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茜
摘要:於梨华的留学生小说在文学史上,是一个年代一个群思想观念的折射,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其作品前后两个阶段,虽然并没有写作风格的显著转变,但是其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却存在明显差异,这同样也是作者观点和自身认识的一种转变。因此加强前后两个阶段的作品的分析,无疑对于深入了解作品背景的年代特征以及社会环境有着积极价值。
关键词:於梨华;小说;文化
於梨华的留学生小说,以刻画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台湾留学生在美国的生活、理想、爱情等方面的经历作为主要内容,而留学生在海外漂泊和奋斗所遇到的种种挫折,则成为於梨华作品中反复呈现的主题。当时由台湾走向美国的那个群体,在很大程度上怀抱着对于美国“理想国度”的认识,而主动选择了背井离乡,而於梨华则在通过她的作品,呈现出了一个更为真实的旅美留学生活,“希望给国内的年轻人一个警锡,不要对出国抱着太高的梦想和期望”。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作者思想的影响之下,海外游子在美国社会中的那种流落,不仅仅是源于经济层面,更加是源于文化层面的特征,就成为了需要引起关注的一个重点。
於梨华作品的文化层面,是始终围绕着“文化归属”这一核心来展开的。从作者自身的角度看,於梨华经历了几次迁徙,先是从大陆随父辈迁居台湾,而后又从台湾出发选择美国留学,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对于既有文化的背离。那些和於梨华有着相似经历的群体,都在面对的同一个问题,就是对于自己既有文化和社会的背离,同时又无法融入到美国的文化中去。而当於梨华之后返回大陆的经历同样也给她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回国之后的於梨华看到的当然是贫穷落后的土地,但是人民的精神面貌却积极乐观。这种大陆人民的生活面貌,让於梨华感触颇深,也对其后来的创作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这一系列的个人经历,决定了於梨华的作品在不同阶段的不同主题特征。如果将於梨华的作品划分为两个阶段,那么无疑可以用对于文化归属的这种寻找作为界定,之前是一种失去的痛楚体现,之后则是一种对于归属的寻找和发现。
对于第一个阶段而言,於梨华对于那一代人在异国他乡的经历作为写作的主要内容,以《又见棕榈,又见棕榈》作为突出代表呈献给读者。这一部作品中牟天磊的痛苦之处,可以说出现在了每一个留学生的观念和生活之中。他们离开台湾,就是脱离了中国的社会和文化,他们怀抱梦想来到美国,原本以为美国是遍地财富的黄金国度,但是到了以后才发现,美国和台湾的经济水平完全不同,这些留学生群体在美国只能居住在廉价的地下室或者寄人篱下靠出卖劳力来抵消房租,不得不接受艰辛和贫穷的生活。这样的留学生群体在美国社会中无疑被边缘化了,他们无法融入美国社会,不得不游离在社会边缘环境中谋求是生存。但是牟天磊痛苦的核心,还不仅仅在于无法融入美国社会,而是在他归国之后,长期在美国的生活身份又导致他无法融入到传统环境中。在故乡人的严重,牟天磊是学有所成衣锦还乡的,他无法向亲人诉说自己的美国的失败生活,真情无法表露,因此造成了他第二次被社会所放逐,而这次是比无法融入美国社会更加痛苦的,因为无法融入的,是自己本来应当归属的社会和文化。这种状况,在作品的字里行间都有反映。故土上的故人,除了妹妹,没有人能够理解牟天磊,即使是通信多年的女朋友,也只是期望着能够带她出国。因此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台湾,牟天磊都无法融入社会,无法获取认同。
於梨华第二个阶段的作品,以《傅家的儿女们》作为分界线,当然这也正是於梨华回国之后的第一步作品。小说描写了傅家的一群儿女从美国返回台湾为父亲过寿,傅家的子女们在国外过得并不容易,在同样经历了留学生的困苦生活之后,傅家的子女中开始有人认识到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的发展与大陆的强盛息息相关,因此如玉和如华决定不再回美国,而是选择了在台湾教书谋求发展。他们这种看似离经叛道的行为表明了新一代台湾青年民族整体意识的觉醒,虽然在小说中仍然无法得到其父的认可,但是从根本上看,这是那一代人对于一种社会和文化的追求。
前一个阶段的作品,反映的是留学生群体本身在各个社会中的游离状态,无论是美国还是台湾故乡,都不能拥抱这个群体。而后一个阶段则表现了更为明确的归属方向,主人公在文化和思想层面的归属上更为明确,不仅仅在《傅家的儿女们》有所体现,在《三人行》中更是明确。几位学者殊途同归,对于大陆的眷恋之情跃然纸上,都将回国作为精神和文化的归属来选择。前一个阶段是对于文化的“根”的失去和无限怀念,是苦苦追寻却没有結果的无奈展现;而后一个阶段,则是作品的主人公与作者一同,发现文化的归属,甚至于发现生命的价值的表达。
总之,於梨华的留学生小说,不仅仅是那一个时代留学生活与思想的展现,也是作者自身成长的展现,是中国现代文学和世界华文文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