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1日起,我国在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等四大行业全面推开营改增,旨在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在当前过渡阶段,企业已开始享受到营改增带来的政策红利:减税效果明显,规范经营管理为企业发展注入新动能,关联企业之间借助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形成良性监管互动。通过税企联动,营改增利好效应初显。
全国政协委员、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张国俊在调研中发现,也有部分企业及行业,受可抵扣的进项少、内部管理系统及人员仍在调整中、增值税发票取得有难度以及政策细节不明确等因素影响,出现税负下降不显著甚至上升的情况。“从以往改革的经验看,随着企业对新税制了解的逐步深入,对增值税规律的不断认识,在合理选择交易对象、科学掌握采购周期、提高增值税发票取得率等方面会加大力度,从而降低税负。”张国俊说。
也有企业家及专家提出,营改增后税负问题不应仅仅关注短期变化,而应将其放在一个更长的时间轴来观察和分析。针对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和难题,张国俊委员建议加强营改增推行问题梳理、政策效应分析和税负分析,进一步明确和完善增值税政策细则,比如保险公司理赔支出如何抵扣、出入境游减免认定、證券交易所是否应就证券公司的交易手续费等费用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等等。适时降低和简并增值税税率(征收率),针对现行增值税多档税率(征收率)的问题,需进一步简并,同时适时、适当降低税率。推动部门间信息共享,平衡国地税资源等,从而实现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的目标,最大化释放政策红利,为经济向好积聚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