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破产清算会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2017-04-19 20:36加雪莲
财税月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会计问题

加雪莲

摘 要 破产是企业经营进程的最终环节,破产清算会计和财务会计有很多区别,这就需要会计人员针对破产清算中的要点进行思考,本文针对破产清算会计对象和要素、破产清算会计核算前提、破产清算会计原则三个方面做了简单论述,讨论了破产清算中的一些问题及建议。

关键词 破产清算;会计;问题

破产清算会计作为一个重要的会计体系,随着破产公司的不断增多而进入人们的视野。破产清算会计就是针对公司在破产清算过程中的会计核算,依法依规按照会计制度要求进行会计工作,不给不法分子非法获利的机会。破产清算会计是一项十分复杂的会计工作,在进行破产清算的过程中,公司经营状态已经改变,不再是过去那种常规化的经营。这就要求破产清算会计人员有较高的职业水平,在清算过程中恪守自己的职责,才能更好完成自己的工作使命,让公司在最后阶段中标准合法地走完。

一、破产清算会计的对象和要素

1.破产清算会计的对象是企业资金

破产清算的企业在清算期间的资金运动是在清算期间的企业资产评估、变现、清偿、分配等活动中所发生的所有资金活动。部分观点认为企业走到破产清算的地步,那么对其资金处理措施是没有意义的。但是本人认为,在破产清算过程中,企业还没有彻底停止运转,破产清算企业要对企业资产进行变现清偿,这时候破产清算企业的资金运动就是将财产变现,再将现金用于债务清偿,在破产清算得到的资金清偿完毕之后,资金就退出破产企业,破产企业的资金运动到这里彻底结束,不再进入一轮循环。破产清算阶段和企业持续经营阶段相比的特征在于:破产清算的程序是不可逆的,破产清算会计针对企业的破产清算负责,而不对企业的其他运作负责,这就要求破产清算会计在规定的职责范围内工作。破产清算会计完成了对企业破产清算的工作,也就完成了自己的职责,在工作形式上不是一个链条,而只是一种具体的措施;破产清算会计的另一特点是高效性,破产清算会计要求一次性完成,清算完成后不能对企业今后的工作产生影响,这就要求破产清算会计有着很高的效率,不能拖延。

2.破产清算的会计要素

在持续经营的条件下,会计准则中规定了六大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收入、所有者权益、费用、利润。但破产清算已经没有了持续经营这一前提,各种会计信息处于哪一种范围,会计准则没有进行明确的规定,当前我国对清算过程中的会计要素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破产清算过程中的会计要素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清算收入、清算费用、清算损益六大类;第二种观点认为企业清算过程中的特点是以清算目标为基础建立的,破产企业清算过程中的会计要素有清算资产、清算负债、清算净权益、清算损失、清算收益。本人认为第一种观点的理解更为全面,当今的企业破产清算过程中大都按照六大会计要素进行计量,这就要求破产清算过程中的会计要素更加符合企业的实际[1]。

二、破产清算会计核算的前提

1.会计假设中的会计主体

一般情况下,会计假设中的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核算的对象,会计主体的范围很广,不同类型的公司都可以作为会计核算的主体,破产清算是会计工作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为破产企业提供清算工作的一种会计类型,在会计清算的工作中要充分考虑到会计要素对工作的影响,破产清算会计要根据会计的特点来为破产企业制定科学的清算方案,清算过程要求清算人员有专业的会计知识和熟练的会计经验。

会计主体的特征有:①实在性:会计主体首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实体,这种实体存在最常见的就是公司的形式。破产清算会计在会计核算中要认准会计主体,以会计主体为服务对象。清算过程的会计核算要以清算主体为服务对象,做出的会计核算都要以服务清算为目的,这样才不会让会计假设成为一纸空谈,从而帮助企业完成破产清算。②可行性:破产清算会计在进行会计主体假设时要具有可行性。所作出的会计判断要切实可行。破产清算时公司将面临清算,因此会计要认准进行核算考虑,考虑可行性时候要思考会计假设能否在公司中运用,进行会计假设尽量选择处于良好经营下的公司进行参考,这样才不会将制定出的会计工作脱离实际。③执行性:破产清算会计已经做好了多项工作,但如果服务对象没有做好执行,破产清算中的会计假设没有得到落实,那么清算工作将不会有任何效果。在选择会计的服务对象时候,要考虑到公司的执行力,只有执行力强的公司才能够发挥自己的作用帮组清算组落实清算内容,如果服务对象认为已经是破产了,没有必要配合好会计人员,那么这样的清算项目将是困难重重的,清算会计要考虑到是否值得去为一家企业做破产清算。

2.停止正常经营假设和持续经营假设

持续经营的假设是人为企业能够维持良好的经营,从而以此为企业将来的发展制定规划。破产清算会计是在企业停止正常经营活动的前提之下的,会计核算要以此为前提为企业进行制度建设,企业在这一过程中要听从破产清算会计的建议来完成本单位的制度管理。

3.清算期间假设持续经营下的会计期间

清算期间要以持续经营下的会计期间为基础来划分企业的会计期间,这样的划分方便账目结算和成本分配,还利于报表编制。一家企业在进行破产清算的过程中,没有可以列报的经营成果,不需要进行分期时间性假设。破产清算会计的期间就是破产清算日到企业破产清算程序结束日,因此破产清算会计有即时性的特征,破产清算期间大长度取决于破产清算程序实施的长度。

4.货币计量假设

货币计量是会计最基本的假设,无论企业处于什么樣的经营状态,货币计量都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持续经营状态下的货币计量假设包含了币值稳定的假设,在破产清算过程中虽然依然适用货币计量原则,但币值稳定的假设不再适用[2]。

三、破产清算的会计原则

1.收付实现制

《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为了使企业不同会计期间的经营状况得到区分,企业必须按照权责发生制来核算。行政单位不以盈利为目的,因此一般使用收付实现制来进行核算。权责发生制和收复实现制的核算有着很大的差别。权责发生制记账时,凡属于本期的收益和费用,无论款项是否到账都进行会计处理;不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及时当期款项到账也不能进行会计处理。

2.采取现行成本

破产清算会计采用现行成本原则,而财务会计使用历史成本原则,这是破产清算会计和财务会计的一个重要区别。破产清算会计是在企业清算之后对企业进行重新记账,它的基本原则就是将企业的财产全部变现,因此成本选择现行成本。

3.划分清算费用和非清算费用

企业开始清算之后,会计核算内容和正常经营过程中的核算内容出入巨大,核算的核心不再是企业的经营而是债务的清偿,因此这一过程中不会产生资本性支出,再加上这一过程中企业的会计分期不严格,因此原来意义上的配比已经不再适用。破产清算会计的重点在于区分清算费用和非清算费用。虽然没有对清算收入和清算费用进行严格的配比,但需要对清算费用和非清算费用进行严格的配比,因为清算费用的本质是一种共益性费用,共同服务于债务人和债权人,而非清算费用是一种非共益性费用,因此要严格区分,避免人为地扩大非清算费用给债权人权益造成影响[3]。

四、结语

综上所述,破产清算会计只有遵守破产清算的原则,才能在清算过程中为债权人和债务人双方都争取最大的利益。这就要求进行破产清算会计的工作者对企业破产清算深入思考,加大对破产清算会计的研究,使破产清算过程中的多方实现共赢。

参考文献:

[1]李筱筱.论企业破产清算会计[J].现代商贸工业,2016,05:120-121.

[2]李艳玲.关于破产清算会计若干问题的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1, 16:206+195.

[3]吴士忠.关于破产清算会计若干问题的探讨[J].当代经济,2011,24: 146-147.

猜你喜欢
会计问题
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会计统计发展探究
避开“问题”银行股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