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洪芬
(烟台南山学院 工学院,山东 龙口 265706)
高校对口本科生“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左洪芬
(烟台南山学院 工学院,山东 龙口 265706)
高校对口本科生(对口生)与普通高中毕业生(普高生)在学科基础、高考科目、学习习惯上存在差异,为提高对口生核心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针对对口生“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高校对口本科生;服装结构设计;教学改革
山东省于2012年首次实行春考制度,春考实行五年来,职业高中为高校输送了大批对口生源,高校对口本科生(以下简称对口生)与普通高中毕业生(以下简称普高生)成为高校教学的两个不同群体。对口生与普高生的学习经历不同,学科基础有差别,并且春考只考内容相对简单的语文、数学、外语及专业课[1]。受春考专业考试试题“窄而浅”这一特点的影响,职业高中对“服装结构设计”这一核心专业课的教学内容比较简单,教学方式单一,甚至有些职业高中将结构制图程式化、呆板化,导致进入高校的服装专业对口生的服装结构设计基础非常薄弱,给高校“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改善对口生“服装结构设计”课程的教学现状,提高教学质量,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对对口生“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服装结构设计”作为服装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既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又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实践技能,因此学习难度较大,学习效果欠佳[2]。笔者在多年的“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教学实践中发现,对口生相对于普高生整体上呈现动手操作能力强、空间想象能力弱、文化底蕴不深、学习态度欠佳的特点,造成部分对口生在“服装结构设计”课程学习中困难重重,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学习自信心不足,理论基础差,学习积极性不高
对口生的文化基础比普高生差,尤其是在语文、数学、外语等方面,这给他们在大学的学习带来了许多困难,使其学习压力较大[3]。此外,由于社会上普遍认为职业高中学生智商比普通高中学生低,导致对口生普遍存在自卑、消极的心理。比如高校的“大学英语”“大学物理”“高等数学”等课程,对于普高生来说很简单的知识点,而对于对口生却存在一定的难度,导致对口生挂科率远远高于普高生。这一方面是由其职业高中的基础决定的,另一方面是由于学生缺乏自信心造成的。在专业课程教学中也存在受基础影响的科目,比如“服装专业英语”“服装材料学”等课程会受英语、化学、物理基础的影响,特别是当面对空间结构复杂、款式不固定、尺寸运算多、制图步骤繁琐的“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时,对口生接受起来较慢,在灵活运用与知识拓展方面表现不足。
2. 专业知识理解僵化,灵活运用能力不足
由于春考大纲中的“服装结构制图”只考女装上衣制图,且职业高中教材中采用的制图方法均为比例制图法,公式一般为固定公式,导致对口生在学习服装结构设计女装制图时形成程式化的记忆,而忽略了对制图原理的学习。在高校中,教学上会采用原型法、直接注尺寸法、基型法等各种制图方法来讲解,为将来进入工作岗位使用多元化的结构制图方法做铺垫。因对口生有先入为主的印象,导致在心理上容易忽视新方法,认为制图方法是以比例法为准的,其他方法可学可不学。而且在教师讲解过程中存在质疑、抵触心理,无法接受高校中讲授的制图方法。由于春考大纲中的服装结构设计款式有限,而对口生以备考为宗旨,只学习固定款式或者相似款式的制图,对变化款式的拓展练习不够,导致其灵活运用能力不足。
3. 专业学习浅尝辄止,缺少学术探究精神
春考大纲中的专业理论课部分由六门专业课组成,专业技能课由六个项目组成,每一门专业课的考试内容多为基础性理论,很少有综合性强、内容复杂的试题,内容呈现多、杂、浅的特点。职业高中教育以应试教育为主,对口生为了提高成绩,只学习考试大纲中偏浅、偏杂的内容,形成了面面俱到而样样不精的知识框架,忽略了拓展考试大纲之外相关知识的重要性,不能使所学的专业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系统。由于春考题型大多为客观题,对口生应考多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对有些内容甚至不理解,教师也不讲深讲透,只要求他们记牢知识点即可,从而形成了对口生在专业学习上注重广泛而不深究、不质疑的学习态度。
4. 学习方法不当,学习习惯不良
通过几年“服装结构设计”课程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对口生和普高生的智力虽有差异,但更重要的是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上的差异。比如“服装结构设计”课堂主要以作图为主、理论讲解为辅,普高生会自觉记笔记以帮助课下理解知识,但对口生只跟着教师作图,对一些原理性的知识、重难点等不作记录以备复习。又如,教师每次反馈的作业,普高生会按照教师指出的问题修改自己画错的地方,避免以后出现类似的错误,而对口生不重视作业反馈情况,知错不改,在以后的作业中仍然会出现同样的错误。对口生还存在课上有不懂的地方不善于提问、不积极参与课上小组讨论、遇到理论性较强的知识主动放弃而不深入探究等不良的学习习惯。
1. 肯定对口生的学习能力,帮助其树立自信心
对口生多数为职高基础,也有一小部分为普高转入职高的生源,他们在基础学科方面必然会比普高生差一些,但既然同为大学本科生,就要克服困难完成本科学业。本科课程主要分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两大块,在公共基础课中有一些课程受基础的影响较大,比如“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等。教师在教授对口生这些课程时,首先要淡化这些课程的难点,消除他们的恐惧心理,多鼓励他们从基础学起,多肯定其学习能力,使其增强信心。专业课中也有受基础影响的课程,比如“服装结构设计”“服装专业英语”“服装材料学”等,在专业课教学时,教师要针对对口生的特点扬长避短,多讲解他们熟悉的内容,提高其学习兴趣,遇到那些与基础相关的知识点时尽量化繁为简,弱化基础的影响度,多肯定其后期学习的重要性。
2. 多管齐下打通知识隧道,改变其僵化、刻板的结构设计知识框架
高校教学与职高教学最大的区别是教学目标不同,职高为应试教育,以考高分为主;高校为应用教育,以能力为主。职高的理论具有单一性、唯一性的特点;高校的知识具有灵活性、多样性的特点。要想实现从职高生到高校大学生的转变,必须解放思想,在意识上主动转变思维,接受多方法、多渠道、多角度的教学模式。比如给学生推荐好的“服装结构设计”教材与期刊,鼓励学生走进图书馆,多看一些行业专家的著作,让学生感受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改变其“一本教材至上”的错误认识;带领学生多去企业生产一线亲身体验、调查访谈,了解企业中打版师灵活的制版方法;鼓励学生去工艺室验证所学知识的正确性,做出样衣来检验结构的正确与否,用事实来说明制图方法并不是单一固定的,各种方法都是相通的,只是实现途径的不同而已。
3.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将结构原理化繁为简,使对口生易接受
“服装结构设计”课程包括理论与实践两大部分,是一门涉及人体工程学、服装材料学、美学、几何学等相关知识的课程[4]。对口生由于基础较差,对理解原理性强、逻辑性强、计算繁琐的知识点有难度,但他们在职高阶段学过一些制图的基础知识,对“服装结构设计”课程的学习相对普高生是有优势的。为了扬长避短,教师在授课时要尽量避免抽象地讲解一些纯理论性的原理,多用直观、生动的模型来辅助教学,这样更容易使理解力稍差的对口生掌握原理。比如在讲解女上衣胸省转移时,通常使用纸样旋转法来实现省的转移,或者使用几何中全等形原理来实现转移,这些对基础较好的普高生来说是很容易接受的,但对于对口生来说就有一定的难度。此时若采用剪切转移法或者借用硫酸纸描图转移这种较为直观的方式来讲解,转省这个难点对于对口生也会变得容易接受。再如在讲解衬衫、西装等成衣结构设计时,仅靠款式图来讲解款式特征是有局限的,若能结合实物模型进行款式讲解,学生便能一目了然,理解深刻。在制图时能够不断联系实物来辅助结构设计,对于立体几何基础较差的对口生掌握原理是大有益处的。教师应该在教学中适当引入多媒体教学、演示试验教学和实践教学等多种方法,可以使原本枯燥乏味的教学变得生动形象、易于理解。要将教学的重点从教师单方面的传授转变为师生共同探索、讨论、分析和总结,将机械的制图过程上升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判断和形象思维能力[5]。
4. “考研+就业”双目标指引,增加对口生学习“服装结构设计”课程的动力
高校一是培养以就业为目标的应用型人才,二是培养以深造为目标的研究型人才。多数对口生认为自己的优势在于专业课,以就业为目标,教师应多结合实际鼓励这些学生掌握专业核心课程,结合版师、工艺师等岗位的重要性多引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还有少部分对口生想考研深造,但惧怕高等数学、英语等课程,教师应鼓励他们与普高生一样备考,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报考一些不考高等数学、对英语要求较低的学校。在教学过程中穿插各学校的专业考题,使他们认识到“服装结构设计”课程的重要性,强调考研必考结构理论,从基础到原理都要掌握才能应对考研。这样学生有了奋斗的目标,在“服装结构设计”课程的学习上也就有了动力。
5. 课堂增加激励环节,培养对口生在结构设计方面进行灵活运用的能力
高校“服装结构设计”课程的教学通常先讲制图原理,然后以实例的形式讲解制图步骤。由于课时有限,不可能所有款式全部涉及到,这就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延伸拓展学习能力。由于对口生之前接受的是死记步骤与定值的制图方法,加之对原理的掌握相对较弱,很难对所学内容进行延伸,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入一些教学方法,引导、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任务驱动教学法常用在结构教学中,它把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教学理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6]。教师可根据授课进度,选择重点款式进行专题讲解,布置相关问题,以课上作业的形式要求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在讨论中学生能够主动进行款式思考、结构设计安排以及对原理的运用。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多安排一些制图原理相同的相似款式,学生在选择时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款式进行结构设计。对于有难度的拓展款式,教师可针对其制图要点进行讲解,但不可将原图呈现给学生,使他们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以此培养学生对原理的灵活运用能力与拓展能力。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可针对其作业进行点评,并要求学生对所有作业反馈都作修改,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由于“服装结构设计”课程知识前后关联性极强,所以对于较差的学生要进行课下辅导答疑,及时清除其在学习道路上的障碍,防止恶性循环导致积累的错误越来越多,从而降低其学习积极性。
6. 结构与工艺相结合,积极组织学生参赛,增加其成就感,调动学习积极性
由于春考的科目中有一项技能考试为服装零部件制作,所以对口生在职高学习时都进行了上机操作练习,有的甚至相当熟练,所以缝制工艺是对口生的一个强项,也是他们相对感兴趣的一项。如果自己设计的服装款式和相应的结构设计得不到实现,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终导致“服装结构设计”课程的内容得不到实践的检验[7]。鉴于此,教师在讲解结构的同时,可鼓励学生课下利用工艺室进行实物缝制,或者与工艺课程相联系讲解结构设计,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使专业课程之间相互打通形成知识体系。多数省级及国家级服装设计大赛或者制版大赛均要求绘制结构图并制作样衣,可发挥对口生工艺较好的优势,积极鼓励并组织、指导他们参赛,以调动对口生学习结构设计的积极性。无论是制作样衣实物还是大赛获奖,均能增加其成就感,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学习积极性也有所提高。
7. 指导对口生掌握服装结构设计的学习方法,引导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对口生的学习效果差于普高生,除了基础差这一客观因素外,最主要的是没有好的学习方法与习惯。首先,由于高校中一般借助多媒体等教学设备授课,课堂讲授的内容需要课下复习笔记进行巩固才能被完全吸收,而对口生没有课上主动记笔记的习惯,课下也没有整理笔记的习惯。为此,教师可以采取在平时成绩中计入笔记整理一项内容,随机检查学生的笔记整理情况并给予分数。其次,对口生常常忽略作业的作用,对反馈给他们的作业错误也不予修改,这样原先发生的错误得不到纠正,下次还会发生。笔者在批阅作业时发现,对口生在制图上存在很多不规范的标注,对尺寸的计算也常出现误差,说明他们在制图时不够严谨。为了纠正这种不良学风,教师在批阅作业时要加倍细心,对小尺寸的标注、弧线的饱满度、线条的圆顺度、粗细线条的区分等制图细节要严格批阅,并对其修改后的作业及时检查评阅。长期如此严格执行下来,学生就养成了严谨制图、重视作业的良好习惯。最后,对口生对所学内容不善于思考、对比、总结。“服装结构设计”是一门系统性较强的课程,课上讲授固然重要,学生能够消化吸收才是最终的教学目的。所以教师不但要教会课上内容,还要引导学生学会知识迁移,指导其勤于对比、总结所学知识。善于思考才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于学习被动的学生,教师要增加课上提问次数,设置拓展问题,让学生积极发言。对于一些制图方法、步骤、经验值等内容,布置在作业中,让学生通过查阅文献后自己归纳整理出来,以加深印象,逐渐养成思考、归纳、总结的习惯。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方法的选择要因教师而异、因学生而异。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基础差异性和个体差异性,始终以学生为本,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改革探索,不断总结经验,注重能力培养,改进教学方法,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对口生积极投入到“服装结构设计”课程的学习中去。
[1] 孟志芬.高校对口生有机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10):115-117.
[2] 郭新梅.“点·线·面”教学法在服装结构课程中的教学实践[J].纺织服装教育,2016,31(2):129-131.
[3] 王冰蔚.高校对口生、统招生人格健康比较研究[J].高教探索,2011(2):142-145.
[4] 于爱红.服装结构设计教学探讨[J].纺织教育,2005(4):47-48.
[5] 郭东梅.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教学研究[J].职业与教育,2008(10):106-107.
[6] 赖洪英.浅谈高校服装结构制图教学[J].轻纺工业与技术,2012,41(6):124-125.
[7] 李学慧.“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纺织服装教育,2014,29(2):161-163.
(责任编辑:吴文英)
山东省教育厅、财政厅“民办本科高校优势特色专业支持计划”项目
左洪芬(1983—),女,河北泊头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服装结构设计。E-mail:zuoyanyan1983@163.com
G642.41
A
2095-3860(2017)04-03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