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媛+谭淑林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5年江西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一般项目:“镜头叙事学之中外抗战主题电影对比研究”(项目编号YG2015096)阶段成果之一。
摘 要:在世界电影史上,战争题材的电影以恢宏的场面,悲悯的情怀,独具魅力的人物形象和宣扬人性的真善美给广大观众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并且一直以来也是电影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中美两国,作为二战的同盟国,均是战争电影的多产国,由于民族、历史、文化、科技等原因,两国的战争电影在主题宣扬、人物塑造、视觉效果等方面有很大不同,但是也有一定的相似。其中,在中美战争电影中主人公们通常充当正义的化身,身负使命,拯救人民于水火,这样的“救赎者”形象,在战争电影中比比皆是。中国导演张艺谋执导的《金陵十三钗》中的玉墨和美国导演斯蒂芬·斯皮尔伯格执导的《辛德勒的名单》中的辛德勒都是在战火纷飞、生死攸关的情形下,义无反顾、舍身救人。但因为他们的命运、性格、文化各有特点,将两者进行对比研究,从而揭示在残酷的战争中人性的光辉和人类良知的美好。
关键词:战争电影;救赎者;对比研究
作者简介:李芳媛(1973.1-),女,硕士,教授,研究专长:跨文化交际、应用语言学;谭淑林(1986.4-),女,湖南郴州人,汉族,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9--03
前言:
人类的历史在某种程度上是一部“战争与和平,生与死,爱与恨”的历史,因此,不管是在文学界还是电影圈,“战争与和平”历来是创作者们热衷的主题之一。在世界100多年的电影发展长河中,战争题材的电影占据了近三分之一,并且以其独特的魅力独领风骚。中国与美国,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同盟国,深受战争的创伤,这些历史的印迹都在两国的电影中得到重现和记载。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华民族走过了战火硝烟、民不聊生、苦难深重的岁月,这些经历为中国战争电影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素材。而美国在世界大战的战场上,历来用自己强大的军事实力扮演“世界警察”的角色,因此美国的战争电影也是层出不穷,大荧幕上经常是枪炮声不绝于耳。笔者通过大量的资料阅读发现,虽然中美两国的历史态度和文化观念不同,战争电影在主题方面各有侧重,前者弘扬民族大爱,后者反思人性,但是电影中均是围绕一两个人物的故事展开,他们的命运或多或少背负着一种“救赎”的意味。因此,笔者此处将中美两国战争电影中主人公的“救赎者”形象进行对比分析。
一、牺牲实现“救赎”——《金陵十三钗》中的玉墨
《金陵十三钗》是张艺谋导演2011年执导的一部战争史诗电影,根据作家严歌苓同名小说改编。张艺谋从13个金陵风尘女子的角度切入,表达了一个救赎的主题,反映了崇高的人道主义,因此,影片一经上映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评论。原著小说作者严歌苓曾说“战争中最悲惨的牺牲总是女性,这个故事是献给南京大屠杀中的女性牺牲者的,当故事中的牺牲铺展开来时,我希望读者和我一样地发现,她们的牺牲不仅悲惨,而且绚烂。”严歌苓通过南京大屠杀中妓女拯救女学生的故事,表达出民族主义情怀和人性的善良。从视角上来说,电影将原小说的女性主义叙事策略改变成了世俗化的英雄主义和民族主义叙事策略,将玉墨这个风尘女子塑造成了一个舍身救人的英雄人物,她用自我牺牲实现了一次灵魂的救赎。
影片一开始,张艺谋将南京这座城市的死亡和恐惧氛围展现得恰到好处,除了银幕上的遍地尸体、血流成河、奸淫掳掠等场面,更重要的是带给观影者一种内心的恐惧感,让观众有一种历史代入感,仿佛置身在残酷的战争岁月。影片中的很多角色,包括神父约翰、女学生书娟以及众多妓女,都对当时的环境产生了恐惧,但是影片的女主角玉墨表现得相当镇定。当教堂里的陈乔治试图阻止妓女们进入教堂时,玉墨带头将箱子从墙头扔进教堂里面,向观众展示出她的沉着冷静和与众不同,从而确立了玉墨的形象,尽管她是一个社会身份地位卑微的妓女,但是她仍然拥有高贵的内心和灵魂,这也为后来玉墨带领其他妓女拯救书娟等女学生的故事情节埋下了伏笔。玉墨作为一个鲜活的凡人,却心甘情愿为一群原本看不起她,鄙视她的女学生们献出自己的生命,需要一种巨大的力量来支撑,这种力量绝不是她在电影中所说的“我不想她们这样”,而是因为自身的悲惨身世,原本她自己“十三岁时还是个好女孩”,后来被继父强奸卖到妓院,从此开始了妓女的生涯。虽然玉墨和其他妓女都是社会大众眼中低贱的人群,但是在民族遭遇苦难之时,她们做出了牺牲自己,保全他人的行为,她们的人格与灵魂值得人们尊重,她们的行为折射出人性的美好,而这种美好正好表现了女性的伟大与坚韧。
关于玉墨为何会做出牺牲自我,成就大家的行为?观影者观点不一,有的人认为她的行为动机来自她的身世,因为自己的命途多舛,不愿看到纯洁的女学生们被玷污,所以她决定舍身救人,与此同时,升华自己的灵魂。也有人认为她的行为动机来自她的骨子里的自卑,玉墨虽然出身卑微,但平日里自恃清高,一直以光鮮亮丽,风姿绰约的形象示人,但书娟等女学生始终对玉墨等妓女们充满了鄙夷和蔑视,内心的失落感导致玉墨为了证明自己的高贵从而无视生死,选择牺牲。还有人认为她的行为动机是爱情的力量,在电影中,仁慈大爱的神父约翰爱上了美丽勇敢的玉墨,玉墨也爱上了约翰,似乎是在爱情的催化之下,玉墨和其他妓女为决定代替学生们奔赴死亡之约。不管是出于何种动机,在民不聊生之际,一个并不完美的中国女性,用自己的生命拯救别人,并且无惧无悔,成为一个拥有民族大义和人文关怀的英雄式人物。玉墨以一个救赎者的形象向人们展示中国百姓们对抗残酷战争的勇气和决心。
众所周知,中国的抗战电影大多是站在民族主义的立场,把日本侵略者的野蛮与残暴以及中国人民的英勇反击作为主要描述对象。但是如何将人物形象塑造地更加真实与细腻,将人物成长的命运与国家命运有效结合,并且让观众在观影的同时深刻地反思历史与现在,产生共鸣与心理认同,这是执导战争电影的导演一直思考的问题。“玉墨”这一形象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为中国电影同类型影片的创作提供了一个参照,一部以女性作为战争主角的电影不应该是从女性主义到民族主义的简单过渡,而是一个从个人心理成长到历史反思的厚重过程。《金陵十三钗》中的玉墨,用牺牲救赎他人,让自我的灵魂升华,高尚,她的女性形象在中国战争电影大荧幕上凄美动人,令人深刻。
二、忏悔成就“救赎”——《辛德勒的名单》中的辛德勒
由犹太裔导演斯皮尔伯格执导的影片《辛德勒的名单》在第66界奥斯卡金像奖上斩获了七项大奖,成为了电影题材中最经典的影片之一。这部电影既可以看作是导演斯皮尔伯格的灵魂苦旅,也应当是所有观众的反思人性、反思战争、反思历史、反思人类之旅。在这部鸿篇巨制中,导演透过主人公辛德勒的眼睛,用镜头呈现了二战期间德国纳粹屠杀600万犹太人的惨剧,以悲观阴郁的基调和强烈的戏剧张力,带领观众目睹二战时波兰的硝烟,恐惧和眼泪。从而揭示了一个主题,人类的良知在任何恶劣的情况下都不会完全地泯灭。
关于主人公辛德勒的人物塑造,这部影片并没有落入俗套地将他塑造成一个正义勇敢的英雄式人物,而只是一个贪图享乐,好色投机,只想着在战争当中挣大钱的德国纳粹资本家商人。在与犹太人的相处当中,他逐渐开始产生同情,怜悯,最后彻底醒悟,救赎。辛德勒不再贪图钱财,他以开工厂的名义,不惜倾家荡产,用钱按人头买犹太人,开出他的营救“名单”,正如电影中的犹太人史登所说“这份名单代表着至善,代表着生命”。虽然辛德勒是一个有性格缺陷的人,但是他在见证纳粹的残酷,目睹犹太人的悲惨之后,决心拯救别人,救赎自己,他的忏悔,他的义举,他的良知,都让人为之感动。
在电影《辛德勒的名单》里,从开始到结束辛德勒的思想和政治归属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加深了影片耐人思考的一面,从而引发了观众对人性和历史的思考。从唯利是图的奸商到英雄式的“救赎者”,辛德勒是如何的进步,蜕变?辛德勒出场的一场戏中,导演设置了多个特写和中景镜头,对他的穿着打扮与生活品位进行了针对性的特写,其目的在于让观众在影片末对辛德勒的人物形象有更大的反差感。在影片开始,辛德勒生活考究,为人圆滑老练,善于结交权贵,所作所为都是为了赚钱盈利。辛德勒知道犹太人的处境艰难,但他并没有任何同情感,他认为犹太人比他还有钱,甚至还敲诈犹太人进行投资,他让下属联系犹太商人进行谈判,想继续发战争财。这场敲诈的谈判完全显露出辛德勒奸诈狡猾、乘人之危和唯利是图的奸商嘴脸。至此,一个德国纳粹资本家形象被丰满地刻画出来。虽然影片前期对辛德勒形象的刻画并不是一个能够赢得好感的角色,但不能忽视的是,正是这些情节给故事的讲述埋下了伏笔,在影片中间,当他的道德和人性开始显露时,他的在战争中敛财的能力成为帮助他拯救了很多犹太人生命的有利条件,他也因此逐渐成为了一个战争“救赎者”。第一次对辛德勒心理造成触动的是独臂老人罗温斯坦先生,辛德勒给了他工作机会,随后他被纳粹官员射杀,而在被杀前的他还微笑着自豪地说:“我是奥斯卡·辛德勒的工人。”罗温斯坦的死给了辛德勒很大的触动,这说明辛德勒内心深处还是一个善良的人,于是他以一名优秀工人被军队随意杀害而以近乎警告的态度向官员要求不再发生类似情况。第二次对辛德勒心理造成触动的是1943年纳粹军队对犹太人B区的屠杀,这一次的触动是更强大,更震慑人心。当辛德勒站在山坡上看到一幕幕悲惨的景象,他对纳粹政府仅存的希望坍塌,他也开始计谋自己的营救计划。
辛德勒从同情犹太人到开始试图去拯救犹太人的过程尤其是受到了他的犹太下属也是朋友的史登的影响。辛德勒曾经将史登从送往奥斯维辛的火车上解救出来,这是辛德勒完全出自自我意识的第一次救犹太人,但他的行为完全是因为史登与他的友情。而后辛德勒在史登的恳求下对几个犹太人的拯救就开始显示出了辛德勒本人人性意识的苏醒,他的工厂也逐渐变成了犹太人的安全避难所。当时辛德勒的心理是矛盾的,他看到了纳粹党对犹太人的残害但是仍旧保持着对纳粹党的幻想,他认为是因为战争将人类的邪恶显露了出来。随后对辛德勒触动最深的一件事发生了,纳粹将屠杀的犹太人的尸体统一焚化,其中有一个是他之前拒绝营救的红衣小女孩,这个景象终于唤起了辛德勒这位纳粹资本家的道德与人性,他开始放弃对纳粹党以及军队的幻想并决定用自己的方式拯救更多的犹太人。辛德勒最终决定用自己的财力物力来拯救苦难的犹太人,因为他再也无法面对和忍受工人们遭到残害以及战争造成的悲剧。当辛德勒做出这个决定时,他已经脱离了影片开始的奸商形象,他的思想和价值观彻底扭转,人性最终战胜了物质的欲望。他凭借积攒的财产,从德国人手中买来犹太人,并且凭靠自己与德国军官的良好关系最终将犹太人运上了去往捷克的火车。最后犹太人获得了解放,辛德勒尽管因此破产了却还在痛哭流涕地向工人们忏悔自己没有拯救更多的犹太人。这个情节真正成就了辛德勒“救赎者”的身份,使得影片得到了升华。在这种人性升华的过程中,每个观众同样经历着人性的洗礼和历史的反思。
电影《辛德勒名单》中主人公辛德勒的形象变化成功地演示了人性从迷失物质到重新醒悟,从而人格大放光彩。犹太人有句俗语:“当你拯救了一个人,你就拯救了全世界。”辛德勒形象的可贵在于,他从一个利益至上的商人,在目睹纳粹屠杀犹太人的惨无人道之后,良心醒悟,顶住巨大压力,舍身救人,散发出人性的光辉。这样的一个“救赎者”形象是充满人性的,有血有肉的,这也是他成为荧幕经典的原因之一。
结语:
不管是《金陵十三钗》中的玉墨,还是《辛德勒名单》中的辛德勒,尽管他们来自不同的民族和文化,拥有不同的历史和意识形态,甚至他们的出身背景和性格特点都截然相反,但是他们在民族危难、生命惨遭浩劫的时刻,挺身而出,舍己救人,“救赎者”的形象高大鲜明,震撼感人。玉墨虽然身份低贱,平日里不受人尊重,但是在同胞遇难之时,她决定牺牲自己保全他人。他用牺牲实现了救赎,拯救别人,也升华自己的人格。辛德勒从最初的奸诈商人到最后的良心醒悟,倾尽所有拯救惨遭屠杀的犹太人,他用忏悔成就了救赎,拯救别人,也洗涤自己的灵魂。在残酷的战争面前,生命是无辜而脆弱的,而全世界人民用各自的方式對战争进行反抗和讨伐,证明正义和爱永远是无往不胜。长久以来,无数观众和人们都从大荧幕上,重温战争年代,反思人性,这也是战争电影一直以来经久不衰的原因。
参考文献:
[1]范冰杰.电影个人英雄主义的赞歌——从《辛德勒的名单》到《拉贝日记》[J].电影评介,2011, 12.
[2]郭鹏群.人性救赎与情色救国的双重误读——电影《金陵十三钗》的争议解读[J].电影文学,2012, 10.
[3]姜雯.虫蛹的蜕变,极致的人性——对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中“奥斯卡·辛德勒”的人性升华解读[J],电影评介,2010, 6.
[4]贾磊磊.战争电影:国家形象的颠覆与建构[J].电影创作,2002,3.
[5][法]马克·费罗:《电影和历史》,彭姝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6]任和,邹韶军.战争题材下的女性角色塑造——以《金陵十三钗》为例[J].当代电影,2012, 4.
[7]吴婷.南京大屠杀题材电影研究[D].福州:福州师范大学,2010.
[8]吴金同. 奥斯卡·辛德勒:间谍、投机商人和“最正义非犹太人”?[J].世界文化,2012, 10.
[9]王一川,伊鸿,许柏林等:《<金陵十三钗>的赞与非》,《电影艺术》,2012, 2.
[10]赵宁宇.世界战争电影纵览[J].电影艺术,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