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艳琴
【摘 要】 目的:探讨常规护理与个体化延续护理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血压控制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诊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2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与观察组(6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个体化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控制情况和生存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生存质量量表(各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延续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生存质量改善效果显著,是一种先进有效的护理方式。
【关键词】 高血压 个体化延续护理 生存质量
高血压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慢性心血管疾病,血压升高是其主要临床表现,同时伴有剧烈头痛、眩晕、心悸等症状,长期高血压可引起冠心病、脑卒中和肾功能衰竭等,是影响老年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1]。但由于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下降,多合并有其他慢性疾病,加上疾病健康知识匮乏,血压监测执行力差,常无法达到控制血压的目的。因此,在患者治疗过程中给予合理有效的护理方法至关重要。有研究表明[2],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控制患者血压和改善生存质量方面作用显著,据此本研究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个体化延续护理的干预方式进行分析,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从本院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0月老年高血压患者121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高血压的诊断标准,舒张压(DBP)≥90mmHg或收缩压(SBP)≥140mmHg。②年龄60~80岁之间。③有正常沟通能力,神志清醒。排除标准:①恶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②伴有脑、心、肾并发症。③合并严重肾功能不全和心力衰竭。将所选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临床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 依照日常护理规定,给予患者常规降压治疗,监督患者合理使用降压药,待其血压平稳后进行常规护理,了解患者血壓控制情况,并进行遵医用药、适当锻炼、合理饮食、定期复诊等健康宣教。出院后进行6个月的电话随访,每月1次,6个月后回院复诊。
1.2.2 观察组在实施常规护理基础上,根据患者具体病情情况,制定个体化延续护理方案。具体措施如下:①选取5名经验丰富的专科护士成立个体化延续护理小组,并对其进行培训,包括高血压健康教育内容和方法、个体化延续护理理念及随访规范和方法等。②填写健康资料评估表,依据患者24h动态血压值和个人病症状况,结合专业护理知识与患者共同制定个体化健康教育方法。③针对患者不同情况指导其合理饮食,少量多餐,进食低脂肪、低盐及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同时给予针对性心理疏导,并强调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④定期电话随访和家庭访视,电话随访内容:对患者个体化健康教育内容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解,如服药依从性、血压自测情况等,针对每位患者所存在的护理问题进行专业指导,时间为每2周1次;家庭访视内容:了解血压情况和用药情况,详细解答患者疑惑,访视每月进行1次,出院6个月后复诊,检测血压并填写生存质量表。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压控制情况(DBP、SBP)及干预后的生存质量量表(SF-36)评分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
生存质量量表(SF-36)包括生理职能、躯体疼痛、健康状况、社会功能、精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生理机能8个维度,36个条目,得分范围0~100分,得分越高说明生存质量越好。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用(±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控制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后血压值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SBP、DBP下降效果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详见表2。
2.2 两组患者干预后生存质量得分情况比较
由表3可知,观察组SF-36量表各维度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慢性病,同时也是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该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复发率,血压达标率较低,尤其是老年患者,其血压波动大,易产生体位性低血压和多种合并症。因此,除了合理用药对症治疗外,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控制血压、防治并发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研究指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出院后,仍继续进行有效监督和健康教育,可一定程度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且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使其坚持长期药物治疗,从而更好的对血压进行控制并提高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季晓平.老年高血压诊治进展[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4.555-559.
[2]刘秀云.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4, 5(16):360-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