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主题在二十世纪西方文学中的借用和变形探析

2017-04-19 17:22刘玉菡
青年文学家 2017年9期
关键词:圣经主题变形

摘 要:《圣经》中体现的如原罪与救赎、上帝创世、末日审判、寻找圣父等主题,为文学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和精神内涵。通过研究作家对《圣经》的借用和变形,更好地理解作品中蕴含的深意,更深刻地體会到作家和作品的伟大之处。本文旨在就二十世纪文学对圣经故事的借用和变形的情况作以梳理,并取几个例子详细说明。

关键词:《圣经》主题;二十世纪文学;借用;变形

作者简介:刘玉菡(1989.5-),硕士,女,现为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外语系教师,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9--02

由于现代艺术发展中的神话化倾向越来越明显,且人文科学领域中神话研究也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所以有人说,二十世纪是神话复兴的世纪。叶舒宪先生在《神话-原型批评》的前言中也提到,二十世纪的理论家们现在又开始转向曾被视为与科学和理性背道而驰的远古神话、仪式、梦和幻想,“试图在理性的非理性之根中、意识的无意识之源中重新发现救治现代痼疾的希望,寻求弥补技术统治与理性一划所造成的人性残缺和萎缩的良方”(叶舒宪, 2011)。

《圣经》与希腊罗马神话一起,构成了西方文化的两大根基,几乎所有的西方文学作品都渗透着基督教或《圣经》的影响。通过作家的借用和变形,许多圣经故事以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形式出现,丰富了二十世纪世界文学。在诗歌方面,如叶芝的《印度人论上帝》《奔向乐园》《基督重临》等;在小说方面,如斯坦贝克的《愤怒的葡萄》、劳伦斯的《虹》、布尔加科夫的《大师与玛格丽特》等;在戏剧方面,如奥尼尔的《上帝的儿女都有翅膀》《拉撒路笑了》、谢泼德的《被埋葬的孩子》及贝克特的《等待戈多》等。由于《圣经》对西方文学的影响最典型地表现为对作家作品的影响,不少研究者都由此落笔 ,以实证精神具体地探讨一批诗人作家如何借鉴引申圣经题材,汲取发扬圣经观念,写出不朽的传世佳作 (袁秀萍,2007)。

1、爱尔兰文学家詹姆斯·乔伊斯

乔伊斯是二十世纪世界公认的文坛巨匠,在其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他对《圣经》题材的借用。在《芬尼根守灵夜》中,乔伊斯描写了都柏林酒店老板伊尔威戈的一个梦,梦中伊尔威戈(象征人类)在公园(象征伊甸园)内因行为不检点而受到检查,影射了人类因原罪而堕落的圣经故事;而在另一个梦中,桑恩兄弟相互争斗,影射了该隐杀死自己亲兄弟的圣经典故。在其代表作《尤利西斯》中,这种圣经主题表现得更加明显,仅仅是第一部的第一章就可以发现有十几处直接取材于圣经故事,如“伊甸园”、“诺亚方舟” 、“三位一体” 和“耶稣之死”等(梁工,2000)。乔伊斯将大量的圣经人物、意象、故事结构甚至把整个圣经主题都直接套用在小说中,并加以变形或重新组合,使得小说的内涵更加丰富。整部小说蕴含着圣经中“寻找圣父”的主题:作者对斯蒂文在都柏林的流浪的描写,象征着人类在尘世的流浪和寄居的痛苦;斯蒂文与布鲁姆的相逢与相识,寓意着人类在尘世的迷途中对上帝的苦苦追索;最终这对精神父子找到了对方,则预示人类在痛苦的生活中找到了拯救的力量。然而,寻找的前提是失去,物质文明的现代化并没有给现代人带来高度的精神文明,相反却痛苦地发现了“上帝死了”,带来了彻底毁灭传统伦理规范、理性正义、秩序原则的现代精神荒原,带来了人与自然、社会和自我的分离,所以这部作品或许也可以体现圣经中“伊甸园的失落与重建”的主题(梁工,2006)。

2、英国诗人T.S.艾略特

艾略特在对评论《尤利西斯》时提到了“一种神话方法”,清楚地指出此法将是今后若干年众作家采用的写作方法,且其本人也投入实践。在《荒原》中,艾略特把人们对秩序和权威的渴望比喻为干枯的荒原上人们对雨水的渴望。诗的结构主要来自神话原型,尤其是耶稣被钉十字架而后复活的故事。艾略特将字面意义上表达出的故事,与表面故事下神话中或者古典文学中的人物和情节之间创造出了具有特殊意义的关联。诗人把失去信仰的欧洲描写成等待拯救的“荒原”,正好对应《圣经》中受到上帝惩罚和失去上帝恩典的以色列及异教土地。荒原的荒芜是由于人们的情欲堕落,只有等待少年骑士找到圣杯,才可恢复生机。在《西方现代派文学与<圣经>》(孙彩霞,2005)一书中,作者专门安排了一章的内容讨论艾略特的诗歌与圣经原型的关系,并具体分析了艾略特皈依基督教的历程在其作品中的体现:在《普鲁弗洛克的情歌》和《小老头》等早期作品中,宗教的影响更多地体现在圣经典故和语词的运用;在《荒原》等中期作品中,《圣经》成为结构诗篇的原型模式和表达混乱的客观对应物;而在《圣灰星期三》和《三圣贤的旅程》等诗作中,《圣经》与基督教已成为艾略特皈依的最终本源和最高意义。

3、美国小说家威廉·福克纳

福克纳在小说中直接和间接引用《圣经》的地方就有三百七十九次之多,以至于很多批评家说他是“深刻的基督教作家”、“宗教作家”。在创作《喧哗与骚动》时,福克纳将康普生家的孩子们所牵连的事情,与耶稣受难期间发生的事件作比较。耶稣在临死时告诫门徒应彼此相爱,基督徒相信正是由于耶稣的爱和牺牲才挽救了门徒的生命,而小说中康普生的家庭悲剧根源在于缺乏爱和牺牲。作者将两者作比较,达到讽刺效果。《喧哗与骚动》分为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四个部分。在前三部分中,说话人都明确地提到故事的具体日期,这些具体的日子恰巧都在那一年复活节的一周内:基督受难日、复活节前夕和复活节当日。最后一部提到1910年的某个星期四,而那一天正好是基督圣体节的第八天,也就是基督教中重新庆祝复活周的最快乐的一天。这样,小说的四个部分分别有一个日期与基督受难的四个重要日子相关联(孙彩霞,2005)。也即是说,康普生家的每一个特定日子发生的时间,正好与基督历史和祷告梳理同一天发生的事情相关联。福克纳便是用这种方法来引起读者对表面故事隐藏下的深层含义的思考和关注,而读者只有意识到这点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小说的意义和美之所在。读者在阅读《喧哗与骚动》之前,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的《麦克白》中的名句。读完小说会发现,莎翁悲剧之于小说的意义绝不只是提供书名,小说也绝不仅仅显示作家高超的意识流写法。故事中气氛阴暗的基调时刻在提醒读者认真思索,人生是否真的如麦克白所说的“如痴人说梦,充满喧哗和躁动,而没有任何意义”,饱含了作家对人生的追问。

4、奥地利作家弗兰兹·卡夫卡

卡夫卡的作品展现了二十世纪人们的生存境遇,既具有世界性,又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作為一名犹太后裔,民族的集体心理和宗教信仰在他的作品中得以体现。在第一部长篇小说《美国》中,卡夫卡描写了十六岁的少年卡尔受到中年女仆的引诱,被父亲放逐到美国的经历,不禁让人联想到圣经中《创世纪》里亚当夏娃被逐出伊甸园的故事。父亲的形象虽未在文中出现,其权威和力量却让人联想到旧约中的上帝。在短篇小说《乡村医生》中,他有意借用了《圣经》中以色列先知以利亚和以里沙的故事,并加以变形,描写了乡村医生一段梦魇般的生活。而《圣经》中,耶和华为表示对两位先知的宠爱和褒奖,让火车和火马将他们带往天国,享受永生的幸福;在小说中,乡村医生的交通工具也是马和马车,但它们却将医生带进风雪交加的茫茫旷野,永远流浪。通过这一强烈对比,作家表现出现代人,尤其是西方化的犹太人的宗教精神的失落,从而达到了反讽的目的。与此同时,其长篇小说《城堡》中主人公K的命运就是犹太民族漫长受难史的一个缩影,《圣经》对其影响尤为深远。“借艺术变形的圣经故事与现代人的生存现状作比较,示意当今人类正遭逢着与上帝无法沟通的可怕疏离”(孙彩霞,2005),不以《圣经》和作家的民族身份作为参照系,就无法真正而深刻地理解作品。

5、拉美文豪加西亚·马尔克斯

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被评论界看做是继《堂·吉诃德》之后,西班牙语对世界文学所贡献的最伟大的作品。作为一位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家,马尔克斯在小说中以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写作技巧,为读者呈现了一副真假交织、虚实交错的画面,具有很强的艺术效果。在《百年孤独》中,作者对印第安传说、东方神话以及圣经典故的巧妙运用,进一步加强了小说的神秘气氛。其中,对马孔多小镇一连下了四年十一个月零两天的雨的描写,就是《创世纪》中有关洪水浩劫及诺亚方舟等故事的移植。马尔克斯在叙述拉美历史中变形运用了许多圣经话语,如神圣的预言、犯罪的惩戒、失去乐园与重回乐园的冲动等,形成了与《圣经》相近的叙述模式。此外,马尔克斯运用了拉美和欧洲的两种文化视角,试图击穿两种文明厚重的历史隔膜,在全新的高屋建瓴的文化关照下审视拉美的历史和面对世界的选择。这样,作品就不仅仅是对圣经故事的重新讲述,而是以《圣经》作为两种文明对话和冲突的预警,将拉美的历史纳入到《圣经》的文化模式,同时还表现了欧洲文明在拉美面临的尴尬。

结语:

原型对世界各国文学皆有重要影响,圣经主题也绝不仅局限于欧美文学。中国作家根据自己的文学理解对《圣经》 素材进行选择,并作了适当的调整、增删、归纳,直至强化、改造,借《圣经》 故事传达自己的某种情绪与心声(任东升,温秀颖,2004),圣经主题在包括林语堂、巴金、冰心、茅盾、老舍等众多文学大家的作品中都有所体现。尽管东西方不属同一文化体系,且作家并不一定信奉基督教,《圣经》和基督教所传承的西方文化对其知识概念乃至世界观的影响都是不可忽略的。于作家而言,这种影响往往表现在文学作品的创作中。作品是作家对他生活的记录或心灵感悟,这种感悟也以集体无意识的形式存在于读者的心中,所以了解一点西方的文化,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经过《指环王》《十诫》《七宗罪》等一系列新的神话题材作品的思想渗透,现代人更加意识到那些曾被视为与科学和理性背道而驰的远古神话、仪式、梦和幻想原来就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文化之根和精神之源。进入21世纪,越来越多的当代诗人、小说家、剧作家意识到神话原型的巨大文化号召力和影响力,于是我们有了《达·芬奇密码》、《哈利·波特》系列等作品,有了黑色皮肤的上帝、恋爱中的孙悟空、说英语的妈祖。这些不仅丰富了我们对经典神话的理解,还赋予了这些远古传说新的时代意义。

参考文献:

[1]梁工.圣经与欧美作家作品[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

[2]梁工.圣经与文学[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6.

[3]任东升,温秀颖. 《圣经》译介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4(1)p.21-25.

[4]孙彩霞.西方现代派文学与《圣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

[5]叶舒宪.神话原型批评[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11.

[6]袁秀萍.《圣经》的文学性及其对中西文学的影响评述[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7(8).

猜你喜欢
圣经主题变形
Southern_Weekly_1951_2021_07_15_p38
谈诗的变形
《圣经》经文中国化
意见领袖们的“不老圣经”
《哈姆雷特》的《圣经》叙事原型考证
“我”的变形计
例谈拼图与整式变形
会变形的饼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