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婉霞
(佛山市祖庙博物馆,广东佛山528000)
英语粤剧
——从在佛山祖庙万福台的演出说起
李婉霞
(佛山市祖庙博物馆,广东佛山528000)
英语粤剧始创于20世纪30年代,经过一段时期由香港一群外籍人士和戏剧爱好者的不断改进,形成了具有相当专业水平的特色地方戏剧。香港和新加坡都是中西文化交融地,两地分别发展的英语粤剧颇受当地西方人的欢迎,还介绍给广东和海外的华人社会,是中国地方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直接融汇。进入新世纪以来,英语粤剧更成为吸引年轻观众的新型粤剧。
英语;粤剧;中西文化;传统戏曲
回溯2003年10月30日晚上,来自新加坡敦煌剧坊伶人一行四十余人在有三百多年历史的佛山祖庙万福台上,用英语义演整场粤剧《清宫遗恨》,精彩的表演令台下观众掌声不断。当晚的观众绝大部分是来自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的学生,他们被这种新颖的英语粤剧深深吸引。这是英语粤剧首次在中国内地演出,对于粤省人来说,这是种新鲜的特别戏剧,观众少有机会欣赏,但在香港和新加坡已有几十年的发展历程,普遍受到关注,尤其受到西方人欢迎,因这使他们更易了解中国的传统戏剧文化。英语粤剧,这朵梨园奇葩,就是在海外华人中诞生,承载的是传播粤剧文化和培养粤剧新生代的任务。
中国戏剧以外语形式展现应是从18世纪开始的。自欧洲航海家开辟环球航道以来,中西文化开始频繁交流,而17、18世纪更进一步发展。元代纪君祥创作的杂剧《赵氏孤儿》是第一部传入欧洲的中国戏剧,也是18世纪唯一在欧洲流传的中国戏。[1]《赵氏孤儿》全名《赵氏孤儿大报仇》,又名《冤报冤赵氏孤儿》,传世的有元、明两种刊本,情节略有不同。剧情讲述春秋晋国上卿赵盾遭到大将军屠岸卖诬陷,全家三百多口被杀,只有一个不到半岁的婴儿被门客程婴救出,此即赵氏孤儿。为救护孤儿,先后有晋公主、韩厥、公孙杵臼等人献出生命。最后程婴用自己的儿子替换,保全了赵氏孤儿。20年后,孤儿长大成人,程婴将赵家冤案始末绘成图卷,对他讲述往事,赵氏孤儿决意擒杀屠岸卖报仇。元刊本至此结束。明刊本还有晋悼公处死屠岸卖,为赵家雪冤等情节。
纪君祥是根据《左传》和《史记》所记述的赵氏孤儿故事进行加工创作,把这故事变成了一个杰出的悲剧《赵氏孤儿》。首先把它译成法文的是清初来中国传教的耶稣会教士马若瑟(Jos-Maria de Pre’mare)。杜赫德(Du Halde)将之收入《中华帝国志》第三册。《中华帝国志》是当时向欧洲人介绍中国国情最为流行的书,《赵氏孤儿》译本也跟着有了广大读者,风行一时。法国大文豪伏尔泰(Valtaire)非常赞赏《赵氏孤儿》,他说中国文学比欧洲文学更为写实,更富有道德意义,于是便发挥个人想象,把《赵氏孤儿》改编成《中国孤儿》(L’orphan de La Chine)五幕剧,1775年演出于巴黎的舞台,大受观众喜爱。
除了法国以外,《赵氏孤儿》在英国、德国、俄国、意大利等都影响很大。其中英国威廉·哈切特(William Hatchett)1714年的《中国孤儿》是欧洲最早的改编本,他改编的《中国孤儿》共五幕,保存了原剧弄权、作难、搜孤、救孤、除奸、报恩等重要情节。[2]另外,还有意大利歌剧作家麦泰斯太西渥(Metastasio)的改编本《中国孤儿》。甚至德国文豪歌德也曾改编过此剧,题为《埃尔佩诺》(Elpenor),至今仍保存有1783年的残本。
20世纪伊始,西方戏剧界多次向中国寻找创作灵感,在剧作中广泛借用中国题材,其中有1906年的《汉宫花》,1922年的《缎子鞋》,其后的《黄马褂》,以及1946年的《中国长城》等,推动了中国戏剧艺术在西方的传播。[1]20世纪以来,东、西方戏剧文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相互交流。
19世纪是欧洲殖民主义进一步扩张的时期,各国大举进入中国境内,香港等地变成英国等欧洲国家的管辖区,而从另一角度来看,也大大增加西方人了解中华文化的机会了。二次世界大战前,来自英国的谭寿天神父(Father Sheńdan)在香港传教,他是一位爱尔兰戏剧家,很喜欢看粤剧,特别喜爱粤剧演员所穿的戏服,认为粤剧戏服很美。他认为,如果一出粤剧能在歌唱方面改为英语唱出,一定会使外国人大感兴趣。为了把粤剧介绍给外国人,让他们得以欣赏粤剧戏服的美,还能接受粤剧曲白,谭神父打算办一间剧社。把粤曲译成英语唱出是一份艰难工作,由于未能找到能够胜任这一工作的人才,只能从简单入手,即不要曲,只要独白,穿上粤剧戏服来演出英语的话剧。1936~1937年,谭神父在他所任教的香港华仁书院挑选一些对演剧有兴趣的学生,演出“英语戏服话剧”,学生穿上粤剧戏服,全部以英语对白来演绎谭神父所编演的《驯悍记》。此剧一经演出,许多外国人很感兴趣,纷纷称道。后来,谭神父又编写了英语戏服话剧《双城记》,此剧以幽默的台词,剧情的美妙而获得认同。
1947年,华仁书院的一位毕业生黄展华拥有很强的英语能力和丰富的戏曲知识,故对演戏剧很感兴趣,他认为华仁书院学生曾经演过两出英语话剧有好的成绩,应该重新组织,继续演出。于是,谭神父与黄展华联合原班学生成员,成立了一个更健全的组织,定名为“华仁戏剧社”(Wah Yan Dramatic Society)。他们首先重演《驯悍记》,然后又演出《一女配三夫》的英语戏服话剧。剧社很快也得到了粤剧教戏师傅肖兰芳的辅导,所有的演员都获得了舞台的演出技能,由黄展华和谭神父负责编剧,黄展华撰写所有的英语曲词,谭神父则负责编写独白。1948年,华仁戏剧社便编演了新剧《花木兰》(Mulan),该剧以粤剧的曲唱作为基本,即唱的是粤剧的梆黄,粤剧的小曲,但用英语唱出,演的也是粤剧的排场和做手,结果一连公演六晚,甚获好评。这是该剧社继《刁蛮公主憨驸马》和《王昭君》后的另一别开生面的英语粤剧(或称英语锣鼓粤剧)。
自华仁戏剧社成立以来,剧社成员一直努力使之发扬光大,使英语粤剧成为特别剧种,演绎了多部戏剧,除前述三部之外,又陆续推出了《钟无艳》、《杨贵妃》、《多情种子》、《金雀缘》、《孟丽君》、《金钗缘》、《醉打金枝》、《鸦雀如何作凤凰》、《鹦鹉头不敢言》和《佳偶兵戎》等,至1971年,已编排至少十多部英语粤剧。[3]分别担任生、旦的黄展华和郑碧影演绎出非常高水平的英语粤剧,以至20世纪60年代观众致信郑碧影,问及英语粤剧与普通粤剧有何不同时,郑碧影回答:“只是言语不同,其他唱做还是一样,来欣赏的观众当然精通英文或是外国人。”[4]
1956年,由香港名流太太组成的“闺秀剧团”得到“华仁戏剧社”的主力黄展华和“非侬粤剧学院”陈非侬的帮助,尝试合演半英语半粤语的粤剧《新昭君出塞》。[5]因演员多是社会名流的太太,她们都有较高的英文水平,但缺乏演戏技巧,幸得黄展华的教导,演出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准。“闺秀剧团”是为福利事业筹款演出,当时在香港曾轰动一时,各大报刊纷纷做出报道,发表特写等评论文章,对她们的表演予以肯定的评价。
20世纪90年代,香港政府高级官员曾荫权、唐英连、孙明扬、陈祖泽,以及一些英籍官员受到黄展华的鼓励,加入到英语粤剧的演出行列。他们粉墨登场,以英语形式演绎《鸦雀如何作凤凰》、《佳偶兵戎》、《金雀缘》等粤剧,引起广泛关注。他们为福利事业筹款演出,既娱乐观众,也向在香港任职的外国人推广这一独特的戏剧文化。21世纪,“华仁戏剧社”继续与香港的一些社会名流演出英语粤剧。同时,香港有一个以小演员组成的儿童“查笃撑粤剧团”,也表演了英语粤剧《贺寿》、《醉打金枝》,同样引来不少观众欣赏。黄展华称,英语粤剧这个创意的由来是想借助于粤剧把一些在外国土生土长但不懂中文的年轻人拉进剧场,培养他们对粤剧的兴趣。[6]
1981年10月,新加坡社会名流张荣生先生、胡秋洪先生、黄仕英先生、胡桂馨女士、卢媚华小姐等热爱中国传统戏曲的有识之士发起成立“敦煌剧坊”(Chinese Theatre Circle),旨在弘扬中华传统曲艺文化。新加坡是个多民族国家,主要以英语为主,当地大部分年轻人听不懂粤语,敦煌剧坊要打破藩篱,把地方戏剧带入英语社会,带给仰慕“龙的艺术”的外国人。2000年,敦煌剧坊在当地将英语粤剧搬上舞台,编写、排演长剧《清宫遗恨》(Intrigues in the QingImperial Court),又名《清室夕阳红》,这是一部以清末“戊戌变法”为主题,以清帝光绪与珍妃的爱情故事为架构的历史剧,演唱、对白全部使用英语,将不懂中文的年轻人吸引过来欣赏粤剧。[7]
20世纪90年代,敦煌剧坊举办“狮城地方戏曲展”,与香港的戏曲艺术家联合登台表演,并多次远赴欧洲,尝试用英语讲解他们表演的传统粤剧《三岔口》、《白蛇传》、《帝女花》等。[8]新加坡英语粤剧的创始人黄仕英说,在新加坡,聚集广东人的“广惠肇”会所下有16个会馆,每个会馆都有音乐部,每到节庆之日,必唱粤剧。他们从2000年着手创作英语粤剧。英语粤剧出来以后,粤剧的市场扩大了许多。2003年,适逢佛山筹建广东粤剧博物馆,敦煌剧坊除了向粤剧博物馆提供各种资料外,还特意组团来到有几百年历史的佛山祖庙万福台献演。10月30日晚,他们在万福台义演了整场《清宫遗恨》,吸引了来自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数以百计的学生,台下座无虚席的年轻观众个个聚精会神地观赏着这种新奇的英语粤剧。此种以英语演唱,配合广东小调,内容为清廷历史的传统戏剧确实迷住了佛山的年轻人。当晚演出引起省内各大媒体的关注,受到社会各方的赞赏。
敦煌剧坊在祖庙万福台的成功演出,鼓舞着他们次年参加第四届羊城国际粤剧节向公众展演英语粤剧。2004年10月29日,第四届羊城国际粤剧节期间,新加坡敦煌剧坊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剧场表演英语粤剧《清宫遗恨》,现场提供中英文解说字幕,广外的大学生同样也被这种以新颖形式包装的传统戏剧深深吸引。新加坡敦煌剧坊主席黄仕英认为,粤剧在新加坡上世纪六十年代不断式微,现在情况好转。出路在于创新,不断为这个古老的剧种注入新生命。[6]
百多年前西方演绎中国戏剧都是以外国音乐艺术及语言展现中国舞台文化,然而与此不同的是,语言是一种工具,中国有多种方言的地方戏曲,运用英语来表现粤剧遇上的问题比以方言表现的地方戏剧更复杂,因为英语是来自另一种语系,其音韵与地方传统唱腔截然不同。既然英语粤剧最难解决的是把粤曲译成英语唱出,这就得从简单开始,初期的英语粤剧只是穿上粤剧的服饰,一身粤剧装扮的演员用英语道白而无须唱出,故称“英语戏服话剧”。然而,粤剧的很多环节,不但剧情而且由于动作的配合需要运用锣鼓点,说白与锣鼓的密切联系正体现粤剧的一大特点,这对英语说白跟锣鼓点的配合就有一定的要求了。
英语与粤剧锣鼓配合便牵涉到英语的造句问题,不能在戏中容许太长的英语道白,只许合乎文法而简洁的俗语说白。举例说,五十年代黄展华与陈非侬排演《新昭君出塞》时,就试图把一段主角人物单于的英语道白“分割”,[5]现提供一段原词,以作研究:“I amKing单于。(击槌两下锣鼓)Today,I am marry王昭君,(击槌一下锣鼓),The love lie at lady in the land,I o please her I shall say lots of beautiful things,I amtalkingabout o(击槌一下锣鼓)”。这种依据往常念词的形式作“一连串的念出”,自然要与锣鼓师傅配合,结果这“一句一槌”的英语说白就令人感觉有粤剧的味道了。
这种英语独白演绎方法颇像舞台话剧的形式,加入了粤剧常用的锣鼓声节拍,使外语话剧增加粤式韵味,具有新鲜感。然而,戏剧还要有唱曲,粤剧更讲究适合粤韵的唱腔,英语与粤剧唱腔的结合便是英语粤剧的最大特色,也是我国传统地方戏曲中最具特色的中西融合风格。
英语与粤语的音韵不同,用英语来套上粤曲、粤调是相当困难的。粤剧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前主要是唱梆黄,三四十年代以来就发展为除梆黄外,加插龙舟、南音及多用小曲,具有广东音乐特色。同一时期出现的英语粤剧歌曲一般采用粤剧流行用的“小曲”,这种小曲有少许“过门”或“序”,有时用歌词补上,若运用英语来填补需要有英语根基较好的填词人。另外,英文曲词较难配合粤剧的梆黄唱法,而与小曲的配合也是英语粤剧急需解决的问题,当初就有学者研究过相关难点。
1941年,著名粤剧艺人马师曾的幼弟马师荀自编自导自演了一部英语粤剧《良心与忠厚》,他虽有一定的英语基础,撰写了部分的英文曲词,后交由全才编剧家麦啸霞参订。[9]麦氏看后则认为撰写英文曲词绝非易事,尤其是梆黄更难写。他指出这剧有一节长句二黄的开端“I am loving”,虽则音符相配,但失败在于“loving”要唱成“lov呀呀呀ving”。又如有一节锣鼓说白“They must be worth very much money”末尾“Money”一词要唱成“mon 呀ney”。后来,在麦氏的建议下,这部剧的多处英文唱段改用小曲,例如用“走马英雄”小曲谱写的唱词“Would you come near to me for a kiss,come on don’t be afraid,Oh!mydear,look at the lovelymoon(一槌)shinning,shinning and bright upon,you and me”,就是精彩之作,这段配上小曲的英语唱段也成为日后英语粤剧谱曲的范例。在英语配合粤调方面,有些调儿无法用英语表达出来,如“口古”、“南音”等,所以英语的名词除用于对白外,侧重于“小曲”,“滚花”也有,但不多。
到了20世纪70年代,英语粤剧在谱曲方面已有所突破、发展,增加了属于梆黄体系中的梆子“芙蓉中板”,也加入时代曲。以《佳偶兵戎》一剧而言,小曲共用了40首,除了大部分是粤曲谱外,亦加入了时代曲的曲谱,像“高青山 ”,像“往事只能回味”,每一首曲的造句和调协音律,令人拍案叫绝。[3]当英语的遣词造句与粤剧唱法的相连难题得到解决,运用粤剧做手动作配合等其他环节也就较容易表现出来,其基本动作、人物装扮等与普通粤剧并无不同。
中国戏曲作为一种成熟的戏剧艺术,以其独特的写意美学、融洽的观演关系和精美的舞台表演,曾成为推动西方戏剧变革的一个重要思想源泉。[1]然而,在中西戏剧舞台艺术互通互合的过程中,因文化差异确实存在鸿沟。粤剧固然有其唱腔、服饰、动作和舞台道具,以英语表现粤剧的这些环节令人有点格格不入的感觉,这是受东西文化相异的影响。粤剧展现的戏服都是我国传统的服装款式,而舞台动作等方面对西方人来说不是容易理解的。为此,需要对粤剧的舞台表现手法有基本的认识,才能领略英语粤剧的独特风味。
新加坡敦煌剧坊在未完全用英语演绎粤剧前已努力把粤剧带入英语社会,他们曾特意为一个英语团体主办《粤剧欣赏会》,深入浅出地用英语讲解粤剧的基本动作、唱腔、音乐、乐器、脸谱等。听了讲解,外国人才恍然大悟,原来华人在舞台上手执两面旗,一前一后地推着就是推车过场;在《三岔口》这个武场难度高的戏剧里,演员表演点到为止、轻盈矫健、敏捷快速的中国功夫令西方观众莫不称赞;还有在《拾玉镯》里扮演多情书生傅鹏,遇上了孙玉姣要爱又不敢,悄悄地放下玉镯试探对方,这种求爱方式也把西方人的眼睛看得发痒;有了英文幻灯字幕说明,西方人一看《白蛇传》便知道中国女性对爱情的坚贞态度。可见,用英语表现中国的传统戏剧文化需有一个认识的过程,英语粤剧就成为让西方人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桥梁。
中国戏剧引起西方文艺界的注意是从《赵氏孤儿》在欧洲的流传开始,由《赵氏孤儿》转译成欧洲版本《中国孤儿》掀起了这一时期欧洲大陆里的中国文化热。西方人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改编中国故事,演绎为话剧、舞剧、歌剧等各种形式在西方流传了有200多年,带动了20世纪西方人寻求中国背景的艺术题材,创作了多部戏剧,说明“东方情调”受到西方人的普遍欢迎,也是西方对中国富有道德写实意义的传统戏剧文化的接纳。然而,这些都只局限于运用西方音乐艺术演绎中国戏剧内涵的文化交融。
香港作为中西文化交汇地,本土地方戏粤剧十分繁荣,发展成熟。粤剧精美的舞台艺术吸引了英国人,进一步理解这种地方戏剧文化是部分身处香港的西方人的愿望,从而产生了以英语形式演绎粤剧的理念,并直接催生了英语粤剧。正如在华仁戏剧社多年的黄展华指出,“英语粤剧由戏剧演化出来,当时有些外国人对歌剧音乐剧,又对中国传统戏曲有兴趣,于是有粤剧人士将中文台词翻译成英语,令外国人也了解粤剧,认识中国文化。”[10]换言之,英语粤剧能够让西方人更容易理解中国戏剧独特的写意美学和舞台表现手法,香港是发端地,新加坡敦煌剧坊在这方面也很有经验。20世纪上半叶出现的英语粤剧有一个形成过程,香港人俗称的英语锣鼓粤剧经历了由话剧到戏剧的过渡阶段,在解决了把西方语言融入中国地方戏曲的演唱技艺后,才能形成一个真正具有戏曲专业水平的新型粤剧。可以说,以英语演出基于广东音乐的粤剧使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的欣赏更加容易,加速了东西方戏剧文化的相互交流。
祖庙万福台是清初以来佛山传统社会的戏曲文化活动中心,本身见证着粤剧的形成和发展,被认为是中国南方戏剧发祥和发展的重要物证。万福台一直以传播传统戏曲文化为根本,这次首演的英语粤剧是近现代粤剧发展的特别形式,英语粤剧表现出的中国传统音乐和历史文化,使喜爱新鲜事物的新一代中国学生在寻求认识西方文化的同时,重新认识了中国本土的传统文化,通过欣赏英语粤剧,对故土的“恩”、“义”等优秀传统道德有了感同身受的体会,开始领略到粤剧戏曲文化的精华,以及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
如果说,因香港曾是英国的殖民地,是促成英语粤剧产生的主要因素,那么粤剧一直不断变化、革新而获得发展的特性也间接催生了英语粤剧。自民国以来,粤剧通过采用当时流行的电影化妆技术,美化了粤剧演员的角色外观;舞台美术方面,粤剧也吸纳了西方话剧的画布等软画景,美化了粤剧舞台布景[11],同时应用了电力,使粤剧拥有灿烂辉煌的演出舞台。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人民生活和社会环境的急速变化,粤剧演出了不少时装剧;反映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题材的粤剧也较受观众欢迎。
当下广府地域的粤剧更面临各种新挑战,在科学发达的现代,网络影视和游戏等确实吸引人。粤剧也在多方面创新,舞台设施及音响设备都日新月异地发展着,粤剧当然使用最新的音响设备,由原来的拍和音乐发展到使用交响乐等,就连LED的舞台灯光及其幻影布景也成为粤剧舞台设计者的首选。在传播方面,早年的微波传播已经落伍,电子网络迅速涵盖全球,粤剧也利用网络来传播。故此,英语粤剧是粤剧发展的新形式,也是古老粤剧寻求发展出路,在不断创新中的一个产物。
新形式的英语粤剧在年轻人中颇有吸引力,华仁书院还为在学学生们安排英语粤剧讲座,与学生们分享英语粤剧的历史进展,又示范唱曲,令学生们大感兴趣[12],若有英语粤剧演出,他们就会好奇地观看。传统粤剧通常给人有一种“夕阳艺术”的感觉,因现在欣赏的人多是老年观众,粤剧要生存发展必须注意吸引不同年龄层的观众,而英语粤剧便在吸引青年人方面具有优势。此外,英语粤剧在海外华人社区中也有一定的市场,海外的华人包括年轻一代的华裔都喜欢这种充满新鲜感的英语粤剧。
21世纪在佛山祖庙万福台上演英语粤剧,作为中国内地首场英语粤剧的演出可谓万众瞩目,也让这个古老戏台见证了粤剧发展的一个功能——中西文化交流,还见证了粤剧发展的又一新形式——英语粤剧。
参考资料:
[1]孙来法,梅晓娟.20世纪西方对中国戏剧的借鉴[J].文艺研究,2007(10):144-145.
[2]周宁.歌与话.中西戏剧的交流与差异[J].文艺研究,1992(2).
[3]吕大吕.特出剧种英语粤剧[J].大人,1972(32):77-78.
[4]郑碧影.从服装谈到英语粤剧[N].香港《文汇报》,1956-02-04.
[5]陈非侬.陈非侬粤剧六十年[M].香港:香港大成杂志社出版,1982:13,14.
[6]陈国华.梨园新奇葩英语演粤剧[OL].http://www.sina.com.cn 2004-10-22.15:28中国新闻网.
[7]敦煌剧坊.2001敦煌剧坊慈善演出特刊(英文版)[C].新加坡,2001:3-5.
[8]敦煌剧坊.狮城地方戏曲展95[C].新加坡,1995:4-6.
[9]青青.战前已有英语粤剧演出——由华仁义演说起[N].东方日报,1990-01-03.
[10]刘凤庭.英语粤剧发烧友——港大新旧校友又开腔[N].明报,1996-09-30.
[11]黎奉元.二十四年目睹伶海沧桑[J].伶星,1934(13).
[12]卢青云.华仁剧社英语粤剧中西文化交融[J].戏曲品味,2007(74):47.
(责任编辑:梁念琼liangnq123@163.com)
English Cantonese Opera——on the Play from Foshan Zumiao Wanfu Stage
LI Wan-xia
(ZumiaoMuseum,Foshan 528000,China)
English Cantonese opera was traced back to the 1930 s,and it developed into a special local opera with very professional level after a period of time being improved by a group of expatriates and theater lovers in Hong Kong.Culture between Chinese and the west have been exchanged very well in Hong Kong and Singapore,where English Cantonese opera has been developed and introduced to the Chinese communities and is popular for the local Westerners.English Cantonese opera is a direct fus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Western culture.Since entering the new century,the English Cantonese opera has become a new type of Cantonese opera to attract young audiences.
English;Cantonese opera;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traditional opera
J825
A
1008-018X(2017)04-0005-06
2017-05-10
李婉霞(1970-),女,广东新会人,佛山市祖庙博物馆文博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