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明月
(成都理工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59)
浅析我国商业企业的商业伦理问题
胡明月
(成都理工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59)
如今,大多数中国企业都伴随着经济的增长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和快速的发展,但是与此同时,商业企业为了追求利益,也出现了愈来愈多的违背商业伦理的败德行为,这一行为给消费者、同行企业以及社会国家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商业企业目前的商业伦理问题,找出产生这种不道德行为的内在原因,进而提出改善这种现象的对策和建议,最后能够给企业带来警示和给相关管理部门带来有价值的对策。
企业;商业伦理;管理对策
近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增长,国内企业发展蒸蒸日上,但有关商业伦理缺失的行为也频频发生,就拿食品行业来说,就出现了注水肉、地沟油、廋肉精、毒大米和三聚氰胺等十几种恶性食品,这不仅仅危害了消费者的健康和利益,还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名誉损失,最重要的是国家的整个信誉问题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对当下商业企业进行一个全面的分析,首先,通过三鹿奶粉事件来分析商业企业现在的一个商业伦理现状;其次,分析出现商业伦理缺失现象的原因;最后,从政府、企业、教育机构和媒体这四个角色分别提出相关的建议和措施,希望可以帮助到企业和相关部门。
违背商业伦理的案例有很多,这里就拿当时轰动全国的三鹿奶粉事件来举例,这是一起发生在2008年的奶制食品安全事故,当时突如其来的是很多婴儿住院,被检测患有肾结石,最后查明是因为奶粉中含有过量的三聚氰胺,奶粉正是三鹿集团的。这一事件引起了国家质检部门的重视。值得人们去深究其原因和深思。
从以上的三鹿奶粉事件,我们来进行以下分析,三鹿集团之所以做出这样的事,可以从以下三个原因来阐述,首先,三鹿仗着其作为国家免检产品的旗号,而肆意妄为,使用超额的三聚氰胺,以致危害到消费者的利益,这是国家监管力度的不够和企业道德责任意识低;其次,三鹿在国内本就存在着多家与其竞争的企业,自中国加入WTO后,又面临着来自国外诸多公司的竞争,因此,它想方设法以低廉的价格来占领中国最广阔的市场,即农村市场,使其避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丧失主动权,而低廉的价格如何获得,其答案不言而喻;最后,事情暴露之后,政府采用的措施是压制这个事件,因为在他看来,公开危机将被追究责任,很可能要被免职。对于一个理智的人来说,尤其是官员,最后都会选择隐瞒事情的全部真相,这样就算事情暴露,也不至于犯法。
(一)过度追求自利
现在很多商业企业做出一些违背伦理道德的事,很大程度上都源自自身过度追求自己的经济利益。因为每一个行业或领域竞争都非常的激烈,每个企业要想持续运营并且获取巨额收入,他们所要考虑的就不会以顾客为中心,而是以自我为中心,只为盈利,完全不考虑对社会和国家造成的后果,甚至有时候拿消费者的性命来开玩笑。
(二)缺乏强硬的约束机制
就拿三鹿奶粉事件来说,从内部来说,企业自身缺乏一个科学的伦理监管制度,从外部来说,国家的免检制度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同时对企业的监管力度还不够。不仅仅是三鹿这一个企业存在这样的问题,出现违背商业伦理的商业事件的企业都是缺乏相应的监督和约束。
(三)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在现如今竞争激烈的市场,很多市场已经饱和,而正因为如此,有些企业想要在这个市场获得一份属于自己的蛋糕,他们会利用法律的不完善钻空子和打擦边球,这样就会得到自己想要的,而且不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四)商业伦理意识薄弱
在培养人才方面,大学课程在商业伦理这方面设置比较少,并且更多讲的是战略和管理之类的东西;在企业的员工培训里,也很少涉及到这方面的培训,大多数的人都是为了追求其绩效而去努力的做一些事情,这也就导致了现在的人们商业伦理意识薄弱。
(一)管控者——政府
政府在这里扮演的角色是管控者,首先,要尽力完善商业法律体系,很多领域虽说不够重要,但是也要根据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其次,对于商业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所涉及到的法律都要再仔细审核和修改,就像三鹿集团案子一样,不能就因为他是免检产品,就能放开企业随意进入;最后,政府要大力宣传伦理道德规范,鼓励和激励广大群众能够举报相关违法行为。只有做到这样,企业违背商业伦理的行为才会大大减少。
(二)践行者——企业家
企业的角色是践行者,第一,提高企业高管的伦理道德素养。一个企业若是不做违背伦理道德的事,它的企业文化是非常重要的,而企业高管的伦理道德素养决定着企业文化,高管做出的决策以及培养出的员工对建设商业伦理都相当重要。第二,对员工进行伦理培训。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不是一个空架子,而是要从整体上时时刻刻都充满着这个气氛,每个人都遵循这个企业文化,去这样实践。第三,企业内部建立完整和完善的商业伦理约束机制。现在很多企业是家族企业,领导阶层基本都是自家人,所以对于员工的晋升可能不会很容易,最后导致员工过度追逐绩效和工资,做出一些违背企业核心价值的事情来,因此,企业内部必须制定相应的制度,从而对员工形成约束力。第四,建立伦理评价模型。在做每一个决策之前,都应该进行伦理评价系统,看是否符合伦理标准。
(三)培育者—教育机构
教育机构则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机构,所以是培育者。在传统的中国文化里,一直都是秉承“重农抑商”的理念,所以国内对于商业文化和商业伦理的重视度一直不高,就拿大学教育来说,在这一方面的知识还比较欠缺,老师传授的知识基本上也是偏离这个,课程的设置也会相对减少,所以,如今最重要的事就是改变传统教育模式,融入更多关于商业伦理的知识,让知识分子都能对其有深刻的理解。
(四)倡导者—媒体
如今,媒体带来的舆论效应不容小觑,所有的企业都会暴露在公众之下,做的所有事情也会被公众所知悉,一旦企业想要做违背伦理道德的事情,后面的媒体报道都会让企业形象受到极大的损失。所以要成功协助政府解决商业伦理问题,必然缺少不了媒体的力量,政府可以合理利用媒体带来的舆论效应监督企业,建设文明和谐社会。
通过以上的分析,现在太多的企业总是一味的追求物质上的利益,而忽视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商业伦理道德,作为一个企业,应该去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而不是将消费者当成无知者进行欺骗去获得额外的利益,企业这样到最后,还会失去消费者的信任。最后,政府应该加大企业的监管力度,这不仅仅是对消费者负责,也是对整个国家负责。只有这样,企业才会重视商业伦理,社会和国家才不会陷入信任危机。
[1]巩成.中小企业经营伦理建设研究[D].山西大学,2006.
[2]张雪峰.我国国有企业管理者商业伦理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
[3]耿丽萍.浅谈我国企业管理中的商业伦理建设[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0-28.
胡明月(1996.01-),女,汉族,四川广安,本科,成都理工大学,研究方向:市场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