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毅
(湖南瑾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湖南 410000)
近些年国内各个行业对电力能源的需求呈现出了跨越式增长的趋势。结合实际输电现状分析,为满足当前用电负荷不断增长的现状,必须提高电网的输电能力,为此各类高压输变电项目的建设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之中。我们需要重视由此而引发的生态问题,分析项目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环境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对其进行解决,是下一阶段工作的重点,这也有助于提高高压输变电工程环境保护工作的质量。
建造期间高压输变电工程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主要包括工程占地、水土流失等问题。在建造期间像如变电站、塔基等属于永久性占地,这对于农作物的生产和居民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影响,此外临时性的占地也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像如树木砍伐、植被破坏等。因为高压输变电工程是点式占地方式,所以其给外界环境带来的损害多是短期性的。水土流失主要指的是在变电站或是塔基的底部开挖场地、铺设管道等流程使得土层表面被破坏,一定程度上也破坏了原有的绿化植被,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
工频电场与工频磁场是由输变电设备运行时产生的电场、磁场产生的。综合相关案例分析,工频电场通常会发生在以下几个方面:变电站进出线的高压线方向。电气设备带电运行时,电流通过导线发生作用时会引发工频磁场。以上情况对输变电设备周围的环境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输变电工程运行时会在其所处的环境内产生电磁环境,这会影响沿线居民的无线电设备接受质量,收音机的收听效果以及电视的图像效果会因此而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完善,居民已经由原来的无线接收电视更换为有线电视,收音机也早已被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等新生事物取代,所以无线电干扰在这方面的影响正在逐渐减弱。再者,目前家用电器设备的抗干扰能力也在不断增加,相关的建设标准也越来越完善,这近一步降低了由无线电干扰问题而带来的影响。
高压输变电项目运行所产生的噪声主要包括运行时电力设备的噪声以及输电线路产生的噪声两大类。
首先电力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主要来自电器设备以及与之配套的辅助机械设备,例如变压器、风扇等等。这类造成在人体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正常情况下不会对周边居民的正常作息产生影响,一般在50—80dB(A)之间。
若电流通过输电线路,输电线路会产生一定的电气噪声,这类噪声严格来说应当属于低频噪声,但却会让人产生不同程度的烦躁感。高压线附近的居民以及临近线路上的工人还容易会受到这类噪声的影响,这类噪声严重时或作用于特定的人群将会使人难以接受。
电力通道的建设会对区域范围内的景观带来一定的影响,其主要体现在垂直的空间异质性。输变电工程多是大型的框架结构,其因为生产生活所需很可能需要建立在风景区域或是离居民很近的区域范围内,不仅改变了视觉内容,也会给周围的自然景观带来一定的影响。就拿厦门第三供电通道为例,其途经了虾屿、岸边滩涂以及鸟站礁等处,其全程共建有11个铁塔,其中有四处建立在西海域上,自然会对沿线的风景带来一定的影响。西海域是厦门重要的风景区,但是供电第三通道的高塔阻碍了西海域的实际眺望效果,降低了原有的观景质量。
项目建设初期,应尽可能的优化选址选线,以降低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首先选址选线应与城市规划等相关要求相符合,选址选线时应尽可能的避开生态平衡较为敏感的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以及风景名胜区等场所,更应该避开无线电收发场所、军事目标、城镇规划区等重点目标。其次选址时应尽可能的利用好废地、荒地,尤其要注意应远离城镇、减少土石方量,以此来降低作业难度以及后续维护工作的难度。最后尽可能的避开居民聚集的区域,若避无可避则可以通过抬高位的方法减少居民的迁出量。
高压输变电项目施工中会存在基础浇注等作业需要,这会对作业区域内的植被以及水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实际施工中,应强化这方面的管控,明确植被以及水土资源保护的要求,做好后续治理工作,避免土壤裸露,以便于保持水土。实际施工中,取土场以及弃土堆放场是水土流失问题发生的敏感区域。相关工作人员应因地制宜的利用地形地貌,优化土方作业的设计与施工,可以尝试借助于挖方作填土,这能够实现建设区内挖方与填土的平衡。
对施工单位来说,一旦工程完工就应当撤出作业区域,此环节需要拆除临时设施并恢复已经遭到破坏的地表植被。项目建设施工难免会产生废弃混凝土、废砖头、废石头等建筑废料,重视这类废弃物的回收工作,安排专人负责这部分工作,将收集上来的建筑废料进行集中处理。做好设备的检修与维护,避免设备出现漏油、漏气的问题,从而保护作业区域的自然景观。
以制度评价输变站建成后对生态敏感区,植物、水土方面的影响。用评价结果与标准结果进行对照,也能够判断前期的环保政策是否落实到位,通过不断验证和改进,项目建设环境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得到了明显提高。
目前我国对于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技术和管理标准还不够完善,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暴露出了不少的问题,给工程进展带来了不小的阻碍。因此各级环境部门要做好环境保护的监督工作,结合输变电工程的相关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环境保护措施,明确管理标准,创新管理方式,确保输变电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笔者结合个人经验对此类问题进行了总结,希望能对相关工作的落实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杨娟娟,宋康,杨光俊,张锋.超(特)高压输变电工程穿越自然保护区施工期的环境监理重点[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28):198-199.
[2]刘志鹏.输变电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及环境监测管理[J].硅谷,2015,8(03):208+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