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嘉玮
(济南大学文学院 山东 济南 250022)
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浅谈王熙凤性格与其命运悲剧之联系
王嘉玮
(济南大学文学院 山东 济南 250022)
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中,作者倾心塑造了一系列的个性鲜明、性格各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王熙凤是其中个性鲜明、特立独行、具有先锋女性意识的特殊人物。在第三回“黛玉进府”中第一次出场便让人印象深刻,刻画出她“衣着华贵,容貌出众”、“口才出众,八面玲珑”这两大性格特色。然而,王熙凤的结局是悲剧的,这是古代封建社会男权主义牢笼里女性反抗的失败典型,也是注定的命运悲歌。
红楼梦;王熙凤;形象性格;命运悲剧
被称为“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的《红楼梦》,是作者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呕心沥血完成的一部宏篇巨作。在这篇作品中,作者倾心塑造了一系列的个性鲜明、性格各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王熙凤是《红楼梦》中最活跃生动,最具现实性、最生活化的人物形象,曹雪芹在她身上倾注的笔墨和心力一点不比第一主人公贾宝玉来得少。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如果没有王熙凤,《红楼梦》的魅力将会减掉一半。”(杜贵晨主编,常金莲编著《王熙凤》前言)作者通过不同的角度,把她外在的出众形象和内在的狠毒性格描写的淋漓尽致,给读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在《红楼梦》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中,王熙凤首次出现,其形象特征已可见端倪。
从出场方式上来看,书中用的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方式来介绍凤姐的人物形象:“一语未了,只听得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这样的出场使得凤姐的形象在清晰化之前给人以朦胧感,使人产生强烈好奇心和探究欲。
从表现内容上来看,书中描写的凤姐具有以下几点突出的形象特征:
1.衣着华贵,容貌出众
这个人打扮与众姊妹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顶上戴着赤金盘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官绦,双横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花大红洋缎窄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裙。一双单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通过服饰的衬托和外貌的直接描写把凤姐“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的形象完整的展现出来。
2.口才出众,八面玲珑
仍然是黛玉进贾府、凤姐出场那一回,凤姐一开口就与众不同:“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的打谅了一回,便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人物,我今日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既有对林黛玉的恭维,又有对贾府众姐妹的关照,同时也不忘讨好“老祖宗”,这一席话可谓有“一石三鸟”之妙。五十五回说书的女艺人说:“奶奶好刚口。奶奶要说一回书,真连我们吃饭的地方也没了。”可见凤姐的口才不凡,连说书的都佩服。
凤姐这常人难及的好口才,其实是她懂得察言观色,在复杂的人情世故中巧妙周旋、多方应付的重要外在表现。黛玉进府后王夫人与凤姐有一段对话:二舅母问他:‘月钱放过了不曾?’熙凤道:‘月钱已放完了,才刚带着人到后楼上找缎子,找了这半日,也并没有见昨日太太说的那样的,想是太太记错了?’王夫人道:‘有没有,什么要紧。’因又说道:‘该随手拿出两个来给你这妹妹去裁衣裳的,等晚上想着叫人再去拿罢,可别忘了。’熙凤道:‘这倒是我先料着了,知道妹妹不过这两日到的,我已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这里我们知道,王夫人虽是王熙凤的亲姑姑,但不为贾母所喜,治家大权旁落到讨人喜欢、能力非凡的凤姐身上。二人自然是表面和气,暗地里较劲的。王夫人询问月钱,是向新来的黛玉传达——自己才是这个家的当家大奶奶。凤姐显然明白了王夫人的用意,立即用找不到王夫人要求的缎子来回击。王夫人接着抛出裁衣裳的事情,可是显然没把黛玉放在心上,只说“随手拿出两个来”,而凤姐玲珑剔透,知道贾母把黛玉视作亲孙女一般疼爱,自然不可“随手”的,因而早已备下了(其真实性未知),又用“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这样的话给王夫人留了面子。这短短几句对话的交锋,凤姐没有让对手占到丝毫便宜,表面上还处理的滴水不漏,真是让人啧啧称奇。
《红楼梦》中“王熙凤”这一人物形象丰满而生动。
“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的出场方式让人一见之下便十分惊艳——从写法上来说,这是曹雪芹的独特创造,惊为天人;从人物塑造上来说,蜻蜓点水式的描写却有惊鸿一瞥之效果,让人在短短几字中体会到凤姐青春貌美、尊贵威严、活泼开朗、大方泼辣等多种看似互相矛盾、实则完美融合的性格特点,留白地恰到好处,朦胧而清晰,让人赞叹。
王熙凤是热情爽利、快嘴巧舌、聪明强干、阴狠毒辣的封建大家族中的女管家,其胆识和才干都是超出常人,尤其是超越了家族中地位尊贵的男子,尽力延续着家族的“兴盛”,维持着其外表的华贵,让人无比敬佩,在当时可以算作另一种意义上的“女中豪杰”,是那个时代少有的女性先驱者。然而,她的这种“杰出”,并没有帮助她在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求得安逸,甚至未能自保,相反正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害了卿卿性命”,始终逃脱不了悲剧命运。
王熙凤的毁灭,尽管有性格阴狠毒辣、重视谋求私利等个人原因,但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根本性原因还是来自客观的社会原因。是这个社会不给她留活路。表面看来,王熙凤以过人的才干将庞大的家业管理的井井有条,其实不过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她只能做到延缓这个家族的败落,尽力向外界展示贵族的气派,却不能改变家族终将走向颓败的命运。这是社会变革、时代更替的必然结果,不是一己之力可以扭转的,何况她终究只是一个女子。再强悍的女人,只要是女人,便逃不出男权社会的枷锁。王熙凤最终因犯下“七出”之条中最重的一条——“无子”而被休弃,之后凄凉病死。说到底,这样一个曾经华彩绽放过的生命,也只能是“过去式”,最多是“过去完成式”,成不了“现在式”,更成不了“现在进行式”。
王熙凤的毁灭留给世人的是无尽的悲悯和叹息,爱之深因而悲之切吧。然而时间的齿轮转动到今天,女性的生存状况依然不容乐观,男权主义和父权主义依然存在,甚至很大程度上阻碍行动着“男女平等”。仅有法律上的平等是远远不够的,只有社会大众在思想道德层面认可,“男女平等”才是真正的“平等”。显然,这样一天的到来,我们还需要走很长很长的路,付出巨大的努力吧。
[1]白文勇.《红楼梦》王熙凤人物性格分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9(01)
[2]陈松柏.末世不容女强人:王熙凤悲剧的典型意义[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01)
[3]司利芳.机关算尽、斗智逞才本为己——《红楼梦》中王熙凤才智简析[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1,14(05)
王嘉玮(1993—),女,汉族,山东济南人,济南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