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斌
【摘 要】 目的:探究不同阿片类镇痛药物治疗癌性疼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7月我院使用硫酸嗎啡缓释片、盐酸吗啡缓释片与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进行癌性疼痛治疗的患者各63例,分别设为A、B、C组,对比三组患者镇痛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三组患者疼痛缓解程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与C组(P<0.05)。结论:硫酸吗啡缓释片、盐酸吗啡缓释片与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对癌性疼痛患者均具有一定的镇痛效果,硫酸吗啡缓释片对胃肠道伤害较小,有消化道疾病史患者建议用硫酸吗啡缓释片。
【关键词】 盐酸吗啡缓释片 硫酸吗啡缓释片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
疼痛是癌症患者常见临床症状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WHO已将癌性疼痛治疗作为癌症综合防治规划的重点内容,并制定“癌痛三阶梯”治疗方案。阿片类药物属麻醉性镇痛药物,可抑制中枢神经,从而有效缓解疼痛[1]。临床上阿片类药物种类较多,为探究不同阿片类药物作用于癌性疼痛患者是否具有差异性,本研究对我院使用盐酸吗啡缓释片、硫酸吗啡缓释片与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现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7月我院使用硫酸吗啡缓释片、盐酸吗啡缓释片与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患者各63例,将其分别设为A组、B组与C组。A组男34例,女29例,年龄45-73岁,平均年龄(62.58±4.34)岁;癌症类型:肺癌17例,乳腺癌6例,胃癌21例,肝癌11例,胰腺癌5例,食管癌3例;B组男33例,女30例,年龄46-72岁,平均年龄(63.02±4.28)岁;癌症类型:肺癌16例,乳腺癌7例,胃癌19例,肝癌10例,胰腺癌6例,食管癌5例;C组男35例,女28例,年龄45-73岁,平均年龄(62.58±4.34)岁;癌症类型:肺癌15例,乳腺癌8例,胃癌18例,肝癌11例,胰腺癌7例,食管癌4例。纳入标准:①KPS>50分,预生存期>3个月;②无药物过敏史。排除标准:①近一个月内行放化疗等抗肿瘤治疗;②合并胃肠道重度疾病。三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A组患者给予硫酸吗啡缓释片(生产厂家:中国萌蒂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80062),口服,起始剂量为30㎎/次,2次/d。B组患者给予盐酸吗啡缓释片(生产厂家: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10930078),用法用量同A组。C组患者给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生产厂家:中国萌蒂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40319),口服,起始剂量10㎎/次,2次/d。根据患者疼痛缓解情况调整剂量。若患者治疗中出现爆发性疼痛,给予硫酸吗啡即释片。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三组患者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
镇痛效果采用数字疼痛分级法(NRS)[2]进行评定,分值为0(无痛)-10分(最痛),1-3分为轻微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9分为重度疼痛。根据患者治疗前后NRS情况判定患者患者疼痛缓解程度,完全缓解:完全不痛,疼痛数字分级为0;部分缓解:疼痛显著改善,睡眠较好,疼痛程度减少≥2分;轻度缓解:疼痛有所缓解,影响睡眠,疼痛程度减少<2分;无效:疼痛未减轻。疼痛改善度=(完全缓解例数+部分缓解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使用SPSS18.0统计学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以率“%”描述镇痛效果、不良反应等计数资料,使用χ2进行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镇痛效果
三组患者疼痛缓解度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1。
2.2 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A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C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癌性疼痛治疗包括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主要为手术、放疗、认知-行为训练、放松训练等,药物治疗临床应用较广泛且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阿片类药物可下行抑制大脑疼痛中枢,阻止痛感传入大脑,通过与体内阿片受体结合从而产生镇痛效果。吗啡通过作用于μ受体,可减少Ca2+内流、增加K+外流,从而发挥止痛作用。羟考酮缓释片作用更广泛,靶受体包括κ受体、μ受体和δ受体,有研究指出[3],羟考酮相比吗啡在临床应用上更具优势。
本研究数据显示,三组患者镇痛效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与C组。提示,三种药物均可有效改善癌痛患者疼痛症状,羟考酮无突出优势,与李湘辉[4]研究结果一致;硫酸吗啡缓释片对患者胃肠道伤害较小。总体而言3组患者不良反应症状较轻微,均可耐受,恶心呕吐患者经服用胃复安后缓解,便秘患者经开塞露或断肠处理后好转。
综上所述,硫酸吗啡缓释片、盐酸吗啡缓释片与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均可有效缓解患者癌性疼痛,硫酸吗啡缓释片胃肠道不良反应较低,因此有胃肠道疾病史患者建议使用硫酸吗啡缓释片,安全性更高。
参考文献
[1]侯晓峰.盐酸吗啡缓释片与硫酸吗啡缓释片对控制癌性疼痛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4,4(20):100-101+104.
[2]陈燕,顾蔚萍.癌症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M].第2版.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4.
[3]陈思现,李汶珊.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与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阿片未耐受患者中、重度癌痛的效果比较[J].广东医学,2016,47(S1):206-208.
[4]李湘辉,李翠兵,周晓峰.四种阿片类镇痛药用于癌性疼痛治疗的药物经济学评价[J].现代肿瘤医学,2013,21(1):169-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