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改名将设置过渡期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近日就规范中成药药品名称问题表示,对于已上市的中成药中根据有关规定确需修改名称的产品,食药监总局将给予其一定的过渡期,在过渡期内,采取加括号的方式允许老名称使用,让患者和医生逐步适应。
此前,食药监总局就《中成药通用名称命名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引发各界热议。意见稿提出,中成药命名不应采用夸大、自诩、不切实际的用语,如“宝”“灵”“精”“强力”“速效”等,以及“御制”“秘制”等溢美之词。
相关负责人强调,中成药命名新规的出台,重点是清理带有明示或暗示疗效成分、存在低俗迷信的中成药名称。药品名称作为药品标准的一部分,是药品监管的重要内容之一,必须规范,严格管理,不能给公众造成误导。药品名称不能明示或暗示疗效,是药品名称的基本要求。
首都医科大学设儿科专业
为加速儿科医生培养,首都医科大學将临床医学(儿科方向)改为儿科学专业,以独立专业代码招生,实行“5+3”本硕连读学制。
儿科医生紧缺与培养规模缩小有很大关系。1998年7月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儿科医学专业被认为“专业划分过细,专业范围过窄”,列入调整范围。从1999年起,大多数医学院校停招儿科本科生。
2016年,教育部重启儿科本科招生,并扩大儿科专业研究生招生规模,要求38所高水平的医学院校增加研究生儿科专业招生数量,力争到2020年在校生达到1万人。北京中医药大学在2016年高招时新增中医学(儿科方向),一共设30个招生计划,首批全部招满。
此前,首都医科大学在临床医学下设儿科方向,今年,该校将该方向设立为儿科学专业,以独立代码招生,预计4月底5月初公布招生计划,今年参加高考的学生可以报考。
辽宁今年全部取消药品加成
据报道,辽宁省县级公立医院以及鞍山、本溪、锦州和盘锦4个国家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市已全部取消药品加成。第一批试点城市鞍山市基层门诊量同比增长10%,本溪市公立医院呈现药占比下降、床位使用率上升等“五降两升”效果。今年,辽宁省公立医院改革除取消药品加成外,重点提高诊疗、手术、康复、护理、中医等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项目价格。力争到今年年底试点城市公立医院药占比(不含中药饮片)总体降到30%左右,百元医疗收入(不含药品收入)中消耗的卫生材料降到20元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