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的超声造影特征表现及诊断

2017-04-19 17:37陈宏建
今日健康 2016年8期
关键词:超声造影诊断乳腺癌

陈宏建

【摘 要】 目的:探究超声造影诊断乳腺癌的声像图表现特征及诊断的准确性分析。方法:选择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26例经超声造影诊断且行乳腺癌切除术治疗患者,根据病理类型的不同分为浸润组和非浸润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超声造影特征表现及差异比较。结果:两组患者超声造影声像图信号造影模式及造影剂分布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超声造影的增强范围、增强强度、穿支血管和灌注缺损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不同肿瘤大小乳腺癌的超声造影具有特异性特征表现,增强强度与浸润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可作为评判患者肿瘤分型、组织学分级参考依据,提高乳腺癌的超声造影诊断确诊率。

【关键词】 乳腺癌 超声造影 声像图 表现特征 诊断

乳腺癌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多发生于生育期妇女,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乳腺癌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发病人群也趋于年轻化发展[1]。目前,在乳腺癌的早期确诊率不高,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阶段,给临床治疗带来较大的难度[2]。临床有研究指出,超声造影诊断科可直观体现患者乳腺癌病灶位置、大小,可根据声像图特征分析病灶分型及分级,特异性和敏感度高,有效提高临床早期确诊率[3]。本位为探究超声造影在不同病理类型乳腺癌诊断中特征表现,在参考国内外大量临床研究的基础上,选择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收治的26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择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26例经超声造影诊断且行乳腺癌切除术治疗患者,均为女性患者,患者年龄35-66岁,平均年龄(51.90±7.54)岁。根据病理类型的不同将26例患者分为浸润组和非浸润组,13例浸润性导管癌标记为浸润组,13例非浸润性导管癌患者标记为非浸润组。

1.2 方法

所有患者经超声诊断后给予超声造影诊断,超声造影诊断常规操作:超声造影所有检测均采用飞利浦IU Elite超声诊断仪,选择Sono Vue作为超声造影剂,造影探头频率9.0Hz,线阵探头频率15hz。患者取平卧位,使胸部充分暴露,用普通探头对两侧乳腺进行二维超声成像,初步判断患者病灶大小、位置、边界及轮廓,用彩色多普勒成像观察病灶血流信号并进行两侧对比。选择血管最为丰富的病灶切面,进行超声造影检查,静脉注射2.4ml造影剂和5ml0.09%生理盐水,动态官差病灶内造影剂分布走向,动态采集造影图像[4]。

1.3 统计学处理

采集两组患者超声造影特征表现等相关指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超声造影声像图信号增强范围、造影模式、造影剂分布、增强强度、穿支血管和灌注缺损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后用检验水准α=0.05进行分析。

2 结果

回顾性分析26例患者的超声造影诊断资料,比较两组患者超声造影特征表现,结果显示,乳腺癌患者超声造影造影范围多大于二维超声,信号多为高强度增强,造影剂不均匀分布,造影剂进入病灶成向心性分布,以速升速降特征为主要造影模式,部分患者存在有穿支血管和灌注缺损,不同类型乳腺癌患者的超声造影声像图特征存在差异,两组患者超声造影声像图信号造影模式及造影剂分布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超声造影的增强范围、增强强度、穿支血管和灌注缺损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3 讨论

超声造影与传统二维超声造影相比,扫描和图像显示范围更大,分辨率更高,可较好分析患者病灶周围组织浸润情况,通过造影剂分布及流向判断患者癌细胞的蔓延方向,直观反应患者乳腺癌分型及分期状态[5],这与本次课题研究成果相一致。本次课题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超声造影声像图信号造影模式及造影剂分布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超声造影的增强范围、增强强度、穿支血管和灌注缺损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肿瘤内有丰富分生长血管,是肿瘤生长转移的重要营养支持,超声造影可通过注射造影剂观察肿瘤内血管分支及走向祥泰,为病灶循环灌注研究提供依据[6]。在肿瘤早期,癌细胞浸润周围组织引起间质反应导致边缘模糊,血管周围组织形态学变化难以察觉,在二维超声诊断中往往需要借助其他诊断工具,超声造影则可通过扩大造影范围、增强强度、穿支血管及灌注缺损等进行综合判断,肿瘤内血管越丰富且造影模式速升速降,则提示肿瘤的组织学分级越高,病灶的乳腺癌超声造影特征越明显则提示分期越晚,为患者手术治疗的方案制定提供影像学依据。

综上所述,不同病理类型乳腺癌的超声造影具有特异性特征表现,增强强度与浸润程度呈正相关关系,从侧面佐证了肿瘤病理分型对肿瘤分期的影响,可作为评判患者肿瘤分型、组织学分级参考依据,提高乳腺癌的超声造影诊断确诊率,操作简单、方面,检查结果直观,值得在临床乳腺癌诊断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小燕,康利克,蓝春勇. 乳腺恶性肿块超声造影特征表现及诊断[J].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2,1(8):705-708.

[2]王小燕,蓝春勇,韦海明乳腺纤维腺瘤超声造影特征表现及诊断[J].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3,1(4):316-320.

[3]冷晓玲,黄国福,马富成. 乳腺癌不同病灶大小、病理类型及组织学分级的超声造影差异[J].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5,2(8):561-565.

[4]马媛媛,牟洋,杨晓婧,娜迪热·铁列吾汗. 乳腺恶性肿块超声造影增强特征表现与组织病理对照分析[J].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6,2(3):246-248.

[5]李利,刘淑萍,汪娜,姚克纯. 实时超声造影在乳腺病灶诊断中的应用[J]. 解放军医学杂志,2009,1(10):1231-123

[6]许立龙,赵博文,李世岩,唐海林,黎鹏,宋向阳,楼岑. 实时超声造影检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实验研究[J].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3,1(4):381-384.

猜你喜欢
超声造影诊断乳腺癌
绝经了,是否就离乳腺癌越来越远呢?
乳腺癌是吃出来的吗
胸大更容易得乳腺癌吗
超声造影与常规超声引导浅表淋巴结穿刺活检的对比研究
乳腺良恶性肿块超声造影典型模式分析及临床价值评价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超声腔内造影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