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盼盼
[关键词]韩国留学生;学习汉语;问题与方法
韩语和汉语是两个不同的语言体系,韩国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时会遇到很多问题,问题有普遍性的、也有个别性的。语音方面、词汇方面、语法方面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这里主要列举一些语音和语法方面的问题。
一、语音方面
语音的学习贯穿汉语学习的始终,语音是语言的外壳,掌握好了汉语的发音,等于成功了一半。
(一)声母
1.Z.C.S 与zh.ch.sh分不清,韩国留学生可以发出zh.ch.sh 但是拼读时容易混淆。
如ziji自己读成zhiji。特别是发z和zh的音容易错误,他们可以发zh,就是当与z一起的时候,分不清
2. 双唇音和唇齿音分不清,如p与f
如饭(fan)读成盼(pan)
3. 双唇音分不清 b ,p
如ban 读成 pan 办法(ban fa)
4. 唇齿音与舌根音如 h与f
如把黑色(hei se) 读成(fei se)
5.发韵母“e”音时常有个“o”的尾音,他们读成“eo”
如何(he)读成(heo)
6.r和l的发音
如说热(re)他们说成乐(le),日程(ri cheng)说成立成(li cheng)。但是通过老师的发音训练,告诉他们发音位置,练习的时候注意他们的区别,是可以发出来的。但是有时会图省事用“l”代替。
(二)韵母
1.分不清汉语拼音“ing”的发音,韩语语里有两个ing的发音。
2.他们读“女”的时候,经常因为发不出来说成“努”。
(三)声调方面
汉语里有四个声调。然而韩语是没有声调的语言。学习汉语声调是他们学习的一大难题,中国人说话时有抑扬顿挫之原因。
1.阴平(55)可以,阳平(35)和上声(214)常常弄错。
2.声调里边的轻声、儿化、变调对他们来说很难。变调的时候,比如“不去”轻声他们读起来不自然,读的时候是阴平或者去声。
二、语法问题
(一)语序
汉语的语序韩国学生认为是最难的部分,他们出现偏误主要是,母语语序负迁移影响他们学习汉语语序。还有汉语的语法手段是采用语序和虚词。与韩语不同,语序不同,虚词位置不同都会影响语义,所以很难理解。
(二)词法
汉语的词汇丰富,韩语的词汇一般都是外来的词汇,韩国留学生要想学好汉语,必须有一定的词汇储备量。最重要的是分清每个词的用法,韩国留学生面对汉语词汇的诸多种类,在学习的时候会出现问题。下面是常常出错的词。
1.“会”、“能”、“可以”三个词的用法
如:我会开车;我能开车;我可以开车
学习这三个词时可以理解单个词的意思,但是一起用時会出现偏误。如:我会能开车。会有两个词性,用的时候学生分不清,用能愿动词的时候比较多。
2.量词“遍”和“次”
韩国留学生觉得差不多,都是量词,所以用的时候偏误现象严重,比如说我去过五遍北京,她去了十遍洗手间。这样的句子。
3.副词运用的问题
(1)立刻和马上
如:董事长访问的日程定下来以后,我会立刻(马上)通知你们。
请您等他一下,他马上(立刻)就回
我的姐姐马上(立刻不可以)就要毕业
立刻表示紧接着某个时候,马上。而马上是很快地,立刻。可以说立刻行动,马上行动,立刻动身、马上动身,立刻起床、马上起床,立刻就到,马上就到。他们都是时间副词,都表示动作进行得快、迅速。不同的是“立刻”表示的时间比“马上”更短,马上的伸缩性较大。所以不能说立刻毕业。
(2)虚词“了”
如:我来中国一个月了。
我学习了两年汉语。
我等了二十分钟。
学生的疑问是用“了”为什么每个“了”的位置不同,意义也不同。在我们的现代汉语中是要分“了1”和“了2”的。“了1的作用表示动作的完成,了2表示情况的出现,状态的变化。”了2还有成句煞尾的作用。学生问,为什么一定要说“他死了。”而不可以说“他死”这里边就涉及了“了1”,“死”这个动词加上“了1”才能表示完成,“死”不可以是进行的。而且有些动词不能单独使用,一定要加上“了”。
4.助词的误用
(1)“的”、“得”、“地”的误用。虽然学习了它们分别是定语的标志、补语的标志、状语的标志。主要它们觉得这三个词,读音一样。没必要区分。助词的误用:中午在食堂打饭,排队地人很多,所以我心情不好。你穿得很漂亮。他每次都轻轻地走到我身后,拍我一下。
(2)“着”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或状态正在持续。 V+着表示动作的进行或状态的持续。
如:墙上挂着海报。(不理解)
小明穿着红色的羽绒服(不理解)
他们在足球场上踢着足球。(理解)
如:他们正在喝着咖啡。
这个句子不对,正在就表示动作的进行,再用‘着不合适。
他每次都会来看我,这说明着她喜欢我。
这个句子也不对,“说明”带有结束的意思,不能再用“着”。
(3)“的”“了”“呢”“啊”学生不能正确使用,经常使用“了”,“啊”的音变掌握得不好。
(三)句法
对于韩国留学生来说,补语的固定形式是这样的:主语+谓语+得+很+补语。
如:玛丽汉语说得很好。
他汉字写得很漂亮。
对于状态补语、数量补语、时地补语可以理解。但对于结果补语、程度补语、可能补语弄认识不清,在生活中不能很好地运用。结果补语运用出现偏误频率高,经常会出现“我吃了完饭”这样的偏误。学生经常疑惑,结果补语为什么没有“得”。可能补语和结果补语会出现混用的情况。趋向补语位置错误、缺动词。
参考文献:
[1]高宁栏,黄玉花. 韩国留学生习得汉语 趋向补语偏误分析.2007 , 硕士论文.
(编辑/李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