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当如此,写作应这样

2017-04-18 15:09李炳荣
广东教育·高中 2016年12期
关键词:段落考场文本

李炳荣

2017年高考对于广东应考师生来说,具有挑战性的地方不在少数。其中的阅读和写作,更是不容小视。

一、有效阅读策略

直观地看,将选考的两个文本改为必考,阅读量和答题量明显增大,隐性的思考和理解的增容尚不好估量。也许从学生角度来说还看不出严重程度,如果从教师的复习角度看,其工作量呈数量极上升。过去的选考模式,既然有可选性,就有取舍的自由。于是文学文本阅读轻则可以简单化,“冒险”一点甚至可以不复习,现在,这样的弹性没有了:文学文本不仅要认真对待,而且需要从文本特征到阅读方法,从命题形式到解题思路、答题规范,任何一点都不能含糊。目前高考样题尚不是太清晰,没有现成的套路可循,而时间日短也日紧,如何直面这一“惨淡”现实,需要的不仅是冷静,更是经济性方略。

所谓经济性方略,涉及两个参数,一是单位时间获取有效信息的量,一是单位时间信息整理加工的度。考场阅读不同于一般的休闲式和探究式阅读。休闲式阅读是相对任性的,兴趣是读者与作者的对接点;而探究式阅读,则不受时空限制,可通过反复阅读,不断引证来深化理解。可以说,考场阅读,比休闲式阅读要严肃,比研究性阅读要功利。这一点从命题角度看,更为直观。命题者对文本的研读是全面而深入的,其设题是专业而严谨的,这样就会出现一个“严重”的不对称:一个学养深厚的成人与一个涉世未深、学养浅薄的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的不对称,以及二者所掌握的对文本研读的资源量的不对称,还有对文本研判可允许的时间的不对称。这一切都让考生读者对文本和试题产生本能的距离感和畏惧心理。

能够弥合这种先天不足的第一也是最为直接的途径,就是提高有效阅读的速度。速度是练出来的,熟能生巧。

1. 文体阅读

有效阅读的保障之一,是文体阅读。论述类文本、文学类文本、实用类文本,其区别很明显,这些区别就是文本的文体特征。如果不辨体裁地去阅读,就不得要领,导致无效阅读。而且我们的命题者,在设题时,首先考虑的也应该是文体特征。所以一个读者,有一个鲜明文体意识,在一定意义上能与命题者达成一个共识和默契。这无疑是一个利好的契机。

作为第一篇论述类文本,其学术性研究特色是若干年来高考选材的当然条件。读这样的文章,对中学生来讲,阅读和理解都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是,当我们将其当作一般性议论文来阅读时,那些分明的棱角要柔和很多。作为议论文,老生常谈的话题,无外乎“论点”“论据”“论证”,即三要素。论点是文本的核心,这正是作者需要读者接受的重要信息。那么阅读时,要对这些核心信息格外注意,甚至可以说,阅读的过程,就是不断发现作者观点(也叫认识、看法)的过程,而且这些观点的表述往往是严谨的,所以阅读时,一旦发现,当字斟句酌来读,丝毫不能含糊。可能的话,随时用笔将其划下来,是很有必要的。其次是论据。这是作者用来支撑自己观点的基石。一般由事实、文献、语录等材料构成。笼统一点说,这部分是辅助性的文字,如果读者已经欣然接受作者的观点,这些论据也就失效。所以对于这些文字,可以作类别性的阅读,这样可以节省一些宝贵的时间。当然对于论据繁多的文本,还需将不同的论据与不同的论点对应起来,以免张冠李戴。至于论证,在文本中是不容易非常明确地将其与前二者划分开来的。论证是个过程,即分析过程,或剖析论据,或逻辑推演。这部分的阅读,关注的是作者的思辨过程。从某种意义看,是文本的精华,直接关系到作者的对读者的征服程度。但作为考场阅读,又是最容易被考生忽略的部分。因为其中的思维带有很强的专业性,这是考生最薄弱的环节。需要强调的是,这部分在试题的设置上往往被命题者所看重。

一篇不过千字的小文,即便话题再陌生,用词再专业,思想再艰深,当我们将其按文本特征来解读时,其复杂程度应该有一个不错的缓解。

强调阅读的文体意识,是为了最大限度减少不必要的干扰,在有限的时间内抓住阅读对象的主要方面,以期达到高效。

以文学文本的小说为例。小说在所有文学样式中,是最贴近生活的,阅读中,如果没有文体意识,很容易受到生活经验的影响,从而停留在生活层面的理解,这样会导致阅读的肤浅,甚至无法与作者进行深层次的交流,自然也不能窥探作品的深刻主题。而当我们带着文体意识进入阅读状态,我们的关注点就会异常明确。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大要素,阅读自然应该围绕三者展开。小说首先是记叙性文字,那么阅读中,要确认的是发生了什么事,这就促使读者在用目光捕获信息的同时,还会用脑子去概括事件,用思维去给事件定性。事件总是围绕中心人物展开的,在对事件作了概括和定性把握之后,一個从感性到理性的人物,也会在读者的脑海快速生成。环境是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所,包括自然性和社会性两个方面,由于读者有先入为主的认识,阅读时对其就多一份关注和思考。三大要素也是作者创作的经心和匠心所在,阅读中对其关注,就是和作者心往一块想,自然更容易与作者产生有效的交流,进而产生共识和共鸣。

相对于小说,传记作为实用类阅读,在文体特征上文学性大幅减少,而真实性得到强化。作者在创作上更注重选材的精当和典型,所以阅读的“功利意识”也更需加强。传记,说白就是,说一个人。所谓功利意识,就是判断作者说的是怎样的一个人,是怎样说这个人的,是阅读的最现实的目的。除了像小说一样在阅读过程中对其进行概括、定性、生成外,作者在字里行间对人物事件或隐或现的评述文字,更是深入文本破解文本的重要契机。

在所有阅读文本中,要数诗歌最为“另类”,这主要与诗歌的“短小精悍”不无关系。诗歌有两大特征:一是语言的晶体化,二是思维的跳跃性。这两个特征为诗歌节省大量的腾挪空间,但却给读者带来诸多的不便。尤其是对在审美经验上先天不足的中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阅读挑战。在形式上,诗歌像文言文,所以有人将诗歌鉴赏机械地理解为翻译,虽然有些笨拙,但又不失为小聪明,只是与翻译的原则不尽相同。翻译的空间来自上下文,而诗句的理解空间,更多的来自想像。想像是水,晶体化的语言必须放入水中,才能成为风味独特的可供欣赏品味的溶液;诗歌的思路,只有利用想像,才能成为连贯的线形思维。所以阅读诗歌的过程,就是一个联想和想像的过程。这之中有三个概念,即意象、意境、情感,是阅读无法回避的三个节点。哪些意象,怎样的意象;当读者去思考意象的共性时,意境就开始生成了。意境不是情感,但是代表或反映了情感的色彩和方向,是明确情感的重要依据。而诗人的创作背景,则是诗歌情感定位的重要物证。一个不会阅读诗歌的人,诗歌往往在其脑海中是支离破碎的,零乱的,当然更说不上美感。原因就是其阅读过程是无机的。

2. 有机阅读

有效阅读的另一保障,就是有机阅读。

典范而优秀的作品是有生命的,是活的,它牵一发而动全身。虽然理性地讲,可以独立地看待文体特征中的每一个概念,但实际上这些概念总是相互密切联系的。不论论述类的论点与论据、论证,还是小说三个要素之间,以及实用类传记文体的客观的叙述和主观评述,它们对表现文本的核心价值,互为佐证,相互补充。一些学生在读完文本,甚至完成答题之后,你如果问这篇文章主要讲什么,如何讲的,他可能感到很茫然。显然在他眼里心中,文本被读死了。可想而知,其答题的安全系数有多大。

文字就摆在那里,死还是活,反映的是读者的阅读层次。拿论述类文本来说。论据是用来支撑论点的,论证则是在逻辑和事理上说服读者接受观点的过程,可见三者是共存共生状态。换一个角度看文本,也可以说文本是由若干个句子或段落构成,这些句子段落按照不同的事理逻辑有序地组合在一起,完成一个传情达意的工作。于是阅读中,努力理解这些看似没有生命的句子、段落之间的关系,是“复活”文本的必要途径。

一段话,由若干个句子组成,句子间这种表面的先后关系,实际有着错综复杂的逻辑关系,或总分,或并列,或递进,或转折,或因果等等,通过这些不同的关系,又使它们由一般的先后关系,变成不同的层次关系。当读者由先后关系读出层次关系的时候,一个段落就活了。明确了段落的层次关系,相应的好结果就出来了:段落的中心自然生成了。当段落的中心明确后,段落之间的结构关系自然也随之清晰起来。文章犹如人体,一旦把握了段内层次和段落结构关系,四体百骸毕见,读文章,就是人际交流了。

文学文本和实用文本的有机阅读,也是如此。

比如小说。情节实际上是人物活动的载体,人物的心理变化和性格特征,无一不是在情节活动中展示的。环境是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所,对人物事件的形成,提供了诸多的合理元素。而小说的主题虽说是隐性的,但是将人物、情节和环境有机结合起来看主题,它就再也藏不住了。任何想单一地从三者的某一方面揭示主题的企图,都会有些勉强。阅读的命题有时是对文本作切片式的研读,但总体上,则是一次活体解剖。

再比如传记。在这里我想强调一下文本中的作者所予的人文关怀。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个常识:阅读是一个买方市场,再优秀的作品,读者不买帐,就会自然贬值,所以任何一个正常的作者,都希望有更多的读者阅读、理解和接受他的作品,甚至想方设法去博取读者的“青睐”。只要稍加注意,我们不难发现,任何文本中,几乎随处可见作者为读者提供的方便,像结构思路的暗示,段落之间的连贯,句子间的逻辑关系,不同材料间的联系等等。而阅读中最大的障碍莫过于思想内涵,仔细品读,也能从字里行间发现不少端倪。传记中,一些议论和抒情性文字便是。因为传主通常为一些有杰出贡献或在某个领域有重大影响的人物,立传的目的,一是为了宣传,更重要的是给他人和后人垂范。其价值更多是在精神层面的。事实摆在那里,但精神导向却是作者寄予的。其中作者对人物和事件的评判,往往通过一些议论性文字加以点拨或暗示,也可以通过抒情文字来感染读者。这些文字像血液和经脉一样,游走于文章始终,赋予文章以灵性和生机。将这些文字与文本的人事有机结合起来,给文本的核心价值定位就不是太大的难事。

3. 技术性阅读

技術性阅读,是考场高效阅读的保障之一。文章的创作是有技术(巧)性的,阅读从某种意义上看,与创作是互逆的。说开了,二者所遵循的规则是一致的。阅读又叫欣赏,其中带有工艺性的技巧往往最具欣赏价值,这些节点,通常也为命题者所心仪。到底解铃需知系铃人,少走或不走弯路,就是走捷径了。

论述类文本是高考试卷的开篇之作,三道客观题,从题干上看,似乎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根据原文内容……理解和分析”,似乎就是对“原文”的“表述”“理解”“分析”,实际这其中是有技术分工的。第一题,主要是对作者的观点、认识或看法的确认,第二道是针对文本中观点与材料的统一关系的确认,侧重于对文本中的“论据”的理解分析,而第三道则是演绎,也就是推理,或者说论证。命题者根据文本中作者的认识和思路,作一定延伸,对其合理性的判断,可以考查考生对文本逻辑思维的研读能力。明白这些,就不会被表面的“理解”“分析”所迷惑,进一步提高答题的针对性。

而对于小说,从技巧方面看,则要注意:(1)标题的丰富内涵和作用;(2)情节的曲折和伏笔照应对人物和主题的表现功能;(3)刻画人物的手法,特别是细节描写;(4)环境描写的作用;(5)叙事的顺序和人称角度。也许从题干上看,是对某个句子的理解,而实质上则是小说的表达技巧鉴赏。这就需要考生必须熟悉各种技巧的常规功用,做到以不变应万变。一般说,标题的作用无外乎:①作线索,概括故事。②揭示冲突,反映矛盾。③暗示主题。④引人注目,激发兴趣。曲折的情节,除了引人入胜,还有就是使人物性格展示得更加充分。细节描写,可以是描写手法的任何一种形式,比如语言、动作、肖像等等,但它又不同于一般性的描写,它有两个特征,一是生动,二是传神。所谓传神就是看似极为平常简单的描写却反映人物丰富而深刻的内心世界或者性格特征。环境描写的作用非常丰富:交待故事的时空背景,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推动情节,甚至暗示主题。叙事的顺序,有倒叙和插叙,除了避免平铺直叙,更主要的作用是表现人物和主题。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所有技巧都是形式,而形式都是为内容服务的,所以在理解和分析技巧时,必须始终围绕内容。“内容”对于小说来说,一般是“人物形象”和主题。人物形象,包含人物即时的内心活动和相对稳定的性格特征;主题则包括,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以及作者对社会典型代表的人物及其命运的评判。

再来说说传记的“技巧”阅读。因为作为记叙类的传记既具有真实性,又具有文学性,所以小说中的一些技术手段,常常也会在传记中出现,比如标题的含义、描写手段、顺序安排、环境交待(背景材料)等等。另外需要关注的是,传记的选材和形象再现的技术性。选材涉及典型性和详略处理,典型即代表性,既反映传主个性又能体现传主身上的时代性和社会风貌,详略处理则是为了更好地突出传主的主要贡献和精神风貌。

总之,阅读是一项深层次的交流活动,有鲜明的目的性和手段性,所以阅读前必须具有强烈的先入为主的“功利”意识,切不可随意和大意。

二、写作策略

和阅读一样,写作及其训练中的误区也亟待澄清。

2017年的作文,变数应该不会太大。即便像2016年的漫画形式,仍然未摆脱任务驱动型,只是材料形式不同而已。这种作文比较契合考场的情境:不易缩构,很难抄袭;立意多元,能见仁见智;有代入感,可畅所欲言。理论上讲,这种作文是备考的主流。

考场作文的机制,从写作到评价,都很特殊。这主要受时限决定,写得快,评得更快,带有明显快餐性质。同时,对于作品而言,考场更是市场,一篇考场作文的得分,很大程度上是价格定位而不是价值定位。从这两个因素出发,我们的考场作文则不得不考虑一些必要的应对策略。

1. 主观努力方向

既然是市场,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天经地义的。考生的写作能力和所付出的劳动,应得报酬是一个模糊区间。虽然有评分标准,甚至评分细则,但阅卷过程是无法精细化的。能力基本上是固化的,虽然看不见,而对劳动成果估价是弹性的,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购买者(阅卷人)的审美好恶取向和对规则的执行度。所以考生的主观努力更应倾向直观化。书写和篇幅,是最为直观的物质,它是考场作文给阅卷老师的第一印象,对于快餐评判系统来说,就更显得重要。书写以美观舒适为最,工整规范次之,干净清楚次之。篇幅上,800字是最低要求,从阅卷心理看,止步于800字,那是完成任务,是做题,虽说无可挑剔,也反映考生写作的能力和状态存在局限和不足。一般说来,900字左右,是一个性价比较好的量。

2. 便于阅读的作文

其次,阅读是交流,是文字与思维的转化过程。由于作者与读者诸多差异,交流上势必存在许多不便。写出方便阅读的文章,一定会有所斩获。那么什么样的文章才方便阅读呢?当然感性的文字,流畅的语言,是可读的。这还是次要的,最好的是“一目了然”的文字。前面说了,考场作文对于作者与阅卷者都是快餐式的,快速阅读,快速赋分,是阅卷的要求。而文章阅读是思维和思想的交流,欲速则不达,更何况应急状况下的思维表达和应急状况下的理解沟通,更有障碍。这是阅卷场的天堑。那么“山不来,我去”,让阅卷者能够以最快的速度看清、看懂,就是赢得主动权的先机。看清,就是脉络条理清晰。段落总是由若干句子构成,文章总是由若干段落组成,句子之间、段落之间是按照一定关系先后衔接的。句子越多的段落越发不易看清,所以一篇文章在段落设置不宜太少,从视觉上,不让读者产生厌倦疲劳的段落数,七段左右为宜。尤其在文章开始,最忌讳“乌云式”段落。段落之间,在首尾最好有过渡性的提示。考场阅读是浏览式的,细节未必能够全部发现,但大致的轮廓是一定历历在目的。那轮廓就是段落的首尾处。于是在这些位置,则需要多做功课。一是过渡,一是段落的中心提示。就算读者不能完全理解你的段落,但是读了你的段落首尾,也能对你的文章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许多考场作文分数都停留在不痛不痒的40分左右,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阅卷者基本上没有看懂你在说什么和怎么说的。

3. 思维训练

下面来说说一类卷,也就是48分以上的考场作文。历来人们对一类作文的标准认知是存在分歧的,有重审题立意的,有重文采修辞的,有重谋篇布局的,有重思维思想的,等等不一而足。因为审美是允许也是必须尊重个性的,所以这种分歧无法也不必统一。但有一点,一类文,一定是有“回头率”的,或者说,是经得起挑剔的。一篇表面光鲜的文章,经不起推敲,经不起看第二遍,大致一看尚可,仔细一瞅,破绽百出。语言上的破绽是小,思维和思想的漏洞才是大事。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文章的终极目的是让读者受益,赏心悦目的文字技巧只是手段,最为根本的是思维和思想。我们常听到中学语文老师抱怨学生作文 “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指的就是没有灵魂没有思维个性的程式作文。

文章的主要功能在社会影响力,即启发读者,影响读者。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而学生写作首先想到的是“给老师看”“会得多少分”。这种创作动机是幼稚的,也是低端的。充其量博取老师的好感,这已经算是心中有“人”,但老师不是普遍意义上的读者。如果就这个问题深究下去,就是——心中没有普遍意义上的读者,写作就是一厢情愿的事,不会想读者所想。这样一来,一则不会考虑行文对读者的方便,即暗示思路;二则不会追求文章给读者以某些方面的启示和影響,立意就容易流于一般和平庸。好的文章,一定是让读者有所受益的。受益有三个层次:一是直观的舒服,一般是文字表述上的流畅和生动,这是基层;一是思维层次,即事理清晰严谨,让人信服无疑,这是中层;高层是思想层次,最能反映作者思维个性和思想高度与深度,也是学生最欠缺、最易忽视的地方,但却是“优秀”最应该具有的品质。

如果说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那么其工具性就在于,作为表现思维和思想的手段。在信息化时代,记忆性知识基本交给机器,如果没有在思维和思想上有所表现,学习的意义将是低效甚至无效的。

对于对自己的作文能力充满自信,并希望在考场上拿回自己应得的分数的学生来说,备考已经不能停留在“不错”层面,而是思维和思想的独特。如何达到这一点?一是强化作品(或读者)意识,二是注重思维训练。

强化读者(或作品)意识,除了神而往之,还可将读者物质化,即自行寻找读者,每次作文之后,除了语文老师,还应该找到四五位自己信得过的同学当读者,不失为一种方法。当然最好要“读者”能当面给一些中肯的意见和建议。长期下来,自己的读者意识自然会强化,文章也会自然而然倾向于适合读者阅读。

关于思维训练,重在自我启发。孔子曾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欲思而不透,欲言而不能之时,自我的启发是最佳时机。“不透”“不能”,则疑惑丛生,所以思维的开端在设疑。不论是现象还是道理,其中都蕴含着某些或隐或显的因果关系,发掘的方法就是“刨根问底”:为什么会这样?这样下去会怎么样?“为什么”“怎么样”是最具逻辑性的经典发问。对一个问题的思考总是有两个维度:深度和广度。因果设问往往在深度上,而广度需要问的是“还有哪些方面”。也许是思维的便利,当回答为什么时,我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最直观、最浅显的原因,如果停留在这个层面,文章自然无法优秀,这时我们问自己一个“还有哪些方面”,思维和思想的个性差异便发生了。许多独辟蹊径的发现就是这么被追问出来的。

比如,2016年高考漫画作文,在看到分数和与之对应的掌痕、唇印时,设疑就可以开始了:分数的起伏为什么有如此悬殊的奖惩结果?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最先想到的可能是:进则奖,退则罚,这是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使然。可以继续追问:虽然下降了却尚属高分为什么仍受到惩罚?答曰:在激烈的竞争下,有些师长过于急功近利。继续:可为什么虽属进步仍处低分却享受奖赏?答曰:即使进步很小也是前行,即时的鼓励就是莫大的推动力。这时,我们可以换个问法:这样会有怎样的结果呢?在这种竞争环境下,人们会越来越重视成绩的起伏;或者高分受罚会削弱受罚者的斗志和信心,低分受赏会增强受赏者的自信和激情。这些问题是启发思维的深度。要拓展广度,还需问一个“还有呢”。有些人就不敢再问了,因为太费神。然而这正是思维的分水岭,也是优秀与平庸的分水岭。其实,再想一想,“那掌痕唇印就一定是来自师长?”“这种现象仅限于教育吗?”“掌痕就一定是错的,唇印就一定是对吗?”这些拓展性疑问,会让思考者产生一些独到的发现,从而使文章产生鲜明的思维和思想个性,而这正是文章的真正价值所在。

思维和思想是大脑的功能,它具有很大的创造潜能。但是创造是高能耗的工作,非用力不行。创造思维是一扇深而重的门,通常是紧闭的。如果长期不去开启它,它的枢轴就会因生锈而板滞,甚至会僵死。反之经常去触碰它,启发它,去做一些创造性思维训练,关键时刻需要打开它,恐怕就不是那么费力了。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学习两大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是写作的储备,写作是阅读的消费。广泛的阅读会给写作提供丰富的营养,一篇优秀的作品,就是一个很好的示范,只有见多识广,写作才能轻车熟路。反过来,写作会让人产生饥渴感,又会促使我们通过阅读去觅食充饥。功夫在课外,此言不虚。孔子也曾说,“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学习者当深味之。

责任编辑 陈春阳

猜你喜欢
段落考场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趣味•读写练 答案
【短文篇】
心理小测试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期末小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