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宏英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体现了越来越多的优越性。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如何有效地进行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提升学生课堂参与效率
初中语文教学应呈现丰富的教学情境,以此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情感。传统语文教学模式下,较多的时间都花在读、记、默、写等方面。长此以往,这种机械地完成学习任务的方式会使学生逐渐丧失学习语文的兴趣,对语文学习形成冷漠、无所谓的消极心态。从初中生的心智特点出发,他们比较喜欢不同形式的视觉和听觉感官刺激。此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创设动态的语文教学情境,有效整合优质课程资源,采用图文、动画、视频等形式呈现出适合学生学习需求的语文素材,就能迅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地触动学生的心灵情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如我们在进行八年级上册《苏州园林》一课的教学时,很多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或多或少地都听说过苏州园林,或通过网络途径,或听身边去过那里的人讲述,或在电视上看到风景如画的片段,但对于农村初中学生来讲,很少有机会了解苏州园林。于是我们可用PPT真实地、全方位地呈现苏州园林的系列美景图。这些图片所体现的情境很好地吸引着学生的眼球,刺激着他们的视觉感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的欲望,从而切实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率。
二、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落实其学习主体地位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脱离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重视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的彻底革新,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引导学生在课堂中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学习能力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础。如我们在进行九年级下册《〈孟子〉二章》一课的教学时,在正式开始这部分内容教学前,我就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通过平板电脑上网搜集学习资料。为了防止搜集资源的交叉性和杂乱性,我们可引导学习小组有针对性地搜集相应学习资料,如布置部分小组负责搜集孟子的简介,详细了解孟子的基本生平信息,包括生辰、姓名、思想主张、国别学派等,布置部分小组搜集有关孟子的大事年表,了解孟子在当时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为当时社会发展所做出的杰出贡献;等等。不少学生还查阅到了老师布置的任务之外的资料,大大丰富了视野。接下来,可通过数影仪对学生搜集到的资料进行现场展示。具体展示过程中,可确定展示活动的主持人,同时让每一学习小组选出发言人,以负责本组搜集成果的交流与展示。教师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完全让学生自主学习,仅在展示活动结束后进行必要的点拨与总结,充分体现和落实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体现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核心教学理念。
三、利用信息技术加强沟
通交流,锻炼学生实践运用技能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下,师生之间开展着激烈的“博弈”:教师想方设法利用一切时间加强对学生的“无缝隙管理”,而学生则千方百计地与教师捉迷藏、打游击,逃避教师的管理与教育。这样,学生与教师之間很难形成和谐友好的关系,缺乏沟通和交流的平台,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也因此得不到有效的锻炼,新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也很难得到落实。此时,我们可以考虑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艺术化地呈现各种教学需要的图文、视频资料,并通过多媒体、网络的互动功能进行教学。
如我们可以组建班级学科学习的网络平台,不定期与学生分享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视频资料、课外资源、名师微课、专家讲座等资源。这种信息技术运用手段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还提升了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锻炼了其语文思维能力。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及时与学生或学生家长进行语文学习方法指导和学习思想交流,布置语文学习任务,使语文课堂阵地延伸到家庭,综合提升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语文学科的实践与应用能力。
如我们在进行八年级下册《敬业与乐业》一课的教学时,可以利用班级博客平台提前发布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学校、社会中寻找自己看到的敬业与乐业的人,并把看到的具体敬业乐业的事迹告诉身边的人。
总之,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结合语文学科特点,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让语文教学真正服务于提升学生学科素养与综合技能。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搬经镇高明学校初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