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梅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人们的行为导向提供了最根本的依据,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行为活动除了要受到各种规范的制约外,还要依靠道德品质的自觉约束,而且这种道德上的约束往往会使社会朝着良性的方向运转。良好的道德品质本身就是一种积极的力量,会以高尚的精神启发学生,同时也帮助学生在学业上有更好的表现。
关键词:道德品质;积极力量;思想境界;相互促进
一、良好的品德是一种积极力量
品德会对个人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会使人生更有意义。品德本身就是一种精神力量,而且会在方方面面影响着人的行为,指导着人们的活动。那么,什么是良好的道德品质呢?是指我们通常崇尚的助人为乐、诚实守信、尊师重道等品质,如果从个人内心层面来讲,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方面。
第一,内心向善的追求。善与恶是统一于人体的矛盾对立面,粗略判断一个人的好坏主要是凭借善恶二者之间的主要方面,如果一个人内心向善的部分占据主导,那我们就可以判断他就是个好人。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老师需要做的就是发掘学生内心向善的那一部分,让学生立志做一个可以发挥积极作用的“好”人,逐渐剔除学生内心消极的那一部分;第二,善独的能力。所谓善独,就是在自己独处的时候,可以保持內心的平静,可以和当众的表现相一致,做到真正的表里如一。从社会学角度来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就是一场舞台表演,分为前台和后台,每个人在这场表演中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前台和后台会有较大不同。这种互动得以继续维持下去的第一要素就是后台不暴露给对方看,这也叫“舞台的真实”。也就是说,每个人当众所表现出来的与私下单独一人时完全不同,这并无可厚非,每个人心中都有另外一个世界。而教育学生的意义就在于保持他们内心的平静,在自己同自己相处时能够做到自我约束,不逾矩。第三,心怀天下的操守。古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分子,对于天下的“安危”都有一份责任。作为小学阶段的学生,还没有能力在大的层面做出于国家、于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事,学生最重要的任务还是学习,这实际上就是为国家作贡献。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明确这样一个基本原则,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学生也应该明白自己的使命所在,并不是单纯地“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而应该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况且中华正在崛起的路上,作为未来社会的接班人,更应该为中华之腾飞而努力。以上就是笔者认为学生阶段应该追求的道德品质,需要依靠自身的努力和后天的培养。
二、思想境界与个人成就互相促进
一个拥有良好道德品质与高尚思想境界的人,可以站在更高处思考,也能够看得更远,同时还能够获得社会更多的信任与支持。感动中国人物,很多都不是拥有多么高成就的人,但是他们拥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可以站在道德高地进行思考,从而在不经意间做出高尚的事,对于这样平凡却伟大的人,我们的社会将会致以最高的敬意与信任。个人的工作需要在一定的思想、一定的道德指导下进行。人并不是盲目地活着,而是不断追寻一些东西。人类做事追求两个基本准则,一是真理原则。真理原则,顾名思义,就是追求真理、探求真知,对于真相的不断追求;二是价值原则。做事要考虑意义,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才值得人们为之付出时间与精力。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在教育小学生的过程中同样适用,讲授知识要力求准确客观,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习惯,帮助其在日后寻找价值的道路上奠定坚实的基础。
同时,个人的工作又会反作用于思想境界与道德品质,正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包括日后在工作的过程中,随着时间的不断流逝,阅历不断丰富,会在某一天开始思考,工作的意义是什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自己内心究竟想要得到什么?坚守道德修养究竟有何意义?在这样思考的过程中,会受到不同价值观、人生观的影响。最终,也许在不断尝试与犯错后,人们会发现,自己多年以来坚守的道德品质仍旧值得坚守,自己个人成就的取得离不开思想境界的指导与提升。个人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粒沙子,任何个人利益在社会面前都是微不足道的,工作、人生的意义在于为社会作奉献,这才是真正的价值所在。只有这样思考,人们的工作才会更加出色,思想境界才会更上一层楼。总之,思想境界与道德品质是与个人成就息息相关的,二者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在整个社会化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师一定要注重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总而言之,良好的道德品质本身就是一种积极的力量,对于学生的人生指导意义重大,而且这种精神力量可以通过小学生日后的实践活动转化为物质力量,深刻影响着个人的社会化进程。此外,思想境界与学生成就的获得是相互促进的,他们在正确的思想观念指导下,才有可能在本身成就的基础上取得更高成就。同时,更高的成就也会促使学生思考人生,思考价值,从而形成更加高尚的品质与人生境界。
参考文献:
[1]李晶.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吉林大学,2013.
[2]闫晓萍.小学品德教育方法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
编辑 孙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