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静茹
【摘 要】 金融自由化是金融发展的大趋势,在当前利率市场化改革以及上海自贸区设立都显示我国金融自由化已经进入加速阶段。在金融自由化的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如何把握金融自由化带来的转型发展机会是当前重要的课题。本文首先分析我国金融自由化发展具体情况,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金融自由化对于中国商业银行一些影响,最后提出我国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的一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金融自由化 转型发展 路径分析
一、我國金融自由化发展具体情况概述
(一)利率自由化发展
金融自由化首要的目标就是实现利率自由化,充分发挥利率定价在综合金融资源配置当中的基础性作用,对于金融市场的调节以利率为主导。从1996年开始,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先行放开,实现了拆借利率完全市场化,之后开始逐步放开银行间债券市场利率市场化,实现国债和金融债的利率市场化。再到2003年以后存贷利率市场化开始发展,实现商业银行利率体系大部分的市场化进程,2007年开始培育金融市场基准利率体系,目前央行、财政以及商业银行的利率市场化体系已经基本完成。2013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通过放松利率管制以及产品创新的方式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实现了重要的发展。一是实现了贷款利率管制的全面放开,二是建立健全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三是正式构建贷款基本利率集中报价和发布的机制,四是稳步推进同业存单的市场流通。
(二)金融业务自由化发展
我国金融市场一直都是以商业银行为核心主体,所以本文所探讨的金融业务自由化发展主要侧重于金融业由板块分业模式向多功能银行集团模式转型的过程,也就是从混合经营到分业经营再到综合经营的发展过程。第一阶段混业经营主要是1993年以前,金融市场体系由商业银行完全主导的时期,商业银行为主体成立各类证券公司、信托和期货公司来进行各类型金融业务的经营活动,但是这样的混业经营导致金融市场非常混乱,大量资金在缺乏科学规划前提下大量进入房地产、证券和保险领域,催生巨大泡沫。第二阶段是分业经营,主要是从1994年开始到2005年,这个过程中主要是为了解决混业经营所留下的一系列问题,需要政府部门来缓解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局面。政府部门通过立法的形式来确定分业经营体制,正式要求各类金融机构、证券公司、信托公司、期货公司和保险公司独立自主的开展金融业务。第三阶段是2006年到如今的综合经营阶段,在全球金融一体化背景下,中国金融监管当局尝试和大型金融机构开始合作进行综合化试点工作,这个过程中我国金融体系不断和国际接轨,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升级转型和调整结构,最后使得金融机构的综合化经营成为一种常态化经营模式,成就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金融控股集团,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中国中信股份有限公司,现在已成为以金融为核心的大型综合性金融控股集团。
(三)金融市场自由化发展
整体来看,在我国金融市场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的依旧是工农中建等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资产总额、存贷款总额等各个指标都是遥遥领先,其他的商业银行无法和国有商业银行抗衡。金融市场自由化,主要探讨的就是以商业银行视角来看市场的准入机制的发展,在我国银行法是商业银行准入是否自由的最根本的法律依据。我国《商业银行法》规定了商业银行设定的最低资本要求,并且在此基础上对于商业银行分门别类进行了具体的规定,整体准入机制非常严格。但是与此同时,国家不断放开类银行金融机构,尤其是具有我国特色的城市信用社和农村信用社是我国商业银行力量的重要补充,对于我国整个金融市场自由化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金融自由化对于商业银行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利率自由化对于商业银行发展的影响
利率市场化对于商业银行发展的影响是最为显著的,利率市场化的程度决定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利率市场化对于商业银行发展的影响包括积极和消极两个部分。积极影响主要是三点:第一,有利于银行加快综合化经营的进程。利率市场化之后,融资结构会发生变化,商业银行就可以利用自身的传统优势打造企业融资平台;第二,形成异质性的竞争格局。在经营模式上会迫使商业银行改变传统高资本消耗、高成本投入,靠规模取胜的方式,在经营策略上会促使中小银行转型向区域银行、社区银行、小微银行发展;第三,有利于推动金融行业产品创新。银行在利率市场化之后可以获得更大自主定价权,这也为产品和服务奠定了基础,有利于金融创新和业务拓展。消极影响主要包括三点:第一,商业银行盈利水平会受到一定的冲击,因为优质企业客户在银行贷款中的议价能力会显著提升,导致贷款利率难以明显提升。第二,商业银行面临的系统性风险会不断提高,因为银行存款的稳定性会下降,流动性资产管理水平会变得更加重要,信用风险会加大信贷业务的竞争激烈程度。第三,对中小商业银行的经营造成压力。一般来说,由于资金实力、管理能力等方面的优势,大型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当中处于优势地位,但是广大中小银行自身资金规模不高、议价能力不足,会在竞争中失去已有的市场积累。
(二)金融业务自由化对于商业银行发展的影响
随着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入,金融业务自由化将会给商业银行带来三点积极影响:第一,提高商业银行运营效率,以综合化业务经营为标志提高商业银行各个部门之间的协同。第二,优化配置金融资源,因为金融业务自由化之后可以有效解决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使得供求信息得到匹配,并且可以及时实现金融资源的充分利用,打通各个环节的流通障碍。第三,对于国际投资吸引力提高。在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阶段,庞大的资金需求决定我们国家会成为资金需求大国,国际市场上的资金将会在自由交易之中更加便捷的进入国内。
不利的影响主要包括:第一,降低创新主观能动性。进入金融自由化市场当中,商业银行不再受到分业经营监管的限制,因此主动创新躲避监管的迫切性不高。第二,欺诈等金融风险提高。金融业务自由化之后,商业银行将可以提供更加多元化、更加复杂的产品和服务,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很难了解到真实情况,这也给特定投机类用户提供了开展欺诈交易的条件。第三,系统性风险增加。在商业银行风险控制体系尚不健全的情况下,金融业务自由化将会加大商业银行及其服务客户的系统性风险。在全球金融一体化背景下中国的商业银行将会越来越频繁的受到国际任何角落金融风险的冲击。
(三)金融市场自由化对于商业银行发展的影响
金融市场自由化主要包括互联网金融以及外资银行准入两块主要内容。互联网金融毫无疑问会对商业银行产生重要的影响:第一,互联网金融可以提供更加智能化的银行服务,通过大数据挖掘可以掌握个人财务行為和消费特点,帮助商业银行开展精准营销和业务产品推广;第二,提高数据分析能力,有效降低金融风险。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会给商业银行提供更加全面的数据分析体系,帮助商业银行获得更加全面的数据,对于企业会有全面深入的调查了解,极大地降低了因为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巨大金融风险;其三,降低交易成本,有效提高规模效应,提高客户的覆盖规模和市场的集中程度。在金融服务高度同质化的情况下,市场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从而导致金融机构的数量将会大幅度的减少。
外资银行准入会带来以下几方面影响:第一,冲击商业银行传统业务。国际金融跨国集团全球化的外汇金融交易能力会对我国商业银行传统外汇业务造成巨大冲击;第二,对商业银行客户体系造成影响。在当前金融实践中,中国商业银行主要利润来自于高端公司和个人客户,但是外资银行在品牌、声誉和服务能力上都比国内商业银行要更具优势,因此外资银行进入中国之后,将会对商业银行高端客户体系产生冲击。
三、我国商业银行转型发展路径对策建议
(一)提升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水平
银行金融机构不同于一般企业,因此提升商业银行治理水平包括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两个部分。第一,构建股权激励机制建设,发挥员工主观能动性对于银行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股权激励是一种最有效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将员工利益和银行利益捆绑在一起,从而实现银行和个人的双赢,降低潜在经营风险;第二,强化制度建设。商业银行运营管理覆盖领域非常广泛复杂,因此需要从制度层面规范董事会的构成,并且强化董事会的监督职能,从制度上强化商业银行专门委员会的建设,对于职业经理人的考核也需要制度规范。
(二)积极推进三位一体业务模式转型发展
随着我国金融自由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商业银行传统业务模式将会面临巨大的挑战,尤其是核心的信贷业务,因此为了需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并且继续巩固传统业务发展水平,需要打造“交易银行+投资银行+私人银行”三位一体的全功能银行模式。这样打造全方位业务模式,有以下三点好处:第一,强化风险管理。通过交易银行可以围绕客户行为构建融资服务,这种强调交易背景的风险管理对于提高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方面使得授信方式更加全面系统,另外也会使得过程管理更加透明化。第二,有利于节约资本,通过交易、投资以及私人银行多模式的同时操作,可以给客户提供一条龙服务,有利于减少中介环节,减少拓展新客户产生的成本。第三,深化客户关系。尤其是对于中小型商业银行来说,这样的全方位业务提供模式,将会进一步增强客户的黏性,稳定客户关系,缓解中小银行发展的压力。并且中小银行为企业客户提供融资服务过程,实际上支持了上下游中小客户的一起发展,增加了深化客户关系的机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唐恩林,华小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地方中小商业银行的转型发展[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6,03:18-23.
[2] 付慧莲.金融自由化背景下中国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研究[J].时代金融,2016,20:79-80.
[3] 周鹏,陈亮.日本金融自由化与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态势的比较[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4:574-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