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丹
(西南科技大学 四川 绵阳 621010)
惶惶不安下的政治疯狂
——评析古华《芙蓉镇》情感基调与政治气息
刘 丹
(西南科技大学 四川 绵阳 621010)
马克思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那个阶级斗争激烈的年代,国家政治对社会经济、人性道德的不良影响显而易见。政治探索时期,社会动荡年代,有谁能安居一隅,更无论在“芙蓉镇”这么一个“商旅歇宿、豪杰聚义、兵家必争的关隘要地”了。但是,在漫无边际的黑暗中,人性光辉犹存,希望光明犹在。古华小说《芙蓉镇》“寓政治风云于风俗民情图画,借人物命运演乡镇生活变迁”,作为“伤痕与反思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在反思历史之时,亦不忘歌颂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胜利。但是,即使小说中结果美好,却淹没不了过程之可怖,疯狂与惶恐侵蚀着绝大部分“芙蓉镇民”的意志。本文将从两方面一评《芙蓉镇》,看作者如何展现惶恐的情感基调与疯狂的政治气息。
评析;惶惶不安;政治风云;疯狂;情感基调
此处,惶恐不仅指文本典型人物、典型环境的惶恐,也是文本给读者带来的感知。
首先,文本暗用对比突出惶惶之气。开篇描写芙蓉镇秀丽景致,说芙蓉花开时,镇子便成了“花柳繁华之地、温柔富贵之乡”,又描写淳朴亲善的民风民情,“便是平常日子,谁家吃个有眼珠子、脚爪子的荤腥,也一定不忘夹给隔壁娃儿三块两块”,邻里来往和睦、亲近。后来笔锋从第一章李国香到来悄然转变,气氛从平和安逸到剑拔弩张,再到人心惶惶,人情关系从“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到“人人防我,我防人人”,承接过渡自然,丝毫不显生硬,全在情理之中。政治高压,压得芙蓉镇及其镇民迷失,对前方即将到来的未知感到恐惧,压得他们惶惶不可终日,人人自危。
其次,文本分四章,采用了情节次序与历史时序基本同步的方式,以线性发展为主,时间跨越十七年之长,而作者只选取其中四年进行描述:一是1963年,常态时期的芙蓉镇;二是1964年,“四清”运动中的芙蓉镇;三是1969年,“文革”期间的芙蓉镇;四是1979年,新时期的芙蓉镇。文本采用全知视角,或者说全知全能的第三人称叙述,不过现今看来“全知”倒不至于,实际上是做一个知而不知的旁观者,也并未言无不尽,反而善于留白,这种留白给人以遐想空间。在那未被描述的时间里,芙蓉镇和它的乡民们在阶级斗争下经历着什么匪夷所思之事?胡玉音、秦书田、谷燕山这些受迫害的人过着什么样的日子?李国香、王秋赦又继续做着怎么样的“恶事”?文本不仅在时间上留白,也在细节描写上留白 ,如写到李国香叫人把胡玉音乳房用铁丝穿起来,故事戛然而止,后续则用“读者不忍看,笔者不忍写”一笔带过,足以暗指“恶行”的残忍,延续了先前所描述的惶惶不安之情感,这种惶恐让读者感同身受。
“惶恐”作为一种情感基调,其主要现身于李国香出现、“四清”开始至党的“三中全会”。文本虽然以传统文学的“大团圆”作为结局,但其过程仍是以苦难悲痛为主,这里所说的惶恐的情感基调正是于苦难之中孕育出来的。人心在无法抗衡的压迫下选择生存,势必噤若寒蝉,那么不悲惨不欢喜的人总是提着心过日子,惶惶不安也就有了源头。
此外,文本或直接或间接烘托描写“惶恐”之气。镇民愚昧落后,把老芙蓉春日开花和皂角树逢公年两件异事看作吉凶征兆,再同社会生活里某些重大事件巧合碰撞在一起,“一时镇上人心惶惶,猫狗不安”;胡玉音新楼初建 ,“街坊们的挤眉弄眼,窃窃私语,无形中给胡玉音夫妇造成一种压力,一种惶恐气愤”,这两处属于直接描写的代表,直接点出“惶恐”基调,先在读者心湖里投下两枚石子,同时也说明了这种惶恐不仅仅源于政治,也有镇民自身的种种因素。文本对“四清”动员大会恐怖气氛的全景描述,以及用“吊脚楼”——王秋赦在土地改革时分到的胜利果实——的生死存亡来隐喻政治起伏,属于间接描写惶惶之气的代表文字。“吊脚楼倒了!吊脚楼塌了!”文本在写这句话时,用“报喜”两字,侧面体现镇民长期受压迫,而那座归属于“黑恶势力”的吊脚楼也成了他们憎恶的对象,它的存在就意味着乌云笼罩在芙蓉镇头上。
总之,“惶恐”的感情基调贯穿文本,文本以多种手法多方面展现一个受惶惶之气笼罩的芙蓉镇,与此同时,把这种惶恐悄然渗透到读者心底,可见功力深厚。
政治风云是文本《芙蓉镇》一大特色,也可以说是主心骨。文本通过“以小见大”,将极左政治给社会带来的影响投射到芙蓉镇这样一个小镇,将错误揭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而非淹没于浩浩人海之中。部分夸张化也给予苦难以具体的形象。
政治疯狂首先体现在圩期变化。文章虽说跨越十七年,实际上内里还包含回溯所写到的六年。解放初期,芙蓉镇圩期“偱旧例”“一月九集”,到“大跃进”时期,圩期受政治影响从“三天一圩变成了星期圩,变成了十天圩,最后成了半月圩”。“大跃进”运动导致的经济困难,使得芙蓉镇的乡民吃糠粑、嚼蕨根,而且世风日下,县政府才改“半月圩”为“五天圩”,可芙蓉镇已然元气大伤,不复从前。同样,在“四清”“文革”期间,圩期间隔在变长,甚至一度中断。当时阶级斗争、政治斗争对人们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如此巨大,不顾发展,忽视民生,还能不算疯狂吗?
其次,政治疯狂体现在人物政治命运起伏。文本虽以胡玉音的悲欢遭遇为主线,但若讲政治,李国香、王秋赦、黎满庚、谷燕山这几个与政治接触最为“亲密”的人便不得不提。黎满庚、谷燕山,一个大队支书,一个粮站主任,在文本中被刻画为政治曙光,这两人皆因与胡玉音交好而受牵连,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惩戒,政治命运跌落谷底,而后又在“三中全会”后平反复职,一落一起,都来得莫名其妙。李国香——具有嫉妒、贪婪和虚伪为主要特征的幽暗人性的“政治闯将”,王秋赦——一个不事耕种,好吃懒做,成天想着靠土改获利的“运动根子”,文本用这两人代表了极左“运动根子”形象,尽管他们一心向上爬,仍旧没有逃过当时政治风浪的侵袭。李国香从餐厅经理摇身一变成为县委社教工作组组长,然后再晋升为县委副书记,再到担任县委常委兼公社书记本来风光无比,一夕之间,被红卫兵挂黑牌、吊破鞋游街示众。不过即便如此,她在结局却是仕途顺畅,这样的踩在无辜百姓身上高升的“恶人”没受报应,也是政治疯狂的体现。王秋赦同李国香一样,投机取巧,土改令他大赚一笔,而变卖了财产、靠救济过日的他活在土改再来的梦里,而后又借“四清”“文革”东风混得风生水起,只是结局落得个被政治逼疯的后果。四个人物命运皆因政治起起落落,在芙蓉镇尚且如此,莫说靠近风浪中心的人了。
政治疯狂更体现在种种无法想象的政治行为上:王秋赦一场崇拜仪式声势浩大;红卫兵让人跳“黑鬼舞”以作羞辱;李国香用铁丝穿胡玉音双乳,还逼出谷燕山不能人道的秘密,击碎其尊严;是非颠倒,白的说成黑,黑的说成白;假公济私,公报私仇等等。文本将这些行为用直白的语言描绘出来,极具冲击力。文本置不变于万变,“北方大兵”谷燕山迷茫但不曾迷失,自始至终用其光辉人性反衬政治黑暗。
古华因其所见所闻作《芙蓉镇》,突出当时疯狂政治的错误以及高压下人民的惶惶不安之情,反思“左倾”思潮之弊,歌颂党的“三中全会”的胜利,是鼓励当代人正视历史,谨记教训,心怀希望,对现今社会有重大意义。
刘丹(1996.04-),女,本科在读,四川南充人,西南科技大学,2014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