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经济圈区域协调发展重点研究

2017-04-18 15:41王德利
中国市场 2016年51期

王德利

[摘 要]基于改进引力模型对首都及研究区域范围内的其他城市间引力进行分析,确定首都经济圈研究范围;从区域协调发展的角度,分析首都经济圈在周边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及其与周边城市的区域协调关系,进而提出区域协调发展重点。

[关键词]区域协调;空间范围;首都经济圈

[DOI]10.13939/j.cnki.zgsc.2016.51.012

空间协调发展重点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协调首都经济圈同周围其他城市之间的关系,从宏观上把握城市资源开发方向及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在促进区域资源优化配置的同时,实现城市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基于高速公路的小时经济圈,以及基于铁路、公路客运的对外联系情况,可以发现首都经济圈空间协调重点区域主要包括与华北地区、太原经济圈、呼包鄂城市群、辽东半岛城市群及山东半岛城市群之间的协调。

1 首都经济圈空间范围界定

在初步发展阶段首都经济圈的范围是有限的,甚至可以说仅仅包括北京城区及其郊区县;而在首都经济圈的优化提升阶段,城市化及工业化过程开始在少数具有优势的区位引起经济聚集,受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效益的影响,少数主导城市迅速发展,并在该地区占主导地位,而部分落后地区城市化发展速度较慢,城镇间联系仍以不同等级之间的纵向联系为主,构成二元式城市的初步等级空间体系;在首都经济圈发展的后期完善阶段,经济进入较强烈的动态增长时期,由于城市产业空间聚集的外部不经济性和产业结构的演替作用,较高层次和非标准化经济活动向核心区和大城市集中,大批量和标准化生产方式的企业和经济活动向城市边缘区和外围区扩散,区域的多极核心区迅速增长,并逐渐形成新的地域组成单元,因此这个阶段上,城市化发展问题在区位范围(边缘区和外围区)上越来越扩大和严重,城市化发展的“反溢出”负向效应和不平衡性越来越突出;在首都经济圈发展的持续推进阶段,此阶段整个社会进入后工业化阶段,整个社会均实现了城市化及工业化发展之后的较为理想水平,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基本消失,此时首都经济圈将进入范围的最大化影响阶段。

由于首都经济圈在不同时期、不同发展阶段的空间范围不同,本研究基于引力模型,并引入城市交通流和时间距离两个参数建立改进的城市引力模型,对首都经济圈的地域范围进行定量分析。

式中:W、P相当于万有引力公式中的物体的质量要素,在以往学者的相关文献中,大多采用城市人口或GDP规模来表征区域质量,但城市人口或GDP规模仅仅能反映城市发展的某一方面,并不能对城市发展整体竞争力进行表达。本研究构建城市综合实力(包括城市经济发展、城市社会发展、城市基础设施与环境建设三大类、35个小类指标)得分,以此反映城市质量。Dij为城市间的距离,以往研究中大多使用城市间的直线距离来表征Dij,但城市之间直线距离并不能代表城市间的交通流大小,不能僵硬地把Dij作为城市i和城市j的空间距离,本研究采用城市间的时间距离表征Dij,采用最新城市间的铁路交通时刻表计算Dij的大小。

利用改进的引力模型对北京市与研究区范围内的其他城市间的引力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北京市对周边地区的吸引力可以划分为三类:首先为强吸引型,包括天津市、廊坊市、唐山市及保定市吸引力最强,引力值分别达到25以上;其次为中吸引型,包括沧州市、石家庄市,引力值达到15以上;最后为弱吸引性,包括邯郸市(12.75)、邢台市(5.95)、秦皇岛市(5.84)、衡水市(3.98)、张家口市(2.17)、承德市(1.18)。北京市对张家口、承德二市的引力值最小,但张承地区是未来北京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生态腹地,是加快首都经济圈发展的空间载体,在保障区域发展、提升区域竞争能力、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京津冀一体化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综合考虑相关学者对首都经济圈范围界定分析及首都京津圈本阶段计量分析结果,本研究界定的近期首都经济空间圈包括北京、天津、张家口、唐山、保定、承德、廊坊7个城市。

2 首都经济圈区域空间协调发展重点

2.1 与华北地区的区域衔接重点

打破行政区划搞转型,推动产业错位分工,是首都经济圈与华北地区衔接的第一要务。在华北地区各区域拥有类似资源、生产相似产品、面向同一市场、可用资金量相当的情况下,其谋求发展的初衷与思路甚至产业升级路径选择都将同样出现趋同现象。长此以往,必然形成新的产业无序竞争和经济内耗,给以后的结构调整形成压力。这种倾向产生的一个直接原因,是首都经济圈功能性布局规划缺乏指导性或者说是约束力,面对市县发展的迫切性方面顯得无力。因此,当前首都经济圈错位转型发展的一个迫切问题,是各地政府应尽快联合出台和加强功能区规划的指导性,核心是打破行政区划搞转型,根据经济区域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发展空间,来确定各个城市的功能定位与转型发展方向。加强重大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以建设连通东西、纵贯南北的运输通道和交通枢纽为重点,优化首都经济圈周边区域各种交通方式的资源配置,统筹各种交通方式的协调发展,加快构建综合交通体系,提高综合交通运输能力,充分发挥首都经济圈地区在全国综合运输大通道中的作用,强化其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地位。

2.2 与太原经济圈的区域协调重点

最新的山西省城镇化推进战略研究中提出“一核一圈三群”的城镇化格局构想,其中“一圈”即太原都市圈,是以太原都市区为核心,太原盆地城镇密集区为主体,辐射阳泉、忻定原、离柳中城镇组群的都市圈,包括太原、晋中、吕梁、阳泉、忻州5市的30个县、市、区,现总人口1010万人,城镇人口591万人。该区域是山西省经济与社会事业最为发达的核心区域和最为重要的城镇密集地区。首都经济圈近些年的快速发展,使得自身与太原经济圈及周边城市之间联系更加密切的同时,在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和建设用地空间等方面也凸现了一些问题和矛盾,迫切需要从区域的角度统筹规划、协调整合,以解决各地域单元仅凭个体无法解决的问题,促进区域从“整合”逐步走向“融合”,产生有机整体大于简单加总的“聚变效应”,以最终创造可持续的、多赢发展格局。这决定了首都经济圈本身必须具有开放性、服务性和创新性,必须从强化首都经济圈的基本功能入手,使之与太原经济圈区域达成基础设施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生态保护一体化等。在产业转型的同时,要加大力度培育新兴的支柱产业,使经济转型在产业升级过程中,实现平稳过渡。通过优化升级推动首都经济圈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实现区域经济生态共赢。同时要形成城市的集合,改善有利于聚散功能发挥作用的外在环境和传导机制,加强与黄河中游经济区的联系与协调,优化直接体现聚散功能的产业载体,有效地推动首都经济圈经济社会的发展,从而带动整个华北地区的发展。

2.3 与呼包鄂城市群的区域协调重点

从区位角度分析,首都经济圈西衔甘陕,东接辽东等地,是华北地区乃至中西部诸省陆路運输通往渤海湾核心区的交通要道。从资源利用和开发的方面分析,首都经济圈地区的水、矿产等资源相对紧缺,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对外资源的依赖程度将不可避免地升高。在产业衔接方面,呼包鄂城市群作为重要的能源基地,长期以来为京津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产业衔接有着较深的历史渊源。呼包鄂城市群作为基础能源输出地,新中国成立以来环渤海地区成为呼包鄂煤炭、电力能源的主要受益区,为改善环渤海地区特别是首都北京的能源紧张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因此,未来发展中呼包鄂城市群与首都经济圈产业和深度开发等方面的合作需要在更高的层次和更深的领域中加强。未来呼包鄂城市群应率先承接首都经济圈的产业转移,衔接中西部经济产业链,以发展的眼光,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充分发挥区位能源优势,在首都经济圈内统筹谋划、布局和推进改革发展,使呼包鄂城市群成为保障首都经济圈用电安全的洁净能源和新能源基地,成为辐射周边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撑点。在生态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的战略,生态和基础设施建设是重点。呼包鄂城市群充分考虑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既要立足当前,又要兼顾长远,以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环渤海经济区辐射“三北”的中心地带,呼包鄂城市群与首都经济圈在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依存度和合作的空间很大。同时,呼包鄂城市群又是农牧产品、乳制品、能源、原材料及主要初级产品的生产和输出基地,是首都经济圈重要的基础资源接续地、生态屏障和生态旅游腹地。呼包鄂城市群要加强与首都经济圈在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旅游等方面的合作和交流,共同维护生态环境,发展具有北方特色的生态文化旅游。同时应继续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吸引首都经济圈的有关部门和企业积极参与呼包鄂城市群生态建设和生态旅游项目开发,要尽可能提供优惠的政策,创造方便的条件。

2.4 与山东、辽东半岛城市群的区域协调重点

我国“三大经济圈”之一的环渤海经济圈内,形成了辽东半岛经济圈、首都经济圈和山东半岛经济圈三大子经济圈,首都经济圈是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地区。环渤海重工业集聚,若干年来发展重化工业的积极性很高,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比较严重,这是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难点。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对人口的依赖程度比较高,社会劳动生产率相对偏低,这是该地区跨越发展的一个瓶颈。由于缺乏权威统筹的协调机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港口重复建设、资源无序利用、港口腹地竞争等问题,不仅降低了发展的效率,也给环渤海的海洋生态环境带来了压力。未来应积极打造环渤海经济圈,培育新型战略性空间。培育战略性空间,积极参与国际、国内社会经济大循环和空间重组。参与国际生产和服务的大循环,尤其是与环太平洋经济带东亚部分的分工合作,实现部分核心主导产业或产业集群由垂直分工向水平分工转变。在旅游产业发展方面,应整合环渤海地区旅游资源,强强联合促进旅游业互动发展。加强首都经济圈与山东、辽东半岛旅游开发的协作,统筹规划与建设旅游通道,合理组织旅游线路;处理好旅游城镇、服务设施建设与景区保护的关系,加强旅游城镇的整体景观设计与建筑密度的控制,特别注重景观资源的保护与生态环境的建设;协调区域性旅游交通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形态的关系,特别注意公路建设与城市建设的协调。通过三者间的旅游合作,打造旅游品牌,吸引首都经济圈游客到山东、辽东半岛旅游,继而形成环渤海地区精品旅游目的地线路,这必将极大地推动环渤海旅游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樊杰,封志明,张文忠,等.京津冀都市圈区域综合规划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20-21.

[2]方创琳,宋吉陶,蔺雪芹.中国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15-16.

[3]顾朝林.北京首都圈发展规划研究——建设世界城市的新视角[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