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震生辩疑及《笠阁丛书》编者归属

2017-04-17 23:38张晓芳
文教资料 2016年34期
关键词:辨析

张晓芳

摘 要: 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年间有三个叫作吴震生的人,而后人在引用材料时难免出现混淆和错误,本文从地方志等相关文献入手对三个吴震生进行辨析,并通过戏曲集《太平乐府玉勾十三种》与《笠阁丛书》的互见来进一步论证《笠阁丛书》的编者为戏曲家吴震生,从而为开展戏曲家吴震生生平资料及戏曲创作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 吴震生 《笠阁丛书》 辨析 《太平乐府》

戏曲家吴震生(1695-1769),字长公,号可堂,别属南村、玉勾词客、东城旅客等。安徽歙县人,迁居仁和(今浙江杭州)。此外,南村、祚荣、弥俄、弱翁、鳏叟等都是他的别署,吴村别业、拙娱田舍都是他的室名。康熙二十六年(1687)作了府学生员。后来五次应试不中,入资为刑部主事。不久辞官回家,在太平桥侧、滨河筑楼三楹,命名“舟庵”,以诗词歌曲书画自娱,和厉鹗、丁敬交往甚密又因自幼多病,也对医术做些研究。著有《南村遗集》《摘庄》《姓学私谈》《太上吟》《金箱壁言》《丰南人事考》《大藏摘髓》《太平乐府》。除戏曲集《太平乐府》(又名《玉勾十三种》)外,其他作品疑佚。史震林的《西清散记》云其“别有《诗仙会》等十馀剧”,今未见。其戏曲集《太平乐府》有十二种、十三种两种刊本:有清乾隆间原刻本和乾隆间重刻本。其中原刻本所撰传奇12种,总称《太平乐府》,乾隆十二年(1747)厉鹗为之作序。其乾隆间重刻本又增加《地行仙》,仍称《太平乐府》,又称《玉勾十三种》,国家图书馆藏。此外《地行仙》又有康熙刊单行本流传,藏浙江图书馆。其妻程琼,生卒年不详,字飞仙,号安定君,别号转华夫人,一号无涯居士,安徽休宁率溪人。夫妇二人合著的评点本《笺注牡丹亭》又名《才子牡丹亭》,属《牡丹亭还魂记》的评点本,书初名《绣牡丹》(未刊),程琼逝世后,吴震生改名为《才子牡丹亭》刊刻问世。清雍正年间(1723—1735)刊刻,乾隆壬午年(1762)重刻并易名为《笺注牡丹亭》。

笔者在查找戏曲家吴震生资料的同时,发现清康熙、雍正、乾隆年间有三个叫吴震生的人,而后人在引用材料的时候难免出现混淆和错误,现对三个吴震生作以下辨析,纠正前人在引用资料时的错误,力求真实准确地再现戏曲家吴震生的相关信息。

一、吴震生辩疑

清康熙乾隆年间共有三个都叫吴震生的人,其中一个为江南武进人、清康熙二十七年进士。另一个是《太平乐府玉勾十三种》的作者,笔者要研究的戏曲家吴震生。另外一个是陕西渭南进士吴震生。记载武进吴震生的资料有三:其一,朱保炯、谢沛霖《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记载吴震生的籍贯:江南武进人,科年:清康熙二十七年、第三甲、第九十五名。[1]其二:《江苏艺文志·常州卷》吴震生,清武进人。康熙二十七年(1688)进士,授祥符知县,有政声。后归乡,以作文自娱。通经史,亦工词曲。有《老子附证》一卷子部周秦诸子类,《拟摘入藏南华经》一卷,子部杂学类今存,《无谱曲》六卷,集部词曲类,以上均有《笠阁丛书》本。[2]其三:崔来廷的《明清甲科世家研究》载吴震生为吴礼景孙,戊辰科进士,仕至开封府祥符知县。[3]记载渭南吴震生的资料有朱保炯、谢沛霖《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吴震生清康熙五十一年第三甲、第七十三名。[4]

关于陕西渭南吴震生,《陕西通志》载:康熙五十一年壬辰王世琛榜:吴宸生渭南人。①选举志三下载:康熙三十二年癸酉科:吴宸生渭南人进士。②后翻遍陕西通志并无吴震生任何字眼,概《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所记为笔误。

关于江南武进吴震生,资料有:其一,《(康熙)武进县志》载:“康熙二十六年丁卯科吴震生(十五名柔思孙联捷)”[5]。其二,《武进县志·宦绩》载“吴柔思字德嘉,亮子,为诸生时从父讲学东林,天启壬戌成进士,历祥符令时,善冶城隍,运筹措饷,兵不譁而民不病……名宦孙震生,康熙戊辰进士,亦授祥符令,招徠劝垦,催科有法,力行保甲,缉巨盗寘之法,邑有召父杜母,近出一门之谣,以乞休归。”[6]其三,《(康熙)常州府志》载:“康熙二十六年丁卯科吴震生府庠戊辰”[7]。卷十七甲科下载:“康熙二十七年戊辰沈廷文榜武进吴震生”[8]。其中最容易弄混的是武进吴震生和戏曲家吴震生,周妙忠在《清代戏曲史》中载“康熙元年壬寅,1662年左右--乾隆十七年壬申,1752年以后)享年约九十岁左右,”[9]概依据武进吴震生的资料得出了这种不确定的表述。邓长风在《明清戏曲家考略全编》中也指出周先生引用的材料是与戏曲家无关的另一人。

关于戏曲家吴震生,杭世骏的《刑部贵州司主事吴君墓表》记载得很详细:“乾隆岁在乙丑,君年七十五矣,末疾不慎遂至不起。”[10]因此可以确凿知道吴震生生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卒于乾隆三十四年(1769)。又《墓表》载“五踏省门,荐而未售,遂弃去,入资为刑部贵州司主事,奇请它比狱无冤滥,以狱吏少气与云司,不可久居,乞归不复出。”[11]这些信息都说明,吴震生五次科举不第,入资为刑部贵州司主事,不久乞归,做过很短时间的官。《(道光)徽州府志》载:“歙县吴震生,溪南人,户部贵州司”。[12]《(民国)歙县志》载:“主事吴震生,溪南人户部贵州司”[13]。以上是方志中记载的戏曲家吴震生的资料。

由以上对三个吴震生的辨析可知道,这三个吴震生(其中一个为吴宸生)虽同处于康乾盛世时期,流传下来的资料都不多,除去陕西渭南吴辰生,看似歙县吴震生和江南武进吴震生很容易混淆,实则不然,江南武进吴震生康熙二十七年考取进士的时候,戏曲家吴震生还未出生,明确了这一点让我们继续探讨下《笠阁丛书》的归属问题。

二、《笠阁丛书》编者归属

笔者在绪论中谈到邓长风在《〈笠阁批评旧戏目〉的文献价值及其作者吴震生》认为仅仅根据“笠阁”字样来判定笠阁渔翁是吴震生的别号并且认定《笠阁丛书》就是吴震生的作品说服力不强。且在《江苏艺文志·常州卷》中江南武进进士吴震生下列的作品为:“《老子附证》一卷,子部周秦诸子类,《拟摘入藏南华经》一卷,子部杂学类今存,以上两种均有《笠阁丛书》。”[14]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明确《笠阁丛书》的作者为戏曲家吴震生而非江南武进人。

笔者查阅到《笠阁丛书》有清嘉庆中刻本。③《笠阁丛书》四册书纸张已泛黄,内无目次、序跋,无插图,黑口,四周双边黑实线边,单黑鱼尾,版心内上刻“笠阁丛书”下刻页码及卷名。半页十二行,行二十四字,单行楷体,线条隽细,字间疏阔,有圆形标点。虽无目次,但书中的次序为:《无谱曲六卷》《拟摘入藏南华经》一卷、《老子附证》一卷。首页右上角有“王墒孙纪念物”藏书印,又有“上海图书馆藏”藏书印。无谱曲卷首有乐府题、狮行集,下属中湖、可堂、吴震生、武封。有自序和贻孙诗集序、绪论。

首先,从书名“笠阁”字样来看,吴震生的《笠阁批评旧戏目》附刻在清乾隆二十七年刊本清笠阁渔翁《笺注牡丹亭》中,而《笠阁丛书》也以“笠阁”字样来命名,这应该不是巧合,吴震生如此偏爱“笠阁”而以此来命名自己的作品,笔者推测“笠阁”极有可能是吴震生的号。

其次,从吴震生的戏曲集《太平乐府玉勾十三种》与《笠阁丛书》的互见来看,笔者查阅到吴震生的戏曲集《太平乐府玉勾十三种》十四卷,清乾隆刻本。书首页上侧余声助谈,右侧击壤余音。刚好与吴震生在《笠阁丛书·无谱曲》卷五《次周雪舫寄怀武林同社韵》一诗后记:“余有乐府名击壤余音,君先枉顾亦以江汉讴歌见示。”字样相吻合。而吴震生的《笠阁批评旧戏目》中载清代四十九位曲家,其中就有吳雪舫。另《太平乐府玉勾十三种》前有厉鹗作于乾隆壬申春二月的序,与厉鹗《樊榭山房文集》卷四《吴可堂十二种传奇序》[15]相互印证。

再次,戏曲集《太平乐府玉勾十三种》有厉鹗题词《奉題可堂先生太平乐府》,而此题词也见于《笠阁丛书·无谱曲》卷五中《附樊榭击壤余音题词》。

最后,《笠阁丛书·无谱曲》卷二中作者作诗《腻寒鸦》后小记云:“余制墨名腻寒鸦,面刻半身美人上题赋物如坡仙,工巧不嫌曲,从今册子中时现娇鬟绿四句,背有玉勾词客、三让王孙两印章,墨胁有柳庄藏烟四字。”这“玉勾词客、三让王孙”两印章均见于戏曲集《太平乐府》第十二种《三多全》剧后抄录的余澹心《闻歌记》末尾。此外《笠阁丛书》中还有多处文字可以和戏曲集《太平乐府玉勾十三种》相互印证,在此不复敖缀。

基于以上几点我们可以毫无疑问地认定《笠阁丛书》的作者就是戏曲家吴震生,“笠阁渔翁”确为吴氏号也。

关于《笠阁丛书》的创作及刊刻年代,笔者找到几点线索。《笠阁丛书》有《无谱曲六卷》《拟摘入藏南华经》一卷、《老子附证》一卷。此书并非作于一时一地,时间上跨度很大,从吴震生髫龄学诗至晚年大约六十年。

注释:

①《文渊阁四库全书·陕西通志·史部》555册,《陕西通志》卷三十,选举志一征荐·诸科·进士条目下载。

②《文渊阁四库全书·陕西通志·史部》555册,《陕西通志》卷三十二,选举志三,举人·贡生·馆学生下载。

③《笠阁丛书》藏上海图书馆,索书号:線普長328517-20清嘉庆刻本。以下引用《笠阁丛书》均为此版本。

参考文献:

[1]朱保炯,谢沛霖.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922.

[2]南师大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江苏艺文志·常州卷[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295.

[3][4]崔来廷.明清甲科世家研究[M].北京:知识版权出版社,2013.396.

[5][6](康熙)武进县志·卷七.《稀见中国地方志丛刊》据清乾隆刻本影印.北京:中国书局,51-58.

[7](康熙)常州府志·卷十六.《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据康熙三十四年刻本影印.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346.

[8](康熙)常州府志·卷十七.《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据康熙三十四年刻本影印.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346.

[9]周妙中.清代戏曲史[M].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210.

[10][11]杭世骏.道古堂文集[M].《清代诗文集汇编》据清乾隆四十一年刻光绪十四年汪曾唯增修本影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642.

[12](道光)徽州府志·卷十二.见《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据道光七年刻本影印.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333.

[13](民国)歙县志·卷五.《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据民国二十六年铅印本影印.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193.

[14]南师大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江苏艺文志·常州卷[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295.

[15](清)厉鹗.樊榭山房集[M].《清代诗文集汇编》第271册据上海涵芬楼影印清光绪十年振绮堂刊本影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439.

猜你喜欢
辨析
未来博物馆
——辨析“发现、发明”“创造、制造”
怎一个“乱”字了得!
——辨析“凌乱、混乱、胡乱、忙乱”
怎样辨析近义词
恒成立与能成立问题辨析
“美丽”与“漂亮”辨析
“论证说理”与“沟通说服”:高考论述类与实用类写作之异同辨析
第三方单据辨析
“征、伐、侵、袭、讨、攻”辨析
“assess”和“evaluate”辨析与翻译
“李广难封”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