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活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建构

2017-04-18 17:57艾丽华
开心素质教育 2016年12期
关键词:教学模式过程游戏

艾丽华

一、游戏教学模式的含义

游戏化教学是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根据学习者心理特征,借鉴游戏中的教育功能,将游戏的趣味性、情境性、参与性等特点精神融入教学实践中,设计、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学习工具、评价方法等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游戏化教学不意味着只是将学习局限在电子游戏软件中,我们可以把游戏的内在精神纳入到教学环节中来,将游戏的成功之处借鉴到教学过程及评价体系中来,既保留游戏“可玩性”的特点又使游戏承载着学习策略,使游戏任务执行过程伴随着知识探究过程,上文所分析的游戏凸现的特点与新课程所积极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不谋而合的。游戏化教学是一种教学活动类型,比较适合一部分内容的教学,在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下,它更适合成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或工具。根据心理学测定,由于儿童的年龄小,知识面窄,掌握的词汇量少,爱用直觉思维思考,习惯于从感性角度认识事物,对生活充满好奇,所以游戏化学习更适合小学阶段的识字、阅读、写作活动,因为小学生的知识内容简单,形象,用来制作成游戏比较好,而且转换过程也比较自然,因为小学中的很多知识本来就具有一定的游戏成分在里面。游戏化教学不能取代其他的教学活动类型,但它可以作为传统教学的一种有益的补充。

二、游戏化教学模式的建构

从儿童心理的角度来看,他们不善于进行真正的学习活动,经常容易把学习和游戏混在一起,尤其是中低年级的学生。小学阶段的学生开始时只对学习的形式和过程感兴趣,逐步发展为对学习的内容和结果发生兴趣,这是儿童成长的阶段性规律。既然这样,现在的科学技术水平发展迅速,从技术上而言,声音、文字、影像等同步进行;从形式上而言,也是异彩纷呈。学生们平时接触的媒体都是如此鲜活、丰富。在学生的学习中利用高科技的手段,添加游戏的因素,把学习的过程本身变成一种愉快的经历,这个过程不是学习一会儿,游戏一会儿,而是把学习变成游戏的过程。举一个例子:有的药吃起来很苦,但是我们只要在药的外面包一层糖衣,学生们就不那么排斥吃药了。实际上就是改换一种新颖的方式,以此带来的新鲜感来引导学生对内容产生兴趣。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总是有意无意地把游戏化教学和游戏等同起来,认为游戏化教学就是游戏,无形中对游戏化教学产生了抵触心理。有些家长认为自己的学生已经很贪玩了,再提倡游戏化学习,心还能收回来吗?他们煞费苦心地劝诫、阻止学生们参加游戏,压抑了儿童游戏的天性,这就在客观上给开展游戏化教学造成了一定的阻力。一部分学生家长是这样,在我们的教师当中也有些人顾虑:有的学生本身就难以管教,再开展游戏化教学,课堂不像课堂,游戏不像游戏,岂不是更难管理了?是啊,将学生的教育方式诉诸游戏,会不会太过随意,会不会消解教育的严肃性?游戏也需要严格的规则与秩序,对规则与秩序的遵守是所有游戏得以展开的基本前提。游戏化学习不是游戏与知识的简单嫁接,简单地设计几款所谓的“教育游戏”,如:会背几个成语就可以顺利过关,或者是学生们在游戏中碰面,互相问几个问题,能顺利答出的就算过关。身为教育者,我们应更深入地去思考和探究游戏中值得我们去借鉴的形式与游戏精神,把它尝试性地运用到现阶段的教學手段和评价体系中。

游戏化教学模式的核心不仅仅是其是否运用游戏这外在的形式,最为关键的是我们要以追求趣味性和情境性,关注学生学习体验,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教学实践,实现教学方式变革,使学生们饶有兴趣地、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各种活动之中,他们大胆尝试,反复操作练习,改变以往学习中易产生的枯燥、乏味等现象,让游戏为我们的小学语文教育带来一种高效的改革,辅助我们更好地对儿童进行教育并引导其主动地投入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游戏,在游戏中学习。

语文课堂教学的活动化是素质教育新形势下,出现的一个教学改革的新亮点,还需要我们去不断地探索、创新,逐步形成切实可行的活动化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只要教师具有课堂教学活动化的思想意识,并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去尝试、不断总结,语文的课堂教学改革一定会有更新突破,取得更为显著的成绩。而游戏化教学能够有效地起到带领全班学生开展教学,激发出他们学习兴趣的几种方式,广大教师只要发挥想象力,积极思考一定会在教学实践中产生更多丰富、有趣的教学方法,带动学生学习丰富的语文知识,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作者单位:江西省永丰县恩江小学)

猜你喜欢
教学模式过程游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圆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