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
我人生中有三件幸福的事:有人爱,有事做,有期待。我不知道大家在上学的时候有没有养成读书的好习惯,我这里说的读书不仅仅是指学习专业知识,更是指读天下之书,读各种各样能够开启智慧、启发理想、燃烧激情的书。我能走到今天,并不是因为我的英语水平有多高,也不是因为我在大学的学习成绩有多好,而是因为我在五年的本科生活中,读了近800本书。从大学毕业到今天,我大概又读了两三千本书。现在我还是以每年60本左右的速度在读书。
对一本好书的期待常常让我觉得幸福。每次出差我都会带上一堆书,虽然实际上根本没有时间看,基本上只是背来背去。朋友嘲笑我带书不看的愚蠢,我自己想想也觉得好笑,但下次出差还是接着带,好像没书在身边,灵魂就没了安全感。生活中有许多东西值得牵挂,我就满足于自己对书的牵念,并乐此不疲。
人的进步是一辈子的事情。在北大上学是我人生的一个新的开始,有很多事情特别让我感动。比如,我很有幸见过朱光潜教授,在他生命的最后一段日子里,我们班的同学每天轮流推着轮椅在校园里陪他散步。每当我推着轮椅的时候,心中就充满了对朱光潜教授的崇拜,一种神圣感油然而生。我在大学看得最多的就是美学书。他写了一本《西方美学史》,是我进大学以后读的第二本书。
为什么是第二本呢?因为第一本是这样来的。我第一次走进宿舍时,有个同学已经在里面了。他当时正躺在床上看一本书,《第三帝国的兴亡》。我就问他:“在大学还要读这种书?”他把书从眼睛上拿开,看了我一眼,没理我,继续读他的书。这一眼一直留在我心里。那时我才知道,进大学不仅仅是来学专业知识的,还要读大量其他类别的书。所以,我在大学读的第一本书就是《第三帝国的兴亡》,而且读了三遍。后来我去找这个同学,说:“咱们聊聊《第三帝国的兴亡》吧。”他说:“我已经忘了。”
我进大学以前连《红楼梦》都没有读过,所以看到同学们一本一本书在读,我就拼命地追赶。最后用了五年时间读了近800本书,虽然依然没有赶超我那些同学。我的班长王强就是一个书癖,那时他每次买书我都跟着去。当时北大给我们每个月发20多块钱的生活费,王强总是把生活费一分为二,一半用来买书,一半用来买饭菜票。买书的钱绝不用来买饭票。
一个人如果希望自己获得成功或者活得充实,需要养成良好的习惯。重復成习惯,习惯成自然,自然成个性,个性成命运。我们的个性并非都是天生的,许多时候,我们的行为方式、思维习惯、应急反应都是基于过去养成的习惯。所以,很多时候决定命运的是我们面对事情的态度,而非事情本身。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把握住有限的生命,我们才能度过有意义的人生。
《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中信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