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园林中的风水观在新乡市百泉书院园林中的应用

2017-04-15 08:08:04马建武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10期
关键词:风水学造园风水

刘 爽 马建武

(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学院 江苏 苏州 215000)

古典园林中的风水观在新乡市百泉书院园林中的应用

刘 爽 马建武

(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学院 江苏 苏州 215000)

追求天人合一的传统风水学理论与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思想不谋而合,渊源颇深。本文以新乡市百泉书院园林为例,通过对各造园要素的具体分析,探讨古典园林中的风水观在园林造园中的影响及应用。

风水学;古典园林;造园;百泉书院园林

一、风水学理论与古典园林造园

(一)风水学理论的基础思想

风水是人类为了选取适宜居住环境而衍生出来的生存法则,与山,水,气候等自然环境有着密切联系,其概念的核心是“气”。正如《葬书》所说:“夫阴阳之气,噫而为风,升而为云,降而为雨,行忽地中而为生气,发而生乎万物。”[1]人类在不断探索适宜的、充满天地阴阳的生存环境过程中费劲心思,以期达到“背山面水、负阴抱阳”的最佳宜居之所,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即“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因此,风水学注重环境的整体性,将各个要素作当作一个整体,讲究各要素相互联系、制约及转换。就像日本学者郭中瑞所说:“中国风水实际是融合了地理学、气象学、生态学、规划学和建筑学的一种综合自然学科”[1]。

风水学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几千年来风水学的发展,影响了众多园林古建的建设营造。这些园林古建中到处都渗透着中国风水理论的影子,显现出了中国风水理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结合。

(二)古典园林造园的核心思想

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是人与自然长期共存的过程,其本质是与自然环境紧密联系。古典园林崇尚自然,追求“虽有人做,宛自天开”,天人合一、师法自然是其主要的造园思想。即以自然山水为创造本体,融入心中感悟,取景自然美景融于园林之中。因而在营构布局、配置建筑、山水、植物等方面,均竭力追求“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理念,体现出人类对自然山川的无比崇敬。

中国古典园林讲究的“天人合一”思想与风水理论中天人合一的哲学基础不谋而合。纵观中国园林史,不难发现古今造园之人在造园思想、工程技术上都受“天人合一”传统思想的启迪与影响,在不断的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目标。

二、传统风水学在百泉书院园林中的应用

(一)百泉书院园林

百泉书院园林位于河南辉县苏门山南麓,由苏门山和百泉湖组成,总面积为70.5万平方米,湖体面积为6.3万平方米,以其秀水青山、古迹名胜享誉中州[2]。园林借景南麓的苏门山,呈现出典雅幽静之气质的儒家礼乐境界。书院南北布局,风水地形特征明显,左方、右方、后方三面群山环抱,清流缓缓流出汇于前,正对有案山。百泉书院与其周边山水环境相辅相成,融入河南地域特色,具有独特的园林艺术魅力,有“中州颐和园”的美誉。

(二)相地

风水学理论中基地选址的基本格局是“负阴抱阳、背山面水”。环境空间采用封闭型,注重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3]。即强调山势连绵起伏,水自然回环,植茂土肥,追求藏风聚气。因而,在园林的相地选址中,一要有山有水、二要建在“曲径通幽处”、三要植被要旺盛,不仅获得美感更显露出自然生命力的强大,给人们以心灵的慰籍。

百泉书院园林创办时名为“太极书院”,书院主讲易学,而易学可以说是中国风水学的发源学说,极其注重天人关系,追求天人合一。因而,百泉书院的选址背靠苏门山南麓,西北面均为太行山,东南面属华北平原。在山地与平原交界处,南面泉水滔滔,自汇成湖,使其山水相映、泉水交辉,正如风水中聚气的宝地。山主阳、水主阴,山静水动,阴阳相衡间的动静之美,隐隐透出天地玄机[4]。

(三)造园设计与艺术

风水形势说中以“千尺为势,百尺为形”的模数尺度为原则,注重势与形的时空转换和对立统一,以丰富的时空序列变化,产生与众不同的艺术效果。《黄帝宅经》中讲到“宅以形势为身体”,可见将形势说用在建筑设计创作中也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在风水形势说的基本原理指导下,还形成了很多灵活多变的具体处理手法,例如“风水过白”,就是运用园林中“框景”和“夹景”的造景手法处理空间艺术效果。

百泉书院园林中,建筑布局注重也强调天人合一。现虽不能看到书院的原貌,但在《辉县志》中的记录里可以看出,书院的建筑布局整体坐北朝南,错落有致,有序而不呆板,凝重而不失灵气。建筑与参天古树交柯接叶,浮现些许佛教禅林的影子。更值得一提的是,园林中亭子较多,灵活应用在门前、水边、湖中、山脚、山腰、山顶等处,并有不同形式使得园林空间更加丰富,动静结合,趣味十足。各式园林小品划分空间,起到点景、对景、观景的作用,为达到步移景异的园林景观空间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植物

植物的选种与布局,是中国古代传统风水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风水理论中讲究“草木郁茂,吉气相随”,注重树木的阴阳属性、五行属性以及植物的配置。主张在城镇、村落、居宅庭院内外种植园林树木,并强调园林树木种植要疏密得当,阴阳平衡。清著作《相宅经纂》中写道“东种桃柳,西种栀榆,南种梅枣,北种柰杏”便是风水学中对植物种植要求的生动反映。

在百泉书院园林中植物的应用中,主要以常绿树为基调,配以彩色丰富景观。庭堂多采用对植、列植,植松柏、银杏、桂花、国槐等姿态挺拔、叶茂阴浓的树种,烘托了书院肃静、庄严的气氛;在次要殿堂,如花厅等,多自然式,植花卉及富于画意的观赏树木,有的还配于山石水,体现了雅致怡人的情趣。

(五)水体

风水中“水”是至关重要的因素。《葬书·内篇》云:“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可见水被看作是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水的声音、形式、质地上讲究宛转缓流,叮咚有情;弯环绕抱,曲折有情;色碧味甘,气香上贵。因此,风水理论主张考察水的来龙去脉,辨析水质,掌握水的流量,优化水环境。

百泉水源自苏门山南麓,于山脚汇聚成湖,湖底泉眼遍布,累累如贯珠。水温常年17℃左右,冬暖夏凉,波光粼粼。清乾隆十五年,为防泄水绕岸砌石,增建石桥,形成长方形泉湖。苏门山庄严挺拔,百泉水婀娜多姿,泉借山景,山依泉美,相映成趣,风景煞是好看。

三、总结

人类择居行为是风水早期的表现,造园更是在此基础上,遵循“天人合一”原则,不断进步。中国古典园林造园在多方面与风水学相互渗透、协同发展。百泉书院园林的各项造园要素均都渗透着传统风水学的影子,体现着中国古典园林的风水观。无论是选址布局还是种植设计,均都追求着人与自然的统一,协调多方园林造园要素,营造出藏风聚气的宜居空间,使得百泉书院园林多少年来一直是各方文人墨客、隐士学者偏爱的钟灵毓秀之地。

中国传统风水学理论揭示了人和自然的关系,然而在演变了几千年之后的今天,掺杂了不少不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我们应从现实出发,实事求是地解密科学的风水学理论,适宜的利用风水学理论为现代园林景观的设计作出贡献。

[1]高天文.基于传统风水学理论的园林景观地域性特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

[2]唐义轩.河南辉县百泉景观保护与利用[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

[3]饶平山.中国古代人居环境中的风水[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1):27-28.

[4]曹建富.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在现代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2010,(16):56.

刘爽(1992—),女,汉族,河南新乡人,风景园林学硕士,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学院,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设计及其理论。

马建武,女,教授,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学院。

猜你喜欢
风水学造园风水
壹 造园·纳瑞集祥
紫禁城(2020年3期)2020-04-26 05:19:52
风水学
一个家庭的好风水来自哪里?
海峡姐妹(2018年4期)2018-05-19 02:12:53
江南园林造园手法在新中式园林中的应用初探
现代园艺(2017年13期)2018-01-19 02:28:23
清漪园赅春园造园艺术及园林审美探析
风景园林(2017年5期)2017-10-14 01:03:44
风水——环境感应心理学 换一个角度看风水(中篇)
中华建设(2017年3期)2017-06-08 05:49:29
古典皇家园林造园艺术特征辩证评价——以谐趣园为例
风景园林(2017年2期)2017-06-05 09:36:18
传统风水文化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现代家居风水学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9期)2016-04-26 10:10:14
中国古代商业空间中对于风水学的应用
工业设计(2016年8期)2016-04-16 02:43:30