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玲
摘要 现阶段,人们从以前对农产品数量的需求,逐渐向安全、优质、生态、高质量的农产品的需求转变,对“三品一标”农产品需求量逐年增加,积极开展“三品一标”农产品质量认证是应对农产品市场需求、满足农业生产目的、增加农业收入的重要途径。昭通市昭阳区到2015年12月累计通过“三品一标”认证81个,认证实物量47.999 2万t,但推广认证和获证后监督管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结合昭阳区实际分析问题成因,探讨“三品一标”农产品质量认证、监督管理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 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现状;问题;对策;云南昭通;昭阳区
中图分类号 F3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4-0270-02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近年来苏丹红、毒豇豆、三鹿奶粉、瘦肉精、农药中毒等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人们从以前对农产品数量的需求,逐渐向安全、优质、生态的农产品需求转变,并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指标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样的背景下,“三品一标”应运而生。“三品一标”是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统称,是政府主导的安全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农产品生产消费的主导产品。“三品一标”农产品质量认证主要目的是推行“标准化产生、投入品监管、关键点控制、安全性保障”的技术措施,从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包装标识等全过程实行生产监督,对产地环境实施连续的环境监测评价和环保措施,有效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积极培育“三品一标”农产品生产基地,开展 “三品一标”农产品质量认证,是适应市场需要、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1 “三品一标”认证现状
1.1 昭阳区农业生产概况
昭阳区位于云南省东北端,地处东经103°08′~103°56′,北纬27°07′~27°39′;冬季气温较低,夏季气候凉爽,干湿两季分明。全年无霜期220 d左右,年平均气温11.6 ℃,年均日照时数1 902 h,年均降水量736.5 mm;常年粮食和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0.6万hm2,其中粮食作物播种8.7万hm2、经济作物播种1.94万hm2,肉蛋奶总产量8.9万t;2015年全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数发展到55家,其中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7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34家。分别经营苹果、蔬菜、马铃薯、大蒜、生猪、牛干巴、火腿等优质农(畜)产品,其产品远销四川、广东、深圳、贵州、湖北、上海、香港、澳门,并出口至越南、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国家。
1.2 “三品一标”认证企业、认证产品及认证实物明显增长
2007年以前,昭阳区“三品一标”认证仅通过1.4万hm2无公害产地认定和3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07年9月至2015年12月,昭阳区围绕优势农产品、特色农产品大力建设无公害、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基地,培育昭阳区无公害、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积极组织符合条件的申报主体开展“三品一标”认证(登记)。到2015年12月底,昭阳区累计有91%的耕地通过了无公害产地认定,93%的规模化养殖场及养殖大户通过了无公害畜、禽产品产地认定:种植业无公害产地认定5.51万hm2,畜牧业无公害产地认定6 155 t,无公害渔业产地认定1.28万hm2;累计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企业22家、认证产品64个,其中:畜牧业认证11个产品、认证实物量3 704 t,种植业认证42个产品、认证实物产量31 370 t;无公害渔业产品认证11个,认证实物量188 t;累计通过绿色食品认证企业6家,认证产品10个,建设绿色食品生产基地2 888 hm2,认证实物量43 750 t;通过有机食品认证企业1家,认证原料基地2 067 hm2,认证产品6个,认证产品实物量980 t,产值1 150万元;成功申请登记“昭通苹果”地理标志农产品1个,登记面积1.43万hm2,登记产品实物量40万t。
1.3 逐步建立“三品一标”农产品质量认证奖励机制
为提升“三品一标”生产企业品牌形象、社会公信力和提高农产品质量,鼓励支持“三品一标”农产品健康稳步发展,昭通市人民政府表彰了2010年度昭阳区朝琼养殖场等6家“三品一标”先进工作单位,并对通过“三品一标”认证的企业进行奖励。累计到现在,昭阳区“三品一标”生产企业获省政府、市政府奖励85万元,昭阳区“三品一标”工作机构获市政府奖励37万元,有力推进“三品一标” 认证工作进程。
2 “三品一标”认证存在的问题
2.1 “三品一标”认证工作相对滞后
自2002年以来,云南省大力推进“三品一标”认证工作,昭阳区2007年以前只通过了3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累计到2015年12月底也只有82个农产品通过“三品一标”认证。昭阳区是云南农业生产大县(区),而“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占全省认证数、认证实物量及全区农作物生产面积和总产量百分比偏低,农业标准化生产推广缓慢,“三品一标”认证工作相对滞后[1]。
2.2 生產基地建设标准化、规模化及组织化程度较低
2.2.1 区域内制定、修订农产品生产地方标准较少,阻碍标准化生产快速推广。地方标准是规范本地农产品生产行为,从基地环境选择、栽培管理到施肥、用药、采收等都建立一套严格的规范程序,提高种植科技含量和质量,促进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和经验较快地得到推广应用。昭阳区到现目前只制订《苹果生产质量标准》和《马铃薯生产质量标准》,农产品生产基本处于无标生产状态,农产品生产主体缺少适合昭阳区实际的参照生产标准,农业标准化生产推广缓慢。
2.2.2 运营模式管理较为松散,投入品使用随意性大。“三品一标”农产品生产标准化贯穿于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如品种选择、投入品使用、田间管理、采收、包装、储运等,可现在认证主体的生产多采用“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等模式运营,管理较为松散,生产过程的记录、投入品使用的监管等工作很难开展,肥料、农药、兽药使用比较随意、生产记录规范程度较差,生产标准执行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规范化生产程度低[2]。
2.3 涉农企业规模较小,缺乏“三品一标”品牌培育意识
昭阳区涉农企业多数起步晚、规模较小、实力弱、产业化水平不高、产品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力差,在创业闯市场中,单打独斗、各自为阵,缺乏“合作经营、联合经营、共同发展”的经营理念,同时受小农经济思想影响,经营者没有树立正确的生产、消费品牌观,培育品牌意识观念淡薄,在生产、销售中不注重品牌宣传,有部分企业报着“为认证获奖金而认证,为认证拿证书而认证”的思想,认证后企业品牌影响力、知名度得不到提升,产生的经济效益不大。
2.4 产业资金投入不足,制约“三品一标”认证速度
昭阳区大部分涉农企业规模小、引进外资注入少、银行贷款困难且利息高、企业承受力有限,企业发展总体上缺乏资金,企业多数不愿拿出较多的资金用于发展“三品一标”认证和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政府投入“三品一标”的资金也比较有限,目前,省政府仅从产品化发展资金中安排部分以“以奖代补”的方式奖励“做得好、规模大”且通过有机食品、绿色食品认证企业,昭通市政府也断断续续地奖励了部分通过“三品一标”企业,但是始终没有形成规范化、制度化的奖励机制。昭阳区“三品一标”工作机构也没有专项资金,难以支持企业品牌培育和开展“三品一标”产品公益宣传。由于资金短缺、投入不足,一方面制约产品再生产投入和产品销售市场开拓,另一方面制约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和产品品牌培育。
2.5 获证后监管机制不健全
农产品生产质量涉及产前、产中的投入品,产后的包装、销售、消费等多个环节,执法部门涉及农业、质检、工商、卫生等部门,现有农产品质量安全有关法律条款比较原则,规范性文件约束效力差,监管环节和责任难以分清,多头监管和监管缺位的现象同时存在;农产品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和有问题产品召回、退市、追溯等制度尚未明确规定,农产品产地认定、产品认证、投入品管理、产地环境监测评价和农产品生产经营等规定不具体,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行政处罚力度不够,难以有效遏制违法行为[3]。
3 发展对策
3.1 加强人员队伍建设,提高认证和监管水平
一是充实认证、监管工作人员,健全认证监管机构。昭阳区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是昭阳区“三品一标”工作机构,但仅有6个人的编制,其余人员都是从其他单位借用,工作人员存在不稳定因素,制约“三品一标” 认证、监管经常性、长期性开展,需要协调政府相关部门,充实认证、监管工作人员编制,稳定工作人员。二是加强“三品一标”认证、监管人员素质提高培训,“三品一标”认证、监管实行检查员、核查员负责制,检查员、核查员素质的高低对认证企业、认证产品质量的控制起关键作用,加强“三品一标”认证、监管人员素质提高培训,促进“三品一标”工作的开展有质量、有成效。三是开展企业内检员督导工作,强化内检员职责,督促企业按照企业质量控制措施组织产品生产,规范产品追溯制度,稳步提升产品质量[4]。
3.2 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开发,提高“三品一标”认证进度
昭阳区“三品一标”认证工作应紧紧围绕近年来各级政府开发大蒜、花椒、莲藕、葡萄、苹果、蔬菜、马铃薯等优势、特色产业项目,加快认证进度。2011—2016年昭阳区打造昭通苹果、蔬菜、核桃等特色产业、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项目,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培育了多个认证主体,在项目区开展了蔬菜、苹果、核桃等农产品品牌认证,为优势、特色产业产品推广和农业品牌创建添砖加瓦。
3.3 逐步改变农产品生产运营模式,优化生产基地建设
近年来推广“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的农产品生产模式,管理较为松散,存在生产过程的记录、投入品使用的监管等工作很难开展,肥料、农药、兽药使用比较随意,需要通过改变“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的生产运行模式为租赁耕地建自有基地的运营模式,增强基地建设标准化、规范化程度。
3.4 加大宣传力度,增强“三品一标”良性发展氛围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广告牌等传媒载体,广泛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农业投入品科学使用和限制使用规定、国内外质量标准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宣传工作,增强农民的质量安全意识,提高种植业养殖业的安全技术水平,使农民自觉按照标准化、无公害要求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倡导“保护环境、清洁生产、健康种养、安全消费”可持续发展理念,为“三品一标” 良性发展营造社会氛围。
3.5 争取资金扶持政策,保障“三品一标”产业优化发展
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对“三品一标”认证企业的扶持,支持企业科技更新、科技研发,鼓励企业积极开展“三品一标”农产品质量认证,不断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增加产品附加值。
4 结语
积极培育“三品一標”农产品生产基地,开展 “三品一标”农产品质量认证,是提高农产品质量的主要措施。结合昭阳区农业生产实际,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政策,强化监管,以“三品一标”农产品质量认证为推手,强化“三品一标”农产品质量认证基础,推广“产生标准化、投入品监管、关键点控制、安全性保障”等技术措施,从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包装标识等全过程实行生产监督,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促进昭阳区农业经济协调持续发展。
5 参考文献
[1] 马爱国.无公害农产品管理与技术[M].2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2] 字朝华.积极培养绿色食品品牌 大力发展绿色食品经济[J].云南农业,2011(8):5.
[3] 加强证后监管 提升“三品”公信力[J].云南农业,2011(9):5.
[4] 沙玉圣,于福清,王树君.无公害畜产品生产与认证[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