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霞++盛颖
摘 要: 手机作为“第五大媒体”,功能强大,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较大。基于问卷调查及访谈,探究如何趋利避害,善用手机,更好地促进教与学。
关键词: 大学生 课堂 手机
一、研究背景
随着手机的更新发展,手机以其功能强大、灵活、轻便和便捷等特点成功进军“掌上媒体”[1]的行列。手机功能的发展极大地影响当代大学生。因此,如何有效利用手机,提高教育效率,具有极大的研究意义。
(一)手机的有利作用。
1.方便联系
手机方便了信息的交流,同时降低了远距离沟通交流的成本。如在手机出现以前,人们只能通过写信、发电报等手段沟通交流,无法提高信息的时效性,成本较高。现在,学生可以通过手机及时与家长、同学联系,向老师汇报学习等。尤其对班干部,例如学校发布有关整个班级学生的利益的消息,一般具有限时性的,需要班长及时通知学生,手机便能发挥巨大的作用。
2.辅助课堂教学
手机作为“掌媒”,内容丰富,学生可以通过手机搜集需要的信息,帮助学生及时获得课堂之外的知识,帮助教师完成课堂计划。例如老师让学生就一个问题展开讨论时,学生便可以利用手机的便利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因此,教师或许能加快教学进度。此外,可以利用手机的拍摄功能,随时拍下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照片或者视频,方便日后查阅或者做笔记。
(二)手机的不利影响。
1.对教与学的影响
许多学生在课上使用手机,既影响教师的教,又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分心玩手机,很大程度上降低学习效率,教师也因此会相应地减慢教学进度。
2.不利于良好学风班风的形成
盲从心理可能使一些原本认真学习的学生也跟着把该放在学习上的时间用在刷手机上。手机能够快捷地传递信息,方便某些学生逃课和考试作弊。如当老师点名查出勤率的时候,一个消息便能将逃课的学生及时叫回课堂。手机体积小、易携带、隐蔽,某些学生利用手机在考场作弊,破坏考试的公平性,影响学生责任与诚信意识的形成。
3.影响大学生心理和身体的健康
课外手机使用频率高、时间长。学生逐渐依赖手机。主要表现在,离开了手机就会心神不定,怕错过信息和电话。手机信号不良,网速差时,人便会烦躁。在身体方面,手机的辐射,尤其是3G网络下的手机对人的心脏、眼睛都有危害。
总之,手机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手机对大学生课堂的消极影响日益显现。若课堂不规范使用手机,会影响教师授课进度和学生学习效率,甚至严重影响学校教学质量及优质人才计划的实施。因此,改变大学生滥用手机的现状迫在眉睫。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解决大学生课堂上违规使用手机,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手机,使手机这一现代科技终端设备更好地发挥促进教与学的作用。
二、调查与分析
笔者在徐州工程学院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11份,回收率82.2%。目前,学校对学生课堂滥用手机已经采取多种措施,如在教室内设置手机袋,课堂统一收缴学生手机等,但是实用效果并不明显。调查发现,仍有20.68%的学生在课上长时间使用手机,7.06%的学生表示课堂上注意力集中,专心听讲。同时,一半以上的学生坦言自己身边有许多学生在课上玩手机。某些学生显然知道课堂玩手机的弊端,却还是对手机“恋恋不舍”,说明一些大学生的意识与行动不太协调[2]。目前,不少学生对手机产生了依赖,80.78%的认为手机非常重要,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仅依靠目前的措施想缓解学生课堂滥用手机的现象是不现实的。
(一)措施不得力。
学校所采取的措施以偏概全,缺乏针对性。一般情况下,学校采取的措施容易忽略学生个体的特殊性。例如,班委通过手机接收老师和领导的安排指令,然后及时转达给本班的学生,使消息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因此,作为班委必须时刻关注手机的动态。此种情况,學校设置手机袋或者没收手机一定程度上是不可取的。因此,这类措施是针对大学生群体而言,而没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具有操作性。
(二)贯彻不扎实。
学校采取一些强硬措施,可能是某些校领导在一些会议中涉及该问题时而作的口头规定,然后由班委传达给学生。这种口头规定久而久之会变成形式上的措施,很难具体落实下去。
(三)缺乏学生和教师的积极响应。
已有手机管理措施成效不佳的原因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学生缺乏自我控制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手机的照相功能、微信和QQ等应用软件,普遍受到大学生的欢迎。刷朋友圈、聊天成为大学生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手机中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状态及有趣的海量信息吸引大学生,导致部分大学生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一定程度上,这些学生愿意改变自己的行为,但就是“管不住”自己的手。
2.学生心理不成熟
调查中,我们发现过半的学生认为身边有非常多的同学在课上使用手机。因此一定程度上,某些学生受到身边同学的影响,都持着“他能玩,我为什么不玩”的心理。
3.学生对手机已经产生心理依赖
某些大学生在心理上已经离不开手机。无论有没有消息或者来电,都会下意识地摸摸手机。没有手机时,会觉得很没趣。
4.教师执行不严格
大学教师的任务是教学,没有义务在课上管理学生玩手机的问题。另外,教师不愿意与学生发生正面冲突,引发矛盾。因此,多数教师不愿意“管”。
三、对策研究
(一)教师是课堂手机管理的关键。
1.丰富课堂内容
在一些文科性质的课堂中,枯燥的理论知识,是导致学生玩手机的原因之一。因此,教师需要在理论讲解中加入实践的内容,增强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比如,在教育学原理课堂上,可以为学生播放中小学课堂教育的视频,然后让大家讨论视频中教育的优缺点。这样可以为今后从事教育行业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指导。
2.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
大学老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广博的知识,然后有不少老师没有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应倡导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例如,课上对一些议题,可以组织课堂辩论赛;对师范类学生,可以采取师生互换角色的方式,让学生到课堂上试讲等。
3.教师应加强课堂管理
教师发现学生课上使用手机的现象应该及时制止。例如,口头提醒警告,或临时制造一个问题提问,或对认真听讲的同学进行表扬,以此展示教师对学生的高度重视。对屡劝不听的学生,可在课后进行处置与批评教育。
(二)学生应加强自律,课堂上规范使用手机。
学生可以寻求心理辅导老师的帮助,摆脱手机的束缚,树立健康的生活观念。在课堂上,专心听老师讲课,规范使用手机。需要接听重要电话时,主动向老师示意,并出去接听。课后,应多将时间用于学习,巧用手机。例如,在手机上下载学习软件,下载英语、语文等学习视频等。
(三)优化教学技术设备,将手机变成教学的“小助手”。
现代信息技术引入课堂后,学校应因势利导,不能“只知堵,不知疏”。教师应将传统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以“问题”主导课堂,提出与本课相关的问题,在规定时间内,让学生利用手机搜集各种相关的资料,并将整理好的信息有条理地进行交流,教师再进行必要的总结和概括。在语言类课程教学时,可利用手机的音频播放功能,进行听力练习。
(四)制度支持和保证。
学校在下达有关规定时,应制定出相应的规章制度,既赋予教师管理手机的权利,也要求教师承担管理手机的义务,并要求教师,规范履行。学校也可以设置课堂学生违规使用手机的督查小组,同时检查教师管理手机的效果,共同打造有效课堂,减少违规使用手机的现象。
参考文献:
[1]徐翔.大学生上课使用手机情况调查——以河南省信阳市高校为例[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2013(6):125-127.
[2]李莹,沈阳,金鑫.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情况的调查与对策研究——以沈阳某高校为例[J].科教文汇旬刊,2010(33):207-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