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大学生自我认知力对就业竞争力的影响

2017-04-18 15:19陆孙琦
中国市场 2016年51期
关键词:就业竞争力高职院校

陆孙琦

[摘 要]随着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投入越来越大,高职院校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与此同时,高职院校的增多带来了更多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因此如何提高其就业竞争力,解决就业问题,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健康发展问题。鉴于此,我们从寻找科学合理的自我认知力的教育方法和途径出发,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合理、客观的自我认知力和正确的就业理念,增强他们的心理素质,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力,从而提升其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自我认知力;就业竞争力

[DOI]10.13939/j.cnki.zgsc.2016.51.097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进一步推广,高职院校的教育问题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同时,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也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重中之重。因为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技能培养模式、专业配置合理的重要指标,更是一所高职院校办学方向的重要依据。本文通过探析大学生自我认知力影响就业竞争力的主要问题,以求能够为高职院校学生就业问题的一系列决策研究提供科学有效的借鉴和参考。

1 高职院校大学生自我认知的现状

个人的自我认知力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人生发展的方向,马克思认为,人的主观能动性与自我认知力息息相关,只有充分认识自我,全面分析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才能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个人自身能力的最大化,实现自我的全面化发展。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正处于飞速上升的势头,高职院校的总数几乎达到了全国高等教育院校总数量的一半。与此同时,高职院校的迅猛发展中出现了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即高职院校大学生在自我认知能力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偏差,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成才,也制约了高职院校良好的发展前景。这种自我认知能力的偏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1 自我认知过低

由于自身理论知识基础比较薄弱,高职院校大学生中的部分学生存在着自我认知力过低。他们往往会认为自己身为高职院校学生,就应该比普通本科生要低一等,只看到了其作为大专生较之于普通高校本科生的弱势。的确,虽然职业技术教育是国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整个社会中普遍存在着歧视职业技术教育的心态,对他们的认可度不高。而且由于社会的歧视,加重了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负担,导致压力过大[1]。正是由于存在着这些内在和外在的原因,导致高职院校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力过低,从而会产生一些消极的人生态度,容易缺乏自信,丧失进取心,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增加了他们的就业压力。

1.2 自我认知过高

部分高职院校大学生过分高估自己的自我认知力,对自我评价过高,有一种自以为是的心态,盲目自信,觉得自己能力很强,对自身的就业定位较高,严重偏离现行实际条件。他们中的一些人一旦自身目标难以实现,就会出现严重的心理创伤,这也无形中增加了自身的就业压力。另外,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也受到了社会中一些唯利是图或金钱至上思想的影响,上学期间在学校内就想方设法地赚钱,从而荒废了自身的学业。导致部分高职院校大学生在课堂上无法用心学习,不把精力集中于自身的专业学习上,而是在一些兼职或者利益活动中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毕业时专业能力的不足,无形中也影响了其就业竞争力,增加了就业的压力。

2 高职院校大学生自我认知影响就业竞争力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大学生的自我认知与就业竞争力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充分、客观的自我认知能够更好地提高个人的就业竞争力。正确地认识自身的优点和不足,准确地定位自身的价值,为自己规划适合自身发展的就业前景,从而提高了自身的就业竞争力,能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充分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相反,自我认知过高或过低,都会增加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难度,使得他们在择业时会遇到非常大的就业竞争压力,导致其就业理想很难实现。所以,自我认知力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取向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和导向作用。

2.1 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认知不合理

相关研究表明,由于许多高职院校大学生认为自己与普通高校本科生相比较,学历低,只是大专生,就业时觉得自己不如本科生,能力不足,往往会把自己归为就业的弱势群体一类。找工作时会出现自卑感,觉得自己有可能不受用人单位的青睐。故相对于普通本科院校的大学生,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心理更加复杂。大部分高职院校大学生对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理论知识持怀疑态度,导致他们在激烈的就业竞争形势下缺乏一定的自信。同时,他们也非常希望能够与本科院校毕业生一起竞争,但因为自身的大专文凭,加上有时会遭遇到一些用人单位的歧视,他们的自卑感会越来越厉害。可见,高职院校大学生对自身的职业认知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他们没有认识到其作为高职院校学生所具有的特色优势,没有认识到自己与普通高校本科学生的差别,导致其在就业应聘时,表现出信心严重不足的问题,这种就业认知的不合理性影响了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

2.2 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心态不成熟

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年龄一般为21~23岁,还没有完全融入社会,对一些困难问题还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这也导致了部分学生就业心态不成熟[2]。在求职就业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剧烈的心理冲突,产生非常复杂矛盾的心态。一方面,部分高职院校毕业生渴望竞争,胸怀远大理想,热衷于追求一些热门、高薪、体面的工作,希望在短期之内就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另一方面,由于自身文凭低,屡屡碰壁,部分高职院校毕业生又不得不自我调整,通过降低薪酬方面的要求来“贱卖”自己。这两种极端的就业方式,都表明了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心态还不够成熟,对目前社会的需求缺少一定的判断能力。

2.3 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观念不正确

由于高职院校教育的特殊性,其主要培养学生的技能素质和应用能力,导致了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时过分注重专业对口,在找工作时,甚至有些学生只找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职业,其他关系不密切的就不考虑,这种不正确的就业观念,无形中增加了自身就业的难度[3]。事实上,近年来不但国家公务员考试,而且一些事业单位招聘考试,都出现了部分“专业不限”的招聘条件,来吸引更多的求职者。在企业招聘时,许多面试负责人都认为,除了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外,对于应聘者的专业能力要求不是主要的,而更多的是关注其综合素质能力。因此,对于专业性不是很强的专业毕业生来说,需要有正确的就业观念,在就业过程中,不能过分注重专业对口,而是应该看到应聘岗位的发展前景。在目前激烈的就业竞争条件下,高职院校毕业生需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念,在今后的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锻炼自身的综合素质,为以后的再择业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不是只注重专业对口,过分看重一次性就业。

总之,高职院校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力对其就业竞争力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高职院校就业率问题关系着国家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这就要求我们高职院校的老师需不断地研究探索,寻找科学合理的自我认知力的教育方法和途径,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合理、客观的自我认知力和正确的就业理念,从而帮助他们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他们的心理素质,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力,通过提升其就业竞争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去迎接激烈的社会就业竞争和挑战,得心应手地去应付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4]。因此,高职院校大学生应该培养正确的自我认知力和就业观念,发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取长补短,从而提升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赵晓兰.新形势下辅导员如何指导高职大學生提升就业竞争力[J].教育教学论坛,2015(21):35-36.

[2]殷玉萍,陈忠平.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心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2):134-136.

[3]郑月波.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现状与提升路径[J].中国成人教育,2015(24):107-110.

[4]孔祥杰,张贺达.职业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问题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4(12):105-106.

猜你喜欢
就业竞争力高职院校
学习手语翻译,提升外语学院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提升外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策略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