根据KMO的检验标准,KMO的值越接近1越好,一般规定0.90以上为极好;0.80以上为较好;0.70以上为一般;0.60以上为较差;0.50以上为差;0.50以下为不可接受。从表3的数据可以知道,本研究的KMO值为0.843,同时巴特利特球形检验的近似卡方值为1943.199(自由度为276),显著性概率为0.000,小于0.01,说明数据相关阵不是单位阵,检验值显示该统计数据是适宜做因子分析的。

根据因素分析理论,项目的因素負荷值显示该项目与公共公因素的相关,项目在某个因素上的负荷值越大,说明该项目与此公共因素关系越明确,项目反映的信息就越多。若项目在某个因素上的负荷值很小,则表明该项目不能反映出该因素所代表的特质,也就是说该因素所反映的特质无法由此项目推知。在研究中一般将因素负荷值小于0.40的项目剔除。本文最初的量表是20个条目,删除因子负荷小于0.4的8个条目,形成了由16个条目组成的量表。问卷中所剩下的其他因子在相应题目上的载荷均大于0.50,如表4。

由表4可知,三个因子共解释了总方差的60.584%,项目的最高负荷为0.779,最低负荷为0.606。对3个因子的描述和命名如下,第一个因子共六个项目,该因子的特征值为8.347,经正交旋转之后的方差贡献率为34.777,命名为“职业获益感”。第二个因子共四个项目,该因子的特征值为1.895,经正交旋转后的方差贡献率为7.895,命名为“外部影响因素”。第三个因子共6个项目,该因子的特征值为4.299,经正交旋转后的方差贡献率为17.912,命名为“职业动力感”。

大学生职业认同是由“职业动力感”、“外部影响因素”、“职业获益感”三个因素构成的多维度结构,以此编制的《大学生职业认同量表》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参考文献:

[1]Erikson,E.H.Identity:Youth and Crisis[M].New York:WW Norton & Company.1994.

[2]Meijers,F..The development of a career identity[J].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the Advancement of Counselling,1998,20(20):191-207.

[3]唐进.大学英语教师职业认同量表编制[J].外语界,2013,(04):63-72.

(School of management,Shen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henyang,Liaoning 110870,China)

Abstract:Vocational Identity i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factor of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employment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This paper designs College Students' Professional Identity Scale.The scale consists of 16 items of "professional motivation","external influence factor" and "professional benefit feeling",which has good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Key words:vocational identity;college student;scale design

猜你喜欢
在校大学生职业认同
在校大学生创业财务管理技能提升研究
在校大学生暴力犯罪心理预防机制的构建
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提升的策略研究
大学英语教师职业认同实证研究回顾2010—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