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

2017-04-19 03:28杜庆国
魅力中国 2016年21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素质档案管理

摘 要:学生档案是对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以及实践等一系列活动的最真实记录,也是综合考评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参考。高校学习阶段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关键时期,做好这一时期的档案管理工作对学生的未来就业具有重要意义,这就需要高校结合自身实际,充分运用现代化管理思维和管理模式,不断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从而为学生提供健全服务。就目前高校学生档案管理现状来看,还存在有诸多缺陷,需要高校认真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应对措施。

关键字:高校 档案管理 问题 对策

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档案管理是重要构成部分,从实际工作来看,它具有严肃性、真实性、唯一性的特征,是对学生在校学习和成长的一种全过程记录,同时也是用人单位选拔人才的重要依据。做好档案管理工作,是现阶段高校学生管理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但是,结合实际工作来看,大多数高校在这一工作的落实上并不是很到位,档案管理水平较低,不利于学生的健全发展,本文就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1.高校学生档案管理的现状分析

1.1认知上的不到位,忽视了重要性

富裕高校学生的管理是一项复杂且繁琐的工作,涉及到學生在校学习的方方面面,包括心理教育方面、生活教育、思想素质教育方面等等,管理内容较为冗杂,而这些又是构成学生档案必不可少的要素,一旦在管理中出现失误或遗漏,就会给学生的未来就业造成不利影响。但是,就目前我国现状来看,大多数高校在制定管理计划时,并没有将档案管理作为重点来抓,没有清晰看到学生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为档案管理只是一项简单的工作,不必要花费过多精力和时间,久而久之就导致了档案管理在实际落实过程中所沉积的失误越来越多,严重制约了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也间接影响到对学生的高校管理,例如经常出现学生档案的丢失和损坏等现象。同时作为档案管理工作主体的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也亟待提升,在意识上缺少深层次认知,工作责任心较差。

1.2管理上的投入不够,管理手段过于落后

高校对学生档案管理重视度的不够,很大一方面原因是由于管理上的投入不够造成的,尤其是资金方面的投入,没有了资金做基础,相应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也就难以有效落实。很多高校由于资金不足,对学生的档案采取的是放任自流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不仅缺少系统性和协调性,而且科学性也难以保障,这样只会导致档案管理效率愈加低下,学生的档案没有一个独立的存放场所,保管条件也很差,即使再有效的管理手段也很难发挥作用。除此之外,高校生源的急剧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档案管理难度,档案管理所需的成本更高,高校在管理人员任职上也无暇考虑专业素质,这样管理手段选择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更为突出,自然也就难以确保管理水平的提升。

1.3档案内容单一化,管理思维过于局限

随着素质教育的广泛普及,高校学生教育工作也得到了整体上的改善,对于学生的教育更加关注学生的综合发展,而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评和了解最主要的还是以档案为主,这在侧面就需要高校在对学生进行教育和考核时,务必要做到全面性和科学性,将学生的各方面素质都真实记录在档案中。而当前大多高校的学生档案内容过于单一,模式化现象较为严重,很多内容都与社会用人需求不相一致,形成一种脱节现象,社会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考核不再局限于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方面,更多关注的是人才的敬业精神、团队协作意识、诚信度以及健全的人格等方面,但是,在档案内容记录中并不包含这些方面,这会给人才考核造成一定难度,很难全面得到学生各方面的真实信息。此外,管理人员的思维局限性也会直接影响到管理水平的提升,没有从长远考虑学生档案管理的现实意义,工作的中心只放在了档案的记录和保管上,忽视了学生的未来就业需要。

2.加强学生档案管理的措施

2.1提高重视度,强化档案管理职能

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档案管理是重要构成部分,对学生的未来就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这一点来说,就需要高校切实负起责任,对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有一个明确认知,并将其作为工作重点来抓。一方面需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培训,从意识上形成重视,有认真负责的态度,另一方面还要健全完善档案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以制度来带动管理规范性的提高,将学生档案管理的各项要点实施到位,不断提高档案管理职能,从档案的收集整理到检查核对、鉴别归档以及保管等整个过程都要认真负责,不能粗心大意,应付了事,这样就可以将管理意识和管理措施有机融合,从而促进档案管理水平的提升,为学生的未来就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2.2创新管理技术和手段,增大投入力度

在信息技术带动下,高校可以充分借助信息技术不断创新和完善档案管理方法和手段,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合理运用计算机技术、档案管理软件、扫描仪等现代化设备和技术,减少档案整理和核对中的误差,而且这样也可以为档案收集所涉及到的各部门提供及时有效的交流平台,在此基础上,高校也可以构建学生档案信息数据库,通过电子档案来避免传统管理模式的弊端,方便学生档案的查找和鉴别,与此同时,高校还要增加资金、人力方面的投入,安排专业的管理人员担任管理岗位,为设备和技术创新提供资金上的支持。

2.3档案内容的多样化,坚持市场导向原则

现阶段,社会用人单位更加关注学生的综合能力,这就需要高校在制定学生档案时坚持全面性原则,把握市场动向,将学生的道德素质、技能素质、理论水平等都纳入档案体系,使用人单位可以从档案直接了解到学生在校期间的各方面素质,同时这对学生的就业也可以提供有力支持,可以准确定位自身,不断完善自身综合素质,管理了人员也要以学生的未来发展作为出发点,切实为学生提供服务。

总结:

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工作关系着学生未来发展,针对于当前档案管理中出现的问题,需要高校立足于市场,创新管理思维和管理手段,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对策来提高档案管理效率和水平,满足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杨丽娜.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办公室业务,2016,(3):77-77.

[2]王豫飞.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之我见[J].时代教育,2015,(19):121 -121.

[3]仝夏蕾.高校学生档案管理的问题反思及对策探析[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6,(5):42 -44.

作者简介:

杜庆国(1980.08-),男,满族,本科学历,研究方向:档案管理。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素质档案管理
关于企业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的探讨
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学习百年党史”学习满意度与行为意向研究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教育部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新形势下档案管理工作创新探析
新农村建设形势下卫生院档案管理工作探讨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档案管理现代化中档案管理原理的运用分析
严惩诱骗高校学生参与传销的组织者
基于三元交互理论的高校学生创业风险控制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